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阿里巴巴的最高機密是我們的組織架構圖

2020-12-11 藍鯨財經

文 /衛哲,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曾任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

來源:混沌大學(ID:hundun-university)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究竟該怎樣培養自己的得力幹將呢?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衛哲老師可謂把相關的方法論講透了,字字珠璣,推薦你好好品味。

怎麼去界定一個班子?它要像「扳子」一樣,給你擰著。團隊中,有沒有人能夠踩剎車,是檢驗你有沒有班子的核心。——衛哲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太多的創業者和企業家善於看外部世界,訓練了把握商機、找風口、創新模式的能力。但是,他們很少向企業的內部看。

向內看什麼?看組織。

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曾感慨:放眼中國網際網路,真正有運營體系組織能力的,只有阿里巴巴。馬雲不止一次說,阿里最大的產品,不是網際網路產品,是幹部。

馬雲提出過八個字:是「做事用人」還是「用人做事」?

答案是肯定的,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是「用人做事」,而不是要做這件事了,去找人。

舉個例子,你的企業上一輪融了1000萬美金,這輪融了5000萬美金,可人還是原來這批人,怎麼能花好?寧可人等錢,不能錢等人。錢等人的公司,都走不遠。

你要將注意力的最高級別,放在人上。而這之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把一個普通的人變成幹部,把一個一般幹部變成優秀幹部,把一個初級幹部變成高級幹部。如果你整天是這麼考慮問題的,組織創新的第一步就到位了。

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組織根基「三板斧」

1. 招聘:源頭別失誤

我剛加入阿里巴巴時,銷售團隊的流失率極大,我問有沒有什麼控制方法?他們說有,流失率作為幹部的考核指標,超過多少要扣分降職。結果是,還不如不放這個指標。留下的都是不該留的,那些想走的還是走。

問題出在哪兒呢?你得先把招聘源頭做好。

不輕易下放招人權

看看這兩種情況你發生過沒有:

錯誤1:新人剛剛加入公司,就讓新人再去招新人。

不可能有一個新幹部來了以後,馬上就跟你企業的文化、用人標準一樣。招一批新人,你的公司文化、組織會被稀釋一下;他再去招,又稀釋一下。所以新人不能馬上招新人。

錯誤2:一般的員工你不看,只讓人力資源部和經理、總監去招。

那我告訴你,阿里巴巴在三四百個人的時候,進任何人,馬雲是親自面試的。

世界500強跨國公司有個標準,招人至少要跨兩級。我向A匯報,A向B匯報,那麼招我至少要B同意。

有一段時間,阿里還採用跨四級招聘。那時候,我一年花在面試的時間大約70-80天。很多人說衛哲你還幹不幹業務?是不是時間都花在三板斧上?對,差不多。把人的事做對了,你其實不用花很多力量去做別的事了。

關注專業能力以外的味道

味道就是能力以外,公司對人的其他要求。

我們訪問谷歌時,看到谷歌的面試,有6位面試官。其中2-3人是助理、行政,並不懂技術,也不看業務能力,但也會參與面試。

面試完,谷歌有一個問題,會問這些面試官:你見了這個人以後,願不願跟他一起出去旅遊?說大了,創業和企業經營都是在路上,這就是問,你願不願意和他一起同行。這就是「味道」,你肯定不願意跟「味道」不相投的人一路同行吧。

以前做零售,沃爾瑪和家樂福出來的人,在我面前一站,說三句話,我就知道他是哪家的。優秀的公司一定帶著自己獨特的味道。

那麼,請問你們公司的味道是什麼?創始人、高管要把這些味道討論出來。

形成人才地級差

很多創業者都讓我幫他推薦一些優秀的人才,找行業精英。馬雲剛剛融到錢的時候也是,非世界500強不要。最後呢?一個都沒留下。

我說:寧可要二流大學的一流人才,也不要一流大學的二流人才。別總是想著招精英。

今天很多公司招人,能開1萬塊錢的崗位,大都是從掙8000塊的人中挑選。這是沒有形成人才的地極差。該怎麼招呢?

極端一點說:你應該從掙3000塊的人裡去找。他一旦來你這兒,成功了,翻三倍,他感恩你,是公司成就了他。而那些掙8000塊的,是他成就了公司,你給他這麼多是應該的。

但從3000塊的裡面找,你要付出很多努力。你看三個賺8000塊的,就能找到一個能掙1萬的人。但你要看二三十個掙3000塊的,才可能挑出一個真的能掙1萬的人。那你就得把這人挑出來,總有被埋沒的人才。比如,今天他在做快遞,但他確實可以做比快遞技能要求更高的工作。

這說的是基礎員工。如果是招高管的時候,相反:至少砍掉他2/3的固定收入。

但我希望創始人敢於給他點股權。那麼,他信不信這個股權?信的話應該不會在意那些工資;不信,就要那個固定工資。你招一個核心團隊高管,他連你做的這件事,都不相信會成功,你還需要他來嗎?

或者說,他希望帶著金色降落傘,工資最好不要減,或者可以減一點點,什麼國際通用的大型醫療保險得給我保留,車能不能給我配個司機,然後再給我一塊額外的股權吧。這倒好,額外的股權即使一分錢不值,他原有的也沒損失。

自由落體往下掉的時候,你是沒有降落傘的,但他永遠有那個金色降落傘,所以他不會跟你同心同德。這種高管,核心團隊千萬不能用。

2. 培訓:用難度和強度去淘汰

一個人以前是工程師,來你這兒也是當工程師,就不用培訓了嗎?這麼巧啊?你們公司工程師寫代碼的規矩和別人一樣?不可能。所以,任何新人必須有培訓。

貼近實戰

培訓時候不淘汰,上崗淘汰率一定高。

培訓時,阿里讓工程師進行魔鬼訓練,88小時寫代碼。這強度比正常上班高50%,甚至100%。

很多公司的培訓相反,新人特別開心,白天搞個拓展訓練,晚上團建,還能喝酒,唱歌……哎呀,上了班了以後發現全不是這樣,沒那麼開心。你應該把它倒過來!培訓時候像地獄一樣,很多人熬不起,我幹不了。挺好,對公司負責,對個人也負責,他不適合幹這個。

每年雙11,阿里巴巴幾千工程師48到72小時不睡覺,保證大家剁手順利,不崩潰。而經歷過了魔鬼式寫代碼的同學,很多人第一年就很適應。

重視十夫長

一個公司真正要馬步扎得穩,最小作戰單位的領導是最關鍵的,更需要培訓。

有些人走的時候,會埋怨馬雲。我說馬總真冤啊,這人跟他連話都沒說過,面都沒見過。為什麼走呢?其實是對自己的直接上級不滿意。

一個公司不管多大,員工直接匯報的那一層不出問題,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公司的第一層幹部,必須內部培養。如果一個主管7到10人的幹部都要靠外部招聘,員工還有盼頭嗎?連第一級幹部都升不上去。而且,公司如果規模大了,你得引進多少幹部啊。

有很多人說這個幹部還要培訓嗎?當然要。因為沒有人天生是幹部。有的人是十年媳婦熬成婆,他也不知道怎麼當經理,不知不覺就會把以前他討厭的那個經理的工作方法又用了一遍,這就不行,必須要培養。

3. 考核:把虛的做實

我們常說,公司考核什麼,就得到什麼;反過來,你想得到什麼,就要考核什麼。如果考核錯了,你得到的結果就是錯誤的。

考核的內容,最重要的是同時考慮到業績和非業績因素。

很多老闆說,今年年初定的收入利潤、業績都達到了,但他還是覺得不滿意。這就對了,你不滿意的是什麼?同樣也有的時候,業績差一點兒,老闆卻覺得我今年其實挺滿意的。那麼你滿意什麼?

請把它寫下來,作為非業績的考核因素。

舉個例子。幾個銷售區域,蘇州區域給四川開拓新區,貢獻了兩個區域經理,完成了一個億;無錫區域,沒有貢獻經理,也完成了一個億。請問誰的難度大呀?當然是蘇州區域。你獎勵了沒有?有些公司連口頭表揚都忘了。這樣的話,還有人願意出幹部嗎?你要讓輸出幹部,跟你的考核有關係。

還有,他原來下面有五個經理,當年的業績完成了,但是跑了三個特別優秀的經理。那麼你是不是該扣他呢?要扣,因為公司明年可持續的業績發展就可能有問題。

很多公司對損失錢有罰,對損失人沒有罰。同樣,在錢上,賺了錢有獎;對人上,出了幹部沒獎,總覺得那個是虛的。其實,虛的要做實。

組織頂層「搭班子」

我要問一句,你有班子嗎?

很多人說:我怎麼可能沒有?我創業,有幾個聯合創始人,今天還提拔了幾位,我的高管們坐一起,吃飯一桌,麻將兩桌。

我說你最多有一個高管團隊。

怎麼去界定一個班子?它要像「扳子」一樣,給你擰著。團隊中,有沒有人能夠踩剎車,是檢驗你有沒有班子的核心。如果都順著你來,哪有班子啊?

一個公司的發展速度,是由公司的引擎和剎車共同決定的。阿里巴巴的人曾說:馬雲的一個主意,我拉不住他,但我很清楚,找到蔡崇信,再找到另外幾個人,這幾個人一說No,馬雲就不做了。

很多企業車毀人亡,不是方向錯,也不是速度不夠,是在關鍵時間點上,沒有人踩這個剎車;或者是有剎車,但剎車性能的強大不足以抗衡引擎的強大。

那這樣的班子,該怎麼搭?

1.男女搭

哪怕給女漢子配個女的,給較柔的男的配個男的都行,如果性格沒有這麼鮮明,那先從性別上錯開。男女的思維方法是不一樣的。

而且,你該為另一個性別降低標準。不是性別歧視啊。很多女性說,我就看不慣很多男的,我班子青一色是女的。對不起,請為男性也降低點標準。要有這個意識去搭。

2.老少搭

差五歲不叫老少搭,那是一代人,沒用的,要跨一代人。

同樣,你不要追求完美,不能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比你大15歲的,你希望他像你一樣精力充沛,不一定吧?如果跟你一樣,你請他來幹嘛呢?

3.動態搭

搭班子不是靜態的,搭好就不動了。人數,可不可以變?分工,有沒有動過?

動分工有點輪崗的性質。阿里內部是頻繁輪崗的。當然,換行不換崗,換崗不換行。你經常看到阿里公告,阿里雲的總裁又回到支付寶當總裁,支付寶的人去大文娛當總經理。

很多人說,他專業性夠不夠呢?我再強調,真正的CEO和部門負責人,更多的時間是花在三板斧上,是用人做事,不是做事用人。輪崗對組織和個人出幹部非常重要。

4.搭組織

馬雲說,阿里巴巴的最高機密是我們的組織架構圖。

而很多公司,一張組織架構圖,五年沒變過。很多公司的戰略得不到實施,是組織保障沒有到位,匯報關係沒有理清楚。

比如新零售,很重要的是會員為中心。請問會員部在什麼部門下面?有的在營銷部門,有的在客服中心,有的在運營中心。這都隔了一層。客服下面的會員整天想的是客服的事;營銷部門的會員整天想的是營銷的事。你說你以會員為中心,但他們都不向CEO匯報。

能不能把它從一個二級部門上升到一級部門?

當然不一定都是升。你敢不敢把一個一級部門降為二級部門呢?什麼時候降?就是它的重要性達不到直接向你總裁匯報了,你不希望直接聽它匯報,交給某個副總裁管就行了。

你有沒有想過,調整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重要性?哪幾條線可以捏在一起,向一個人匯報?你得整天琢磨,定期地看一看。

小結

總之,「三板斧」加「搭班子」,構成了「出幹部」的基本要素。但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馬步」沒有扎穩,就開始練一些花拳繡腿。

搭班子是組織的頂層設計,是在三板斧之後才能用的。

相關焦點

  • 華為、聯想、騰訊和阿里巴巴公司組織架構圖曝光
    華為、聯想、騰訊和阿里巴巴公司組織架構圖曝光業界 俺們這些平頭百姓對網際網路和科技界的這些大公司都是心存疑慮,感覺是極其神秘。這些公司到底是怎樣的呢?看網友對其組織架構的卡通畫法,可以很簡單地了解每個公司的特點。
  • 組織架構,企業的作戰地圖
    我們常說「商場如戰場」。如果把企業發展比作打仗,CEO是元帥,KPI是戰爭目標,企業的使命就是戰爭的意義,組織架構圖就是企業的作戰地圖。作戰地圖標明誰率領多少部隊,從哪些地方去攻取什麼目標。戰事不同,需要的作戰方案不同。
  • 阿里巴巴張勇資料簡介 馬雲接班人張勇能力怎麼樣
    馬雲在公開信中高度評價張勇:在擔任CEO的3年多中,張勇以卓越的商業才華、堅定沉著的領導力、超級計算機一般的邏輯和思考能力,帶領阿里取得了長遠發展,連續13個季度實現阿里巴巴業績健康持續增長,已經證明自己是中國最出色的CEO;更因為他的戰略格局和組織文化傳承上的擔當,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給他和他領導的團隊,是馬雲與阿里巴巴合伙人群體現在最正確的決定。
  • 阿里組織架構大調整:核心電商高管再次密集變動(信息圖)
    導讀:12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進行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當日,淘寶天貓總裁蔣凡、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分別發布內部信,宣布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的信息。目前,阿里巴巴內部多名高管職位發生變動。近年來的組織架構調整包括:2019年12月19日,阿里巴巴宣布新一輪面向未來的升級,集中發力推進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雲計算三大戰略。
  • 瘋狂的架構 - 國內六大著名科技公司組織結構圖一覽
    「可視化」專欄誠招:如果您是專業人士並願意與大家分享,請後臺留言,加入我們,一起把這個平臺和專欄做得更好。摘自:http://www.ipc.me如果把那些大名鼎鼎的科技公司的複雜的業務架構用漫畫的方式來呈現,會是什麼樣子?去年6月,Web設計師Manu Cornet在自己的博客上,畫了一組美國科技公司的組織結構圖。
  • 阿里巴巴調整組織架構,涉及多電商業務高管
    阿里巴巴方面開展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涉及多位電商業務高管職位調動,阿里巴巴副總裁湯興全面負責淘系用戶產品與技術;消費者事業群用戶體驗設計部負責人楊光全面負責天貓商家和行業的運營工作;副總裁劉博將全面負責平臺商業化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天貓服飾風尚事業部下的奢品運營中心和魅力惠業務將會進入天貓進出口事業群
  • 最前線丨阿里巴巴新一輪組織架構大調整:蔣凡兼管阿里媽媽,B2B總裁...
    雙十二後,阿里巴巴宣布進行三年來第19次組織架構大調整。 12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發全員內部信,宣布進行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本次組織架構調整涉及智能雲、螞蟻金服、阿里媽媽、盒馬等多個事業群。
  • 阿里巴巴組織架構再調整,透露出這五個關鍵信息
    阿里巴巴集團企業園區,圖源阿里巴巴集團官網文|連線Insight,作者|水笙、向陽,編輯|水笙12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履新滿百日。這天,張勇發出全員信,宣布了全新的組織架構調整,集中發力推進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雲計算三大戰略。
  • 馬雲的至暗時刻:支付寶事件、十月圍城 | 阿里巴巴20年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如何實現在商業模式、創新機制、組織架構、管理和文化的「升級」,把阿里巴巴打造成一個與其新使命相匹配的新商業文明時代的組織? 馬雲也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不管任何原因,我們今天活了下來,但是我們還有90年要走,這90年,我們憑什麼再走下去?」
  • 阿里組織架構大調整,背後有何戰略布局?
    小型調整在密集進行,而幾乎每一年,阿里巴巴都會發起一次相對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我們不僅要積極擁抱變化,而且要主動創造變化。」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說。11月26日,他以公開信的方式宣布了新一次的調整方案。
  • 12張圖看全阿里、騰訊的組織架構發展史
    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對於組織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就像張勇說:「不斷升級自我,時刻具備擁抱變化的熱情和能力,必須成為核心競爭力」。這次我們也給大家分享下阿里、騰訊的組織架構發展史。>7大事業群拆分為25個事業部,採取總裁負責制,馬雲評價」阿里13年來最艱難的一次組織、文化變革」。
  • 阿里巴巴馬雲創業故事
    小編語:馬雲-中國電商教父級人物!他讓中國的電商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阿里巴巴的運營也更是網際網路界的翹楚。業務觸及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淘寶、天貓、支付寶更是讓無數中國人耳熟能詳。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麼樣的生活歷程和創業經歷,才能促就今日的馬雲?教師馬雲--一個活著就能封神的男人!
  • 阿里巴巴組織架構大調整 涉及淘系電商各個BU和核心高管
    雙11結束一個月後,阿里淘寶系完成了新一輪組織升級。12月11日,阿里淘寶天貓總裁蔣凡發出全員公開信,宣布已對針對核心「電商業務」進行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在本次組織調整中,除了多位高管的職位變動外,也可以看到阿里組織調整的謹慎、蔣凡職權的變化以及高管職權擴張等信息。2020首次組織升級在組織架構調整這件事上,阿里是國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中最頻繁的一個。
  • 馬雲宣布不再擔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他的接班人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作為曾經的教師,如今人人稱呼的「馬老師」馬雲,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圖/馬雲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教師是他最喜歡的職業。未來,他也將更多地回歸他這一身份。馬雲稱,這是馬雲深思熟慮、認真準備了10年的計劃。他將從今日起全面配合張勇,為過度做好準備。
  • 馬雲「退休」
    那時,馬雲在林肯紀念館一個人靜靜坐了半天,他思考一個國家,從華盛頓開始,傳遞的是精神還是權力? 創始人離開,公司可能會失去靈魂,靈魂是否要靠一部「憲法」,而且要有一群人捍衛它?兩年之後,2015年5月10日, 權力再次發生交接,1972年出生的張勇擔任阿里巴巴集團第三任CEO。 馬雲說:把日常管理權移交給我們培養出來的「 70後」管理團隊。
  • 馬雲辭職重新競聘 阿里巴巴將進入「合伙人時代」
    阿里巴巴「十八羅漢」集體辭去創始人職位重新競聘,馬雲要將阿里巴巴引入「合伙人時代」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辭職」?這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卻發生在上周末該集團十周年慶典上。  「我們所有的18個人辭去了自己創始人的職位,阿里巴巴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 馬雲:從英語老師到阿里巴巴
    外經貿部給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200萬元啟動資金,還說給馬雲他們30%股份。馬雲很興奮地從杭州帶了5個兄弟北上,6個人租了一個20平方米的房間,連續苦幹了15個月。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和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網站全乾了出來。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是中國政府首次組織的網際網路上的大型電子商務實踐,淨利潤做到了287萬元。
  • PPT如何畫好複雜而又龐大的組織架構圖?
    相信大家在學校裡的時候就已經接觸過不少組織架構圖了,可能是用於實踐作業的調研,可能是社團組織架構圖的繪製。進入職場後,組織架構圖與我們的關係只會越來越密切,我們會更經常跟他打交道,小到部門分工,大到公司整體組織架構,那麼在PPT的製作中,我們如何輕鬆且快速地完成一個龐大而又複雜的組織架構圖呢?大家都知道可以通過SmartArt來完成組織架構圖,但是你是怎麼做的呢?
  • 馬雲卸任阿里CEO 出任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主席
    根據馬雲今年1月15日的內部郵件,其選擇在5月10日淘寶10周年這一天正式辭去CEO職務,而將全力以赴做好集團董事局主席的全職工作,主要負責集團董事局的戰略決策、協助CEO做好組織文化和人才培養等。  現代快報記者 張洪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之一。曾任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執行長。
  • 阿里巴巴宣布馬雲一年後卸任董事局主席 CEO張勇接任
    為此,這十年來,我們從未停止過努力和實踐」。正是在新型合伙人機制的基礎上,阿里巴巴形成了以使命價值觀驅動的獨特文化和良將如潮的接班人體系。馬雲因此認為,阿里巴巴已經「有足夠的自信和能力」迎接董事局主席的交接,這也標誌著阿里巴巴完成了從依靠個人特質變成依靠組織機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業制度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