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淘寶特價版方面對外宣稱,為充分激發消費人群的性價比需求,其將持續推進「1元包郵」業務的常態化,並且決定將每月的最後一周都設置為「1元更香節」。
與此同時,有網友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的中國商標網查詢獲悉,阿里方面還提交了「1元更香」的商標註冊申請。如此來看,淘寶特價版顯然是打算將「1元更香節」常態化地發展下去。
說起這個「更香節」的來歷,其實還頗有些drama。最初,拼多多在今年7月投入1億元高調舉辦「真香節」,當時據稱網絡段子「真香」的主人公王境澤,也出現在拼多多百億補貼的直播間裡,親自試吃網紅零食「榴槤蛋糕」,並吸引到了300餘萬網友同時在線觀看並下單。
而在10月10日,淘寶特價版突然推出「1元更香節」,號稱「暢銷廠貨,1元包郵」,且同樣是將王境澤請來拍攝系列宣傳廣告,甚至借其之口喊出「不要真香,要更香」的口號。聯繫到10月10日甚至還是拼多多的「周年慶」,這其中挑釁的意味可謂是已經呼之欲出了。
那麼這個「更香節」的實際體驗究竟如何呢?據相關的網友反饋顯示,在「1元更香節」活動中,1元包郵僅限「天天1元購」專區,且限時限量。除此之外,每人每周只有一次購買資格,如想要進行多次購買就需邀請好友助力,而這也很容易讓外界聯想到拼多多起步階段邀請好友「砍價」的機制。
除了1元專區之外,淘寶特價版還有大量打著「更香節」標籤的平價日用商品,雖然價格沒有達到1元那麼極端,但也同樣平易近人,確實也讓外界認為其在這一方面與拼多多有得一拼。
根據極光大數據此前公布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淘寶特價版與京喜等特價電商的用戶重合度不斷上升,2020年6月與拼多多用戶的重合度已經高達85%以上。雖說這份數據僅供參考,但無疑也能反映出當前專攻下沉市場的特價電商平臺,所面臨的已經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競爭態勢。
結合這一市場環境不難發現,實際上如阿里與京東等傳統電商企業,已經在對拼多多發起了鉗形攻勢,一方面這些傳統電商平臺通過多年的品牌口碑積累,以及差異化的物流配送或商品個性化推薦等服務,已沉澱出較為穩定的一二線消費者群體;而另一方面,在過去被他們忽略的下沉市場,則藉由淘寶特價版及京喜等渠道,開展價格攻勢以蠶食拼多多的基本盤。
對此外界有觀點認為,由於下沉市場的用戶通常會具備價格敏感的特點,因此用戶對平臺的忠實度也相對較低,如果其他平臺能拿出更為質優價廉的商品,則將使得拼多多的後續發展態勢變得十分微妙,然而陷入與其他兩家的價格補貼戰顯然並非理智之舉,畢竟阿里與京東還有已經盈利的其他業務可持續輸血。所以這或許也是拼多多近來積極推進新品牌計劃,試圖改變平臺定位,升級品牌形象的原因所在,只有在當下關注度持續升溫的情況下實現升級並進行突破,或許才不至於在未來更為慘烈的市場競爭中被邊緣化。
不過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場愈演愈烈的攻防戰中也出現了一股新的消費趨勢——M2C,也就是生產廠家(Manufacturers)直接面向消費者(Consumers)提供自己生產的產品。
事實上,這也正是近年來特價電商炒熱的一個概念。此前在談到淘寶特價版為何能用如此低的價格售賣時,官方給出的答案基本都是「平臺與生產廠商直聯」有關。例如官方就宣稱,背後聯合的是2000個產業帶上的120萬產業帶商家,30萬數位化外貿工廠不停歇地為消費者生產性價比好物;並且其還將淘寶特價版與內貿批發平臺1688全面打通,據稱能夠使得全國7成產業帶成為淘寶特價版的供給大後方。
而在這些特價電商平臺捉對廝殺的同時,不少消費者更是「偷師」到直接找「工廠」下單的方式。如今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上,就颳起了一股新的「種草」旋風:1688同源店鋪推薦。
作為阿里旗下的B2B電子商務平臺,1688此前更多的面向的是線上的B端市場,不過如今平臺上有不少商家也樂於做起「零售」的生意。而瞄準這一變化的消費者也開始在這個「批發市場」裡尋找心儀商品的「同源替代」,也就是找到商品的「代工廠」,如果對應工廠在1688上也有C端業務,那麼消費者就會直接在這一平臺進行下單。
據了解,如今B站上已經有不少UP主針對「同源替代」方案,推出了相應的攻略、購買評測,甚至是店鋪篩選推薦,且這類視頻內容也開始陸續有了較高的熱度。可以預見的是,即便未來下沉市場的特價電商或許會在廝殺中出現退場或轉型者,但其所引導出的M2C模式,或許在未來依舊還會頑強地紮根發展下去。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