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天氣是一天涼過一天。寶寶睡覺蓋不住被子,著涼了怎麼辦?
回想起昨晚起身給娃蓋被子。
他踢掉,我蓋,再踢掉,我再蓋,如此反反覆覆幾十次,一整夜在困的邊緣瘋狂掙扎。
老母親只能長長長長嘆一口氣(頂著黑眼圈默念「親生的,親生的……」)
面對自帶「怕熱」和「踢被子」屬性的寶寶們。
大人小孩都沒法好好睡,還容易感冒生病,這可咋辦?
· 到底該怎麼給娃穿蓋,才能不踢被子、不著涼?
· 睡袋要不要穿?穿了還需不需要蓋被子?
· 睡覺要不要穿襪子?可以穿保暖內衣嗎?
別慌,經驗和知識兩方面儲備豐富的親小豆對這些問題也超有把握,今天就為你一一作答,爸爸麻麻們快來抄答案
娃為啥總是蓋不住被子?
娃為啥總是睡覺不安分?天冷了還總掀被子?
據推測,這是有原因的:
第一個原因,沒辦法,娃的成長必經之路,大人只能多理解多擔待;
第二個原因倒是可以給出一條明確的解決思路:被子能掀,那換睡袋就掀不掉呀!
給寶寶用睡袋的必要
1. 防止寶寶踢被子
睡袋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可以像被子一樣保暖,也不用擔心寶寶踢掉被子,被凍醒,睡不安分。
只要套上睡袋,無論孩子怎麼折騰,也逃不出這座「五指山」。
2. 防止孩子窒息
給小嬰兒蓋被子,除了最擔心的踢被子,最害怕的是孩子睡覺中讓被子捂住口鼻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有研究發現,一些柔軟的睡眠環境,比如被子、沙發等,與嬰兒意外風險有關。
使用睡袋,可以保證寶寶的口鼻露在外面,不被毛毯、被子遮擋住,給孩子更安全的睡眠環境。
有了睡袋,媽媽就再也不用每隔1小時就起床檢查一遍寶寶的睡眠情況,孩子能安穩睡到天亮,老母親也終於可以睡個好覺。
穿了睡袋還要不要蓋被子、穿襪子?
孩子睡覺無論穿多少還是蓋多少,都取決於室內溫度。
如果給孩子穿的睡袋跟室內溫度恰好匹配,那就無需多慮,安安心心哄孩子睡覺就好了;
但是,如果你家沒有暖氣or睡袋保暖係數不足等等,睡袋的適用溫度不足以抵抗室溫,當然要加蓋被子的,萬事都以孩子不冷為主。
溫馨提醒:
有時候家長摸摸孩子的小手,發現小手微涼,就覺得孩子冷,加蓋一層厚厚的被子。
那麼到底怎麼判斷孩子到底冷不冷呢?
還是那個老生常談但有用的方法:摸孩子的頸背部,只要孩子的頸背部溫熱,就說明孩子不冷。
睡覺要不要給孩子穿襪子?
原則上不建議!
但親小豆知道,無論怎麼解釋,還是有很多家長搖著頭大喊「我不聽我不聽……」
好吧,算你贏。如果一定要在孩子睡覺時穿襪子,那麼一定要注意這兩點:
如何選擇睡袋?
01/ 看款式
睡袋的樣式非常多,媽媽們可根據寶寶的月齡來選擇。
包裹式/襁褓式睡袋
適用於0~2個月的寶寶
小月齡的寶寶非常容易出現驚跳反射,會很沒有安全感,包裹式的睡袋會讓寶寶感覺像在媽媽的子宮裡一樣,睡眠更加安穩。
信封式睡袋
信封式睡袋最為常見,適用於0~6個月的孩子。
一般領子、袖子部位都可以拆卸,下擺很寬大,也可以隨時加長。
分腿睡袋
適合於6個月以上年齡的寶寶。
活潑好動的孩子穿分腿式會少些束縛,孩子活動更為靈活。
02/ 看厚度
關於睡袋,很多媽媽都會問,到底選多厚的才合適?怎麼看厚度?其實除了問銷售的客服,還可以按照產品指數來判斷。
通常來說,國產的睡袋會標註適用季節、氣溫等信息。進口品牌在標籤上用「TOG 指數」來對應睡袋的適用溫度。麻麻們可以參考下面這張表:
PS:TOG的值越高,代表睡袋的保暖性能越強
也可以參考下面這張硬幣對比圖,肉眼分辨厚度哦:
▲ 對比三種睡袋的厚度
03/ 看細節
睡袋作為寶寶用品,一定要保證材質和款式安全。首先買的時候看吊牌標籤,上面如果有A類嬰幼兒用品標識,那是比較好的。
其次,還要檢查下拉鏈、紐扣等配件的牢固程度,以免因為脫落而被寶寶誤食。
睡袋的頭、肩、頸部也最好不要有複雜的設計,裝飾物、過長或不必要的繩帶都不要有,這些都可能增加危險。
最後要注意的是,選擇合適的尺碼。
過小的睡袋不舒服,也會束縛孩子的發育。
過於肥大的睡袋,脖子的部分就會異常的松松垮垮,寶貝睡眠時很容易因為睡眠過程中的動靜,滑入睡袋當中,睡袋就會遮住寶寶的口鼻,產生安全隱患。
注意了這些細節,就可以放心的買買買了!貼心如我,親小豆已為大家挑選好了2款優秀的睡袋,特別適合寶寶秋冬穿。快來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