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烈士陵園清明節假期開展「雲祭掃」 人員限流思念不減

2020-12-20 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4月5日消息(記者夏震宇)清明節期間,天津全市烈士陵園實行「臨時性閉園」,不組織、不接待聚集性英烈祭掃紀念活動。但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一直沒有歇著,受疫情影響,過去聚集性的祭掃現在變成了由工作人員代為祭掃,他們的工作也變得忙碌和充實起來。按照防控要求,工作人員在室外空曠場地代為祭掃需要嚴格控制參與人數,人與人之間保持固定間距,活動期間全程佩戴口罩、手套,場地也要事前進行清潔消毒。

陵園工作人員幫助烈士家屬代為祭掃(央廣網記者夏震宇 攝)

擦拭骨灰盒,擦拭墓碑,然後敬獻鮮花…天津烈士陵園文管部部長顧連成早已習慣了這項工作。聽到要代家屬進獻一些鮮果、祭品,他早早就做好了準備。烈士劉振義的家屬遠在內蒙古,不能到現場進行寄託哀思。顧連成用手機視頻和烈士家屬連線,現場朗讀了一封來自異鄉的家信,把子女的哀思真真切切傳遞到烈士身邊。

烈士劉振義子女給烈士寫的家信(央廣網記者夏震宇 攝)

對於沒有家屬的烈士以及無名烈士,每年清明節期間都有近10萬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祭掃。今年天津市烈士陵園官方網站和天津市文明辦共同發起「一束鮮花獻英烈」的雲祭掃活動,市民可以在網上為烈士獻花,還可以申請將自己想表達的哀思與祝福掛在追思樹上。天津市烈士陵園講解員紀婷婷說,工作人員隨時隨地都在關注網站的動態,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對無名烈士的寄語寫在小卡片上,然後第一時間掛在陵園骨灰館的追思樹上,來表達大家對無名烈士的追思和哀悼之情。

工作人員將寄語卡片掛在追思樹上(央廣網發 天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

清明節期間,天津市各烈士陵園將為10959名烈士進行祭掃。天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褒揚紀念處處長張軍表示,不能因為疫情影響而停止對烈士的追思,要通過做好代為服務的各項內容,廣泛徵求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傳遞對烈士的崇敬之情,在全社會營造出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的濃厚氛圍。

相關焦點

  • 天津「雲」祭掃平臺將免費開放!
    這些都成為了清明節「標配」。先不看人有多滿,看看這車山車海!排隊買糕點,店內人擠人,許多剛上架,就被銷售一空。更不用說2019年的祭掃大軍。2020年天津暫停清明祭掃服務疫情期間,為了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病毒傳播渠道,全市殯儀館暫停了,遺體停靈、守靈、告別、祭奠等活動。
  • 錯峰、限時、限流、還需戴口罩 常德清明節祭掃你需要注意這些
    紅網時刻常德3月26日訊(通訊員 李周 周凌宇)清明節即將來臨,今年清明如何祭掃?3月26日,常德市召開萬金陵園祭掃相關工作調度會,安排部署常德清明祭掃相關工作。從3月28日開始有序開展現場祭掃服務,為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避免交叉感染,實地祭掃實行錯峰、限流、限時,還需戴口罩。3月28日起開始有序祭掃常德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祭掃從3月28日開始,至4月12日結束。提倡分地區分時段約定祭掃。
  • 綠色祭掃,讓這個清明節更「清明」
    與往年相比,今年清明期間,祭掃方式更趨多元,鮮花祭祀、集體代祭、網絡祭祀等綠色祭祀新風興起。為文明有序開展清明節祭掃,柯橋區積極推行雲端祭奠、免費代客祭掃等服務,為這個特殊的春天增添了一道文明新風景。「以往,園區在清明節期間將迎來近5萬人次的人流量。今年因疫情防控要求,我們從3月20號開始進行了封閉式管理,對前來祭掃的人員進行了勸返。」裡莊村黨支部書記吳榮興告訴記者,村民志願者自發用莊重而簡潔的方式為預約人員代為祭掃,傳達他們對親人的哀思之情,讓逝者安心,讓村民放心。
  • 清明假期定了!但上海人掃墓怎麼辦?據說雲祭掃、代祭掃都有了…
    成了很多人最關心的話題昨天,上海福壽園發布公告為避免人員聚集將繼續暫停接待還提提倡「雲掃墓」和「代客祭掃」坊記就特意去了解了下今年清明怎麼過?預約、定製、「雲祭掃」工作人員:女士您好,受您子女委託,今天由我來代替他們探望您,以此來表達對您的思念。工作人員::此時此刻,您還有什麼話想對母親說?
  • 清明祭英烈,哈爾濱烈士陵園啟動「代祭」服務
    清明節期間,哈爾濱烈士陵園繼續實行封閉管理,由工作人員為烈士家屬提供「代祭」服務,通過掃墓、擦拭墓碑、骨灰盒、獻花等綠色文明方式祭奠英烈。日前,「代祭」服務已經啟動。哈爾濱烈士陵園始建於1948年10月,是全國興建較早的烈士陵園之一,園區安葬、安放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及改革開放等不同歷史時期犧牲的革命烈士245位。
  • 徽故事:擋不住的思念,「雲」上見
    3月23日,作為大蜀山文化陵園的工作人員,李晶一邊寬慰範阿姨,叮囑她保重身體,一邊向其介紹了針對閉園的「雲祭掃」項目。劉雪垠 攝「過去,清明節前兩周就會有大量市民入園祭掃。周末人流量有近5000,清明節當天能達2萬人次。」李晶介紹,如今,通過陵園微信公眾號和官網就能登陸「雲祭掃」平臺,陵園希望以這種形式,幫助不能來園的家屬,實現無接觸的網絡祭掃和紀念。「購墓時留下了聯繫方式的,我們就以簡訊告知情況。有些老人家不上網的,我們還開通了24小時熱線電話,確保沒有遺漏。」
  • 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清明節期間,哈爾濱烈士陵園推出「代祭」服務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快到了,以前的讀書人,每到這個節日,總難免感慨萬千,愁緒重重,並以詩詞賦之。不過,在那數之不盡的清明古詩中,能夠流傳下來的則並沒有多少,能夠讓人們代代傳誦,堪稱名作的則更是寥寥。清明節期間,為減少人員聚集,哈爾濱烈士陵園將繼續實行封閉管理,向社會倡議開展網絡祭掃,並推出「代祭」服務。
  • 安徽合肥:「雲祭祀」掀起清明新風尚
    今年,清明祭英烈活動將採取網上祭奠形式,合肥各地積極開展網上祭掃紀念英烈等各種紀念活動。    「代祭掃」暖心服務 雲端送思念   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積極響應文明清明號召,合肥市各殯葬單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根據市民在線下達的指令代祭掃,親手傳遞思念,同時讓祭掃過程實時、實地呈現。
  • 清明述評②|清明節習俗因時而變,雲祭掃一樣寄託哀思
    山東省民政廳日前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明確暫停群體性祭掃、倡導網絡祭掃、提供代為祭掃、嚴格實行預約祭掃等具體措施。據濟南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要求,今年清明期間(3月15日至4月15日),全市所有殯儀館、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場所,暫停現場祭掃活動;暫停組織公祭、骨灰撒散、樹葬、花壇葬等群體性活動。
  • 銘記英烈·綠色祭掃 從兩大關鍵詞看清明節的時代主題
    記者通過採訪發現,今年清明節,有兩大關鍵詞格外醒目:祭奠先烈和綠色祭掃。緬懷先烈繼承遺志,綠色祭掃踐行文明,凸顯了鮮明的時代主題和特色。  不能忘卻的紀念  青山處處埋忠骨。  在濟寧,魯西南戰役烈士陵園內人頭攢動,各界群眾自發而來,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接受紅色教育洗禮;在棗莊,臺兒莊大戰遺址公園內,97歲抗戰老兵向前來祭奠的社會各界人士講述抗日故事,緬懷抗日英烈,傳承抗戰精神;在聊城,陽穀縣烈士陵園內,前來祭掃的部隊官兵、市民絡繹不絕,獻上一朵鮮花,表達一次敬意……  「歲歲清明
  • 這個清明節,人們學會了網上掃墓
    以往,提醒大家清明節要來的,是陰雨綿綿的天氣、買不到的肉鬆餡青團、是日曆上的三天假期。今年,10086連續發出來的簡訊,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以前清明節的相關簡訊,無非是提醒掃墓小心山火,文明祭祀,今年則是勸大家」居家追思,切勿聚集「。
  • 「福壽雲」:一周數萬人次雲祭掃
    文/圖 晏宜亮  「無論何時何地, 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就可以一鍵進墓園祭掃,雲上來表達思念。」3月12日,福壽園國際集團宣布,即日起集團旗下分布於全國30餘座城市的公墓單位及殯儀服務機構將推出「福壽雲」雲祭掃服務。
  • 清明雲端寄哀思②丨 網友:支持清明「雲祭掃」 不在形式在於心
    網上雲端寄哀思》為題,刊發了「清明雲端寄哀思」系列的首篇報導,同時發起互動徵集和網絡投票,倡導清明祭掃新風尚,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有讀者感慨清明祭掃不在形式而在於心,也有讀者積極響應:我已經跟孩子們說了,今年清明節,統一時間在家中追思。
  • 天津10所烈士陵園用線上服務溫暖烈屬心
    內容提要:為了防止人群聚集,疫情防控期間,全市10所烈士陵園全部暫停了祭掃服務,實施封閉式管理。天津北方網訊:為了防止人群聚集,疫情防控期間,全市10所烈士陵園全部暫停了祭掃服務,實施封閉式管理。關上大門,並不意味著隔絕親情。
  • 清明節全國非現場祭掃方式有哪些 各地掃墓規定
    上海清明共祭 今年雲上首播  自2009年以來,上海市社會各界清明感恩典禮已舉辦十年,而今年儀式首次以無人員聚集、線下舉辦、線上參與 的形式舉辦。  鳴鐘、誦文、鞠躬、獻花、敬茶、撫琴、折柳,共祭儀式從禮儀人員的儀態服飾、祭掃禮儀用品、儀程步驟等都制定了標準規範和紀念主題,使得傳統的集體紀念儀式升級為具有人文內涵和統一範式的「禮祭」。
  • 清明節「網上祭掃」全流程,點這裡!
    清明節臨近,由西安市殯儀館、西安長安通支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雲祭掃」活動已經啟動,市民可通過「雲祭掃」平臺,選擇網絡祭掃,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清明代親「雲祭掃」平臺,主要向市民提供包括免費網絡祭祀、代客祭掃等服務。
  • 濱州:「雲祭掃」讓清明更清明
    今天是你離開的第29天……」清明節到了,網友們紛紛在濱州市「雲祭掃」平臺「祭」語追思去世的親人們。疫情未去,成千上萬的網友通過「雲祭掃」的方式「祭」錄故事,「祀」念故人,成為這個清明的新風尚。日前,濱州市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加強清明節期間祭掃活動管理的公告》,倡導網絡祭掃和家庭追思,實行預約祭掃和代為祭掃,暫停群體性祭掃,倡導網絡祭掃和家庭追思。無盡思念應該被看見,溫暖故事應該被銘記。
  • 多地宣布暫停祭掃活動,廣州人還能去拜山嗎?
    疫情期間,堅持少出門、不串門、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倡導通過家庭分散追思、經典誦讀、網絡祭祀、家庭悼念(通過建立親屬微信群、微視頻、講先人故事、製作思念卡)等形式祭拜,不現場祭拜、不踏青祭拜。
  • 雲祭掃、代客祭掃等祭掃新方式受歡迎
    今年清明期間,受疫情影響,上海倡導市民儘量不現場祭掃,同時推出「集體祭掃」「網絡祭掃」「代客祭掃」三項便民服務。對確有原因需要落葬、祭掃的市民,實行「預約落葬」「預約祭掃」。 當日,上海各墓園均按照提前預約情況,對現場祭掃進行嚴格了限流。而各墓園推出的網絡祭掃和代客祭掃服務,都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成為人們當下祭奠先人的新選擇。
  • 清明祭英烈,鄭州烈士陵園網上祭掃流程來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4月4日就是清明節了,記者從鄭州烈士陵園獲悉,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關鍵時期,按照鄭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通知要求,今年清明期間,鄭州烈士陵園將採取網上祭掃的方式來祭奠英雄、追思英烈,並將「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流程進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