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從小麥粒到麵粉居然要56道工序?

2020-12-20 閱享悅讀

粒粒皆辛苦

2.當一粒粒小麥變成我們一日三餐當中的美食,我們可曾知道,春寒料峭中的播種,暑熱如蒸時的勞作?這一粒粒小麥是如何變成我們手中的饅頭,包子等食物呢?來了解下吧。

據新聞報導,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的永安國家糧食儲備庫。這家糧庫的90多名員工沒到小麥收購季總是格外的緊張,收糧的工作人員稱:小麥投資特別大,周期特別長,「從一粒種子播到地裡以後,大概需要的時間都在240天左右,這一畝地成本就在600元~700元,那1000畝我要投資得六七十萬元。那些沒種過地的,他們體會不到種地的辛苦感覺。

我們了解現在農田地已基本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水肥一體化技術也讓田間管理變得更科學,但是工作人員說:從播種到收貨,歷經出苗、返青、孕穗、灌漿等生命歷程,近二十道種收工序,以及240多天的風吹日曬,才能換一粒小麥的成熟,同時小麥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謂磨難重重,病蟲害、低溫凍害、倒春寒、乾熱風,哪一個都可能讓小麥遭遇絕收的滅頂之災。好不容易熬到了6月份小麥成熟,但要想顆粒歸倉,還的和老天爺「搶」時間。

每天需要關注天氣預報,怕下雨,只有把飽經風霜的小麥搶收了,懸著的心裡才能踏實,讓沒一粒小麥安全入庫必須經過十來道程序,「檢化驗、稱重、入庫卸車、篩理、平晾面、鋪一個工作道,然後在插測溫線,密封艙房再進行燻蒸,然後再通風,再把」窗艙密封,基本上就進入正常的保管程序了。工作人員強調:小麥入庫之後也還有操不少心,「我們每天一是測測溫,然後看看還有沒有水分升高。小麥這裡邊溫度一高,糧食水分增加,糧食就會變質了。還不能讓小麥生蟲。」

小麥遠遠不止72變,在這裡,來自各個糧庫的小麥,需要經過清理、水分調節、研磨、篩理等56道工序,才具備了七十二般變化本領。不能省這56道工序,讓小麥稱為麵粉,這個時間最短也要48小時,麵粉自己還需要一堆氧化的過程,我們一般都放它一兩天,所以從一顆小麥到麵粉市場上,最快的情況下應該在4天左右。

3. 大家了解到小麥72變的過程,當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而令人痛心的是,我國每年浪費糧食3500萬噸,每人每餐浪費93克的驚人數據,也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認為我們國家地大物博,糧食充足,但是在這裡我想呼籲大家,積少成多,我們國家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浪費1粒糧食,一年全國就浪費了4745億粒糧食,行動起來吧,從我們自身做起,養成珍惜糧食,拒絕浪費的習慣,《鋤禾》不止是詩,知辛苦,更需要行動。

相關焦點

  • 麥粒和玉米做法差不多,為何麥粒上鯽魚多,釣大魚卻只能用玉米
    ,轉化率非常高,而麥粒則必須先經過直鏈澱粉和酶加工,轉化為碳水化合物之後,再次轉為糖分;而這一特性,就導致了麥粒製成的麵粉更適合人類為主食;如果說用在釣餌,這一特性也很顯著,簡單點說,就是麥粒不如麥粒好消化;麥粒到底能不能釣鯉草理論上來說,只要魚口正常,鯉草是不會忌口麥粒的,尤其是經過發酵、泡製
  • 140多道工序,斫琴,斫的是心
    他將自己的熱情,全都投入到傳承傳統文化的領域,拜師學藝,成了一名斫琴師,在他的身上,能看到傳統的師徒文化。對他來說,古琴世界就是人當下的內心世界。琴無好壞,曲無優劣,不是你選擇了它,或許是它尋到了你。叔拙打小就喜歡傳統文化和音樂,但他和古琴的第一次相遇,卻沒有所謂的「一見鍾情」。
  • 大家都不吃的美食,萬萬沒想到好處這麼多,居然是葉子
    幾乎從小到大我都沒吃過這東西,而且我感覺幾乎家家都不吃,把它當作垃圾扔掉了,小時候我還好奇問過,為什麼不吃啊,其實啊這東西挺常見的,每年再不吃,都得吃上兩回,尤其到天熱的時候,大家都會做點。但是因為我從小就不喜歡吃綠色的菜葉,所以即使一年也就吃兩回,我也就嘗一塊。、說實話,我是真的很討厭這種蔬菜。不過後來因為一些事就改觀了。
  • 麵包烘焙,12道基本工序步驟之「和面」,手套膜,麵包成敗關鍵!
    我們上篇文章講解了烘焙麵包12道工序的第1道工序--準備工作。今天我們開始進入真正的操作,第2道工序--和面。說道和面,我們把他區分出直接麵團和間接麵團。直接麵團一般更注重調料添加,比如芝士麵包,快速烘焙的三明治,還有一些軟餐麵包。
  • 小麥是怎麼做成麵粉的?麥子變成麵粉簡易流程
    說到麵食相比吃貨的小夥伴兒們就先到好吃的,中國美食的魅力可是讓人垂涎三尺口水直流,就比如說最簡單的麵食如陝西的褲帶面,那麼小麥是怎樣變成麵粉的?小麥變成麵粉要經過哪些工序?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來了解下吧。
  • 男子在青島傳承家鄉麵條 10多道工序手工抻制
    10多道工序手工抻制  馬俊山告訴記者自己是河北人,在涉足過外貿、家紡等行業後,2010年,他把創業的焦點指向家鄉特色小吃——「宮面」,依託萊西適宜的氣候條件,成立青島旺誠宮食品有限公司,堅持應用傳統手工技藝,並在傳承中創新,目前公司已打造出「朕喜歡」系列手抻空心面。
  • 又一首神仙組合的歌曲,打雷姐和麥粒站旁邊,C位竟然身高一米五
    從音樂歌曲打榜到今天,從以前到個人到樂隊,歌曲打榜似乎越來越難,為了追求熱度追求能在billboard的奪冠,不少人紛紛開始尋求合作,比如之前卡妹和萌德的新單,終於憑藉炒話題炒熱度炒cp斬獲了第一名,也是萌德人生中獲得的第一次美版billboard的冠單。
  • 朋友親自下廚,做了一道菜讓全場愣住,沒想到這東西居然還能吃的
    但有一種食材,真沒想過它居然還能吃的。有次到朋友家作客,朋友從自家地裡摘回來三個香蕉花,說要給咱們嘗嘗鮮。香蕉花?聽到用香蕉花來做菜,全場都愣住了。但咱誰也不敢說,誰也不好問……雖然同是廣東人,也聽說過在東南亞用香蕉花入饌是很常見的,但是,在中國應該不多人吃吧?這真是一次難得的初體驗了。
  • 不懂麥粒灸,不如別艾灸!
    麥粒灸不能使用一般的艾絨,而是要選用柔細如棉的艾絨,一般選用相對高比例艾絨(推薦中國老張牌15:1和30:1艾絨),艾絨纖維易於按壓或搓捻成大小、鬆緊不同光滑的麥粒狀艾柱,其艾火溫和,沒有強烈難以忍受的痛感,更易於被患者接受
  • 烘焙麵粉知識大全,以後再也不怕選錯麵粉了
    所以要想學好烘焙,了解基本的粉類知識是必不可少的。當看到食譜上的「高粉」、「低粉」、「中粉」疑惑不已的時候,當你看到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麵粉」不止如何選擇的時候,了解一下烘焙粉類知識,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了。
  • 怎麼分辨麵粉,各種麵粉的區別
    下面與大家分享各種麵粉的分辨:  南方麵粉分子鏈短,澱粉含量高。北方麵粉分子鏈長,蛋白質含量高(也就是常說的筋道)。主要是日照、溫度、生長期不一樣。添加劑一般是什麼增白劑啊拉麵劑啊,不同的產品不一樣的。  現在先說正解,麵粉的分類,然後結合市售麵粉的名稱對號入座哈:  一、麵粉按照蛋白質含量可以分為高筋粉、低筋粉、中筋粉。
  • 靈璧縣康美達面業:從一粒麥子到多元麵粉的完美嬗變
    從一粒飽滿的麥子,到一袋白花花的優質麵粉,需要多少步驟?宿州市靈璧縣最大的麵粉加工企業——安徽康美達面業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是40多道工序。在這裡,一粒小麥需要經過40多道工序才能實現完美蛻變。「收儲的麥子經過處理後,經過原糧提升機,把小麥裡的碎石子等雜質進行初篩,通過振動篩除麥秸稈等雜物,再經過吸風分離器、毛麥倉、配麥器等進行新一輪篩除,再經過噴霧著水機、磨粉機、麵粉絞龍、磁選、打包機等工序,全程4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從小麥到麵粉的轉變。」
  • 蒸菜的幾種「懶人做法」,沒想到做蒸菜居然還可以這麼簡單!
    蒸菜的幾種「懶人做法」,沒想到做蒸菜居然還可以這麼簡單!蒸菜也不一定都是很麻煩工序很多的哦,這幾種「懶人做法」小夥伴們可千萬不要錯過啊!第一種——荷葉粉蒸肉荷葉粉蒸肉所需材料:蒸肉米粉、五花肉、醬油;調料:料酒、蒜末、姜、五香粉、食用油、腐乳汁、豆瓣醬、胡椒粉、白砂糖;荷葉夾所需:麵粉、溫水、酵母、煉乳、豬油。
  • 為什麼要珍惜糧食 看一粒小麥的生命之旅就懂了——小麥種植加工儲...
    從播種到收穫,從加工到餐桌,再到變成生物能源回歸大地,小麥完成了它簡短而平凡的一生。無數粒小麥,積少成多,養育億萬人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從一粒粒小麥,變成我們一日三餐當中的各種美食,你可曾想到,其中有春寒料峭中的播種,還有暑熱如蒸時的勞作?小麥金黃,閃閃發光,每一粒糧食,都是勞動人民辛苦勞作的結晶。其中每一個環節,都充滿著勞作的艱辛和收穫的喜悅。
  • 沒想到吧,這道法碩題居然是真事
    這道題目設置的前半段暖心,後半段驚悚,故事曲折迷離,具體來說是這麼一回事——「甲駕駛一輛拖拉機,車上載著個空棺材。中途順路的乙要求搭車,甲好心就同意了,並告知其車上有棺材;途中下雨,乙進入棺材躲雨,還把棺材板蓋上了。
  • 「承藝」:這兩道決定茶葉身形的工序,其實區別很大
    有揉捻工序的茶,成茶的形狀都是緊結彎曲的,而有理條工序的茶,成茶的形狀都是緊結挺直的,這兩道工序有明顯的區別。揉捻,簡單說就是通過人工或者機器,將殺青或者萎凋完畢的茶鮮葉揉成條形、針形、顆粒狀、片狀等形狀的工序。揉捻是兩個動作的組合,一個是揉,目的是改變茶葉的形狀。
  • 高中低筋麵粉到底有什麼區別?
    去超市裡逛一逛就會發現麵粉居然也分很多種類。剛開始學習烘焙的人們也許都會有困惑,為什麼一定要買這種麵粉呢,我們家的普通麵粉又屬於那種呢?
  • 「道不盡齊魯糧油好」走進信和沂雪:下崗女工建起臨沂最大麵粉廠
    而當真正走進這家企業,了解其董事長李秀玲從一個下崗職工,到帶領當地農戶走上致富道路的奮鬥史,會更能感受到這家「草根」企業的精神與脈搏。 「安全麵粉」代名詞 成立於1999年的山東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位於革命老區臨沂沂南縣辛集鎮,佔地面積80多畝。走進該公司廠區,其樸素但有序的生產環境讓人印象深刻。
  • 吃了三十年的雞蛋餅,沒想到加上它居然這麼好吃,香嫩Q彈還補鈣
    吃了三十年的雞蛋餅,沒想到加上它居然這麼好吃,香嫩Q彈還補鈣雞蛋餅可以說是從小到大都特別愛吃的一道主食小吃了,記得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沒事就會做一些,一邊做,我就會一邊在旁邊偷嘴吃,尤其是夏天,吃不下飯菜,更想吃它了,再配上綠豆湯和小涼菜,炎炎夏日居然特別開胃下飯。
  • 河內塔 西洋棋棋盤上的麥粒
    故事我們不複述了,我們撿最關鍵的說:棋盤上有黑白相間的64個小方格。要求第一個方格中放1個麥粒,第二個方格中放2個麥粒,第三個方格中放4個麥粒,以後每個方格中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方格所放的兩倍。問放完第64方格以後,棋盤中要放多少個麥粒?我們是這樣計算的:第一個方格中放有麥粒數:第一和第二個方格中共放有麥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