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流浪博士」滬上覓就業

2020-12-16 人民網教育

第二屆「英才匯聚、滬上逐夢」臺灣優秀博士(生)與上海高校交流會上,臺灣博士在踴躍諮詢。(資料圖片)

從臺灣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已3年,傅及光仍每天「流浪」於臺灣4所不同的大學兼職教課,拿著每節700多元新臺幣的時薪,還要面臨寒暑假沒有收入,很多福利沒辦法保障等問題。

像傅及光這樣的「流浪博士」已成為當前臺灣島內不可忽視的龐大群體。他們擁有高學歷,卻奔波於島內各所大學,以兼職代課的方式賺取微薄收入。傅及光說:「我兼職的學校算比較少,身邊很多朋友都兼著六七所學校的課。」

臺灣「少子化」現象讓不少高校的師資趨於飽和,甚至面臨「關門」壓力,而博士生數量卻一直居高不下,每年畢業的博士生,能進到校園工作的僅佔1/7不到。

「讀完博士,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希望能有穩定的研究環境,找到一份在高校專職任教的工作。」已年近40歲的傅及光開始把目光投向大陸高校。近日他專門從臺灣趕來上海,參加4月20日舉辦的第二屆臺灣優秀博士(生)與上海高校交流會。

該場交流會有18所滬上知名高校加入,共收到簡歷350餘份,最終挑選出兩岸知名大學及海外一流大學畢業的70名臺籍優秀博士(生)參會。該交流會發起人、華東師範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系副教授陳宏信介紹說:「與去年相比,今年收到的簡歷多了近一倍。」

如果放棄教職工作,進入企業,臺灣「流浪博士」是不是就可以不再「流浪」?臺灣交通大學的博士曾振瑞在臺灣已有17年工作經驗,他說:「就我所在的半導體領域而言,臺灣發展差不多已經停滯,每年公司招的博士少之又少,理工科尚且如此,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博士處境更艱難。」曾振瑞希望通過該交流會在大陸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臺31條措施」)被全文刊印在交流會宣傳冊的附錄中。陳宏信坦言,臺灣很多年輕人並不了解惠臺31條措施的具體內容,全文刊印是想讓臺籍博士更直觀地了解其內容,告訴他們這裡是公平的,讓他們安心留在大陸發展。

「惠臺31條措施對臺灣博士越來越有吸引力了。」來自臺灣大學的博士張立本表示,他一拿到宣傳冊,便開始仔細研究裡面的惠臺31條措施,「剛剛聽了幾個大陸高校的宣講,感覺措施有被真正落實。」

實際上,臺灣博士共有3類,即臺籍海歸博士、臺籍大陸畢業博士和臺籍本土博士。當前已在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任教的臺籍本土博士黃宗昊表示:「就臺灣博士這個群體而言,臺籍本土博士實際上是惠臺31條措施的最大受益者。」

黃宗昊認為,臺籍海歸博士和臺籍大陸博士的選擇餘地比較多,而臺籍本土博士在臺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惠臺31條措施實際上給他們打開了一條新的道路,也解決了臺灣島內的一大社會問題。

陳宏信同時提醒臺籍博士,來大陸就業也意味著競爭更激烈,所以要練就一身硬本事,有競爭才能有進步。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4月28日 第 04 版)

(責編:張夢(實習生)、熊旭)

相關焦點

  • 【卓越尊尚會】Ready to be MDRT臺灣訓練營
    11月7日至11月10日,卓越二十多位夥伴赴臺灣參加Ready to be MDRT臺灣海外訓練營。
  • 日本蔦屋書店在滬開首家店 有「全球最火書店」之稱
    原標題:日本蔦屋書店在滬開首家店 有「全球最火書店」之稱 中新網上海12月21日電 (李佳佳)有著「全球最火書店」之稱的日本蔦屋書店在上海的首店即將於12月24日正式開業。這家全新的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位於上生·新所內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21日書店舉行內覽會,讓媒體嘉賓有幸探訪一二。
  • 2018年臺灣縣市幸福指數調查 新竹市奪冠臺北市第六
    2018年臺灣縣市幸福指數調查結果18日出爐,新竹市幸福指數78.6分,連續3年排名首位﹔臺北市較去年下滑2名,排第6名。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臺東縣、新竹縣、宜蘭縣、花蓮縣分別排第2至第5名。 調查顯示,臺灣6大縣市中,臺北市較去年下滑2名,排第6名。
  • 就業新形態 擇業新舞臺(傾聽·關注新就業形態)
    核心閱讀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1—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並好於預期,離不開一系列保就業政策的實施,也得益於新就業形態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
  • 青海西寧:暖心服務助復工促就業
    一時間,「網絡招聘會」「空中宣講會」「雲就業信息發布」成為高校畢業生、求職者信息獲取和投遞簡歷的主渠道。   「線上招聘會」有多火?從西寧市就業服務局提供的一組數據可見端倪:今年1月上旬至3月底,西寧市開展了以「春風送真情,就業暖人心」主題的「2020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網絡招聘活動。
  • 【11月12-18日報名】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
    第三輪「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於11月12日至18日接受報名,提供逾800個培訓名額。而「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第三輪課程已於本月10日截止報名,有105人完成資格審核,涉及41家企業及43名自由職業者,84人完成資格審核後已前往院校網頁報讀課程。
  • 臺灣人票選哪裡最好玩?跟你心目中的是否一樣?你喜歡的是否有上榜?
    關注「我愛臺灣」微信平臺,給你一百個喜歡臺灣的理由
  • 【逆境自強】「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 11月12日至18日接受報名
    「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11月12日至18日接受報名    第三輪「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於11月12日至18日接受報名,提供逾800個培訓名額。    「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由「技能培訓」及「就業轉介」兩部份組成,學員完成課程及配合就業轉介,可獲得最高6,656澳門元的培訓津貼。有關計劃的對象為澳門居民,且於2019年1月1日或之後因勞動關係終止而失業,或非處於受僱狀態的2020年高等院校畢業生,第三輪課程提供逾800個培訓名額,將於11月12日至18日期間接受報名。
  • 臺灣「流浪博士」滬上覓就業 「惠臺31條」讓「登陸」更安心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資料圖:第二屆「英才匯聚、滬上逐夢」臺灣優秀博士(生)與上海高校交流會上,臺灣博士在踴躍諮詢。從臺灣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已3年,傅及光仍每天「流浪」於臺灣4所不同的大學兼職教課,拿著每節700多元新臺幣的時薪,還要面臨寒暑假沒有收入,很多福利沒辦法保障等問題。像傅及光這樣的「流浪博士」已成為當前臺灣島內不可忽視的龐大群體。他們擁有高學歷,卻奔波於島內各所大學,以兼職代課的方式賺取微薄收入。
  • 人民日報關注畢業生就業創業:未來成長路,精彩同步
    李可欣說,學校組織教師將課程搬上「雲端」,各專業輔導員每天會搜集整理大量專業對口就業崗位,還會點對點了解學生每日健康和學習情況,為家庭網絡條件不佳的學生提供免費的流量卡。   「全班超過95%的同學都簽約了工作或者考研成功。」畢業季也使李可欣有了更多的思考。她所在的長春中醫藥大學及其附屬醫院就先後派出兩支醫療隊馳援武漢。
  • 高學歷高失業薪資微薄 博士「流浪」刺痛臺灣
    近期,臺灣私立高校爆發裁員潮,讓臺灣長期以來的「流浪博士」現象再度引發輿論關注。一邊是錦繡前程,一邊是顛沛流離,大學校門像一座難以翻越的高山,而被臺媒稱為「流浪博士」的他們,就默默流浪在這座高山的陰影下。「流浪博士」的淚與汗,不時挑動社會的神經,刺痛臺灣。   到處兼職 收入不穩  「流浪博士」多是失業博士  在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華人社會,博士可謂象牙塔尖的存在。
  • 臺灣「流浪博士」無奈為臺當局錯誤政策買單
    「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臺灣數千人的「流浪博士」大軍,他們為什麼選擇流浪在一所又一所高校?其實一個搶手的教職,就是他們夢中的橄欖樹。  但不知從何時起,學長們輕鬆就能搞定的大學教職,成了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除去專業限制與自身能力因素,「流浪博士」現象的長期存在,到底是誰的錯呢?「流浪博士」又在替誰買單?
  • 臺灣過個動蕩年--臺灣頻道--人民網
    進入臘月,大掃除、年貨、年夜飯、拜拜(祭拜)、回家過年成了臺灣人的聊天話題,年貨大街開張了,年夜飯開訂了,大大小小的尾牙宴開席了……無論心情好壞、前景如何,原想先過個年再說,但天不遂人願,除夕前一天,地牛翻身,臺南10多棟大樓塌陷、傾斜、倒塌,上百戶人家有家難回。人難己難,就算沒有受到地震傷害,其他地區過年的心情也灰暗了大半。
  • 臺灣人才為何外流嚴重? 臺政大教授徐世榮揭主因
    中國臺灣網4月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灣人才外流狀況日益嚴重,臺灣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直言,「臺灣人才為何走向海外,是因為臺灣不要他們」。   報道說,臺灣陷入人才外流危機,主因是長久以來的低薪以及產業無法升級等結構問題。而大學畢業生起薪太低,不僅比新加坡、香港低一大截,甚至也低於大陸一級城市的水平。
  • 臺灣十大頂尖大學-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本校的前身為日據時期之「臺北帝國大學」,成立於1928年,也就是中華民國17年,日本的昭和3年。
  • 「流浪博士」刺痛臺灣:放低身段是種智慧
    其實在臺灣青年世代中,博士畢業一年後的失業率,甚至比高中、職高畢業生還要高。但這個群體礙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默默「流浪」。相比之下,大陸高學歷者主動創業的新聞近期屢見報端,北大法律碩士賣米粉、海歸博士炸排骨成為主流媒體認可的擇業觀念。類似這樣的自主創業,為什麼沒能成為臺灣「流浪博士」的出路?他們放不下的,又是什麼?   不為瓦全?
  • 海洋危機一年未解 臺灣東北角、蘭嶼成垃圾「熱點」│聯合報臺商版0905曬新聞
    4.迎亞運團凱歸 蔡總統:體育預算加倍蔡英文總統昨天接見臺灣參加雅加達亞運代表團,感謝選手為臺灣爭取榮譽,讓世界看見臺灣;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在歡迎午宴中表示,來之前才簽了體育署送來的公文,未來十年將花六十四億元經費,要給選手就學輔導、就業扶植及獎勵。
  • 去臺灣看花吧!臺灣下半年花季.賞花景點總覽|#3竟是臺灣唯五「珍貴稀有植物物種」之一!
    微信ID號:ILOVETAIWANSOMUCH是不是常常在網路上看到誰又去了哪裡賞花?別再羨慕了,現在就來搞懂臺灣下半年的花季須知,立刻加入賞花大隊。小編整理了下半年的重點花季景點行程,讓你輕鬆追上賞花潮,再也不要錯過任何一次的百花綻放。臺灣下半年花季#1 — 金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