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頸部腫塊越來越大 原來是魚刺「闖禍」

2020-12-20 杭州網

杭州日報 記者 柯靜 通訊員 王雪飛

「沒有發燒,也沒哭鬧,就見脖子上的腫塊越來越大。」日前,在浙大兒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佳的門診,一歲男孩毛毛(化名)被媽媽抱著,脖子上的腫塊清晰可見。毛毛媽媽告訴醫生,三天前就發現了這個指甲蓋大小的腫塊。經過頸部B超檢查,顯示毛毛的腫塊下方有一根1.7釐米的異物,醫生高度懷疑異物為魚刺,而後耳鼻喉科主任付勇為毛毛進行了手術,取出了這根魚刺。

原來,毛毛很愛吃魚,幾乎每天都要吃。這根魚刺不知道什麼時候卡入了喉部,所幸的是,經過頸部肌肉運動,魚刺在皮下移動,沒有發生膿腫等險情。

劉佳告訴記者,此前也接診過一個一歲多的孩子,不小心吃進了魚刺,結果魚刺經過頸部並穿出,引起頸部膿腫,孩子當即就呼吸困難,高燒不退,全身感染,在ICU搶救了很久才脫離危險。

劉佳提醒,呼吸道異物多發於1—3歲的孩子,家長餵食要格外當心,比如魚刺、雞骨等一定要清除乾淨再給孩子吃。

「我們科每年接診呼吸道異物的患者在500例左右,排在第一位的異物是堅果。當下,堅果季來臨,各位家長需特別注意。呼吸道異物還是要以預防為主,減少異物的攝入,比如不要給幼兒餵食堅果、果凍、葡萄之類的食物,另外,孩子活動量大,哭笑打鬧比較頻繁,有的家長喜歡在餵食的同時逗玩孩子,孩子一哭一笑,食物就有可能進入氣道。」劉佳說。

相關焦點

  • 頸部發現腫塊怎麼辦?頸部腫塊有「7」規律
    49歲的吳女士就碰到了這個問題,她7個月前無意中發現左側頸部長出了一個像鵪鶉蛋大小的腫塊,剛開始不以為意,買了點中草藥自己搗碎敷貼,沒想到腫塊越來越大。好在她比較聽勸,在家人的勸告下於今年3月來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就診,最終確診為左甲狀腺乳頭狀癌並左側頸淋巴結轉移。由於治療還算及時,吳女士治療效果良好。專家提醒,頸部腫塊可以分為新生腫塊、炎性腫塊和先天性腫塊三大類。
  • 頸部長了腫塊怎麼辦?
    頸部長了腫塊怎麼辦?頸部腫塊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曾經有份研究統計,在非甲狀腺非炎性腫塊中,頸部腫塊80%為腫瘤;在腫瘤中,惡性腫瘤佔80%。因此當頸部莫名其妙長了一個腫塊,患者首先擔心的是不是癌症。
  • 頸部腫塊是惡性腫瘤嗎?
    生活中,很多腫瘤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尤其是高危人群要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同時注意觀察身體變化,比如腫塊。
  • 發現頸部腫塊要小心
    為什麼頸部腫塊要引起我們小心呢?這是因為人們常常在發現頸部腫塊後,因不痛不癢而忽略腫瘤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造成診斷治療的延誤。另外一些良性腫瘤沒有得到及時診治,可因腫塊長大或出現併發症,使治療變得困難。如甲狀腺的良性疾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時間長後可以變為甲狀腺癌或合併甲亢等而使治療變得困難,甚至不能治癒。下面我們來談一談有關頸部腫塊的情況。頸部腫塊依病因可大概分為發炎性、先天性及腫瘤三類。腫瘤又分良性及惡性。
  • 頸部腫塊不痛也不癢,怎麼成惡性腫瘤了
    原標題:頸部腫塊不痛也不癢,怎麼成惡性腫瘤了   新華報業網訊 市民老徐(化名)今年60歲,2年前,他無意中摸到自己的左上頸部有一個腫塊,鴿子蛋大小,不痛,比較硬,當時沒有重視。半年前腫塊出現疼痛,最近又出現耳鳴、頭痛、聽力下降,於是到當地醫院檢查,鼻咽鏡病理報告提示竟然是腫瘤。
  • 警惕頭頸部腫塊不痛更危險 頸部是腫瘤好發部位
    核心提示:專家指出,無症狀的腫塊也不能掉以輕心,不疼不癢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徵兆。據了解,頭頸腫瘤發病率越來越高,頭頸腫瘤與耳鼻咽喉炎症相似,早期誤診率高,但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請注意:   喉嚨發炎、牙齦腫痛……每當這些疾病發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自己的頸部摸到腫塊。
  • 頸部腫塊,如何診斷?
    作者:羅榮,寧夏醫科大學;徐香玖;甘肅省人民醫院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性,40歲,發現右頸部腫塊一月餘
  • 頸部腫塊的鑑別診斷,你get多少?
    頸部腫塊:頸部任何部分組織或其間隙發生的異常腫脹、膨大或隆起。分類:按發生原因及病理,分為先天性、炎症性、腫瘤性三大類。 Skondalakis的頸部腫塊診斷「80%規律」:1. 甲狀腺腫塊佔20%,非甲狀腺腫塊佔80% ; 2.非甲狀腺腫塊中,炎症及先天性疾病佔20%;腫瘤佔80%3.腫瘤中,良性腫瘤佔20%,惡性腫瘤佔80% ;同時與性別有關,女性約佔20%,男性佔80%。
  • 頸部摸到腫塊?危害可大可小
    安徽中醫藥附屬甲狀腺醫院提醒大家如果頸部摸到腫塊,需特別留意腫塊的形狀、大小以及表面是否光滑等,以儘早發現病患,儘早治療。 1、腫塊形狀: 外形如果似蝴蝶,多見於地方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炎及部分甲狀腺機能亢進;如果甲狀腺某個部位出現圓形腫塊,多見於甲狀腺囊腫、甲狀腺癌。 2、腫塊大小: 腫塊是瀰漫性腫大或多發性結節腫大,多為地方性甲狀腺腫。
  • 魚刺卡喉千萬別這麼做!女子頸部被切開才救回命
    3月27日,浙江醫院某醫師的一條朋友圈,五張略顯血腥的配圖,再次把愛吃魚的寶寶們嚇了一跳,也給那些誤吞魚刺習慣性吞米飯、吞菜的市民敲了敲警鐘。「 李大姐來的時候,已經持續發熱四天了,最高的時候達到39℃,先後去了當地多家醫院檢查,當地醫生也高度懷疑魚刺卡住了引起的頸部疼痛,但他們在喉鏡下找不到魚刺也就沒法取,只能對症處理。」肖醫師說。考慮到李大姐已經疼了有些天了,就趕緊給她做了個CT,這才發現了那根魚刺。
  • 2歲女童脖子上出現腫塊 確診後家長倒吸一口涼氣
    【2歲女童脖子上出現腫塊 確診後家長倒吸一口涼氣】近日,杭州一名不到兩歲的女童,脖子上出現了一處指甲蓋大的腫塊,醫院B超檢查顯示,女童頸部下方有一條大約1.7釐米的異物。
  • 魚刺卡喉,千萬不要做這個動作!有人頸部被切開,才救回一條命…
    3月27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肖芒主任醫師的一條朋友圈,五張略顯血腥的配圖,再次把愛吃魚的寶寶們嚇了一跳,也給那些誤吞魚刺習慣性吞米飯、吞菜的市民敲了敲警鐘。「李大姐來的時候,已經持續發熱四天了,最高的時候達到39℃,先後去了當地多家醫院檢查,當地醫生也高度懷疑魚刺卡住了引起的頸部疼痛,但他們在喉鏡下找不到魚刺也就沒法取,只能對症處理。」肖醫師說。
  • 1.7釐米的魚刺穿過伢兒食管 醫生:堅果上市了務必小心氣管異物!
    近日,媽媽卻發現她脖子左邊有一個指甲蓋大小的腫塊,而且越腫越大。媽媽放心不下,趕緊帶著鬧鬧來到浙大兒院。入院檢查時,頸部B超和CT都顯示,腫塊下方有個1.7釐米長的細長條異物。這個長條異物究竟是什麼?11月4日浙大兒院耳鼻咽喉科聯合胸外科、普外科、B超室為鬧鬧實施了頸部手術,取出了一根1.7釐米長的魚刺。
  • 杭州女子頸部有了腫塊沒在意,兩月後腋下鼓出一個包...
    杭州女子頸部有了腫塊沒在意,兩月後腋下鼓出一個包...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杭州女子頸部有了腫塊沒在意
  • 頸部摸到腫塊是不是淋巴瘤?淋巴結腫大是什麼原因
    原標題:頸部淋巴結腫大不是淋巴瘤 淋巴結腫大是什麼原因   很多人都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無意中在頸部、耳後摸到幾個腫塊,害怕自己得了什麼病,結果醫生給出的診斷是頸部淋巴結腫大。專家解答,淋巴結是人體內重要的免疫器官,遍布我們全身各處,每一組淋巴結收集相應區域的淋巴,我們人體的淋巴結可以分為淺表和深部淋巴結。
  • 頸部摸到不明原因的腫塊怎麼回事?當有這些表現時你就要注意了
    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頸部的檢查方法。頸部是我們人體的腫塊多發區,由於頸部是頭部和全身各處淋巴的匯總區,因此也是惡性腫瘤淋巴道轉移的集散地。據文獻報導,頸部腫塊可由60多種疾病引起。而位於頸部的轉移癌有90%以上來自於頸部,最多見的是鼻炎癌和甲狀腺癌。此外,炎性腫塊、先天畸形、甲狀腺腫也常會出現頸部腫塊。
  • 因頸部巨大腫塊成「雙頭」女孩 湖南省腫瘤醫院助其重獲「新生」
    紅網時刻6月10日訊(通訊員 楊輝 呂春柳)湖南郴州19歲的女孩小菊(化名)因為頸部巨大腫塊成為「雙頭」人,湖南省腫瘤醫院腫瘤整形外科李贊團隊僅用2個小時順利為其切除巨大腫瘤,成功保留了全部重要血管神經。6月9日,小菊成功卸下包袱康復出院。小菊出生後即發現右頸部有「小手指」大小腫塊,不痛不癢也就沒有重視。
  • 郴州19歲少女頸部長出巨大腫塊成了「雙頭」人,專家團隊兩小時妙手...
    19歲的女孩小菊家住郴州,因為頸部巨大腫塊成為「雙頭」人,湖南省腫瘤醫院腫瘤整形外科李贊團隊僅用2個小時順利為其切除巨大腫瘤,成功保留了全部重要血管神經。6月9日,小菊成功卸下包袱康復出院。小菊出生後即發現右頸部有「小手指」大小腫塊,不痛不癢也就沒有重視。
  • 土方法鬥卡魚刺?專家說:「不科學!」
    頸部和上肢開始疼痛,並在活動時疼痛加重。 近日,41歲的劉先生來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心腦病科副主任劉天助博士後的門診就診,查體發現,左側甲狀腺部位輕觸疼痛,貌似有腫塊。
  • 杭州女子頸部有了腫塊沒在意,兩月後腋下鼓出個包,竟是癌轉移了
    47歲的王女士兩個月前摸到自己左側的頸部有個小腫塊,沒有太在意,心想是不是自己累了所以導致淋巴結腫起來了。哪知道隨後左側腋窩下竟然也鼓出一個包,而且這包越來越大,摸上去還硬硬的。故對所有甲狀腺的腫塊,無論年齡大小、單發還是多發,包括質地如何,均應提高警惕。另外,頸部超聲檢查是診斷甲狀腺腫物性質的首先檢查,且可以發現觸診難以發現的較小腫物;其次是當超聲發現可疑腫塊後的細針穿刺病理學檢查,可以進一步幫助明確甲狀腺腫物的性質。有的患者甲狀腺腫塊不明顯,因發現轉移灶而就醫時,應想到甲狀腺癌的可能。甲狀腺癌的治療原則為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