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前我們生活的那個年代的孩子相比,如今的孩子真的是越來越幸福了。不僅物質條件不斷充裕,家裡也有更多的人來照顧。養育孩子百年的越來越精細。
在家庭經濟條件、家長時間經歷允許的情況下,及早讓孩子做這幾件事,遠離無意義的電子產品,到了學齡一定會領先別的孩子一步!
1、 及早開發智力
孩子的大腦發育黃金期是在3-6歲,所以也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是以玩為主,但是我們作為家長就需要給孩子的玩樂加一點主題,慢慢引導。比如給孩子挑選合適的玩具就很重要。
挑選玩具時,我們儘量挑選偏益智類的玩具。例如拼圖、樂高、魔方、兒童象棋等等。
黃磊家的兩個女兒都很喜歡玩這類玩具,多多經常帶著妹妹一起共同完成一座美麗的「建築」,不僅鍛鍊孩子的手腦協調能力,還能讓孩子更有團隊合作意識。非常有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
讓孩子在玩玩具的同時還能鍛鍊自己的想像、觀察、空間、動手的能力。
2、 及早培養興趣愛好
孩子剛剛接觸世界,對一切事物都很好奇,有著永無止境的求知慾。但是每個孩子的性格、發育都不一樣,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興趣愛好。
這就需要家長去引導和發現了。興趣愛好是需要家長來培養的,我們可以為孩子創造氛圍,讓孩子去適應,不斷去揣測觀察。
如果孩子對某個領域表現出濃厚興趣之後,我們再去入手幫孩子一起長久地發展。例如繪畫、舞蹈、各種樂器等等。
但是孩子因為年齡小坐不住,對每天需要練習的東西總是保持短暫的熱度,一開始覺得新鮮可能過一段時間就想放棄了,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也是家長關心的問題。
很多家長採取這兩種方式:
一、孩子不喜歡我們就不練了,算了吧換個別的試試。
二、逼孩子堅持下去,不顧孩子的感受。
其實這兩種興趣愛好培養方式都是不對的。孩子還小,不會懂得這門興趣愛好會給ta帶來的變化,但是我們家長要明白。
我女兒六歲時,選擇練習鋼琴,周末一坐就是一下午,看見別的孩子經常喊她去玩,她也熬不住告訴過我「媽媽我真的不想練了,我想放棄」。
我是這麼告訴她的「你想放棄沒問題。但是你一定要再堅持一下下,我們暫時把眼前的這次鋼琴四級考試通過了,我們感受到付出努力後有所收穫的喜悅再談放棄。到那時候如果你還是想放棄,媽媽尊重你的決定。」
她答應了,並且那兩個月沒再說過一句不想練琴,相反比原來更努力練習。最後考過之後,我問她你還想練嗎?她告訴我她有些捨不得,已經練了這麼久不想放棄了,否則她覺得自己之前練的都白費了。
其實孩子心裡也會有一把衡量的尺,在努力過後才知道當時自己也並是完全挺不過來,並且嘗到收穫的果實,心裡的成就感孩子自己比任何人都要滿足。
在適應了枯燥的學習之後,相比別的適應了娛樂消遣的孩子,他們的專注力會不斷提升,開發智力打好基礎,加上培養興趣愛好,會讓孩子的能力養成有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