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6 09:58 | 台州公安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割個雙眼皮、雷射祛個毛、修個尖下巴等等的美容服務日益走俏。可是,總有一些利慾薰心的人看到了市場,開始混跡於這個行業,使用一些假的產品來矇騙消費者。
針對此類情況,椒江警方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眉尖」行動,對椒江區主城區280多家化妝品、美容服務經營單位開展突擊檢查,重拳打擊紋繡市場亂象,共查獲使用假藥美容店23家,查扣各種麻醉用藥47種共96支(盒),對15家刑事立案。
在城區某美容服務經營單位,聯合執法人員發現一些不明來源的乳膏,包裝說明上註明標有利多卡因、丙胺卡因、地塞米松、硫酸新黴素等成分的藥物。這些藥物有些是英文包裝、也有些是韓文包裝,消費者根本無法看明白是什麼。
據辦案民警介紹,利多卡因是一種局部麻醉藥,給人塗上以後相當於打麻醉劑。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麻藥屬於管控藥品,只有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才可以採購,市場上不能流通買賣,利多卡因作為局部麻醉藥是處方藥。
在當天的檢查中,執法人員還發現無中文標籤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藥物,也就是一般俗稱的瘦臉針。早在2008年,A型肉毒毒素藥物就被列入毒性藥品管理,不當使用可能引起肌肉鬆弛麻痺,嚴重時可能會引發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症狀。
辦案民警提醒愛美的女士,未標識我國藥品進口的批准文號或生產許可文號的藥品均屬假藥,對於無中文字樣的藥品,更要格外引起注意,在美容消費中要擦亮眼睛仔細辨認。(鮑盛旭/圖文 譚莉娜/視頻)
小編有話說
其實針對美容事件,危險不僅來自藥品,也有部分風險來自從業人員,此前央視就曾曝光過4天速成微整形培訓。
4天速成的「專家」尚且毀掉了不少愛美人士的面容和健康,把愛美人士的臉折騰成什麼樣子也就可以想像了。
更有醫學專家表示,一些水光針有負壓,會把血液吸到管子裡面,再把藥物打進去。如果前一個病人有愛滋病或者B肝病毒,就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
其實美容院的貓膩還不止這些,現在就給大家盤點美容院3大騙人招數。
一大坑:辦卡篇
很多愛美的女性消費者在美容院都經歷過類似的「美容升級」。在各種美容卡的誘惑下,她們就像著了魔一樣把錢撒到美容院。
1、美容院免費體驗貓膩多
因為該美容院發放的免費體驗卡。一般女性作皮膚護理,要經過洗面奶洗臉、去死皮、面部按摩、做面膜、導入精華素之類的營養素,但是免費過後,美容師往往以各種理由要求消費者開卡。「如果你堅持不開卡,美容院通常在體驗中要求你支付額外費用。
2、熱情服務只為推卡
去美容院體驗服務時,店內美容師對她熱情有加,享受著上帝式服務。通過聊天摸清了顧客的身份和需求,然後因人制宜。憑著簡單的交談,美容師即可判斷出該顧客的消費能力、家庭經濟狀況,然後進入掏顧客腰包的下一個環節。
二大坑:推銷產品篇
這個就是編編開頭提到的一樣,不少美容院產品的成分、功效、質量檢測沒有統一標準,無法保證產品質量。一些美容院甚至以次充好,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三大坑:美容儀器篇
去美容院做臉的時候往往要用到一些手執的工具。這些神器可謂多種多樣,皺紋、黑眼圈、眼袋、青春痘、黑頭都可以去除。但是實際呢?是純粹浪費時間和金錢還是……所以,醫療美容有別於一般的美容護理等項目,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千萬別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
(原標題:《愛美的你要當心!椒江23家美容院被查出使用假藥 15家已被刑事立案》,編輯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