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春,何許人也?
費米的學生!
費米是原子能之父,獲得過諾貝爾獎,他最早向美國提出要製造原子彈。而寒春曾經擔任過費米的助手,也是費米最得意的學生之一,出生於1921年。寒春學習成績優異,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讀的研究生,是位女核物理學家。而且,寒春還是楊振寧的同學。
1948年,寒春來到了延安。至於她為何在那個時候到延安,有一種說法是:寒春對於自己的老師幫助美國製造原子彈,有點不滿,因為當時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造成了很大的殺傷力。寒春自己也意識到,核彈的破壞性太大了。因此,帶著一種自責,她來到了中國。在宋慶齡的安排下,寒春參與了中國的農牧業技術工作,後來還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中國實施綠卡制度以後,寒春成為了中國綠卡第一人。
而美國在後來的媒體宣傳中,大肆宣揚。正是由於寒春來到了中國,才幫助中國製造了核武器,否則 ,以中國當時落後的水平,是不可能製造出兩彈一星的。
真是這樣嗎?
楊振寧對此一直懷有疑惑,後來,他親自請求鄧稼先調查一番。鄧稼先在調查整理後,寫信給楊振寧,告訴他:中國當時一窮二白,確實受到了來自蘇聯方面的極少幫助,不過,也有時限,是截至1959年底。但是,美國人寒春,並沒有幫助中國製造核武器!
在證實了這一事實後,當時的楊振寧,直接跑到了衛生間。
因為,在場還有許多人,楊振寧實在是忍不住自己的眼淚。直到後來,在說起這件事時,楊振寧依舊十分激動:我是為自己的祖國而自豪!
是的,新中國剛剛成立的那些年,我們的科學技術、教育文化水平,都十分落後。但是,就是在那樣貧瘠的年份,在那樣艱苦的歲月裡,中國人居然沒有依靠他人的幫助,自行製造出了兩彈一星,真的太偉大了!
這件事情的意義,非常大!
首先,用事實證明了中國的強大!敢於衝擊高端技術這個空白的領域!其次,讓理工科畢業的學生,有了自己真正的用武之地!
相信通過這個事實,會激發我們的理工科學生,技術太重要了!在貧窮的年代,中國尚且能夠獲得如此大的成就。那麼,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理工科學生更應該努力學習,為提高中國的整體實力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