北京降溫後天氣時真的冷,前天夜裡朋友家的剛3個月大的小公舉就發燒了,連夜把寶寶送到了醫院掛急診。
結果大夫說寶寶發燒38℃,精神狀態還不錯,暫時在家進行物理降溫就行,假如持續高燒,再到醫院來。
其實,無論是送醫院前,還是從醫院回來後的護理,幫寶寶物理降溫,都是非常重要的,是新媽媽必須掌握的技能。
可是對於物理降溫,朋友儲備的知識還真是不夠,於是她就發了朋友圈,詢問大家哪些物理降溫的方法最有效靠譜?
還真收到了不少媽媽的回覆:比如,溼毛巾綁腿退燒法、捂汗退燒法、馬利伊推薦的脫衣退燒法、藿香正氣水敷肚臍法、給寶寶擦洗退燒法、使用退熱貼退燒法……
這些方法到底是否科學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媽媽們推薦的這些物理降溫方法中,有部分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是科學的。
下面這幾個方法,爸爸媽媽們可要牢記哦,在寶寶發燒時,光著急是沒有用的,科學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一、給寶寶洗個溫水澡
洗澡的降溫效果比較迅速,媽媽操作起來也駕輕就熟,多數寶寶也會喜歡,推薦新媽媽多用這種方法。
先在洗澡盆上備好溫水,水的溫度控制在38~40℃為宜,和寶寶體溫差不多或稍高一點就行。
水太涼或太熱,寶寶都會覺得不舒服。這種物理降溫方法的目的,是讓寶寶大面積接觸水,靠水分蒸發來幫助寶寶降溫。
二、給寶寶貼退熱貼
退熱貼,被很多媽媽成為「鎮宅神器」,為什麼呢?因為家庭必備啊,關鍵時刻缺不了。
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是小林冰寶貼,可持續8小時提供清涼感覺,幫助發燒的寶寶安全舒適的降低體溫。
操作方式就是按照使用說明貼在寶寶的額頭上,吸走寶寶的熱量來達到降溫的目的。爸爸媽媽也可以同時在大腿根、頸部各貼一個,增加散熱。
退熱貼的方式比較溫和,寶寶一般不會抗拒,而且可以隨時隨地使用,非常方便,尤其對體溫略高的寶寶更合適。
三、溫水毛巾給寶寶擦洗
媽媽先準備一盆溫水,水溫和體溫差不多就行,先將小毛巾浸在水中溼透,撈起後稍稍擰乾,不滴水就可以了,然後重點在寶寶的頸部、腋下、大腿根部來擦洗,降溫效果比較明顯。
這種方式也是靠水分蒸發來幫助寶寶散熱,達到降溫的目的。比較適合給睡覺中的寶寶來退燒。
Tips:物理降溫幾種方式可以交替使用
無論使用哪種物理降溫方法,媽媽們都要記住:物理降溫作用是暫時的,最多持續半小時,如果寶寶體溫又升高,你可以繼續使用同一種方式來降溫,也可以幾種方式交替使用。
並且,所謂退燒,並不是一下將寶寶的體溫降到基礎體溫,只要降到38.5℃以下就可以,否則會破壞寶寶免疫系統對病菌的抵抗。
媽媽們推薦的物理降溫方法中,還有一些所謂的「偏方」,父母最好慎重使用,如果方法不當,不但起不到物理降溫的方法,還讓發燒的寶寶更不舒服。
一、藿香正氣水敷肚臍法
藿香正氣水敷肚臍上的確有退燒的效果,但是效果卻不如口服的,而且這個方法只針對某些發熱症狀有所緩解,如外感風寒、內傷溼滯的發熱情況,並不是對所有的感冒發燒都有退燒效果。
所以,如果父母不能確定寶寶的感冒類型,最好還是不要輕易使用這個方法。如果用這個方法物理降溫,一定記得選擇無酒精的藿香正氣水,用膠布將棉球固定在寶寶肚臍處。
二、脫衣退熱法
這個降溫方法,也不是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因為,加減衣服要配合發燒的過程。
當體溫開始上升時,寶寶會覺得冷,此時應添加長袖透氣的薄衫,同時可以吃退燒藥。
服藥半小時之後,藥效開始發揮作用,身體開始散熱,寶寶會冒汗感覺熱,此時就應減少衣物。
三、「捂汗」退熱
經常聽到有老人說「孩子就是受涼了,出一身汗就會好了」。其實,這個方法對成人也許有效,但是肯定不適合寶寶。
因為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汗腺發育還不十分完善,用「捂汗」的方法,不但不能使體溫下降,還會使體溫驟升,導致高熱驚厥的出現,尤其是小嬰兒,還可能會危及生命。
而且,大量出汗後,如果水分補充不及時,還會造成寶寶脫水。
四、溼毛巾綁腿退燒法
綁腿退燒法的原理其實和溫水擦拭身體、靠水分蒸發散熱的類似,體溫會蒸發毛巾上的水分,有助於散熱。
不過,這種物理降溫效果並不明顯,無論是小寶寶或大一些的孩子,泡澡的效果都會比綁小腿更有效。
爸爸媽媽要注意,如果寶寶在發燒時出現以下這些情況下,就不要在家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了,需要第一時間趕到醫院!
1、發燒39°以上
2、劇烈嘔吐,囟門突出
3、抽搐
4、劇烈咳嗽,呼吸困難
5、臉色蒼白,精神萎靡
6、出疹子
7、頻繁腹瀉,嘴唇乾裂
8、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