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不知道哪裡傳出來的一個討論話題:「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限制二本及以下學生考研!」
當然,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小編第一反應就是:做什麼白日夢!本科出生不好,就不能通過後天努力實現自我提升了嗎?二本或者是雙非院校的小夥伴擔心自己因為本科身份被歧視是很常見的,但是如果擔心二本被限制考研,這就有點太玄幻了!
關於這個問題回頭想想,小可愛們最關心的還是怕自己的本科出身不好,想考985/211名校,即使考研初試成績還可以,但是複試的時候難免會遭受歧視而被刷。
那麼,研究生導師們是怎麼看的呢?小可愛們一起來和小編看一下~
如果這些標準大家覺得還不是很保險的話,小編手裡還有一批官宣
保護一志願的高校,對於普通院校的考研學生來說可以說是非常合適了!一起來看看!
暨南大學:20考研因為一志願報考人數很多,生源充足,暨南大學特地對外發布公告稱,2020年不接收校外調劑,可以說是非常良心了。
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發布通知稱,2020年不接收校內、校外調劑。
上海財經大學:20考研在一志願生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接受少量校內調劑生;一志願生源充足則不接受調劑,按考生總成績排名擇優錄取。
上海電力大學:20考研各專業第一志願上線複試合格考生優先錄取。
南京大學:南京大學比較剛,在20考研複試答疑中直接通知:不接收調劑申請,不接收破格錄取。儘管南京大學保護一志願,但是一志願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想報考的小夥伴要慎重考慮。
東南大學:東南大學非常保護一志願,現在大部分專業已經不接收校外調劑了。今年複試順序因為有人覺得按照初試成績排名不公平,於是打亂順序進行面試(老師們很尊重考生的意見)不會問本科哪個學校,也不用帶成績單。當然,東南大學也是比較難考的。
海南大學:20考研-海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發消息稱「調劑備胎的歷史一去不復返」,還登上了當天的熱搜。一方面可以看出目前考研競爭十分激烈,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該學院之後可能只招收一志願考生。
西北工業大學:20考研發布複試通知,將保護一志願考生。
遼寧大學:20考研一志願優先進行複試,並且一志願與調劑考生分別排名擇優錄取。
西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的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這倆專業近兩年錄取的全是一志願,沒有接收調劑。公共管理2020年進入複試24人,錄取20人,複試比1.2:1;馬克思主義近兩年錄取人數較多,且2020年擴招了不少,複試線332分,進入複試52人,錄取43人,複試比1.2:1。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考研整體上調劑並不多,大部分專業都特別保護一志願,沒有接收校外調劑,所有的調劑均來自校內。
中國海洋大學:20考研一志願與調劑考生分別排名擇優錄取。
吉林大學:20考研一志願生源不充足的專業接受調劑,且不接收校外調劑。
南京大學:20考研不接收校外調劑申請。
南京農業大學:20考研一志願充足不接收調劑。
中國政法大學:20考研一志願複試早於調劑生複試,且一志願優先錄取。
杭州師範大學:20考研一志願早於調劑生進行複試,且分開排名依次錄取,一志願複試合格考生必須錄取。
東北農業大學:電氣與信息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20年一志願上線全部錄取。
中南大學:20考研不接受校外調劑。我校要求調劑考生的初試第一志願報考我校、成績符合我校公布的基本分數線。
中山大學:20考研原則上不接受校外調劑。
華南理工大學:20考研合格生源不足的學科(專業),必須在完成第一志願合格考生複試錄取後方可進行調劑。
山東大學:20考研調劑程序:一志願考生複試後,校內招生單位根據招生計劃剩餘情況組織院內、校內一志願考生調劑。
鄭州大學:鄭州大學一直以來都比較保護一志願考生,20考研也是持續保護一志願。來看看2020年鄭州大學多個院系發布的考試細則。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我院各專業(方向)按照一志願考生和調劑考生的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分別排名,如並列按初試成績排序。第一志願報考我院的考生優先排序。
化學學院二志願進行調劑的考生,初試成績降20分後和一志願考生複試後綜合排序;複試後各專業按綜合排序和招生指標確定擬錄取名單。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考慮到二志願調劑考生專業課初試科目考試內容與我院不同,我院擬接收二志願調劑的最低分數線要求:各專業調劑需總分超過我院複試分數線10分以上(含10分),且單科滿足我院複試分數線。
計算綜合總成績時時按初試總分減掉10分計算。我院將參照考生初試成績和學科專業的其他學業水平情況,綜合考量,擇優接收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