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夏至節氣,夏至之後意味著天氣將越來越炎熱。電風扇變成電吹風,睡涼蓆好像睡電熱毯,呆在空調屋就再也不想出門……
為了解暑,不少人開始大量食用冰棍、冷飲、涼菜等食物,反而損害了自己的身體,那麼夏至後,該吃些什麼養生呢?生活起居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夏天養陽每天保持7小時睡眠
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老中醫廖輝認為,夏天,大自然陰陽氣化是陽長陰消之時,也就是說,夏天是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是養陽的大好時機。尤其是陽虛體質的人,更應該利用夏天來養陽以平衡臟腑的陰陽。
在暑熱季節,人的陽氣都跑到外面去了,體內的陽氣不足,所以用人參補氣;汗出的太多了,用五味子收斂,斂心氣;天氣太熱,汗出了以後體內的津傷陰,所以用麥冬養陰。
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變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儘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
溫水洗澡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
鍛鍊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洩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鍛鍊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溼痺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汙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飲食清淡山楂湯可以消食健胃
夏季應該飲食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吃綠葉菜和瓜類等水量多的蔬菜水果。飲食不要過鹹、過甜,少食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發生內熱而誘發其他疾病。
廖輝介紹說,有胸悶納差、身軟乏力等人群,應食少、清淡、少油膩之品,使脾健胃和。多服養心清熱之品,如綠豆、竹葉、菊花、薄荷等。人參、黃芪泡水飲可以補心氣。
夏至消暑湯
1、山楂湯:山楂片、酸梅,加水煮爛,放入白菊花,燒開後撈出,然後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2、荷葉茯苓粥: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粳米或小米,白糖適量。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有清熱解暑、寧心安神的功效。
3、薏仁綠豆粥:薏仁健脾化溼,綠豆清熱解毒。薏仁較難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溫水浸泡2-3小時,讓它充分吸收水分,綠豆最好也浸泡12小時,然後等份煮粥即可。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黃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