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銀子都是一整塊,消費時候如何找零,不說你肯定不知道

2020-12-11 文史使者

導言

銀錠是熔鑄成錠的白銀。出土銀錠中年代最早的,是漢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鑄。漢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作白金 (即白銀) 三品。王莽鑄有銀貨二品。其後歷代皆有鑄造,惟流通不廣。隋唐以前稱銀錠為「銀餅」、「銀鋌」,稱扁平形銀幣為「鈑」、「笏」、「版」,棒形的稱「鋌」、「挺」,宋以後改成「銀錠」。

大家所見到的許多 俠客,在酒樓裡酒足飯飽後,從懷裡取出一錠銀子,啪的一聲砸在桌子,隨後頭都不回地向外走,只留身後凡夫俗子們的豔羨目光….

每每見到相近的畫面的情況下,心裡一直惦記著:嗯,這X裝得非常好,我之後還有機會也那樣….到之後查看了史料才搞清楚:這X我是真裝不了….

古時候,銀子是十分有價值的,我們知道,一般1兩銀子折算成銅錢是1000文,也稱之為一貫,可是事實上古時候的銀總產量非常少,造成 白銀價格常常會高於官方參考價。

例如在明末清初,1兩銀子能夠換取1200多銅錢,而到光緒年間以後,1兩銀子甚至於最高能夠換取到3000多文,要明白,直至清朝末年的情況下,花20文錢就可以購到1斤生豬肉(折算成如今的是1.2斤),1錠銀子如何也有幾兩吧,這一餐得吃二十隻豬啊….

既然銀子那麼有價值,那假如消費者拿銀子付錢的情況下,該怎麼找零呢?事實上,一般普通百姓出來買東西使用的全是銅錢,在明朝,一個普通民眾一年的日常生活所需花費要是1兩半就可以了,一家人一年也就消費2兩多,因此 要普通百姓一次性消費兩年的生活費用,是不太可能的!

一般使用銀子支付的全是生意人,必須找零該怎麼辦?此刻店家就取出一桿戥子來對所付銀子開展秤重,隨後用剪刀裁開銀子辨其真假,再取出在其中類似的一塊再次秤重,隨後用自身手裡的碎銀子或是銅錢找給另一方就可以了。因此 一錠全新的銀子,到最終都變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殘片了。

既然銀子都早已難以找零了,那麼更高信用額度的銀票(自然官方銀票的較大 信用額度也遠沒有影視作品裡邊那麼浮誇,實際是多少,很感興趣的能夠自身查一下)就更不會受到商家店鋪們的喜歡了,由於…….極有可能的確找不動啊~~並且,銀票手拿著也不太好轉現。

此刻內心想:假如一個俠客,穿著打扮化妝全是神氣十足的,在酒店餐廳喝下10斤酒,吃下2、3斤牛羊肉後,再從袋子了取出一把銅錢,很細心的數上幾十枚給店家,店家手拿著再不斷的數幾次才放俠客離去,這界面…….

相關焦點

  • 古代消費的時候,店家收到一錠銀子,為什麼卻都不找零呢?
    小二連零錢都沒給他找,我們可以說大俠非常的豪氣,可能剩下的錢就給小二當作省錢了,但是如果一般的人來到了店裡,他想點一盤花生米,那麼他將掏出多少銀子呢?不可能每次消費都會掏出一大錠吧,畢竟也是平民百姓,哪有那麼多餘錢打發小二呢?
  • 看了古人的找零方式,我終於知道,「大俠」為什麼都不用找錢了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達官貴人或者江湖好漢,結帳時都表現的非常好爽,通常拿出一錠銀子直接給到商家,然後還要豪氣萬丈的說上一句,「不用找了」,其實這只是劇情需要而已,實際上在明代以前,由於中國並不盛產白銀,白銀的產量很小,根本無法滿足流通的需要,直到明朝時期,白銀才成為法定流通貨幣
  • 古代銀子都是怎樣的?專家:表面布滿汙垢和牙印,白送給你都嫌髒
    而店小二們除了彎腰恭送大俠一路走好之外,既不給大俠找零,也不查驗一下銀子的真假。這樣的畫面看起來好像非常自然,可是仔細想想總覺得不對勁。要是古代的酒樓都這樣做生意,那恐怕開不了幾天就倒閉了吧!不給大俠找零,這一點也還說得過去,畢竟大俠們都是不缺錢的主。可是店小二不查驗銀子真偽,這就有些讓人迷惑了。
  • 古代找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不得不說現在有數字貨幣真好
    近些年來我們去買東西都不經常使用鈔票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機裡的網銀支付和掃碼支付,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付款,省去了找零的環節,十分的便捷。然而在古代,人們都是用銀子付帳的,用銀子付帳就需要找零錢,那麼究竟要找回多少零錢呢?
  • 為啥古代大俠吃完酒,留下銀子就走?難道不用算帳、不用找零嗎?
    相信很多愛看古裝武俠劇的都看過這麼一幕,有很多人在吃飯喝酒後,也不問問這桌飯菜值多少,直接放下一塊銀子,冷冷的說上一句,不用找了,接著就瀟灑的走了。難道他們不算帳嗎?
  • 古代銀子到底長啥樣?全部是牙印,烏漆麻黑,放你面前都認不出
    說起中國使用銀子當貨幣的時間,可以說是由來已久,不過在宋朝以前,銀子在民間卻極少出現,唐宋採取的都是銅本位制,過去換算銀兩基本都遵循一個這樣的公式:10000文錢=10貫錢=10兩銀子=1兩黃金,雖然過去的朝代,「兩」這個單位時常發生變動,但是兌換的比率大致是保持一致的,在唐朝貞觀年間,物產豐富,5文錢就可以購買到一鬥米,由此可見銀子的購買力有多麼強大。
  • 一塊碎銀子就能吃上一頓大餐?古代人下一次館子需要多少錢
    所以古代人在日常消費時,都會隨身攜帶一些散碎銀子。這樣既有利於貨幣流通,而且也特別方便找零。大家在武俠小說或者影視劇中,所看到的大俠們暢飲之後,隨意扔下一錠銀子的橋段根本不真實。正常情況下一個普通家庭,就算頓頓有酒有肉,每一餐的實際消費也不會超過一兩銀子。就算是大富之家也不可能每天都胡吃海塞,所以按照每餐的平均消費來看,無論是普通人家還是富貴家庭,吃一頓飯的錢多說也就一兩銀子。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看一看你現在月收入是幾兩銀子?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我們在古裝劇中,會看到一個出手闊綽的大俠,在酒足飯飽後會放下一錠銀子,並且告訴小二不用找零錢了,此時店小二不但不擔心給的錢不夠,還點頭哈腰的說:」好嘞,客官您慢點走!"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武林高手比較有錢?
  • 古代銀子長什麼樣子?老銀錠怎麼鑑別真假?
    《水滸傳》中就經常有這樣的橋段:吃完飯,隨手從腰間摸出幾兩碎銀子,或一個小元寶扔桌上。店小二喜笑顏開,觀眾心生羨慕。你有沒有想過,古人出門的時候都要隨身攜帶一袋銀子嗎?銀塊有大有小,給別人一大塊銀子,怎麼找零呢?古代的銀子流通範圍有那麼大嗎?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看下自己月收入有幾兩銀子
    在遠古時期,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是自給自足的,在那個時候沒有錢,沒有貨幣,人們的買賣基本上都是物物交換的。但是人類終究是進步的,這種物物交換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他們的需求,所以就出現了貨幣。每個時期貨幣的流通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現代的我們只知道使用貨幣,卻不知道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的。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古代的貨幣。那麼古時候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代的多少錢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你現在的月收入是多少銀子。
  • 古代妃子又有月例又有賞賜的,她們的銀子都花在了什麼地方呢?
    古代妃子又有月例又有賞賜的,她們的銀子都花在了什麼地方呢?愛看古裝劇的朋友都知道,作為皇帝的妃子,每個月都會按位分發放相應的月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工資。這第一個自然就是打扮了,你想啊,妃子每天最大的事不就是等著皇帝來寵幸她們麼。自然時時刻刻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讓皇帝隨便什麼時候過來都能360度無死角的美麗。那個時候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多化妝品大品牌,但是也有她們那個時代的胭脂水粉。民間小作坊製作的她們自然是看不上的,所以很多妃子會選擇自己在宮裡用上等材料製作。
  • 古時的一兩銀子大概多少錢?你的工資在古代換幾兩銀子
    一開始大家都是用採集或者創造的方式去獲取這些資源,而如果你的食物非常多,但是缺少衣物等其它必需品的話,呢就會用食物去交換,這就有了最早的貿易。 然而後來由於社會的不斷發展,漸漸的貨幣出現了,有了貨幣你就可以交易到你想要的東西。大家都知道,在古時候,作為貨幣的銀子是硬通貨,古代人們在購買商品的時候使用的都是銀子。
  • 在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看看古人的消費水平
    引言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銀子」這個詞。作為古代貨幣的一種,它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直到清朝割地賠款時都是用的銀子。雖然我們在影視作品中見到銀子,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銀子可以換多少錢。就拿一兩銀子來說,人們不知道它放在現代值多少錢。想要知道一兩銀子的價值,咱們必須要追溯銀子的歷史,了解它在不同時期的情況。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先使用貨幣的國家,歷史足足有5000年了。初期,人們會用貝殼等東西當貨幣。後來,隨著人類的進步,貝殼已經滿足不了人們,新的貨幣銅錢就誕生了。
  • 為什麼古人吃完飯不問多少錢,放下銀子就走,店小二卻不阻攔?
    我是雜談胡侃,不繞圈子,直接說答案,大俠吃完飯直接在飯桌上放下一錠銀子就走,是一種藝術加工形式,是為了從側面體現大俠豪氣幹雲、放蕩不羈、胸襟寬廣的非凡品質,但在古代社會中基本不可能發生,一兩銀子,當做一個人一個月的口糧都綽綽有餘,再加上民間錢銀造假行為,直接以白銀交易,過程十分繁瑣,店小二直接放走大俠,萬一出了差錯
  • 古代俠客吃完飯,隨手扔的銀子有多少,據說夠一家人花一個月?
    我們平時看的時候有時候只會注意到一些故事情節、裡面的人物扮演,而不會注意其中的這些是不是都符合古代歷史中現實世界,如果我們稍加注意就會發現,在這樣的電視劇中很多時候都會發現一些一樣的情景。有很多的大俠們在飯店吃完飯後,也不問吃了多少錢而是直接把一堆銀子放在桌子上就走了,也不管不夠還是多了?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你現在月收入是幾兩銀子
    古代的生活跟我們現代是沒法比較的,不論從生活還是從穿衣服等等很多方便,都有很大的差別,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古人的生活! 但是今天要問你一個關於古人的問題,你可能回答不上來,那就是,古代的銀子跟現在的錢是怎麼換算的,一兩銀子到底多少人民幣呢? 古裝劇中,很多有錢人家的公子哥,大小姐,吃飯出行都是非常闊綽的,經常一百兩,一千兩,就連一些吃飯的小老百姓都需要幾十兩銀子!可能我們看著非常的爽,可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看完終於知道了!
    2021-01-03 15:13:15 來源: 休閒養生 舉報   古代
  • 古代大俠真像電視劇裡那麼豪邁,吃完飯就扔下銀子走嗎?
    你看的古人都是沒文化的編劇想像出來的,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中國的大多數編劇沒啥文化,基本沒有歷史常識。古人在飯館裡吃完飯扔下銀子就走,這種場景在歷史中根本不會發生。即使你是大豪客,吃完飯扔了一大塊銀子在桌子上,你本意還想著打賞消息靈通的小二,但小二卻不會領你的情,他會攔住你不讓你走,因為他要確定你扔的銀子成色如何。歷史上,歐洲人為了交易方便,很早就習慣把金銀鑄成硬幣,用國家信譽擔保貴金屬的成色從而保證金銀得購買力。
  • 「寧喝一兩碎銀子,不喝十斤普洱茶」的碎銀子,到底是什麼?
    但是有一個問題,經常被忽略:飯館老闆好像從不找零。 銀錠不像銅錢,價值較大,找起零來非常麻煩。老闆想要找零,其實就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把它給剪開了。當年各銀錢號都有這種東西,任憑一個五十兩的「寶」銀錠,放在夾剪裡,用屁股一坐即能把元寶夾成兩半。 咔嚓幾下,剪出一堆,幾錢幾分,幾釐幾兩都不一定,留著慢慢找補。 不止是元寶可以拿來剪,連銀簪子、銀首飾都能拿出來交易,不論形狀如何,老百姓是只認重量的。 銀錠上剪下來的這些,就是「碎銀子」。
  • 古代5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你的月收入有5兩銀子嗎?
    古代5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你的月收入有5兩銀子嗎?喜歡看古裝劇的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一個普遍現象呢?就是古人在交易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用銀子支付,比如什麼銀元寶,小碎銀等等。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古人們真的出手好闊綽,好有錢,那麼問題來了,古代5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你的月收入有5兩銀子嗎?可能是生活時代的不同,我們以現代的眼光去審視古人的衣食住行以及金錢交易方式,真的是與我們差異很大。現在我們買東西大多數都是紙幣,也就是我們所稱的人民幣,當然還有一元的硬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