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蔦屋書店在滬開首家店 有「全球最火書店」之稱
中新網上海12月21日電 (李佳佳)有著「全球最火書店」之稱的日本蔦屋書店在上海的首店即將於12月24日正式開業。這家全新的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位於上生·新所內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21日書店舉行內覽會,讓媒體嘉賓有幸探訪一二。
蔦屋書店的母公司CCC從1983年創業至今,到2019年12月底在全球經營約1198家門店,是日本目前最大的連鎖書店。公司旗下的「代官山蔦屋書店」曾入選「全世界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2020年最應該去的52個地方」之一。
而選址上生·新所內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的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的確不負眾望,它以保護和展現建築之美、記錄和延續歷史文脈為主軸,將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有機結合,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賦予閱讀儀式感,構築起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全新藝術文化策源地。
書店獨具特色的建築空間分為兩層樓,一樓以「磨練知性」為主題,為了與建築的歷史底蘊相得益彰,店內完整保護與展現了原有建築中的壁爐、柯林斯柱等特色部分,呈現極具古典建築美學的空間。而作為與歷史感的強烈對比,二樓營造出的是一個現代感的空間,主題是「收獲感性」。
店內咖啡和餐飲區分別位於一樓和二樓。在一樓咖啡區外擺位周邊,樹木鬱郁蔥蔥,讓人置身園區綠色自然的環抱之中。而在二樓的觀景露臺,可以一邊享受戶外風景,一邊享用美食美酒。
書店不僅追求老建築的改造更新之美,還追求優質空間、景觀、人、功能等各方面相互交疊中產生的氛圍。在舒適的整體空間氛圍裡,書店對書籍和雜貨做出提案,為來店客人企劃「令人憧憬的生活方式」。作為「美育」的體驗基地,店內精選種類多樣的圖書與雜志,其中包括大量外文原版書籍﹔在二樓有網羅世界各地藝術書籍的藝術長廊,每一本BIG BOOK都講述著一個藝術故事。而在店內畫廊空間,人們還可以邂逅特別策劃的藝術家作品展。
除了品類豐富的圖書雜志,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選品獨到的工藝品區匯集了隻有在「蔦屋書店」才能買到的各系列限定商品。另外,首次正式進入中國的插畫家長場雄的服裝和衍生品也將在店內呈現。為慶祝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開業,插畫家以「上海」為靈感創作的兩款開業限定託特包將在店內限量銷售。
蔦屋書店所在的上生·新所,位於有著「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盛名的新華路歷史風貌區,園區由萬科改造更新後在2018年重新開放,形成了集辦公、娛樂、生活、文化等多重功能業態於一體的國際化文化藝術生活圈。而上生·新所內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曾經是在滬僑民的社交休閑場所,1924年由美國建築師艾略特·哈沙德設計建成。
「上海城市2035總體規劃」中曾明確提出營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概念,旨在打造社區生活的基本單元,即在15分鐘步行可達範圍內,配備居住、就業、交通、服務、休閑等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形成安全、友好、舒適的社會基本生活平臺,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共享開放的理念。
眼下,位於上生·新所的優秀歷史建築孫科別墅經修繕更新後,其一層空間已經以「理想之地——上生·新所城市更新及歷史文獻展」形式向市民預約開放。圍繞著「尊重歷史文脈,延續城市脈絡,新老建築對話,多樣共享共生」理念,上生·新所正通過持續舉辦豐富的社區、公益和文化活動,成為上海市民「7*24小時」的工作與生活共享的混合社區。如今,原本封閉的空間被完全打開,承載了文化休閑、媒介社交、創新就業的社區功能,這裡為人們提供了新的公共活動場所,提高了出行體驗和生活品質。(完)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