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你全是水」算詩嗎?讀完這兩首詩,讓人不敢再小看這7字

2020-12-20 美詩美文

「大海啊你全是水駿馬啊你四條腿美女啊你說你多美鼻子下面居然長著嘴……」

這段話相信大家應該是聽過的。作者是誰我們不得而知,但卻一直被冠以「打油詩」之名。於是不少網友也開始了各種模仿,如:長城啊,你真長;蛤蟆啊,你四條腿……每一次模仿都能逗樂一批人。然而在這種近似惡搞的模仿之下,我們不得不問一個似乎有些雷的問題:.「大海啊你全是水」真的算詩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明白自古以來詩的定義是什麼?《說文解字》中說「詩」,指的是心志。《毛詩》基本也是同樣的觀點,它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由此看來,原始詩歌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它只是把心中的思想表達出來的一種語言方式。如果從這個定義上來看,那看見蒼茫大海,發出「全是水」的感嘆,自然應該算是詩。

然而隨著詩歌的發展,人們對這種文學體裁有了其它的要求,其中最重要是兩點:首先要求語言凝練,這就是詩歌與一般的散文、小說的不同。其次,要有一定的樂律之美。如果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大海啊,你全是水」語言凝練,作為現代詩因為加了幾個「啊」字也算有樂律之美。綜上,這段話從詩的本源來看,確實算是一首詩,那這首詩的水平到底如何呢?

作為一首現代詩,不能像古詩詞一樣用格律和工整度來評價它的水平,只能通過比較比較的方式來判斷。說「大海啊,你全是水」沒水平的,那真的是因為你沒讀以下兩種曾十分流行的現代詩:

梨花體代表作:

《我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一隻螞蟻,另一隻螞蟻,一群螞蟻可能還有更多的螞蟻

「廢話體」代表作:

《對白雲的讚美》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特別白特白極其白賊白簡直白死了

這是近些年詩壇很流行的兩種詩體。第一首是「梨花體」,代表人物是詩人趙麗華女士,十幾年前這種詩體剛出現的時候,曾在網絡上出現過「萬人模仿梨花體」的現象,網友親切地稱這種詩為「口水詩」。很多人認為這種詩就是隨便拿一行話,拆分成幾行 ,就成了一首詩,哪怕是幾歲的孩子說出來的話可以當成一首梨花體詩。但在當時,這種詩體卻獲得了不少詩壇名家的認同,他們認為這種文字是有內涵的。

第二首是「廢話體」,又叫烏青體,是70後先鋒詩人烏青發明的。這種詩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廢話很多,反覆詠嘆,算是詩歌界的「鬼畜」。這些看似沒有任何章法的文字,也同樣吸引了不少網友,詩人烏青更是憑此走紅。

說實話,筆者讀完了這兩首詩,確實不敢再小看「大海啊,你全是水」這7個字了。與梨花體和廢話體相比,至少它還是有一定的節奏的,而且在網絡上出現的時間也更早,流傳度也更廣。通過這樣的比較,讓人不得不感嘆:現代詩,從什麼時候開始門檻這麼低了?連「大海啊,你全是水」這樣的打油詩,在現代詩中也算是看得下去的了。

時間回到幾千年前。《吳越春秋》中記載的《彈歌》被不少人認為是我國第一首詩歌,只有8個字:斷竹,續竹; 飛土,逐宍。僅8個字就描繪出了從做工具到獵獸的整個過程,幾千年前,咱們原始社會的老祖宗就有這樣的能力了。再看看現在的梨花體,廢話體,怎能讓人不心痛!不過話說出來,這兩種詩體也並不能代表現代詩的全部,現代詩中還有許多真正優秀的作品值得我們去品讀。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老和尚半夜悟首詩,起句平平,讀完最後7字王安石表示:我比不上
    第一位是個叫守詮的小和尚,他在賞月時寫了首《題梵天寺》,蘇軾讀完後讚賞不已,跟著題了首《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結果技不如人。第二位是個名叫寶黁的遊僧,他在牆壁上寫了首《題逆旅壁》,蘇軾一樣喜歡得很,也在牆壁上寫了首《書黁公詩後》,結果同樣敗下陣來。
  • 讀完這8首詩,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個文化人!這樣的詩每天能寫10首
    優美的詩看多了,我們來讀一讀最接地氣的詩。在民國時期有一個「狗肉將軍」張宗昌,他還有個頭銜叫「詩匪」。光看這頭銜就知道他的詩屬於哪個風格的了。我讀完他的詩,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個文化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發出來,大家一起讀一讀。
  • 幾首小詩
    當然,《荷馬史詩》《浮士德》那種巨長無比的詩真是只有很喜歡的人可以讀了,現在給我一本我都未必看得下去。詩歌也要與時俱進,把它作為一個調劑生活的小佐料就挺好,讀完有一些小感觸小心得,就是件挺美好的小事。今天推薦一個我很喜歡的臺灣女詩人——夏宇。她的詩不多,也都比較短小,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 每年高考放榜,這首宋代小詩就風靡網絡,詩中7字,盡顯人生百態
    ,詩中7字,也會風靡網絡,寥寥數語,便寫盡人生百態。」完全像口語一樣,根本算不上是詩句。這首詩或許就是一個具有正義感的無名文人所作。整首詩沒有一個生僻字,沒有一處修飾語,卻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寫出了普通勞動人民的悲慘處境。首句「月兒彎彎照九州」,詩人從月照人間寫起。從古至今,月亮的陰晴圓缺都被賦予了強烈的象徵意義,寓意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因此,詩人在第二聯中便很自然地寫出了「幾家歡樂幾家愁」。
  • 《畫》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王維?王維的詩集中有這首詩嗎?
    一、絕句《畫》 相信很多人在小學的時候都對這首《畫》印象特別深刻,即便是沒有刻意研讀過的人,想來也不會忘記如此琅琅上口的一首絕句:「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如此簡單一首詩,嵌入了「遠」「近」「去」「來」等字,讓這首詩變得極易背誦。
  • 什麼是真正的田園詩?這首28字唐詩讓他一詩成名,只因最後7個字
    王維擅長寫山水,他的山水詩如詩如畫,空靈之美無人能及;孟浩然則精於寫田園詩,「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是經典中的經典。但這些大師之作,若讓真正生活在鄉村的農人來看,都會覺得少了一份真實,畢竟真正的鄉村生活沒有王維詩中那麼脫塵,也沒有孟浩然《過故人莊》那麼灑脫。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堪稱真正的田園詩,作者名不見經傳,卻因此詩一詩成名。
  •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這首詩是王維寫的嗎?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首詩被收錄在不同年代的人教版、語文版(A版)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裡,同一首詩在不同的教材版本中竟多達三種作者署名!署名一:佚名。這樣處理本來不會有任何問題。
  • 柳宗元的灑脫與孤獨全在這兩首詩中,曾寫出多少人心中所嚮往
    如果要說唐代最有才情的詩人,那柳宗元絕對是其中一個,不然他也不會躋身於「唐宋八大家」的行列之中;柳宗元憑藉出眾才華21歲進第,26歲官至九品,這看來似乎很是春風得意啊;然而有才之人的一生往往都少不了風雨相摧,柳宗元所歷劫難最終註定了他的孤獨,也成就了他的灑脫;詩人的這種灑脫與孤獨都通過筆墨題成了詩行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他與薛濤的斷舍離,使他成為《西廂記》張生的原型人物,但是元稹卻不是一位薄倖的人,當他後來遇到了韋叢,倆人的愛情中成為唐朝的一段佳話。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
  • 李白的《夜宿山寺》是很神秘的一首詩,有這兩大謎團,至今未解!
    說這不是李白去廟裡旅遊的時候寫的,是他小時候寫的。並且,這首詩也不叫《夜宿山寺》,叫《上樓詩》。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人說,李白小的時候,有一次,跟他爸爸去旅遊,會朋友。正好趕上了中秋佳節,晚上一大群人要看月亮,在哪吃飯呢?地點就選在了一座高樓。這座樓叫「越王樓」,有三層,據說,有10丈高。
  • 清代最「聰明」一首詩,僅20字卻能讀出40首詩,當真是高手在民間
    本期再給大家介紹一首刻在茶壺上的詩,這是一個清代茶壺,壺其貌不揚,但詩卻寫很聰明。詩沒有落款,大概出名一位民間文人之手。全詩呈圓形排列,寫在壺身上,短短20個卻一口氣讀不完。仔細看看這20個字,為什麼能從任何一個字讀起?詩中共有有雪、樹、花、雨、霞、月、霧、風,8種景物,再加上芳、幽、紅、淡、薄、香、流、豔8個形容詞,以及落、飛、迷、舞4個動詞。很有意思的這8個形容詞全部可以配得上這8種景物,而這4個動詞也全部可用來形容它們。於是就像數學中的排列組合一樣,是有多種排列方式的,這就是全詩的妙處所在。
  • 是時候和夏天說再見了,讀完這首精美的小詩,然後慢走不送
    因為夏天總是讓人感覺到悶熱,而且天地間的生物也都是野蠻生長。從來不像春天的花朵,秋天的落葉,還有冬天的梅花那樣惹人憐愛。不過在一些經典詩人人的筆下。對於夏天的描寫也是吐露了自己的才華。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種唐詩就是如此。是時候和夏天說再見了,讀完這首精美的小詩,在今年最後一次感受到夏天的美感,然後慢走不送。
  • 「頭頭是道」我早就知道,讀完這首詩我才算真知道
    你聽,隔壁的叔叔在評價村裡人家一位12歲的哥哥,「這孩子現在就把好些事情講得頭頭是道,將來一定能夠成材」,說得很對,那位哥哥上大學了。所以,「頭頭是道」在我的印象裡就必然是說話有條有理,說起某些事情來很有學問的樣子。等到我能夠識字,也還是一直這樣認為的,也從沒有人駁斥過我的想法,大概他們都認為我是對的吧。
  • 這首詩共117個字,其中110字是重複的,剩下的7個字被奉為經典!
    這首詩共117個字,其中110字是重複的,剩下的7個字被奉為經典!生活中有一個約定成俗的規矩,那就是不走回頭路。比如,公司的領導去下級公司調研,去的路線與回來的路線,除特殊情況,是不會重複的。這就是不走回頭路!
  • 杜甫的這兩首詩,很多人都讀過,卻找不到它們的詩眼
    有些人講話喜歡開門見山,有些人則含蓄委婉。寫詩也是如此,比如李商隱就喜歡大量使用典故,很多詩都晦澀難懂。而李白的詩則大氣磅礴,不與你躲迷藏。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單刀直入自然可以直抒胸臆,千迴百轉也能夠寓意無窮。
  • 讀首詩再睡覺|油紙傘下的雨聲無人,可我總想遇見
    想起江湖的風吹拂時那股子清爽的涼意祖母啊你可還好嗎我不敢打電話去問你你該是穿上厚衣服了畢竟鄉下冷,特別在夜裡秋分已經過去中秋快了不記得曾經哪一年趴在竹褟上看你頭髮,還長,一半黑著如今卻已減,已剪你的手為什麼抬不太高黑髮已減,長發,已剪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就像李白和杜甫,作為好友他們之間就時常有詩信往來,杜甫想念李白了就為他寫下「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而李白想念起杜甫也是不逞多讓寫下「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兩人在攜手同遊的時候更是曾大被同眠,這在杜甫的詩中就有記載「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這樣的友誼可謂是讓人羨慕不已。
  • 海子在自殺12天前寫下這首詩,開篇10個字就令人淚目,風靡了31年
    大家都不敢相信,這位25歲的年輕人到底有什麼想不開得?或許更令人接受不了地,在他自殺兩個月前,明明才寫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從明天起,給每一個親人通信」,「給每一條河給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這些都是他想要的春暖花開,為何他卻要放棄?
  • 讀完這首詩,董卿問了個有趣的問題,餘秀華的6字回答逗樂觀眾
    因為是一個女人,所以餘秀華的詩中總是不缺女性的柔美、敏銳、細膩和多愁善感,這是她的情詩能打動人心的原因之一。因為是農民,所以餘秀華的詩,不符合主流現代詩的格調,這是他被食指等大詩人批評的原因之一。因為是個詩人,所以她擁有了用文字和命運抗爭的勇氣,面對種種指責,餘秀華有罵必懟。她身上沒有殘疾人的怯懦,卻有著文人該有的傲氣。
  • 王之渙:兩首詩打遍天下無敵手
    在唐朝詩壇啊,有這麼一個人,一個沒當過大官,二不是巨富貴族,三流傳下來的詩特別少,只有區區六首。但即使這樣,中國文學史上卻沒有任何一人敢忽略他的存在;不管是誰一提起他,也得叫一聲好。這個人是誰呢?不急,咱先看一首詩,《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下知道說的是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