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決裂》講了教育本質

2020-08-31 流沙兮

1975年的電影《決裂》講述了一個文革期間,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在江西省某山區成立的故事,其論述的核心圍繞是什麼樣的人有資格上大學,上大學是為了什麼目的的真問題。今天,我們來理解這部電影,反思教育的路線問題正當其時。

電影圍繞幾個關鍵的矛盾展開。

第一,學校的建址是在郊區還是山上?

「抗大」老幹部龍國正被派到松山分校任黨委書記兼校長。當時,兩條路線的鬥爭非常激烈,圍繞辦學姓「社」還是姓「資」展開激烈討論,地委趙副專員支持副校長曹仲和把學校建在城郊,而地委副書記唐寧則站在龍國正一邊,支持他們把學校建在山上。

建在郊區的優勢是交通條件便利,學校的環境好,劣勢是離田間地頭遠,學生只能待在學校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離生產生活很遠。而建在山上,其實是建在農民身邊,農業學校本身是為了農民、農業、農村服務的,為了提高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改善鄉村面貌服務的,是一項與實踐緊密相連的學校,當然建在山上好啊。

第二,什麼樣的人有資格上大學,是有文化基礎的,還是想努力學習的?

學校建好了,當然要招生,可是在誰能上大學的問題上,出現了嚴重的分歧。教務主任孫子清,認為工農出身的青年沒資格上大學,因為他們沒有文化基礎,不懂得科學道理。氣憤的龍國正抓起江大年的手宣布:「這手上的老繭就是資格!」他聘請老貧農參予學生入學評議,堅持開門辦學。

於是,眾多的在舊時代沒有辦法上學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青年入了學。在建國初期,幹部、知識分子產生的基礎是要有文化知識,因為,當時的教育普及率低,大面積的人口還是文盲。要有文化基礎的人上大學,肯定是舊時代鐘鳴鼎食之家的子女才有可能,貧下中農的青年是沒有機會上大學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作為社會流動渠道的意義就突顯了。

第三,學習的目的是參加考試還是學以致用?

圍繞上課的內容,學生與老師發生了激烈的爭論,老師上課教授馬是什麼樣的,有哪幾種類型,有什麼特徵。而當地並沒有馬,農民靠的是牛犁地,顯然認識牛比認識馬重要,青年也能學以致用。一些學生圍繞這個問題,貼出《少講馬,多講豬和牛》的大字報,批評老師教的沒有用。跟實際生活沒有關係。快考試的時候,女主人公發現農民的稻田長滿了蟲,可是當時公社的農民都出去修水利去了,老師們說,明天要考試,今晚必須好好複習,不能去除蟲。學生們群情激昂,認為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幫農民除蟲而不是紙上談兵。年輕的學生們就一哄而上,去幫農民除蟲了。

學生們的觀點是要學以致用,與當地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而教務主任則是將學校作為換取文憑的場所。這裡的文憑是一個資格證書,是教育成功的確認,經過了考試,就是學習成功,也不管學生學習到了什麼,有什麼實踐功能。

學習的目的顯然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提高個人的修養與品行,也就是「做」人。第二個層次是解決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第三個層次是學習是為了報效祖國,報效人民,這是社會主義情懷。

這對應了社會主義大學的情懷,勞動本位、技能本位、社會本位。

相關焦點

  • 電影《決裂》 「馬尾巴」功能的背後隱喻
    鳳凰衛視7月24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何亮亮:提起「馬尾巴的功能」,不少熟悉「文革」電影的人都會發出會心的微笑。這是在1975年公映的電影,《決裂》中的一段情節,這個經典橋段講的是電影中的中間人物,知識分子孫教授在給學生授課過程中不談實際問題,而大講特講馬尾巴的功能。
  • 電影決裂:記憶猶新「馬尾巴的功能」
    電影「決裂」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於1975年,1976年元旦公映,導演是李文化。電影投拍時,選取演員也非常審慎。最終敲定的電影主角和配角的扮演者都是那個時代的當紅明星,「決裂」演員裡有《平原遊擊隊》的李向陽,《戰火中的青春》的高山,《紅旗譜》的馮蘭池,《鄂爾多斯風暴》的烏力記,《創業》的章易之,《淚痕》的秦剛,《小兵張嘎》的嘎子奶奶,《董存瑞》的郅振標……那時,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對葛存壯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句「馬尾巴的功能」的臺詞,這句極具幽默的臺詞曾經讓人津津樂道
  • 教育的本質(三):教育的本質是真善美
    導讀:教育,是一個時時代代永恆的話題。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思想家、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教育問題五、教育的本質是真善美人類藝術的真諦,發現了真善美,是人類的又一重大發明創造。
  • 電影,是故事呈現的一種方式,是人生的本質的暗喻
    還有一部不得不提到的影片,就是諾蘭的《致命魔術》,這部影片以魔術師作為主要人物,講魔術的本質的同時,也運用魔術一樣的各種剪輯手法呈現一部電影,同時,還通過兩位魔術師主人公的命運糾葛,講出了人生的本質—— 真是一部裡裡外外通靈透亮的絕品。
  • 朱喜龍:國際教育的創新本質是教育體驗創新
    從本質上講:國際教育的發展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理念引發,在教育上確實很多國家領先於我們,因此從國家角度與民眾角度這個趨勢不會因為疫情減退,即使有所減退也只是暫時的客觀因此影響,因此從這個方面講疫情並沒有讓本質發生變化,因此做到了基礎上的穩定。
  • 從凱叔講故事《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讀懂教育的本質
    可以說,凱叔講故事這個項目,是被自己女兒「逼」出來的,又是被女兒的同學「推波助瀾」,順理成章就成了。在線教育的本質:知識技能、性格、人格、價值觀幾年前,我和一位在線教育機構創始人交流,談到近期熱門的人工智慧,他告訴我,未來應該就兩種老師:一種是可被替代的,一種是不可被替代的。什麼是可被替代的老師?2019年底疫情襲來,學生們停課不停學。
  • 教育的本質(六):教育藝術的本質是什麼?求真求善求美
    當然,柯領經過靈魂無數次的批判和超越,在他的論文《教育本質的新視角》裡大膽地對當代教育本質的五大學說進行了批判、審視和質疑,破天荒地提出了他關於教育本質的新理論、新發現:學科=學科精神+學科理論+學科技能在他認為,任何一門好的學科教育都是精神、理論、技能三位一體的。
  • 永葆對教育本質的敬畏
    妥善處理「邊界事務」與「堅守教育本質的核心事務」,有時不能達到完全一致甚或出現背離。此時校長就會處於兩難的境地——你的職業責任是保證教育教學等核心事務健康發展,而職務安全希望你所做的工作符合上級要求並能得到肯定。當某一個時刻,來自教育本質的良知與來自上級的要求發生衝突時,校長如果能夠堅定地「按照教育的本質行事」,就需要力量和勇氣了。
  • 兄弟決裂 dudevorce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詞跟divorce有點像,但因為是講朋友決裂,所以就變成了dude+divorce=dudevorce。我們這裡就把它稱之為「兄弟決裂」。For example:James and Matt got a dudevorce over Danny.詹姆斯和馬特因為丹妮決裂了。
  • 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本質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的本質都是教育學部分考察的一個重點知識。本文在此對其知識點進行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教育的本質即: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 談大學教育的本質
    教育是有等級的,早期的教育應該著眼於對物理世界的理解,所謂「格物致知」。後期的教育或大學的教育,應該著眼於對事情的理解,把握人及其事情內在的道理,所謂「傳道、授業、解惑」。要想理解事情背後的道理,就必須掌握一套概念體系。
  • 淺談 從《老子》思想看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意義!
    很多人都已經關注到 從十八大以來,我國更加注重教育的改革和資源的配置,結合教育的現狀! 淺談 從《老子》思想看教育的本質!一、教育的意義從大的方面講,教育 ,是所有生命存在和活動的第一需要,又是所有生命活動第一偉大的事業。所以,聖人、領袖、明君 無不以仁施教、普化大眾、同心同德,和諧共處地取向光明。人類的全部歷史,實際就是人類的教育史。興教則昌、棄教則衰!
  • 教育的本質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嗎?為什麼?
    教育的本質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嗎?為什麼?我的回答:是,但不全是!首先,教育包括傳道授業解惑之外,還有其他。教育做的大部分工作就是上面的內容,總結起來就是:教書育人。教書育人就是老師的天職。但是,除了傳道授業解惑,教育的本質特徵還有其他。第一,教育有時代性,也就是不同時代,對教育本質的定義不同。
  •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心靈
    教育本質上講是一種「喚醒」。如果教育不能觸及到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能成為教育;教育最終的目的不是傳授已有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在這個基礎上,給予適合他成長和發展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成長。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編者按:12月19日,周國平老師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二屆(2016)年會」,並發表了對教育的觀點。教育的本質是自我教育周國平教育即生長這樣一個理念是理論家提出來的,做了最具體闡釋的是杜威,關於教育問題的專著,就我的閱讀範圍來說,我讀過盧梭的,康德的,尼採的,杜威的和懷特海的,這些哲學家很不一樣,他們的哲學體系很不一樣。
  • 《教育的本質》|「熊孩子」該這樣教!
    這裡面父母的責任很大,是否教育方式不對,是否沒有做到言傳身教,是否了解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為陳錢林先生所著,從事教育三十多年,悉心研究家庭教育多年,一直追尋教育的本質,本書不失為教師和家長的工具書。
  • 他是《決裂》反對講「馬尾巴的功能」學生,角色亦正亦邪
    文革時期,北影拍的影片《決裂》中,有個那年代電影絕無僅有的逗樂段子,就是「馬尾巴的功能」,相信看過影片的朋友對此記憶猶新吧。葛存壯扮演的孫子清是一個大學教授,他對郭振清那個劇中一號人物龍國正憑手上老繭錄取學生、下田上課等做法看不慣,是個被諷刺的對象。
  • 教育的本質屬性
    一、教育本質屬性相關知識點梳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徵。也就是說教育活動是有目的地,所以表明其特點之一:意識性;教育活動時社會活動,表明其第二個特點,意識性。教育的本質屬性具體而言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教育是人類獨有的社會現象。
  • 渠敬東:教育本質是重複和傳遞
    [摘要]教育的本質在於在不同的時代,傳統或經典都以不同方式復興。文/教育思想網 渠敬東(微信公眾號:eduthought)教育是近代重要思想家都關心的核心議題。比如洛克的《教育漫話》、康德的《論教育》、盧梭的《愛彌兒》。
  • 教育的概念及本質
    【考點講解】從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來看,教育的概念、本質是個常考點。考查題型主要以客觀題為主,一:一般考查形式: 以案例反選的形式來考查考生,給出一個案例讓考生對此做出選擇。二:也會以判斷題的形式來考查考生,文中會有一些混淆點。本文將幫助各位考生對此塊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掌握,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