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同事小林生完寶寶後在家休息了幾個月,重新回到上班地點,卻是一臉憔悴。
我問小林作為新生媽媽是不是感覺特別幸福,小林說:「其實說實話,比起幸福,我跟我老公更多的是感覺不知所措。寶寶經常哭鬧,如果不是我公公婆婆幫忙帶著,真的不懂要怎麼辦。」
小林接著說:「是不是所有的小孩剛出生都這樣啊,哭了睡,睡醒了又哭,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有段時間更是讓我絕望,寶寶白天睡覺,一到晚上十點後,就開始哭鬧。尿片也沒溼,也不是肚子餓了,就是哭鬧,怎麼哄也沒用。」
相信很多新生媽媽的感受都和小林一樣,面對寶寶的哭鬧,都會感覺不知所措。
對於新生兒來說,要習慣和母親子宮不同的外部世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外部世界的溫度和母親子宮內的溫度是不一樣的。這會給他們帶來不安全的感覺,所以他們會選擇用哭鬧錶達他們的想法。
解決新生兒哭泣最好的方法就是迅速回應,著重解決他最迫切的問題,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但很多奶奶或者姥姥總是覺得寶寶哭就是餓了,二話不說就讓寶媽給孩子餵奶,一直哭就一直喂。
其實,很多時候,寶寶哭鬧是因為尿布溼了、疲憊了或者想要得到愛撫,不僅僅是因為餓了這一個原因。
如果餵奶之後,寶寶還是發出尖銳哭鬧,同時亂蹬小腿,很可能是寶寶吃得太飽了。
如果這時媽媽沒注意,直接貼著寶寶的小肚子把他抱起,寶寶可能會哭得更厲害,嘴裡不斷往外吐奶甚至出現嘔吐。這時媽媽不必哄寶寶,可以把寶寶放在嬰兒床上,讓寶寶自己哭一會,哭可以促進消化。
寶寶感覺環境不舒適時也會哭,當寶寶感覺熱的時候,往往會哭的滿臉通紅。
特別是在夏天,很多寶寶都被裹在毯子裡,整的跟過冬一樣,寶寶打個噴嚏,就立馬給寶寶加衣服,這個做法完全沒必要。
一般給寶寶穿一到兩件衣服就可以了,冬天室溫維持在28-32攝氏度。當寶寶感覺冷的時候,哭聲就相對低落些,手腳冰涼、身體蜷縮甚至臉色蒼白,所以爸爸媽媽們們要為寶寶創造一個舒適的外部環境。
病理性哭鬧也是寶寶哭鬧的另一大原因。
此類哭鬧錶現為哭鬧劇烈、時間長、哭聲尖或者特別低沉,常見的嬰兒疾病有鼻塞、腦部疾病、中耳炎、泌尿道感染、腹痛等,這些都要到醫院及時尋求醫生幫助。
如果寶寶肚子沒有餓,尿片也沒有溼,那可以嘗試把寶寶抱在懷裡輕輕撫摸他的後背,或者用嬰兒抱毯把他舒舒服服地抱起來,和他輕輕的講話或者哼唱輕緩的歌曲給寶寶聽。
假如這些方法都不管用,在排除寶寶是因為身體上的不舒服而哭泣後,可以讓寶寶獨處一會,讓他自己休息好。寶寶也許自己不知道自己需要休息,但你應該讓他冷靜下來,把房間光線降暗,使他更容易入睡。
哭鬧是寶寶常見的的正常現象,日常遇到寶寶哭鬧,不要緊張,看看寶寶有沒有以上症狀,當然,如果實在無法辨別,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