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二級教授時殷弘表示:中國應該銷毀核武器取信於美國

2020-12-13 大六學長

前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落後就要挨打」

從清朝末期八國聯軍用炮火轟開國門的時候開始,我們就一直在挨打。當中國好不容易趕跑外敵的時候,我們的國家已經是滿目瘡痍、殘垣斷壁了。

在親身感受到槍炮、核武器的威力之後,偉大的毛主席向武器研究所下令:必須研究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核武器。正是這個絕對正確的決定,讓我們在核武器的保護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一直過著安穩平靜的生活。

然而,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人受不了這種平靜的生活,開始了「搞事」之路,頻頻發表一些「親美」「親日」的言論。

時殷弘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二級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兼職教授等重要職位。在2011年,時殷弘被當時的溫家寶親自聘任,成為國務院參事之一。

從履歷上看,時殷弘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者,不然也拿不到這麼多的頭銜,但是他的聰明勁兒卻用錯了方向,而且是一錯再錯。

身為「國師」的時殷弘在任職期間,向國家提交了非常「親美」的國策,其中的幾條,讓很多網友義憤填膺:你還配做炎黃子孫嗎?

1、懲罰朝鮮取悅美日;2、中國應該讓日本當聯合國常任理事國;3、解除中國核武裝,以「取信」美國;4、中國不應該發展航母遠程飛彈等攻擊性武器;

有一說一,時殷弘類似的「國策」還有很多,這四點只是九牛一毛,時殷弘再怎麼說也是一名博士畢業的人大教授,為什麼會發出這種讓人恥笑的「國策」呢?

世界上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就只有五個,分別是美國、英國、中國、俄羅斯和法國,其他國家都是非法持核。對國際關係敏感的網友可能會意識到:只有擁有核武器,才能和其他強國掰掰手腕。

作為維護世界和平的國家之一,中國承諾:不先動用核武器。這意味著我們國家只是把核武器當成了保衛國家的工具,而不是向美國一樣,把核武器當成侵略的武器。

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時殷弘曾在《戰略與管理》等雜誌刊物上發表論文,公然鼓吹「銷毀核武裝取信美國」的觀點。

時殷弘的言論一經面世,立馬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的聲討,聲稱時殷弘是當代的漢奸。

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曾說:

「和平是什麼?無對抗,無紛擾。安全是什麼?無威脅,無侵害。和平,不打架就可以。對方步步緊逼,我步步後退,那不就是和平嗎?打不起來——他想打、我就不想打,那就和平。安全呢?為了維護我的利益,我也得拿出拳頭來,這就是安全」

理論是依靠實際支持,如果沒有經過實際的調查就異想天開地高談大論,無疑是紙上談兵,毫無用處。

金一南教授說得好:真正的和平是你想打,我讓你不敢打。

時殷弘的提出的「國策」是靠不住的,是高高在上的。歷史上數不勝數的例子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

放棄核武、放棄航母飛彈的做法,無疑是把刀子遞到敵人手裡,考驗敵人的善良。

核武器不是說研究就能研究出來的,也不是說銷毀就能銷毀的。

武器畢竟是武器,每使用一次核武器,都會對環境造成無法挽救的毀滅性打擊,這也是為什麼核武器會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進行試驗的原因。

由於核武國家直接的互相牽制、互相威脅,其他國家才能小心翼翼地發展下去,可以說,核武器就是懸掛在大國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他們不敢擅自動用核武器對其他國家進行核打擊。

如果時殷弘學者的建議被採納,中國單方面銷毀了核武器,那麼長期和中國針鋒相對的美國勢必會對中國進行核威脅,強迫中國籤訂不平等的條約。如果中國不答應的話,依照美國的慣性,第三次世界大戰勢必會在中美之間展開,不知道時殷弘教授有沒有能力承擔這種後果。

這樣不負責任的言論根本不需要深入探討,這種嚴重的影響根本不是一兩個人可以承擔的,時殷弘發表這種言論,無疑和楊舒平一樣認為「美國空氣都是甜的」,想要吸引美國的注意罷了。

我們真正需要的還是國防大學金一南這樣的教授,不誇張、不譁眾取寵,根據實際進行研究。

牢記歷史,不忘初心。在向發達國家前進的路程中,我們需要各種各樣的聲音,讚揚、褒獎、批評、指責的都可以,唯獨不需要「銷毀核武器,取信美國」的這種不負責任、譁眾取寵的聲音。

相關焦點

  • 時殷弘教授:中國應銷毀核武器以取信美國,你還配做炎黃子孫嗎?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國際關係理論思想、國際關係史、當代國際政治和戰略、美國和中國的對外政策等方面研究。在國際關係方面的認知上,他應該是一位有名的專家,但既然是專家,怎麼會有這樣的言論?
  • 時殷弘說:為美國信任應放棄核武器!有道理嗎?聶帥說得一針見血
    時殷弘:為了取得美國信任,我們應該放棄核武知名學者時殷弘曾在《戰略與管理》等雜誌刊物上發表論文,公然鼓吹:銷毀核武裝取信美國。時殷弘的言論爆出後立馬引發了廣大網民的聲討,呼籲中國「銷毀核武器取信美國」的看法確實讓人不好理解。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確認出席2020搜狐財經峰會並...
    2020搜狐財經峰會將於11月26日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務院參事時殷弘將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時殷弘,著名美國問題學者,長期從事國際關係理論思想、國際關係史、當代國際政治和戰略、美國和中國的對外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於2011年2月被聘請為國務院參事。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牽動著全球的目光,而隨著美國大選終局的抵近,此前複雜多變的中美關係將走向何方?
  •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要保持戰略定力做好中國自己...
    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於線上舉行。研討會通過線上直播,同時在線觀看人數近125萬人次。本期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主要成員劉鳳良主持,聚焦「近昔與未來:美國總統競選期間與其後的美國對華態勢」,經濟學界及中美關係學界知名專家時殷弘、王逸舟、胡偉星、朱鋒、陳定定等人聯合解析。
  • 白天鵝變醜小鴨的故事:烏克蘭銷毀了核武器,得到了什麼?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不久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中國企業收購馬達西奇一事再度對烏克蘭進行敲打,也讓烏克蘭重回國人視角。實際上自從今年2月份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宣布中企對馬達西奇的收購無效,我們也明白此時的烏克蘭已經決定徹底倒向美國。
  • 毫無道理可言,北約提出無理要求:俄中必須銷毀核武器,慘遭無視
    更希望擁有著核武器的國家可以銷毀核武器,尤其是俄羅斯和東方大國,當然北約也不能例外。可是在結尾的時候,秘書長卻說道,為了更好的保障北約各國的安全,北約國家不用銷毀核武器。秘書長的這一無理要求,讓世界都感到不滿,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三個屬於北約,爾斯託爾滕貝格這番話就是希望北約能夠對其他國家進行核武器制裁,而自身卻不受限制。
  • 美國有大動作,此前俄警告:發射什麼都回應核武器
    早在2月2日,美國就宣布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義務,啟動退約程序。這一系列動作表示美國想模糊非戰略核武器和戰略核武器之間的概念,對此俄方表示:「我只有一種反擊方式,無論你向我發射什麼,我只回應核武器」!美國認為非核與核武並沒有明顯界限,但是在這個「談核色變」的年代,核打擊的毀滅性有多大看看日本就知道了。
  • 美國4次用核武器威脅中國,毛澤東用英語霸氣回應,成名言
    中國從1950年代初期就有研製原子彈的打算,當時因為經濟建設困難時期,對到底用不用開發原子彈尚有爭論。期間,美國4次用核武器威脅我國,使毛主席下定決心搞出原子彈。(蘇聯原子彈 「南瓜」)第一次威脅是在1950年。1950年12月,美軍節節敗退。麥克阿瑟早已向杜魯門許下海口:「我們將取得全勝。」
  • 美寫明"對中朝使用戰術核武器"?真是利令智昏!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韓國《朝鮮日報》30日爆出猛料稱,五角大樓6月發布的《核行動指南》中,明確表示「可在戰鬥中使用限定性核武器(戰術核武器)」,而使用核武器的對象直指中國和朝鮮。
  • 美方就核武器問題指責中國,外交部: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核武庫
    有記者提問,美國務院4日發表題為《中國的核瘋狂》文章稱,新冠肺炎疫情告訴世界,中國共產黨的謊言可能會產生巨大而可怕的後果。我們敦促中方坦白另一種危險:中國不透明且具有威脅性的核武器建設,並威脅到無核鄰國,削弱外界對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信心。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2019全球核態勢:核武器競爭加劇,核軍備控制遇阻
    全球有13865個核彈頭報告指出,目前共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鮮9個國家擁有核武器。據估計,截至2019年1月,全球核彈頭總數從去年同期的14465枚下降到13865枚,減少了615枚,減少的原因主要是美俄履行了《新削減展覽武器條約》,分別削減了265枚和350枚核彈頭。
  • 典型的雙標,北約比美國還要目中無人,向中俄提出一個過分的要求
    核武器是被允許擁有的,但是在核武器的絕對擁有數量上,還是會需要面臨國際協議的控制。或許很多國家也想過要將核武器盡數銷毀,讓國際社會的核武器數量再度被縮小,甚至完全消失。但是針對性的銷毀控制,這實在是讓人不能理解。北約認為自己不應該銷毀核武器,卻堅持要讓中俄銷毀,這不是典型的雙標行為嗎?
  • 中國核武器威脅鄰國?華春瑩火了,美方敢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嗎
    美國在全球擁有先進的軍事防禦系統及作戰體系,也是裝備有龐大核武庫的國家。除發展核技術外,美國還頻頻毀約退群,退出國際核軍控體系,對全球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近日,美國國務院顛倒黑白,無端指責中國「不透明發展核武器建設,並對鄰國構成嚴重威脅」。
  • 中方解釋為何對聯大有禁止核武器條約議案投棄權票
    中國網新聞10月28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遵循「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的原則,循序漸進加以推進;應堅持在現有多邊裁軍機制下處理,另起爐灶、破壞協商一致的原則可能只會適得其反。
  • 美就核武器問題攻擊中國 外交部:賊喊捉賊、自娛自樂、自欺欺人
    在今天(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國務院發表文章指責中國核武器建設不透明且具有威脅性進行提問。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國宋朝的文學家蘇軾有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想美方應該認識到蓬佩奧國務卿和美國國務院「謊言外交」已經對美國的國家形象和國家信譽造成了多麼巨大和可怕的影響和後果。華春瑩指出,眾所周知,美國是擁有世界上最龐大、最先進核武庫的國家。美方不僅違背國際共識,拒不履行核裁軍特殊優先的責任,而且肆意「毀約」「退群」,斥資數萬億美元升級核武庫,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門檻,擴大核打擊的範圍,嚴重損害全球戰略安全與穩定。
  • 美國人寒春幫中國造了核武器?鄧稼先一封信,楊振寧哭了
    費米是原子能之父,獲得過諾貝爾獎,他最早向美國提出要製造原子彈。而寒春曾經擔任過費米的助手,也是費米最得意的學生之一,出生於1921年。寒春學習成績優異,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讀的研究生,是位女核物理學家。而且,寒春還是楊振寧的同學。1948年,寒春來到了延安。
  • 什麼是「美國核武器基建計劃」?
    你方炸罷我方登場的核試驗密集度(美國最大的核測試爆炸因大量輻射,300英裡外的居民都不得不搬離)(圖片:美國能源部 / Wikipedia)▼當時核能研究不夠深入,關於長期影響與危害的探究還不成熟,在震懾對方的實際需求與對核能樂觀態度的影響下,一舉多得的核武器民用化成為了美蘇兩國的共同選擇
  • 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這三種情況例外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大男孩"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爆炸成功,標誌著人類開始進入核武器時代,也意味著人類核恐怖時代的開啟。不久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分別投下了原子彈,瞬間造成數十萬人傷亡,同時讓世界看到了核武器的恐怖威力。
  • 中國何時會發射核武器?白宮早有預感:這樣做的話絕不能惹
    據俄羅斯消息報日前報導,俄軍事專家對世界範圍內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發展狀況進行了對比,儘管多個國家目前都在研發高超音速飛行器,但是只有中美俄已經成功研發出高超音速飛行器,其中中國的DF-ZF高超音速飛行器最為成熟,雖然DF-ZF採用的是傳統的液體燃料推進技術,和美國的X-51A乘波者高超音速飛行器採用的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上落後
  • 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有這3種情況例外
    二戰的結束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美國針對日本使用了殺傷力極大的原子彈,雖說這之後各國便進入了和平發展階段,但是原子彈所展現出來的威力實在是太強了,因此很多國家都表示未來應該限制核武器。美國對此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甚至還數次對別的國家進行了核威脅,給這些國家帶來了極大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