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去超市買姜,發現生薑的價格突然漲到六塊多了,明明上個月去買還是兩塊多一斤,這莫非是「姜你軍」重現江湖了?先不管生薑為啥漲價,我們平常做飯炒菜都離不開它,所以可不能斷了貨。
有人去超市蹲守降價,但聰明人早就想出辦法,在家自己種姜了!一勞永逸,以後都不用花錢買!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怎麼在家種姜。
第一步就是要先選姜苗。這個很簡單,去菜市場上溜達一圈,不要發黴的,破損的,只挑那種新鮮、飽滿的,上面還帶一點小芽的最好。
要是沒有帶嫩芽的生薑,也可以把選好的健壯飽滿的姜埋進沙盆裡,多噴水,讓沙盆一直保持溼潤。沙盆最好放到曬不到太陽的地方,等上兩三天,生薑就能冒芽了。
第二步就是得處理姜苗了。一塊姜上一般能長4、5個芽,塊頭大的長6、7個也不是沒可能。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完整的姜切開,一個芽連一小塊姜,切的時候注意不要切到手,更不要傷到小嫩芽。
第三步,就可以種姜苗了。找一個不用的保溫箱,在裡面裝上腐殖土。土壤最好不要結塊,可以用鏟子深深地鏟一遍,把裡面的結塊都鏟開,要是剷出石頭來,正好也能拿出來扔了,別影響姜苗培育。
準備好了一保溫箱的土,再用水徹底澆透,等土壤略微乾燥一點,就能把姜苗種進去了。說是種,其實就是把帶有嫩芽的姜塊埋進土裡,不用埋得很深,讓嫩芽稍微露頭就行。
然後就可以把保溫箱搬到暖和的陽臺、客廳,定期澆水。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曬曬太陽,但是中午12點的時候,就不要把姜苗搬出去了,一上來就暴曬反而會拔苗助長,糟蹋這一箱姜苗。
按這種方式,養上一個星期左右,大多數小芽就能長成苗苗,鑽到土外面了。綠油油的,生機勃勃的,仔細看還有點像富貴竹。
實在長不出小芽的,大概就不行了,可以挖出來看看,要是沒爛掉,洗乾淨還能做頓飯,要是爛掉了,那就可以直接扔了,省得佔保溫箱的地兒。
第四步,澆水、給肥缺一不可。姜苗生長的時候是很需要水分的,但一次也不能澆太多,要不容易爛根。可以用那種澆綠蘿的噴霧瓶,裝上一壺水,一點點慢慢噴灑。不要嫌累,這時候勤快點,以後就能省心省錢了。
然後就是給肥,這步就是等姜苗長成富貴竹那樣的時候用。有機肥、雞糞都可以,用小鏟子在姜苗旁邊挖個小坑,灑一把肥進去再埋好就行。姜苗能自己吸收養分,快快長大。嫌臭的話,建議大家還是買處理過的肥料,要麼就在旁邊放盆弔蘭和蘆薈,吸臭淨味很有用。
最後就是收穫了。等姜苗上面的葉子都枯萎變黃了,就可以把底下的姜挖出來收穫了。一個保溫箱至少能種出兩三斤生薑,吃一點留一點,生生不息,以後都不用再花錢買姜吃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話記得關注我,下期我們接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