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不等於能力

2020-12-12 齊魯壹點

文字&攝影|流蘇

當下的網際網路,除了給人們提供海量便捷的各種資訊外,還給不同的人群搭建了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才藝的平臺。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網紅的不斷湧現。有朋友就問,「如何看待那些學歷不高的網紅日入數十萬元,而苦逼白領月薪只有幾千的現象?」

竊以為,學歷不代表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僅指文化知識和學識,還包括人生閱歷和工作、處事經驗。

文憑也不代表水平。文憑,只能代表某一階段學過的相關知識、掌握了應知應會的學識而已。水平,則包含了思維、認知、創新、決策、選擇、組織、協調和動手、展示、營銷等能力的有無和層次高低。

能力更不決定收入。很簡單,放眼當今社會,你看那些明星的收入,總是遠遠地高於科學家、專家的收入。據此現象,你能說高能力決定高收入嗎?顯然不能!明星與科學家、專家相比,其能力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再就是,平臺不同,機會不同。無論是學歷不高的網紅,還是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白領,機會面前人人平等。但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能吃苦耐勞的人、有真才實學的人、敢於搶抓機會、善於學習和能夠突破自我的人。能當網紅的,也都有其自身過人的某一方面的本領與能力,不是誰都可以一開直播都能夠隨便成為網紅的。

網紅,是時代潮流的寵兒,他們藉助網際網路這個平臺,展示著自身的優勢(或顏值、或性格,或性情,或某方面的一技之長),發揮著自己的能量,聚集著自己的人氣,使得自己的營銷之道風生水起,人氣爆棚,帶貨能力井噴,營造出了許許多多一夜暴富的商業傳奇神話。

所以,對那些學歷不高的網紅日入數十萬元,苦逼白領月薪只有幾千的現象,應該等閒視之,不必大驚小怪。存在就是合理。

透過現象看本質,高收入的背後,都隱藏著鮮為人知的秘密,那些艱辛和汗水淚水,只能在無人之地拋灑。套用一句不太貼切的俗語形容之——你只見賊吃肉了,卻未見賊挨揍的時候。就是說,你只看見其好的光鮮的一面,不堪的一面你根本無緣知曉。換句積極的話語說,就是這世上根本沒有人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成功的,哪怕是網紅!每一步都算數!成功的路上布滿了多少荊棘、撒下了多少汗水淚水血水,唯有當事人知曉。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常上熱搜的「口紅一哥」李佳琦,一年365天,他就能直播389場,得有多麼拼吧!個中艱辛和付出,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就像品茶一樣,冷暖自知,甘苦自品,濃淡自尋。每一個人開掛的後面,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辛勤付出和一直堅持不懈的努力。

網紅也好網民也罷,白領也好農民工也罷,無論你什麼身份、學歷幾何、身處何方,與其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結網。於無人處默默地充實自己、修煉自己,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機會來了擋都擋不住。正可謂,「鯤鵬展翅九萬裡,長空無垠任搏擊。」有朝一日,你也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起來行,一直堅持,任何時候都不晚!

需要強調的是,人的價值,真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看看我們國家那些國寶級的各領域的專家,哪個的收入有網紅的高?但他們卻是國之重器、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能夠當網紅的畢竟是少數,我們每個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好就自己,老老實實的做人,扎紮實實的做事,快快樂樂的生活,平淡而隨意,就是一種幸福的人生。

壹點號流蘇隨筆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綠柳隨議]學歷不等於能力,自信讓我坦然面對學歷鄙視鏈
    [綠柳隨議]學歷不等於能力,自信讓我坦然面對學歷鄙視鏈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我的回答是:存在!聽我現身說法,細細道來。  想當年,初中畢業,全校只有我一個人能考上中師,是多麼的自豪和榮耀啊!畢業後參加工作,學校裡人才資源稀缺,整個學校裡,公辦老師屈指可數,學校成了民辦、代課老師的天下,這些民辦、代課老師,工齡長,年紀大,拿的工資卻還不如我這個十八歲未滿的剛剛參加工作的中師生,心理是有一些不平衡的。個別人對我嗤之以鼻:小中師,連高中都沒讀過,有什麼了不起。  是沒什麼了不起,我中師畢業教中學,學歷還不合格呢!面對冷嘲熱諷,我唯有加倍努力。
  • 學歷不代表工作能力
    (原創:千嶺之松)首先要表明的觀點是:學歷不代表工作能力。但是,學歷是選擇職業的招牌。用個不恰當的比喻,或許博士是金質招牌,碩士是銀質招牌,本科是銅質招牌,專科是鐵質招牌,而其他低學歷就是木質招牌了。所以,學歷不等於工作能力。不管你是名校畢業的也好,普通院校畢業的也罷,博士碩士也好,本科專科也罷,具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突破,才是真本事,才是硬功夫。再者,不管什麼學歷,不管什麼院校畢業,具有很強的敬業精神,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也是在職場競爭中的一個關鍵因素。
  • 學歷大體等於工作能力
    作者:湯各莊學歷教育兩千年前就有了,不學無術這句話可不是扯淡的,從孔子講學到孫武講學,老師門下的學徒才堪當大任,當國家的使節、軍師或治理國家的宰相,自己瞎學毫無全日制學歷,能成大事者寥寥無幾。平常人上學學習技能,更是直接轉化為工作能力,教學相長,學習實習交互作業,到了博士碩士,上學期間就開始從事科研工作。各行各業,唯有科班出身才不負工作。比如平平常常的會計工作,上個中專學歷,大體就能應付普通公司單位算帳記帳。
  • 趙麗穎是河北人,中專學歷的她為什麼備受關注,知識不等於學歷
    趙麗穎簡介趙麗穎是河北廊坊人,在河北廊坊這麼一個地方可以出現一個非常知名的人物,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趙麗穎的學歷,趙麗穎的學歷並不高,只有中專學歷,但是他卻受到萬人的矚目,備受關注,那麼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 為什麼低學歷的騙子能欺騙高學歷的教授?有學歷不等於有邏輯
    因為科學知識不等於邏輯能力,有學歷不等於有邏輯,這兩者之間從來沒有直接聯繫。 一個典型的邏輯案例 很多人以為,學到了知識,就會自動變成邏輯能力。拿到證書的專家,也自我感覺判斷力比常人高。這種認為知識=能力的思考方式,本身就是不講邏輯。
  • 當選擇上中專還是上高中時,請把握學歷不等於能力這句話!
    學歷不等於能力,這句話確實有一定道理。我有個朋友,他是80後的中專生,因為讀初中時成績在班上排在前五,那幾年成績好的才能考上中專和中師,他就是其中之一,考上了一所省城的中專。中專畢業後,他們縣裡當時正處於包分配和即將不包分配的階段,所以全縣大中專學生統一考試,凡是考上60分的就分到鄉鎮工作,就這樣他也分到一個鄉政府上班,到現在已經有了近20年的工齡。在這當中,他又參加了省州縣鄉四級公務員考試,考上了公務員,調到縣裡工作,後面參加公務員公開遴選,現在州部門工作,這就是他的工作經歷。
  • 省委組織部長:幹部是幹出來的,學歷不等於能力,平臺不等於本事...
    但學歷永遠不等於能力。有人說,在農耕時代,一個人讀幾年書,就可以用一輩子;在工業經濟時代,一個人讀十幾年書,才夠用一輩子;到了資訊時代,知識更新就更快了,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有可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當今時代,知識爆炸、信息「裂變」,是一個加速時代、跨界時代、迭代時代,如果我們不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就解決不了本領恐慌的問題。
  • 學歷等於工作能力嗎?這四個觀點,網友直言堪稱教科書回答
    學歷等於工作能力嗎?這是很多家長和學生,都關心的問題。那麼今天我以多年的經商經驗,深入的分析這個問題。學歷高不代表能力高,學歷低也不代表能力低。>學歷是你敲開名企或國企的資質,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學歷固然重要,但是學歷也代表不了你的工作能力,如果你之前沒有工作經驗,或者在工作中沒有做出耀眼的成績,你進入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從底層幹起。
  • 沒學歷就等於沒前途嗎?學歷對工作的影響有多大?
    沒學歷不等於沒前途,或者換個說法,有學歷可以有更好前途,學歷對於一些工作來說是敲門磚,但並不是所有工作都需要敲門磚,個人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方面是最主要的大多數人都說實際能力強於學歷,學歷是面子,能力是裡子,有了足夠的能力,單位老闆自然對你的學歷不是很在意
  • 學歷等於工作能力?看高中畢業、沒後臺、啥也不會的他如何逆襲?
    充分說明了光有學歷、沒有思考力,終究是不行的。白敬亭飾演的「學渣」孫弈秋,贏就贏在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差異化的競爭力——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思考角度,能想到人家想不到的問題的本質。學霸高思聰,充分羅列了自己各種光輝頭銜、學歷、比賽成績等等,的確能從側面說明自己的實力,但卻不去想,大家或者說領導,想知道的是這些嗎?這些內容,難道不是在簡歷上都白紙黑字的羅列出來了嗎?領導自然是看過的,既然都看過了,還要你現場重複一遍的目的是什麼?浪費時間嗎?
  • 大學生怒罵外賣員「底層豬」,學歷不等於素質,底氣何來?
    important}學歷高是不是就等於素質高?一般意義上是這樣的,比如在我們心目中,大學生一般都是那種文質彬彬,溫文儒雅的。,在服務結束之後,覺得仍不解氣,又發了簡訊辱罵外賣員「底層豬」,「一輩子底層的東西」……這哪裡像是一個有素質的大學生?
  • 高學歷等於高薪資?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本科1萬、碩士3萬
    高學歷一定會擁有高薪資嗎?是不是100%我們不知道,不過杭州最新出臺的杭州市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到是先讓人眼前亮了一把:根據杭州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8月5日的最新通知,入杭高層次人才補貼標準將提高,補貼標準由碩士2萬元、博士3萬元調整為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
  • 學歷文憑高不等於成功就業好
    漫畫:學歷文憑高不等於成功就業好網易教育訊    雲南新華電腦學院電腦培訓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劉華同學被推薦到著名裝飾公司「居然之家」雲南分公司設計部工作,同去的還有幾名來自華科大等名校的本科生踏實肯幹 贏得認可 小劉表示,剛開始工作時心情比較緊張,因為公司裡誰都不認識,而且,周圍本科生的優越感很強,但出於對專業的熱愛和自信,以及在雲南新華時學到的紮實的技術,自己很快就克服了心理障礙。最初,做的是最基礎的工作,小劉卻認定,即使打雜也是一種鍛鍊。「用人單位總是比較注重員工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不是『紙上談兵』,一切都要付諸實踐。」
  • 本科學歷不值錢 中專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能力比學歷更重要
    學歷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程度的證明,但是卻並不能證明他的個人能力,所以學歷不等於能力是正確的論斷。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從恢復高考以來,人數每年暴漲。之前的大學生名頭就像是一個狀元一樣,但是如今大學生去變得不值錢,因為太多,太多了。功大於求的時候,那麼必然就會有掉價,大學生都已經不值錢的時代,是不是像中專這樣的學校,就更加沒有前途了呢?
  • 中小學教師之於學歷、學問、能力
    可以這樣說,高學歷不等於高學問,高學問也不等於高能力。但也可以這樣說,有學歷可以成為有學問的基礎,有學問可以成為有能力的基礎。學歷,學問,能力三者之間可以相輔相成,但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而關於學歷、學問、能力之間的關係的以上的闡述最適合用來說明中小學教師的各類情況。
  • 沒學歷=沒能力?我不相信你的能力,只在一張學歷證書上!
    這時候,就有人會問了,是不是我能力不夠?但HR和企業老總只看過我的簡歷,怎麼就判斷出我能力不足了呢?我連一天班都沒有上啊!接著,一部分人會開始投射,一定是我學歷不夠高!學歷總是和能力一起出現,就像選擇和努力這對歡喜冤家。
  • 學歷不等於實際能力
    就像我感覺自己雖擁有所在行業的初級技術證書一樣,有些上面要求的東西我還是不會或無法獨立完成,在關鍵時候幫不了我,因為我不會,我只是知道,考過而已。但別人會以為我會,實際上不會,這樣就可能會傷害我。並不是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但它對我卻是有用的,會增加我的個人收入。
  • 當代社會對學歷的認知!學歷到底重不重要?
    學歷重不重要?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關心,現代社會企業究竟是看個人能力還是個人學歷?在這裡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在中國學歷是很重要的!1.沒有學歷就等於失去了面試的資格也許你可能不相信,但是現實就是學歷更重要。所有行業第一要求就是學歷,即使學歷相同也要分名校、普通校,因為基本都相信國家教育。大家不妨可以去各大招聘軟體找找看,看看哪些崗位對學歷有什麼要求?又有哪些對學歷沒有要求又是什麼樣的崗位?看到最多的應該是」大專以上學歷「。
  • 低學歷不等於沒文化!
    究其原因,自然是GAI的創作能力以及表演在客觀上是勝過張藝興的,大家對這個Rapper有了興趣,一個小學畢業的人怎麼會有這麼強的文化功底?該不會只是一個掛名的吧?其實這樣的質疑,並非是這一次才有的。2018年剛獲得了《中國有嘻哈》冠軍的GAI參加了《歌手2018》,第一期憑藉一曲《滄海一聲笑》得到了觀眾認可。
  • 學歷和能力哪個更重要?99.9% 擔心學歷的人都是因為能力不足
    學歷門檻勢必會剝奪了很多人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但是也有很多人覺得這是非常高效的篩選機制,因此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成為了大家一直爭議的話題。我們在Soul裡找到了幾位Souler,了解了他們的想法分享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