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前新東方名師李杜在投身耿丹學院時表達過的心願。耿丹學院是幾年前俞敏洪創辦的一所私立大學,立志做中國最好的博雅教育。李杜堅定的推行通識教育,專讀經典,一本書,一門課。他的一字一句讀經典的英語文學課,在耿丹成為最受歡迎的課程。
這樣的理念同樣適用於孩子。從詩歌、繪本和小說進入英語,孩子們一開始感受到的就是語言的美,故事的美,不會因為過早陷入單詞和語法的枯燥中而喪失了對語言本身的興趣。博雅小學堂之前曾發表過兩篇相關文章,點擊題目閱讀:《前新東方名師李杜:孩子學外語,最忌從單詞入手 》《孩子通過聽讀原版名著學英語,可行嗎?》
文 | 李杜(英語教育名師,前武漢新東方學校校長)
▶▶ 我要做的,就是回歸民國的英文系。一言以蔽之:文學教育。
▶▶ 現在的學生,已經被學校英語教學徹底摧殘,文學品味基本為零。
俞老師在不同場合說過,耿丹的英文系,應該是最好的。我聽了,壓力不小。
上學期,院裡讓我兼任語言系主任,我不勝惶恐。十幾年前,我在武大英文系,只是個小講師。系裡開會時,我躲在角落,聽老教授們痛陳學校弊端,裝做閉目養神,心裡唯恐天下不亂。
無知者無畏。我想打造一個全新的英文系。
中國的改革,其實就是恢復以前的常識。我讀了不少閒書,對民國時期的英文系比較了解。我要做的,就是回歸民國的英文系。一言以蔽之:文學教育。
當年的英文系,以文學為主。文學教育符合中國傳統。中國幾千年士大夫,均以詩文見長。西風東漸以後,文人墨客自然專注西方文學。
燕京大學英文系的課程,強調文學性,分十九、十八、十七世紀英文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莎士比亞等等。余光中回憶他讀書時的金陵大學英文系,四分之三的課程是文學。我們耿丹,雖然做不到很專業,至少我們可以開出小說、散文、戲劇的課程。
燕京英文系,最初教師14人,從教授到助教,均為美籍,後來才逐步引入中國教師趙蘿蕤、俞大洇、巫寧坤等。對於我們來說,引進專業外教,任重道遠。我理想中的駐校詩人,不知何時能進駐。
燕京大學英文系,與其他教會學校不同,重視母語,即中國古文。燕大有一年入學測試,就是翻譯《桃花源記》,還不提供原文。極有道理。
外語教學表明,母語與外語有正遷移作用。中文好的人,學外語更有潛質。我們耿丹語言系,還包含漢語專業,地利人和,便於英專的學生,提升中文修養。
民國時期的英文教學,自由度頗高。沒有什麼統一教材,由教師自主。1924年到1925學年,林語堂在北大教英文課《基本英文》,大英,還不是英專,用的教材是Hardy的The Return of the Natives,(哈代 《土著人的回歸》,小編注)聽說讀寫一體。鬱達夫等人教的大一英文,教材是H.G.Wells的Time Machine(喬治 威爾斯《時間機器》,Conrad的Lord Jim(康拉德 《吉姆勳爵》),王爾德的戲劇等。
當年入學的學生,不少畢業於教會學校,英文應用能力頗高。而現在的學生,已經被學校英語教學徹底摧殘,文學品味基本為零。我是在做無米之炊。
現在的大學英語系,要麼注重項目、課題、科研基金,華而不實,要麼過於市場化,強調職業性。殊不知市場需求千變萬化,大學四年之後,也許,學的專業已被淘汰。
經典的,才是長遠的。通過文學習得的英語能力,以及性情陶染,品味提升,會讓學生終生受益。
吳宓談及文學的十大功能。即:
「涵養心性,培植道德,通曉人性,諳悉世事,表現國民性,增長愛國心,確定政策,轉移風俗,造成大同世界,促進真正文明」。
因現實所困,耿丹的通識實驗終未能成。李杜也在一年後移居香港,但他那些經典的課程一直被聆聽過的人傳頌。幸運的是,這個五月,李杜老師未盡的優雅文學課,可以在博雅小學堂得以延續。一字一句品讀西方文學名篇,李杜將帶著我們在喧囂塵世中,用英語與那些西方文學巨匠們對話,體會靜靜流淌在文字和時光裡的感動。
時間:5月3日-5月31日
(每周二晚21:00-22:00)
形式:播呀FM直播室
人群:愛好文學,希望提升英語水準
主講:李杜
前新東方高管,前武漢新東方學校校長,被譽為英語教育界最優雅的大師,有一口純正的倫敦腔。曾旅居倫敦多年,現定居香港。
李杜老師的在線英文課到底有多受歡迎,看看聽過課的人們有多激動就知道了☟
時隔半年,李杜老師再次回到博雅小學堂,為大家解讀世界經典英文短篇小說。
講故事,是人類最早的文學形式之一。短篇小說,起源於故事,興起於雜誌開始流行的十九世紀。短篇小說篇幅短小,有利於快節奏生活下的閱讀。
本次《世界經典短篇小說五講》,精心選取五篇經典小說,一字一句英語朗讀,並進行文字講解和文學解讀。
參加本課程,需要高中以上英文水平。李杜老師不會做語法解讀。這是一堂文學欣賞課。英文文本,漢語講述。大家在領略文學和思想的同時,順便學習、鞏固和提升英語水平。英語學習,本該是這樣一樁無心插柳的美事。
第一講
奈保爾
B Wordsworth 《B.沃茲沃斯》
奈保爾是西印度裔英國作家,2001年獲諾貝爾獎。這篇小說,選自其短篇小說集《米格爾大街》,關於一個流浪詩人。文字淺顯,卻憂傷得無以復加。
第二講
黑塞
The Poet 《中國詩人》
黑塞是德國作家、詩人,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這篇短篇小說關於一個中國詩人的故事,玄遠空靈。從沒想過,一個德國人,能寫出這麼有唐詩宋詞氣韻的小說。這是我所讀過的西方文學裡,最具中國詩意的文字。
第三講
卡爾維諾兩篇小小說
Solidarity《同夥》和Making Do《麻木》
卡爾維諾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卡爾維諾突患腦溢血去世,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是諾貝爾獎的巨大損失。這兩篇小小說寓言,卡爾維諾用奇詭的筆法,描盡人生的荒誕。
第四講
梅爾維爾
Bartleby the Scrivener《抄寫員巴託比》
Bartleby the Scrivener。梅爾維爾是19世紀美國重要作家。這篇小說關於華爾街上一名小職員的悲劇。Bartleby,算得上文學史上最早的抑鬱症角色之一了。
第五講
契訶夫
The Bet《賭注》
契訶夫可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父。這篇小說,關於生命、孤獨、讀書,文字深刻,發人深省。除了深刻的內涵,更有讀書門徑的探討。
最佳推薦獎10名
獎勵:李杜世界短篇小說微課免費聽
參與方式:在朋友圈分享本文時加注你的推薦理由,回復至博雅小學堂公眾號,你懂的(圖啊~圖啊)。
博雅小學堂編輯將從即日起至5月2日的所有推薦語中評選出10條最佳,獲選者將得到本次「李杜世界短篇小說」微課免費聽講機會。獲獎名單將於5月2日當天微信圖文中統一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