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由《公共行政評論》雜誌與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共同主辦的「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央地關係」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西郊賓館成功舉行,會議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開展。
本次學術研討會共收到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境內外著名高校的80餘篇高品質中英文學術論文。經過專家評審,優中選優,共遴選出21篇參會論文。會議還邀請了《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公共管理評論》《中國公共政策評論》三家公管知名期刊參與了此次研討會。
2021年12月16日上午8:30,學術研討會正式舉行。在開幕式上,清華大學文科建設處處長、公共管理學院楊永恆教授,《公共行政評論》主編、會議召集人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朱亞鵬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會議召集人朱旭峰教授先後致辭。開幕式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政治與公共政策所所長劉志林主持。
楊永恆代表清華大學文科建設處對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對各位專家學者蒞臨指導表示歡迎。他表示,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體制機制,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內容,也是完善國家行政體制與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必要舉措。清華文科始終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重要導向,致力於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他希望,會議能夠聚焦我國央地關係中的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發展中國特色理論,講好中國治理的理論故事,共同描繪我們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實踐和理論研究的美好明天。
(朱亞鵬教授致辭)
朱亞鵬首先感謝了各位參會嘉賓和學者對本次會議的支持。他指出,中國特色的央地關係是我們理解中國國家治理能力、治理經驗,研究中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側面。十八大以來,央地互動出現了更多實踐和理論上的新現象,並在不同的政策領域內呈現出差異性,這些新的進展亟待學術研究的深入挖掘和關注。學者們應從理論上更多關注如何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如何提升國家治理體系的治理績效等問題。
(朱旭峰教授致辭)
朱旭峰再次感謝參會期刊和各位參會嘉賓和學者對研討會的支持和關心。他指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關於「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體制機制」的重要命題。本次會議就是為了推進中央地方關係的研究,促進中央和地方的兩個積極性的充分發揮,從理論上探索中央地方關係的一般性理論,並闡釋和分析我國央地治理體制機制特點和未來發展方向。會議論文的選題貫通古今中外,是近年來專門討論央地關係的重要前沿性會議。他希望,參會學者們能夠圍繞重大理論問題集思廣益、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的理論創新。
(劉志林教授主持)
本次會議共設了「國家治理體系與高質量發展」、「環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社會治理與監管」、「中國特色央地關係與政策創新」4個主題論壇,依次分別由朱亞鵬教授、趙靜副教授、陳玲副教授、趙慧講師主持。每個主題論壇安排了一名相關領域的學者進行點評,各個主題論壇的點評人依次是何豔玲教授、劉志林副教授、胡穎廉教授和梅賜琪副教授。參與本次會議的論文作者包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田莉教授、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張炳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胡穎廉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李智超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朱俊明副教授、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郭峰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馬允副教授、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任星欣副教授、中山大學法學院孫瑩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王路昊副教授、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肖棣文副教授、廣西財經學院趙子龍副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張友浪講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陳思丞助理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吳維旭助理教授、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凌爭講師、合肥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夏菁講師、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葉志鵬講師、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餘嘉俊講師等。
在論壇上,參會學者與點評專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點評專家從參會論文的理論創新、研究設計和改進方向等各個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學者們也對點評專家們進行了回應和感謝,取得了良好的學術交流效果。
(部分線下論壇發言)
在閉幕式上,參會老師發表了本次會議的參會感想和心得,朱旭峰代表主辦方對學者們和點評專家的積極參與表示感謝,對央地關係領域的前沿理論和實證結果高度讚賞,並期待參會論文早日發表。至此,本次「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央地關係」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
初審:羅義
審核:林川
審核發布:朱亞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