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體育運動,是孩子最早的起跑線!

2020-12-13 澎湃新聞

前段時間,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局局長姚期的觀點被刷屏了。大家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姚局長說:「現在我們的孩子,關鍵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輸在哪條起跑線上!」

好孩子的起跑線到底有哪些呢?

首先,人生的「跑道」不是唯一的!

姚期說:「人的一生中肯定有很多條跑道,但最主要的跑道應該是五條,就是德、智、體、美、勞。」

作為一名孩子,這五條跑道都是要花時間跑的,「德智體美勞」平衡發展才是全面的教育觀。但是,我們現階段的教育,卻面臨著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現階段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姚期分析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家長的關注點、社會的關注點都集中在「智育」這條跑道上,其他的跑道都被忽視了!

其實無論從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來說,還是從教育教學的規律來說,「智育」這條道最佳的「起跑時間」應該是6周歲左右。這也是為什麼小學一年級的入學年齡會設置為6周歲。因為一般來說,這個年齡的孩子才開始具備了系統學習學科知識的能力。

但現實情況卻是:大家拼命爭先,讓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就開始提前學習拼音、算術、寫字等小學才要學的知識。

結果,孩子們本來應該花在其它跑道上的時間,都被花在「智育」這一條跑道上了!

哪一條才是孩子真正最早開啟的跑道呢?姚局長如是說:「對小寶寶來說,哭、翻身、爬行……都是運動。因此,其實在出生之後,體育的起跑線就開始了。」

體育運動,是孩子最早的起跑線!但現在很多孩子都缺乏必要的運動,跑步不協調,跳箱跳不過去,甚至爬過去都會摔倒受傷。

姚局長說,在他小時候,跳箱不是什麼難事,即使跳不過去,摔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現在的孩子因為太缺乏運動,身體的平衡感、靈敏度、協調性都大大降低,一動就特別容易摔跤,摔跤後就特別容易受傷。

「體育」這條跑道是經常被忽視、但又其實卻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哪怕孩子在「智育」這條跑道上跑得再快,也很難帶動孩子在其它跑道上的表現;反之,在其它四條跑道上跑得快,尤其是「體育」,則會明顯促進孩子在「智育」這條跑道上的表現。

「體育」是如何促進「智育」的呢?少兒動作能力的發展可以直接反映少兒智力的發展情況。 我們可以發現,智力相對低下的孩子, 往往動作遲緩,動作能力落後於一般孩子。也就是說,動作發育是智力發育的早期表現形式之一。

因為運動是受大腦皮層支配。人體各部位在大腦皮層都有相應的運動中樞,兒童加強運動能刺激相應大腦皮層 ,使之更活躍、更精確地支配、指導運動和動作的發展。因此, 「體育」可以促進「智育」。

美國關於青少年運動有兩項研究: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Titusville 學校開展了一項關於運動的研究,讓學生每天進行 45 分鐘的體育運動。在運動研究開始之前,這所學校的學習成績低於州平均水平,運動推行一年後,該校的學習成績比州平均水平高出 17%。

美國還有一項對大學生的研究發現:每星期運動75分鐘的人反應較快,有較強的思考能力和容量更大的記憶。

體育運動可以塑造更聰明的大腦

2010年,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論文《運動可以塑造更聰明的大腦》從以下幾個維度證實了以上觀點。

研究顯示,運動能促進神經元的產生和聯結,而每次肌肉收縮或放鬆都會釋放出IGF-1蛋白質,進入大腦後衍生出腦源性神經生長因子(BDNF),促使大腦神經元開始生長、結合併以新方式彼此聯繫。運動會帶來額葉體積增大,強化大腦的「執行功能」。同時運動會促使海馬區體積增大:只需2個月的拋球練習,就會讓掌管記憶的海馬區長大。而記憶力的增強、大腦「執行功能」的強化以及神經元之間的充分聯結,共同塑造了一個更加聰明的大腦。

體育運動,讓孩子提升的不僅僅是體質!

體育運動,是孩子發展其他能力的根本,是孩子一出生即將要面臨的最早的起跑線!

從孩子的出生開始,如果家長就帶領孩子參加適合他/她的運動,那事實上,家長所投資的,就是孩子的未來!

對家長而言,身體健康、快樂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而體育,正可以賦予孩子這一點。

分數、金錢、名利,在身體健康面前都是浮雲。所以,讓孩子學一項體育運動吧,這才是家長能給孩子最重要的一筆財富。而且,體育不僅可以強健身體,還能磨鍊品質、成熟心智、塑造完善人格,讓孩子具有出色的社會複合能力,這才是所有家長的願景。

體育運動,

讓孩子提升的不僅僅是體質!

更能磨鍊品質、成熟心智、

塑造完善人格!

原標題:《【深讀】體育運動,是孩子最早的起跑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野蠻體魄」體育是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最早的起跑線
    說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從體育運動開始。這背後,是全民健身的意義所在,也再次印證了一句話——體育是最好的教育。2體育也是孩子最早的起跑線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局局長姚期說:「對小寶寶來說,哭、翻身、爬行……都是運動。因此,其實在出生之後,體育的起跑線就開始了。」體育運動,是孩子最早的起跑線!
  • 什麼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但姚局長說:「現在我們的孩子,關鍵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輸在哪條起跑線上!」好孩子的起跑線到底有哪些呢?首先,人生的「跑道」不是唯一的。姚期說:「人的一生中肯定有很多條跑道,但最主要的跑道應該是五條,就是德、智、體、美、勞。」作為一名孩子,這五條跑道都是要花時間跑的,「德智體美勞」平衡發展才是全面的教育觀。
  • 不愛運動的孩子,才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愛孩子的父母都不願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真正的起跑線是健康、是運動。沒有健康,生活會很痛苦,人生之路走起來會過於艱難。而運動,恰好是健康的通行證。而且當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沒有形成成熟的價值觀,選擇體育運動去挖掘孩子的競爭意識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百腦通點讀筆精品推薦
    百腦通點讀筆——小朋友早期教育的好夥伴、好助手,孩子學習的「啟蒙老師」。    百腦通點讀筆專門針對0-6歲兒童大腦發育的特點,利用有聲讀物色彩豐富的圖像、美妙動聽的聲音、智能音樂及互動遊戲功能,充分調動孩子眼、耳、口、手、腦,從聽覺、視覺、體覺三大管道,不斷刺激孩子右腦的發育,快速提高孩子右腦支配的空間想像力、創造力、音樂感知力和記憶能力等,讓孩子從起跑線開始一直遙遙領先。
  • 【深讀】我們正經歷,比《起跑線》更辛酸的現實
    於是,有了中國家長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誰願意輸?誰又輸得起?以前,中國人折騰吃喝;現在吃飽喝足,他們開始折騰孩子。到底什麼是「起跑線」呢?許多爸媽覺得,是一所好學校。眼下,杭城公辦小學今年學區劃定,購買學區房,被好些幼兒園家長甚至剛為人父母的小兩口提上了日程。
  • 體育,成就孩子更好的未來
    好孩子最早的起跑線:體育運動!大家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姚局長說:「現在我們的孩子,關鍵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輸在哪條起跑線上!」哪一條才是孩子真正最早開啟的跑道呢?姚局長如是說:「對小寶寶來說,哭、翻身、爬行……都是運動。因此,其實在出生之後,體育的起跑線就開始了。」
  • 孩子的起跑線與跑道
    文/王立宏2017年11月28日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起跑線」的文章,近期看了印度電影《起跑線》,再來說說「起跑線」。不管你承認不承認,「起跑線」一直在發揮作用。如果你肆無忌憚地準備讓孩子度過一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童年,那麼將來毫無疑問他將坐在觀眾席上,舞臺上表演者隊伍中一定沒有他的座位。但「起跑線」一定不是給孩子報了多少輔導班,讓孩子學了多少家長自己都不了解不熟悉沒興趣的知識。如果你把這個作為「起跑線」,孩子的前途將荒廢的更嚴重。
  • 家庭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有所成。起跑線確實存在,只不過既不是小升初,也不在幼兒園,而是他們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背後,是家長的成長,要培養出類拔萃的孩子,家長要先把自己變得更好。
  • 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孟母三遷談孩子的起跑線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說法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已經無法考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在中國家長中非常流行。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什麼才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孟母三遷應該是最早的關於學區房的故事了,經過了兩千多年,但中國人的觀念也還是一樣,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教育環境,雖然房價已經高不可攀,但如果是學區房,似乎房價比周圍的再高一點也能咬牙接受。
  • 找準人生「起跑線」
    □吳俊寬    近年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點已經成為中國家長們的共識。為了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許多家長不惜對孩子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各類輔導班、特長班也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而在近日,一支來自俄羅斯的小學生足球隊讓中國的家長們尷尬地發現,他們可能找錯了「起跑線」。    北京市地壇小學上周在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少年迪納摩隊進行的一場足球友誼賽中0∶11慘敗。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張照片可以看到,中國學生比對方高出了一頭多。
  • 在深圳的家長們,別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在深圳買房是許多人窮極一生也無法做到的事情,所以,入深戶成了更多家長的選擇,畢竟擁有了深戶以後,孩子在入學、升學方面會更有優勢。但是,許多年輕的家長只知道擁有深戶對孩子上學有好處,不知道好在哪裡,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擁有深戶以後,對孩子的教育有哪些好處。
  • 喜閱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香港有一個真人秀節目叫《沒有起跑線》。 這個節目,聚焦的就是香港人最焦慮的痛點:孩子上學。 最近,書果星球創始人張洪勝老師在銀川「紅讀計劃」年會發言中,提出「父母才是最好的起跑線」。這個觀點很快引起了共鳴,也引發了教育人士更多地思考。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可贏了起跑線,孩子就知道怎麼跑了嗎?
    吃完飯後,他有些抱歉地對我說到,快要開學了,所以有很多孩子的家長打電話給我希望我幫他們的孩子分一個好班。我有些好奇地問道,現在小學班級就開始分重點班和普通班了嗎?他笑笑說,那倒沒有,只是有些老師資格比較老,而且往年教出的孩子的成績也還不錯,所以家長們就想讓他們的孩子去這些老師的班上,這些家長的本意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後他又笑著補充了一句耐人尋味的一句話,有了起跑線,孩子就知道怎麼跑了嗎?
  • 前沿調查:放寬入學年齡, 孩子能否贏在「起跑線」?
    前沿調查:放寬入學年齡, 孩子能否贏在「起跑線」?這就意味著最早5歲8個月的孩子就可以入學了。當前,學齡前兒童提前入學現象逐漸增多,為了讓孩子提早入學,很多媽媽們甚至選擇提前剖腹生產。那麼究竟該不該讓孩子提前入學呢?提早入學是否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呢?帶著這些問題,「前沿」新聞記者展開了調查。
  • 別管起跑線,終點線定輸贏
    偶然看了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該片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他們可以為了讓孩子進帕克利帝英語學校,搬家住進高檔學區房;又可以為了爭取貧困名額住進貧民窟。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卻輸掉了整個人生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無數家長的豪言壯語,也成了緩解家長焦慮的有效法寶,於是,孩子奔走在英語、奧數等各種補習班、大小考試之中。早上5點起來,晚上11點才睡覺,周末時間安排滿滿,就連暑假假期也是疲於奔命遊走於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之中。
  •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許多父母總是在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事實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糟糕的父母,他們的孩子註定會一敗塗地。有一個這樣的笑話。北師大心理學教授邊玉芳老師說過:「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大量研究證明,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對於他的智力、性格、品德的養成,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 敢於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把失敗的權利還給孩子
    在中國,蠱惑人心的「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攪得應試教育風生水起,喊了多少年就毒害了多少孩子。 但「讓孩子敢於輸在起跑線」對許多家長來說又如驚雷,想也不敢想! 可我們「俗」一點,看看身邊,有幾個傲視群雄者不曾輸在起跑線?又有幾個贏在起跑線的不是銷聲匿跡就是鼻青臉腫?
  • 讓孩子贏在「終點」而不是「起跑線」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是現在很多家長都聽說過的一句教育理念。讓孩子儘早的接受教育,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慌忙讓他們學習認漢字,讓他們學習讀拼音。把一年級的事情都早早的在幼兒階段就完成了,這樣看起來確實比其他的小孩子要提前了好幾年,這是一種贏在起跑線的行為。但如果我們真的把學習看作一場賽跑的話,那麼你贏在了起跑線,並不意味著你就能在終點,因為科學的訓練體系需要包括熱身的一味的單純去搶起跑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