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地外貿企業反映,由於歐美地區疫情形勢變化迅速,消費預期降低,國外企業紛紛取消或收縮外貿訂單規模,使得剛剛復工的外貿行業再次陷入冰點。
「歐洲市場全面歇火」「行情很不好,全世界感覺要癱瘓了」「整體可能比國際金融危機還嚴重」。
圖片來源:維運網
現在歐美國家是疫情重災區。這些都是經濟強國,也是從中國採購的大國。在疫情影響下,他們也開始封城,商店關門,工廠停工,經濟停擺。除了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外,基本所有行業都受到了巨大影響。。
海外商家只能將已經付款的訂單延後發貨,沒付款的訂單取消,也不再下新訂單了。
東莞某家具廠已半月未接新訂單
在位於廣東東莞的大朗鎮,黃先生經營著一家家具廠,它的主要業務是為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客戶生產家具。據其透露,工廠90%以上的客戶來自美國,小部分來自加拿大。
2018年是家具廠最為紅火的時候。「工廠最多的時候一個月接了60條柜子,這個記錄就是在2018年產生的」,黃先生說:「整個2018年,工廠接了將近7千萬的單子。工人每天都在忙,只願意計件收費,連基本工資都不用給,有的人一個月能掙1萬多。」
因為中美貿易糾紛,這樣的光景在2019年不復存在。這一年,黃先生的工廠產值一下子減少了2/3。
但這還不是最壞的時候。黃先生向記者透露,工廠上一次接到新訂單,已經是半個多月以前的事了。
不僅如此,工廠近期還被不少美國客戶要求暫停訂單生產或者取消訂單。「到目前為止,已經有70萬元的單子被暫停了,被取消的也有一兩萬」,黃先生說。
70萬——看起來並不多,但這家工廠在2019年的月產值還不足200萬元。更何況——用黃先生的話說,這還僅僅只是個開始。
一般情況下,這家家具廠的交貨時間是40—50天。平均下來,工廠一個月可以拿到20—30個訂單。一個單子連著下一個單子——只有這樣不停循環,工廠才能穩定運轉。
但在沒有新增訂單的情況下,黃先生依然得每個月支付20萬左右的成本(包括房租、水電費、人工,不包含原材料)。對他來說,最難的是在這一批存量訂單完成後,工廠的收入將難以為繼。
梁先生旗下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往中東地區,他遭遇了同樣的難題。他的公司主要做品牌成品家具,工廠目前已經將之前擴充的廠房分租出去,但很多時候,工廠的部分機器還是閒置的。「我這幾天去一些別的工廠喝茶,比以前都安靜了很多」,梁先生透露。
成品家具主要是通過海外地區的經銷商進行分銷,但受疫情影響,很多商城、賣場都沒開門,海外需求減少,經銷商也沒有新進貨,因而國內工廠就「閒了下來」,梁先生表示。
近日以來,作為外貿重鎮的東莞屢屢爆發工廠關停事件,其導火線正是由疫情引發的海外客戶砍單、停單。
九成外貿訂單被砍
一月企業春節停工,二月復工一拖再拖,到了三月,疫情蔓延導致全球訂單取消——大多數從事加工貿易的外貿企業在最近三個月內幾乎都經歷著類似經歷。
陳鳴(化名)的工廠選址是在出口創匯連續多年居全國鄉鎮之首的東莞市長安鎮。從2016年正式註冊成立起,陳鳴一直從事著飾品的外貿生意,工廠裡95%的訂單會銷往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的市場。
今年2月,該工廠迎來了復工。在這之前,他還擔心國內的疫情控制不好會導致無法復工,產業鏈就將斷裂。
按正常來說,在春節過後,外貿企業積壓了半個月的訂單將會迎來爆發。但陳鳴在3月24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現在工廠大約有九成訂單已經因為疫情被取消。
就在這天上午,陳鳴還接到了一個同行的電話,希望把之前價值兩百多萬元的訂單取消,拿回部分訂金。「這個單子對方已經付了三成訂金,他問我們能不能退一點。不能退的話,後面的貨也不要,30%的錢也不要了。但是這30%的訂金對我們企業來說,付人工都不夠,更不要說買材料的錢了。」
據陳鳴介紹,飾品行業的利潤並不高,約佔訂單的百分之十幾,每一個訂單的取消就意味著公司還要虧超過60%的錢。
陳鳴透露,由於訂單大量取消,現在他的工廠已經暫停了60%以上的開工。而這也意味著資金鍊的斷裂——按正常的運營計劃,陳鳴會像其他企業一樣預留大約3個月的流動資金,「更小一點的企業甚至會只留下兩個月的資金。」
然而,員工的工資還得繼續付,在這期間陳鳴只能保證員工的基本工資。如果加上另外兩間合作的工廠,陳鳴的公司大概有200多人,即使按照兩千元的月薪來算,每個月都要支付40萬元的工資。
陳鳴向時代財經表示,在巨大的資金壓力下,他不得不開始考慮勸退一部分員工,「我沒法確定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會持續多久。」
人工的開支可以儘量壓縮,但租下的廠房卻無法只租一部分。陳鳴希望政府能出面與業主協商關於減租的事宜,或是得到政府的直接補助和支持。
但陳鳴覺得協調成功的難度也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受疫情波及的企業範圍太大,另一方面,陳鳴的工廠屬於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在他看來,那些高新技術企業才更有可能獲得政府的支持。
究竟還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經營,陳鳴的心裡也沒有底。「這個問題不是一個部門或者是哪個省、哪個地方的人能夠有辦法來控制的,這個是全世界性(的問題)。」
陳鳴認為,這些正承受外部市場壓力的企業能否活得下來,答案在3個月之後就會「水落石出」。但他承認,目前的情況已經超出了他的心理負荷。
據了解,中國商務部已對「外貿企業訂單減少」發出了預警。商務部外貿司一級巡視員江帆,在近期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些國家生產、消費等領域受到衝擊,貿易活動減少,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今後一段時間內,外貿企業可能將遇到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問題。
國內外貿單數量急劇減少,廠家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打壓。雖然前期恢復出口,但是也將會面臨以下兩個問題,首先終端貨源出口到目的港後,清關、轉運的效率將大大降低,運輸時效延長,還將產生很多額外的碼頭堆存等費用。
其次,受疫情的影響,下遊接貨商可能會出現不提貨、棄貨的行為。所以整體來說,對於出口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本文來源:家具產業,綜合整理自財聯社華南,大唐凌凌漆)
聲明:本平臺發布內容,凡註明「泛家居頭條」的均系原創文章,版權歸本平臺所有,轉載請署名「泛家居頭條」及微信號fanjiajutt。本平臺轉載信息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行業傳播,若涉及侵權事宜,請及時與本平臺聯繫。歡迎猛烈爆料,新聞熱線:023-6389 229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