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莎翁巨作,說一世情話——最會「撒糖」的翻譯家朱生豪

2021-01-08 陸芊夢

日本人曾說,「中國是無文化的國家,連莎翁的譯本都沒有。」1935年朱生豪毅然投身《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的翻譯,為方便中國讀者閱讀,打破了英國牛津版按年代編排的次序,而分為喜劇/悲劇/史劇/雜劇四類編排,先後譯莎31種,他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較早的人之一,譯文風格別具特色,為國內外莎士比亞研究所公認。

朱生豪是誰?

莎翁作品譯者,二十世紀的翻譯大家。

知乎上有人這麼評價他:「文筆不輸魯迅,浪漫不遜徐志摩,氣質不讓朱湘。」

1912年2月2日,朱生豪生於浙江嘉興一個沒落的商人家庭。

1922年冬,母親病逝,1924年父親患病去世。

痛失雙親後,12歲的朱生豪便和兄弟們開始了寄人籬下的日子。

幼年的變故對一個人的性格有著難以磨滅的影響,每個人都帶著童年的烙印,長成了獨一無二的自己。

朱生豪變得更加孤僻,學業上卻勤奮有加,成績優異。

1929年高中畢業,經校方推薦,保送入杭州之江大學,享受獎學金,主修中國文學,以英文為副科。

」大學二年級參加」之江詩社「,他的才華折服了一眾同學老師的心。

「之江詩社」的社長夏承燾老師評價他說「其人今年才二十歲,淵默若處子,輕易不發一言。聞英文甚深,之江辦學數十年,恐無此不易之才也。」

他是一個沉默寡言的翻譯家,以性格內向為人熟知。他曾這麼形容自己:「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格外厭世。」

可他對一個人卻有著說不完的話,把一生的調皮,深情與孩子氣都給了她。這個人便是他大四時的學妹,年長他一歲的宋清如。

宋清如,1911年生於江蘇常熟,家境富庶。因不滿家庭包辦婚姻,表示」不要嫁妝要讀書」是一位頗有主見的新女性,被譽為有「不下於冰心女士之才能」的女詩人。

因詩結緣,因才生情,因愛結合。有的人一相逢,註定勝卻人間無數。

有人說,朱生豪的一生就幹過兩件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給宋清如寫情書。1933年大學畢業後,在上海世界書局任英文編輯,參加《英漢四用辭典》的編纂工作。1935年上半年朱生豪決定翻譯莎翁巨作特地寫信告訴宋清如:「我要把譯著作為禮物獻給你。」他每兩三天就要寫一封信,把思念全都付諸筆端,譯文的繁雜與枯燥因著一股信念和愛的人的期待而趣味橫生。

1937年日軍進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隨身織帶有牛津版《莎士比亞全集》和部分譯稿,寓所連同已完結的譯稿悉數被焚,隨後輾轉至各地避難,一有空閒便開始埋頭補譯不幸「夭折」的譯稿。

1938年夏,重返上海租界開業的世界書局。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了租界,衝進報館,朱生豪混在排字工人中得以逃脫。

戰亂中遙遙相守,困苦中互相慰藉,1942年,愛情長跑近十年的朱生豪與宋清如在上海舉行了簡樸至極的婚禮。

一代詞宗夏承燾為其題字: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新婚後的夫婦二人,他全身心地譯莎,她全權料理家務。日子雖清苦,有了愛的人相守而滿足。

朱生豪不願效力敵偽政權,靠著微薄的薪水度日,僅用兩本詞典,把莎劇裡晦澀難懂的英語化為雅俗共賞的語言,典雅清新而不失意境。1943年他健康日衰,仍筆耕不綴,1944年6月病情危重,被確診為肺結核,他不得以暫停未完的譯稿,悲痛地說;"早知一病不起,拼著命也要把它譯完。「

1944年12月26日,拋下新婚兩年半的妻子和剛滿周歲的兒子,朱生豪含恨離開人間,年僅32歲。

三毛痛失荷西時說,」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

宋清如悲痛欲絕,那個每天變著法逗她笑,給了她所有溫柔與深情的男子,再也看不到了。

可她還是帶著朱生豪未競的事業,一邊整理校對譯稿,一邊撫養稚子長大,此生未曾再嫁。

如今,朱生豪故居的門前有一處她與宋清如相擁的雕像,仿佛他們一直不曾離去,那些情至深處的書信,依然打動著每一位憧憬愛情的人。

朱生豪情書合集

1,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2,這兩天我很快活,而且驕傲。

3,你這人,有點太不可怕。

尤其是,一點也不莫名其妙。

4,我想要在茅亭裡看雨、

假山邊看螞蟻,看蝴蝶戀愛,看蜘蛛結網,

看水,看船,看雲,看瀑布,

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覺。

5,我想作詩,寫雨,寫夜的相思,寫你,寫不出。

6,為什麼不來信呢?不是因為氣我吧?我所說過的話都是假的,你一定不要相信我。

7,我們都是世上多餘的人,但至少我們對於彼此都是世界最重要的人。

8,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

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

9,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世界如此古怪,我巴不得永遠和你廝守在一起。

10,不許你再叫我先生,

否則,我要從字典中查出世上最肉麻的稱呼來稱呼你。

11,要是你真比我大,那麼我今後每年長2歲,總會追及你。

12,總之你是非常非常好的,我活了二十多歲,對於人生的探討的結果,就只有這一句結論,其他的一切都否定了,當然我愛你。

13,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

14,只有你好像和所有的人完全不同,也許你不會知道,

我和你在一起時較之和別人在一起時要活潑得多。

與半世絕緣的我,只有你能在我身上引起感應。

15,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

如果沒有你,即使我愛了一百個人,或有一百個人愛我,我的靈魂也仍將永遠彷徨著。

你是Unique(獨一無二)的,我將永遠永遠多麼多麼地歡喜你。

16,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時卻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愛你。

你如照鏡子,你不會看得見你特別好的所在,

但你如走進我的心裡來時,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樣好法。

17,要是世上只有我們兩個人多麼好,我一定要把你欺負得哭不出來。

18,但願來生我們自幼相識,能終日在一起,每天每天從清晨到夜深,恨不得所有人都走開。

19,回答我幾個問題:

(1)、我與小貓哪個好?(2) 、我與宋清如哪個好? (3)、我與一切哪個好?

如果你回答我比小貓比宋清如比一切好,那麼我以後將不寫信給你。

20,不須耳鬢常廝伴,一笑低頭意已傾。

寄給你全宇宙的愛,和自太古至永劫的思念。

接到你的信,真快活,風和日暖,令人想永遠活下去。

十年愛情長跑,兩年半的相伴,五十三年的孤守。這便是愛情的力量。

七夕佳節,願」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願每一個人都能遇到彼此相愛,相守一生的伴侶。

相關焦點

  • 翻譯家朱生豪
    只有門口"朱生豪故居"幾個字是明亮的。在故居的院子裡摘了一片無花果樹的葉,夾在筆記本裡。我是帶著翠綠的葉兒,手中捧著一本近期最愛的書離開故居的。 宋清如先生是1997年故世的,她在故世前的十年,一直生活在這裡。很遺憾,在她生前我從未曾來過這裡。
  • 肉麻的情話,只服民國翻譯家朱生豪,簡直甜到腿軟!
    在民國,要提到誰說情話最厲害,不服徐志摩,不服鬱達夫,只服朱生豪!朱生豪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翻譯家,筆名朱朱、朱生,光是看看朱朱這個筆名就知道,這是一個多麼肉麻的翻譯家,可以照見他能把他的感情生活過得多麼甜蜜!
  • 我是永遠的宋清如至上主義者——朱生豪
    1933年,朱生豪大學畢業,後來去了上海世界書局英文部擔任編輯,兩年後,朱生豪開始了伴隨他短暫餘生直至生命終結的莎士比亞戲劇翻譯工作。一本《牛津詞典》,一本《英漢四國詞典》,一場單槍匹馬的翻譯之旅。愛情,是人類最富有魔力的情感,總能使人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能使一個沉默寡言的木訥書生噴湧出說不完的浪漫情話,能使一個古怪孤獨的孩子搖身一變化作一個可愛的、肉麻的追愛人。朱生豪大四的時候,在一次「之江詩社」的活動中遇見了宋清如,從此木訥書生便成了滿嘴情話的話癆,有說不完的情話,寫不完的情書。
  •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最會說情話的翻譯家朱生豪的浙大情緣!
    朱尚剛先生講話中華譯學館《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朱生豪卷》首發朱生豪先生逝世75周年紀念展開展「幾處民房,縷縷炊煙直上」十九世紀初,浙江嘉興正是一處粉牆黛瓦的溫柔水鄉。朱生豪10歲時,母親病逝,兩年後,父親也因病去世。父母的相繼離世讓他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童年,並造就了沉重、憂傷,甚至還有點古怪的性格。1929,朱生豪從秀州中學畢業,由於家境貧困,他本來已經無法繼續升學。然而,校董會認為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經商議之後,決定保送他進入當時剛剛復學的之江大學(浙江大學前身)。
  • 從現代文學研究到新譯莎翁全集——對話作家、翻譯家,首都師範大學...
    簡單說,新譯莎翁全集緣起於2012年4月訪美時,我與美國作家韓秀(Teresa)女士在她書房裡的一次聊天。韓女士說願將我新譯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推薦給臺灣商務印書館。後來,臺灣商務印書館的方鵬程總經理在一次郵件中忽然發問:「若由臺灣商務印書館邀您重譯莎翁全集,您會考慮嗎?」《新譯莎士比亞全集》由此而來。這算是機緣吧!後來出版上有些未料的變故,最終《新譯莎士比亞全集》在天津人民出版社落戶。
  • 「情書聖手」朱生豪:在他短短的33年人生裡,給愛妻寫了540封信
    你會講情話嗎?今天我要說的一個人,也是一個情話高手。他白白淨淨的,身體經常看起來弱不禁風,話也不怎麼說,但是在遇到自己喜歡姑娘的時候,卻擁有著無盡的熱情。他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之中,給愛妻寫了足足有540封信。他就是朱生豪,我國近代著名的翻譯家。
  • 《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朱生豪卷》在浙大首發
    12月18日,朱生豪先生逝世七十五周年紀念展開展儀式暨中華譯學館《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朱生豪卷》首發儀式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舉行。該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朱生豪是中國著名的詩人、翻譯家,1929年就讀於浙江大學的前身之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和英語系,1936年春24歲著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他的翻譯以「保持原作之神韻」為宗旨,是對我國傳統「信達雅」翻譯理論的創造性發展。其譯文質量和風格卓具特色,為國內外讀者和學界所公認。
  •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大翻譯家的愛情可以有多幼稚!
    要是評個情話大王,那朱生豪鐵定是名列前茅的。以前看到這個名字時,立馬想到他是著名翻譯家,有多牛呢?人家天天跟莎翁打交道,他的譯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是迄今中國莎士比亞作品的最完整的、質量較好的譯本。在翻譯事業上,他向來以態度嚴肅認真著稱,「求於最大可能之範圍內,保持原作之神韻」是他的宗旨。
  • 朱生豪和宋清如: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同樣是這位略帶憂鬱氣質的男孩,竟也可以寫出如此清甜無比的情話。譯莎翁文字,訴情如情話,這便是朱生豪全部的生命了。1912年2月2日,朱生豪降臨在浙江嘉興鴛鴦湖畔的一戶正在凋零的商賈人家。雖經濟不景,然父母恩愛,且朱生豪勤勉好學,常為家族掙得榮光,一家人的日子便也安怡和順。誰料,安怡的歲月竟如此短暫。
  • 南湖畔的翻譯家、詩人——朱生豪(中英雙語)②
    「神韻說」下的朱生豪翻譯思想在那些戰亂的特殊歲月裡,朱生豪雖然為我們譯出了精妙絕倫的莎士比亞劇作,但由於他英年早逝,再加上一生只勤於翻譯,極少寫譯論文字,除了在給愛人宋清如寫的書信中偶爾涉及翻譯的零星議論外,並沒有給世人留下多少翻譯理論方面的東西。
  •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翻譯家朱生豪與宋清如(整理/熊多智)
    此後朱生豪便繼續潛心於莎劇譯作,完成了國內《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的最早譯本。朱生豪也是國內第一位獲得國外莎劇研究學者認可的譯者。但朱生豪卻在1944年便去世了,丟下了妻與幼子。作為才子情痴,他寫下大量情深雋永的詩文情書,而這些情書中,不乏優美之句,堪稱民國時期的納蘭容若、倉央嘉措。
  • 他天性木訥是翻譯界的巨匠,說出的情話卻溫暖而有趣
    朱生豪雖內向靦腆,但他寫起情書來卻是令人拍案叫絕。那些情書裡美好的詞句,哪怕時隔多年,也會隨著歲月流淌下來,綿延到人們面前,無不讓人心生感慨:一個不善言談的翻譯家寫出如此詩句,他對宋清如的愛意是多麼刻骨而悠長。
  • 朱生豪病中翻譯莎士比亞
    本文來源:譯博翻譯 轉自:安徽譯博翻譯諮詢服務有限公司 威廉·莎士比亞是公認的最重要的英語作家之一,他的各類戲劇作品共有37部。在中國,莎士比亞是最為人們熟知的外國作家之一,並被人們親切地喚作「莎翁」。
  • 文心清如許 譯筆生豪情——觀《哈姆雷特》劇後重憶翻譯家朱生豪先生
    《哈姆雷特》對於中國觀眾並不陌生,然而此次排演的新劇卻賦予了經典耀眼的重生:導演陳薪伊在舞臺上並置對照了兩個時空——一個屬於哈姆雷特,另一個屬於翻譯家朱生豪。  這是怎樣一種對話?  舞臺中央,數層臺階疊起的菱形平臺上,丹麥王室的喧囂與憤怒穿透了劇場;而舞臺右前側一方小小的空間裡,朱生豪在殘敝的病榻前奮力書寫,與他的妻子兼助手宋清如相守相依。
  • 中國翻譯莎士比亞最多的人:朱生豪的「書單」
    在朱生豪的日記、書信、傳記中尋章摘句,拉出一張屬於他的書單,會發現這清苦、哀怨的讀書人亦有無異於常人的樂趣,以及超脫於俗世的精神。兩部詞典若沒有苦譯莎翁的十年艱辛,朱生豪會從事何種文字工作?他自己已有答案——編詞典。
  • 朱生豪情書節選
    朱生豪被稱為一代譯莎巨匠,所翻譯的180萬字的《莎士比亞全集》, 譯文質量和風格卓具特色,為國內外莎士比亞研究者所公認。
  • 翻譯泰鬥朱生豪的愛情:有一種深愛,叫彼此「成全」!
    不知道大家對朱生豪是否熟悉,他是民國時期最偉大的翻譯家之一,就是因為他的殫精竭慮,打破了外國某些人:嘲諷中國沒有人能翻譯出莎翁(莎士比亞)的作品的謠言。 朱生豪遇到愛情後,就是這樣。他會對宋清如說: 「接到你的信,真快活,風和日暖,令人願意永遠活下去。世上一切算得甚麼,只要有你。」 「你頂好,你頂可愛,你頂美,我頂愛你。」
  • 靠著兩本英文詞典朱生豪用生命翻譯《莎士比亞》劇本·杭州日報
    一段最重要的時光在杭州度過  朱尚剛說,杭州在父親的生命中佔有重要角色,在這裡,他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還收穫了寶貴的愛情。  1929年,朱生豪以優異的成績被嘉興秀州中學保送到省城杭州,進入當時杭州知名的高等學府——之江大學(今浙江大學之江校區)學習,主修國文,選修英文。
  • 相聚浙大,為一個共同的名字——朱生豪
    朱尚剛面帶惋惜地介紹,在杭州時,母親將父親最有價值的一批信件帶在身邊,特別是有關譯莎和有父親詩作的信,但都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目前保留的300多封信,都是留在嘉興老家的,談到譯莎的有二三十封。」 說到展出的朱生豪抄錄莎士比亞《亨利五世》劇本第三幕部分英文臺詞時,朱尚剛十分感慨,《亨利五世》是父親最後翻譯未完的莎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