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一:發泡孔不足
發泡橡膠出現質量問題是很常見的現象,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是任何產品都在所 難免的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當出現問題時我們應該及時找出解決辦法,及時解決問題 才是關鍵.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發泡橡膠質量出現問題時一些常用的解決辦法: 可能的原 因 建議解決辦法 (1)發泡劑質量問題 (1)檢查發泡劑是否在有限期限內,是否合格 (2)膠料可塑度過低 (2)檢查膠料可塑度是否符合標準,可塑度過低應補充混煉,增大可塑度以利於發孔; (3)混煉溫度過高,發泡劑早期分解 (3)檢查密煉機卸料溫度是否過高,輥溫是否太高, 膠料是否焦燒。一些因混煉溫度過高的膠料可以少量摻和處理或添加發泡劑重工; (4)膠料停放時間過長或停放溫度過高,部分發泡劑揮發或分解 (4)停放時間過長膠料應返煉進行補充加工; ( 5)膠料硫化速度過快 配方調整,檢查硫化劑的臨界溫度與發泡劑的分 解溫度是否接近,並相互協調,使硫化速度與發泡速度相配合; (6)壓力過高,超過發泡劑發生氣體所形成的內壓,造成發泡孔不足; (6)調整機臺壓力。
常見問題二:填充模不足
可能的原因 建議解決辦法 (1)用膠量不足 (1)逐條稱量,保證膠料重量; (2)模具光潔度不夠或模具使用過久未清潔,膠料流動受到阻力 (2)提高膠料的流動性; (3)模腔構造複雜與膠料流動性不相配合,發孔後往往不能填充模具頂端,形成缺陷 (3)修改模具,合理設計排氣孔,分模構造等。 (4)模腔內死角處的空氣排不出去,使膠料填充不滿模腔,導致邊緣缺膠 同上
常見問題三:發泡孔不均勻(過大或過小)
發泡孔過大,產品的硬度、密度不合標準,閉孔會變成聯孔,微孔變成小孔,某些部分發生塌陷或某些部分發不起來。 可能的原因 建議解決辦法 ( 1)發泡劑結團或粒子過粗 (1)檢查發泡劑, 如有結團現象應過篩,粒子粗則應粉碎,充分混煉(或薄通)使之分散均勻 (2)混煉不均勻 同上 (3)配合劑含水量過高,膠料中混有空氣或雜質 (3)配合劑水分過高應乾燥後使用,除去膠料中的空氣或雜質,使之充分硫化 (4)硫化不足,出模後繼續發孔 (4)調整硫化工藝條件,增加硫化劑用量
常見問題四:過硫化或欠硫化
(1)過硫化 一般表面變色,孔眼較小,硬度較高,產品邊緣裂開,產生原因是操作不當,或溫度過高,硫化時間太久或儀表失靈,應檢查各閥門和儀表是否有問題,再則要嚴格執行操作規則。 (2)欠硫化 硫化不足時,出模後氣孔內壓大於外壓,膠料若繼續發孔,輕則造成硬度過低,強性差,變形大;重則孔眼爆破。應檢查儀表,閥門是否有問題,嚴格執行操作規則。 註:發泡製品控制質量指標 (1)表觀密度,越小越好; (2)機械強度一般為0.5-1.6Mpa; (3)靜壓縮永久變形; (4)硬度; (5)衝擊彈性; (6)連續動疲勞; (7)老化試驗(70度*70小時;100度*24小時); (8)低溫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