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通達世界信息的渠道,把英語學到最好後迅速回到中國國情本地行動

2021-02-18 英語學人

昨天說學英語要多看書,理工科的一些科普讀物也可以看,就有理工科同學留言說那麼理工科轉而學英語不是很簡單嗎,回答是理工科要學到人文精神不容易。這位同學回覆說人文精神有時候也是天生的。這麼說也不對,層次低的家庭想要天生有人文精神,當然不容易,也不是很有可能。

以往接觸過一些理工科同學轉學英語專業,基本上都是本專業感覺沒興趣沒前途,轉學英語專業的,在理工科覺得基本功不錯,到了英語專業就基本功差很多了。很少有轉到英語專業的英語學霸。如果英語不錯,理工科也很好,根本不會轉到英語專業的了。我知道的,清華學霸大一就在考GRE準備出國留學歐美名校,而我所接觸的很多二本三本,大一接觸後,反覆提醒背單詞就是沒反應,不得不感慨,高考考分不一樣,上的本科學校不一樣,人與人的目標差別就逐步拉大。我讀本科期間就在不斷追趕,也不在意校內考試打分了,專門多看書多背單詞了。

英語專業也有絕大多數同學只滿足與期末考試 ,剩下多做志願者活動,以為這樣時間填得滿滿,就是充實的大學四年,但是學校如果只是二本三本,更大的任務是趕緊學好英語,趕緊考研,考研如果考名校,基本上要成為英語學霸的同時,保持英語之外專業業務水平的精湛,那麼這樣的大學四年,簡直是非常忙碌的。我印象中,只聽說過嘉興學院外院2010級有過一個同學,四年只忙自己的事,最後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學碩士。我的本科同學中,也有本科英語和工商管理雙學位,畢業後考了2年考上了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的,但是這都是少數中的少數,絕大多數考研的同學也還是在文學,語言學,翻譯,學科教育中間打轉。英語基礎好的,想做大學老師的,建議去考英語文學和翻譯語言學。英語基礎稍微差點,或者非常想當中學老師,學霸學渣都建議趕緊考英語學科教育,趕緊讀研考編去當初高中英語老師,做老師有精神快樂,有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就是學區房。一些成績基礎好(部分同學也結合我的意見),考研學校選的好的同學發展得很好。

從疫情看出來,歐美社會制度有問題,過分強調個性和私有制,國家在重大問題難以達成共識,重在社會建設項目上也難以快速推進。而中國的社會制度有優越性,更容易推進大項目,全國一盤棋,更加有效率。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學外語就不需要更努力了,其實需要更努力才對,更加努力通過英語這麼語言去了解全世界,了解全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再回過頭來看中國,知道中國進步有多麼不容易,也更加清晰知道中國和世界前進的方向。

簡言之,就是學英語就要多看書,通過大量閱讀和寫作,養成歐美精英視角和思維習慣,然後要甄別中間的偏見和不符合國情的地方,直接扔掉,內心主要仍舊是中國儒家的思維,兩種思維在自己內心對話,選擇更符合國情的思路和答案。仿照歐美精英,比如仿照哈佛耶魯英語系或者法學系,那就要多多看書,多多運動,參照北京大學中文系和英文系,那就更要多讀中國文學的經典,深刻了解中國文學。這麼做,非常難了。在英語系想成為這樣的人,多看書,不停看書,會受到排擠的,想想在普通大學做個喜歡看書的人有多麼與眾不同。

但是這麼做是非常有收穫的。大量閱讀積累的知識和判斷力,讓分析各種問題時候,多了國內國際兩種視野,知道很多時候歐美媒體在說謊,知道中國很多方面很多領域後勁十足或者也有不足,從英語專業出發,逐步養成了廣博的適合和深刻的問題分析能力,這種能力讓我受益匪淺。

扎紮實實的英語學習如同一場艱苦的馬拉松賽,碩士博士研究生畢業僅僅只是一半,剩下的還要更懂中國,這又是一場艱苦的回歸。把英語學到精湛是馬拉松賽的前半程,把中國國情了解到位,做出更加精確的判斷,則是馬拉松的後半程。這一路上很多人會懷疑,會叫你放棄,會說沒必要日子怎樣都可以過不是嗎?的確如此,但是這一番努力,很值得,也有更大的物質和精神回報!

學英語要去英國美國嗎,現在看來,打好基礎這件事,在哪裡都可以,不需要一定去英國美國。多讀歐美精英的作品,藉助網絡,各種信息都獲取得到,對歐美的了解也比較容易了。

中國的未來會在更多領域加速走向世界正中央,需要更多有國際視野的英語學人,不是英語發音有多棒,出國留學的學歷多麼華麗,而是嘴上不說話,能用中國立場,歐美精英的世界去分析問題,這樣得出正確客觀結論,堅持積極本地行動。

所以說,學英語是有硬功夫的。不下一番大力氣,哪裡能有蛻變?這番學英語吃苦的經曆本身就是財富,也會帶來源源不斷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相關焦點

  • 從小學習英語 越南學生獲本地英語讚賞
    據專家,3-6歲是兒童思維,創新能力,運動,語言和社會關係等方面迅速發展的時期。這也是孩子們學習外語的最佳年齡。  目前,許多新穎、適合幼兒兒童的學習程序已經得到應用。例如LETS(通過科目學習英語),Grapeseed(像嬰兒學習母語一樣的自然習得方式);通過圖片、歌曲、故事和遊戲學習英語等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許多英語中心還以娛樂場模式打造學習環境,讓孩子在快樂、興奮的氣氛中學習,從而全面激起孩子的能力。因此,許多家長已給孩子報名參加這些早期語言強化課程。
  • 2018考研英語雙語閱讀:「地理國情普查」結果公布
    2018考研複習進行時,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下面新東方網考研頻道考研整理《2018考研英語雙語閱讀精選》,速來學習吧!
  • 學過了英語後,應該再學哪門外語?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學完了英語後應該再學哪門外語?
  • 給英語初到中級的孩子:如何迅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如何迅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by Emma艾小瑪其實,這篇文章是寫給表妹。前段她說想學英語,聽見她要學習,真是高興,我建議她從閱讀開始,就寫了一個自學指南給她。此文適合初、中級的學習者,不想報班,希望通過自學來提高英語水平的童鞋。
  • 英語什麼時候學最好?
    對於什麼開始學英語最好,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認為,英語當然是越早學越好,最早接觸英語的孩子,他的英語也會學得比別人好!這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卻並不是絕對的。很多人認為學習英語最好的方式就是孩子從小就在一個外語環境,這樣孩子不僅母語好,連英語也能跟母語一樣好。曾有一篇文章寫道從小學習兩種語言的人,比如中國的外交官的子女,從小就生活在國外,同時接受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的學習。
  • 我要做的就是回歸民國英語教育傳統:用文學通達英語
    耿丹學院是幾年前俞敏洪創辦的一所私立大學,立志做中國最好的博雅教育。李杜堅定的推行通識教育,專讀經典,一本書,一門課。他的一字一句讀經典的英語文學課,在耿丹成為最受歡迎的課程。這樣的理念同樣適用於孩子。從詩歌、繪本和小說進入英語,孩子們一開始感受到的就是語言的美,故事的美,不會因為過早陷入單詞和語法的枯燥中而喪失了對語言本身的興趣。
  • 我的在線教與學|中國農大姜旭:一方小屏幕,難擋英語的魅力世界
    我的在線教與學|中國農大姜旭:一方小屏幕,難擋英語的魅力世界 2020-03-07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人為何總是想學英語?
    神可能愛清靜,惱火這種強行上門的不禮貌行為。於是擾亂了人類的語言,讓他們各有語言,無法溝通,於是塔就建不成了。這是一則關於語言的好故事:人類若能無障礙溝通,就會成神。為什麼那麼多人心裡有英語夢?因為英語是語言的最大平臺。你再不喜歡,它也統治著最多最好的信息資源,你想有更大作為,掌握英語,是必然的選擇。
  • 學不好英語有99個原因,學好英語這1個方法就夠了!
    比如有些人會說:「反正我在中國,懂不懂英語影響不大。」但事實卻是這樣的:早在2014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外語熟練的個體比外語不熟練的個體,收入會高出69%。還有人說:「英語本來就難學,就沒幾個人能學會。
  • 嘰裡呱啦學英語怎麼樣?嘰裡呱啦學英語免費版?
    >嘰裡呱啦學英語怎麼樣?嘰裡呱啦學英語免費版?頭次聽說還有這個英語培訓機構的,感覺名字是蠻喜慶的,與孩子的性格很符合。家裡有個小孩也快4歲了,是時候可以讓他接觸英語了,越早打基礎對將來的學習就更有好處。那麼嘰裡呱啦學英語怎麼樣?為此,我特意的去了解了一番關於它的一些基本信息,看看有什麼不一樣的特點。  首先找英語培訓機構,建議還是要多找幾家對比一下,畢竟現在的機構很多,如果選擇的不適合自己,會影響學習效果。
  • 權威專家: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英語教育市場
    「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熱情令人驚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最重要並且是最具潛力的英語教育市場,」國際英語培訓的權威機構美國大學理事會主任狄亞尼博士說。   其實,託福和GRE考試只是中國英語教育市場中的一部分。託福和GRE考試是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必須跨過的一道門檻。
  • 世界都這樣了,娃還需要學英語嗎?
    我這一年寫了好多英語學習方方面面的文章,介紹了大量的資源、網站、App,明顯是在吆喝大家重視英語啟蒙,甚至追求用英語學習其他的學科。其實有不少聲音說,中國教育這些年對於英語過度重視了,學了根本沒用,都是浪費時間。然而從啟蒙幼教到大學,英語教培依然是最火爆的。
  • 我國首個英語能力測評標準出臺,未來英語該如何學?
    近日,經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正式發布,將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自2018年6月1日正式實施。中公考研小編為各位考研小夥伴們整理了關於我國首個英語能力測評標準出臺,未來英語該如何學?的相關資訊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吧~《量表》是面向我國英語學習者的首個英語能力測評標準。
  • 網大互懟學英語重要性,英語這個功能你忽視了嗎
    最近王思聰和花千芳在微博互懟學英語的重要性,鬧得沸沸揚揚,這齣戲後續如何走,筆者作為吃瓜群眾靜待下文。只是對於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筆者有些觀點想表達一下。對於部分中國人來說,參加工作後可能再也不會用英語,這是現實,但是學英語的意義遠不僅僅是工作後是否使用它,英語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在你參加工作之前已經發揮了,就是和其他學科一樣,是將你和同齡人篩分開來的標尺。
  • 派特森英語:打造世界英語第一品牌
    「跨越時空緯度,追求教育真諦」——派特森英語,打造世界英語第一品牌,「E.D.派特森英語」登陸中國!派特森英語的優勢在於:  隨時隨地學無間斷,科學準確測定進別,量身定做學習計劃  科學系統課程安排,內容不斷更新升級,全球師友隨時交流  「E.D.派特森英語」何以被公認為世界第一品牌?5月25日搜狐教育中心記者有幸見到了派特森CEO安迪先生,並且安迪先生就有關網友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了相應的解釋。
  • 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最好?這裡的分析可能很到位!你家是這樣的嗎
    三年級開始學英語,與那些早在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的孩子相比,他們已經拉開了距離。作為一個小學不打算出國的孩子,三年後開始學英語還不算晚。2、三年級開始學英語有一定道理三年級的孩子,一年級就學會了拼音。在學習英語的這個階段,不用擔心拼音字母和英語語音符號之間的混淆。而且,三年級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很多漢字。在這個時候,他們可以學好英語,用好英語。例如,如果一個孩子只會說英語,不會說漢語,那麼很難和不會說英語的中國孩子交流。然而,當孩子到了三年級時,他或她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漢語,並且可以寫很多漢字。在這個時候,他或她可以把英語轉換成漢語,這更有利於交流。
  • 學不好英語只是因為中國獨立自主,學好英語的國家都被英美佔領過
    國際上有個論調,中文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最好學的語言。但中國人用著世界最難學的語言,卻就是學不會最好學的語言,是不是很搞笑?因為說中文的人在世界上沒有話語權,發言的都是以歐洲人為準,他們認為難學就算中文是最難學的了,而中國人說英文難學他們不予理睬。現在世界上英語比較好的地區都是被英美佔領過的地方,法語比較好的地方都是被法國佔領過的地方。在越南韓國這些被中國管理過的地方,當年也沒人說中文難學,只是韓國被日本人、美國人佔領,越南被法國人、美國人佔領後才停止使用中文,現在他們的年輕人都認為中文非常難學。
  • 從「學渣」到「學霸」:我在國外學英語的故事
    學英語等於「死記硬背」,這估計和當時的教學方法有關;當然,也許因為開始一流行學英語時,家裡逼得太厲害。我是極為反感被迫地做任何事,最後從喜歡學英語到厭惡學英語,以至於上大學時,學校有英語選修課,我都不去上,算是對英語是徹底逃離和迴避。 大專畢業後,續讀了三年本科,也還是因為不喜歡學英語,英語四級的考試都沒有過關,因此沒有拿到學士學位證書。
  • 學漢語讓英國人"變聰明" 地道中國話成英語新詞
    學漢語讓英國人"變聰明" 地道中國話成英語新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6日 15:01 來源:     來源:重慶晨報     資料圖:英國主流《泰晤士報》開始其「中國周」行動,教讀者如何掌握中文普通話
  • 孩子幾歲學英語效果最好?
    語言學習在全腦學習時期的效果最好,因此,10歲前就是所謂的「語言學習關鍵期」。狼孩的例子,常被用作語言關鍵期的佐證。「狼孩」卡瑪拉在七八歲時被發現,回到人群中生活。研究人員對她進行了長期的語言恢復訓練,8年後,她只學會了45個單詞,直到16歲死去也沒真正學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