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要求再提前下達一批地方專項債,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2020-12-13 澎湃新聞

穩投資再加碼,3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再提前下達一批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全國發行地方債規模達15291.97億元。其中,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0343.85億元。

此前,財政部已兩次提前下達今年新增地方專項債限額:2019年11月,提前下達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2020年2月,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480億元,其中專項債務限額2900億元。兩次共下達專項債限額12900億元。

國常會要求,要在前期已下達一部分今年專項債限額的基礎上,抓緊按程序再提前下達一定規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原則,對重點項目多、風險水平低、有效投資拉動作用大的地區給予傾斜,加快重大項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設。各地要抓緊發行提前下達的專項債,力爭二季度發行完畢。

海通證券此前分析稱,2020年1至2月地方專項債發行量明顯增加、發行時間提前,發行節奏明顯加快。2020年1月1日到3月19日,全國共發行地方債13763.1億元,其中專項債10134億元,佔提前下達專項債額度的78.6%。

從資金投向看,專項債投已不再主要投向土儲和棚改,而大部分投向基建。截至2020年3月19日,全國所發行10134億元地方專項債中,85.3%的資金投向基建,而2019年專項債投向基建的比例為25%左右。

3月27日召開會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過後地方政府基建項目融資仍將以專項債券為主,2020年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有望達到3萬億元。

地方項目建設方面,3月31日,上海舉行2020年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暨特色產業園區推介活動,總投資約4418億元的152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其中外資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60億美元。

目主要涉及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智能製造、新能源和高端智能裝備、新材料、金融服務、商業零售、商務服務等重點領域,將為上海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加快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如何用?債務風險怎麼防?蘿蔔快了會否...
    針對9月4日國常會提出的「六穩」要求,9月6日,財政部召開關於加快發行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新聞發布會,對相關的背景、情況、政策做了解讀。9月4日,國務院第63次常務會議,部署精準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穩」工作,特別部署了用好專項債工作。
  • 財政部權威解讀為何提前下達專項債新增限額
    為此,國務院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增強緊迫感,主動作為,把做好「六穩」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圍繞辦好自己的事,用好逆周期調節政策工具,在落實好已出臺政策基礎上,梳理重點領域關鍵問題精準施策。  加快發行使用專項債、提前下達2020年額度等系列部署,就是積極財政政策主動作為、精準施策的表現之一。
  • 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本報訊(記者 黃翹楚 李春林) 今年以來,臨滄市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紮實推進「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切實做好資金爭取、項目儲備、要素保障、建設推進等工作,確保各項目建設快速高效推進。截至目前,32個重大項目已累計到位資金237.4億元,開工以來累計完成投資591.2億元。
  • 新增地方債額度快速下達 生態環保項目投資將加碼(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財政部最新消息,為了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進度,近期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480億元。加上此前提前下達的專項債務1萬億元,共提前下達18480億元。據統計,今年1月共發行專項債7148億元,其中用於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2870億元,鐵路、軌道交通、機場、收費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2060億元,醫療衛生、教育、鄉村振興等社會事業1203億元,農林水利、汙水垃圾處理等生態環保項目1015億元。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專項債結構中,土儲及棚改板塊佔比最大的局勢被打破,房地產所佔額度被分配到其他民生短板。
  • 排險地方債
    基於2020年全國人大會議推遲召開的特殊情況,為不影響地方債發行進度,財政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申請相關程序後,在2020年4月提前下達了第三批地方債新增額度。在三批債券提前下達完成後,年內提前下發的債券總額度為28480億元,超過了2019年新增額度60%的比例限制。
  • 發改委已反饋八批專項債項目清單 將按月開展發行使用情況調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獨家丨發改委已反饋八批專項債項目清單,將按月開展發行使用情況調度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了解到,近期國家發改委已下發通知,要求地方通過國家建設重大項目庫按月開展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發行使用情況調度
  • 地方政府怎樣用好專項債新增額度?來聽專家怎麼說!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告訴記者:「對於提前下達的專項債新增額度,各地圍繞項目的遴選、論證、測算、審批等各項流程不僅需要提速,更需要確保質量。因為這次提前下達部分新增額度,最終目的是要帶動有效投資,支持補短板擴內需。要確保『有效』,就必須讓專項債從發行到使用、從投資到收益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做到合規、高效和優質。」
  • 地方重大項目投資按下「快進鍵」 14個信息基建支持項目出爐
    據悉,中央預算內投資將比去年增加4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將比去年增加8000億元,還將創新多種融資方式吸引民資參與,新一輪符合新規的PPP項目有望加快上馬。  多地重大項目投資加力提速  上海市2019年重大工程建設投資計劃顯示,2019年將安排市重大工程正式項目138項,預備項目28項,新開工項目23項,建成項目11項。
  • 專項債的優勢和作用
    在建設新設項目時,通常採用項目「資本金+專項債」的模式運作,資本金多來自地方政府的支持,作為撬動配套融資的核心;專項債在總投資中佔比通常約為45%-65%,作為跟進。例如2020年至2022年山西省本級國道239盂縣境內夫城口至肖家匯段公路改線工程:(1) 項目建設內容:項目起點位於陽泉市孟縣夫城口村既有東太路與國道239平交處,終點位於盂縣.上杜鎮肖家匯。
  • 中誠信國際:建議加快地方債發行和使用進度 提高債券資金使用效率
    伴隨近幾年專項債的大幅擴容,尤其今年在抗疫情、穩增長需求大幅加大的背景下,新增額度超常規提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有所上升,地方政府專項債務率(專項債務餘額/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也已攀升至100%以上,專項債務風險已不容忽視。與此同時,專項債募投項目迅速攀升,但由於專項債項目存在制度設計、建設運營等方面的不足,項目全生命周期中仍面臨較多風險,例如資金閒置及挪用風險、項目收益不及預期風險等。
  • 萬億地方債快速擴容:期長利低 誰來接單?
    事實上,5月之前,地方政府專項債已經提前下達3批額度:去年11月,提前下達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今年2月,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480億元,其中專項債務限額2900億元;今年4月,再提前下達1萬億專項債,並要求5月底用完,三批專項債共2.29萬億。
  • 林武主持召開山西項目建設推進會議
    會上,省直有關部門匯報了全省項目建設、「十四五」省級專項規劃編制、爭取政策支持和項目謀劃落地等情況。11市和轉型綜改示範區匯報了項目謀劃推進情況、存在問題和下一步打算。林武認真聽取匯報,對各市和相關部門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狠抓項目建設的做法和成效給予肯定,對需省級層面協調解決的問題逐一回應、現場調度、部署落實。  林武就下一步推進項目建設提出四點要求。
  • 財政部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
    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  財教〔2020〕1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的通知》精神,提高預算完整性,經研究,現提前下達你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2021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項目代碼:Z155050000005,收入列2021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1100247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收入
  • PPP與專項債的交替輪迴
    《通知》第四條簡直就是給地方政府會重新考慮項目更合適的投融資模式。比如前期謀劃了假項目騙取資金的,或者故意做大項目套取資金的,或者項目謀劃太急,結果後面發現土地、規劃、環評有問題的項目,給地方政府機會調整。
  • 財政部:各地正抓緊按規定推進發行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
    今年,財政部按照能下盡下的原則,繼續加大轉移支付提前下達力度,除據實結算、政策尚在細化、應急救災等特殊項目外,其他轉移支付資金在10月31日前已經按照規定提前下達完畢。據統計,一般公共預算轉移支付提前下達6.38萬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提前下達6.21萬億元(其中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2.74萬億元),專項轉移支付提前下達0.17萬億元。
  • 旅界專研|文旅企業債權融資方式選擇(下):專項債
    專項債(收益債券)和一般債券(普通債券)的區別是,前者是為了籌集資金建設某專項具體工程而發行的債券,後者是地方政府為了緩解資金緊張或解決臨時經費不足而發行的債券。對於一般債券的償還,地方政府通常以本地區的財政收入作為擔保,而對於專項債,地方政府往往以項目建成後取得的收入作為保證。2、發行條件和總體要求專項債採用記帳式固定利率附息形式。
  • 到底什麼是專項債?為什麼它如此重要
    在政治局會議要求「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的背景下,2018年8月,財政部要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且可以不受季度均衡要求限制。截至7月,全國新增專項債發行額約為2000億元,遠低於2018年新增限額13500億元。按照財政部加快發行專項債的通知要求,則8月至9月,全國將發行約9000億元,剩餘約2500億元額度將在10月發行完畢。
  • 新增專項債資金怎麼用?財政部:堅持不安排房地產相關項目
    7月29日,財政部網站發布《關於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稱《通知》)稱,對近期下達及後續擬下達的新增專項債券,力爭在10月底前發行完畢。《通知》賦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權,對因準備不足短期內難以建設實施的項目,允許省級政府及時按程序調整用途。確需調整用途的,原則上應當於9月底前完成。
  • 什麼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截至3月,各地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部用於鐵路、軌道交通等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保,農林水利,市政和產業園區等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還確定了將再提前下達一批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什麼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