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血》:雪梨歌劇院一日遊,「成龍到此一跳」

2020-12-17 影海泛舟

出生於1954年的成龍,今年已經64歲了,在和他同時期的演員當中,周星馳早就棄演從導,劉德華因傷也宣布了退出,周潤發基本處於半退休的狀態,梁朝偉雖然還能演,不過最近這幾部電影讓影迷大呼影帝晚節不保。唯獨成龍這幾年不但作品數量有增無減,質量相對上乘,票房自然也每每大賣。成龍的最新作品《機器之血》依然延續了成龍打遍全球的風格,這次是在澳大利亞拍攝取景,說到澳大利亞,他的雪梨歌劇院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儼然應成為澳大利亞的標誌性建築,就像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北京的鳥巢一樣。這次,成龍便在這上面完成了他的標誌性動作:成龍跳。中國人旅遊喜歡刻到此一遊的習慣,但在成龍這裡,可能要改成:成龍到此一跳了。

《機器之血》除了成龍動作是一大看點外,和歐陽娜娜的父女戲也是全片的一個情感紐帶,不知成龍是不是年紀大了,最近這兩部片子的情感戲都集中在父女感情這上面,《英倫對決》是為了給女兒復仇,《機器之血》則是保護女兒的成長,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成龍和自己的女兒吳卓林的感情糾葛,或許正是現實生活中的父女感情缺失,讓成龍不得不在電影中找回吧。這種拳拳愛女之心,通過電影也可見一斑,只是現實世界有些事情不是那麼容易解決。

羅志祥在《機器之血》的表演讓人感覺他是不是剛從《西遊降魔篇》的劇組出來,每一句話都非常的搞笑,雖然成龍電影被定義為喜劇動作電影,但是這幾年成龍的電影中喜劇的成分確實在銳減,而且劇情也限制了他喜劇的發揮,羅志祥的加入顯然是為了補這個短板,並且也做的不錯。果然是周星馳調教過的,出手就是不凡。

這次演成龍女兒是臺灣的才女歐陽娜娜,2000年6月15日出生於臺北,可謂是00後了,雖然年紀不大,只有17歲,但歐陽娜娜的演技卻完全不像17歲的樣子,完全沒有青澀的感覺,和成龍羅志祥演對手絲毫不落下風,看來成龍的眼光還是不錯的。並不是隨隨便便找個小姑娘來演的。而且英文說的也非常好,前途不可限量。

最後值得一說的是片中的另外一個女演員夏侯雲珊,夏侯雲珊不但是《機器之血》的演員,同時還是編劇,功夫也是相當了得。令人好奇的是,夏侯雲珊還是成龍兒子房祖名的電影《給野獸獻花》以及房祖名首部電影《北京朝九晚五》的編劇。看來她和成家關係不一般。影片中她短髮造型,身手乾淨利落,在國內的女演員當中,算是不錯的動作演員了。

相關焦點

  • 《機器之血》打出新花樣 首登雪梨歌劇院屋頂拍攝
    原標題:成龍新片《機器之血》打出新花樣   從《我是誰》中鹿特丹地標馬士基大廈的玻璃外牆,到《新警察故事》裡香港會展中心的屋頂,作為電影界最拼命的演員之一,成龍曾在全球多個地標建築上大展身手,現在又輪到了全球知名的雪梨歌劇院。在新片《機器之血》裡,他不光首次挑戰帶有科幻元素的動作片,還要登上雪梨歌劇院屋頂開打。該片由青年導演張立嘉執導,成龍、羅志祥、歐陽娜娜、夏侯雲姍等人主演,將於本周五上映。
  • 成龍再次挑戰高難度 登雪梨歌劇院屋頂拍動作戲
    成龍與羅志祥齊跳《你幹嘛》舞蹈   14日,電影《機器之血》在北京舉行發布會,曝光該片的終極預告、海報。導演張立嘉,主演成龍、羅志祥、歐陽娜娜、夏侯雲姍等主創悉數到場,分享拍攝經歷。現場成龍不僅首次透露雪梨歌劇院艱難拍攝經歷,還與羅志祥爆笑共舞《你幹嘛》。   電影《機器之血》 講述了林東(成龍 飾)為配合證人保護計劃捲入了一件與自己無關的案件的故事。
  • 「山寨雪梨歌劇院」不能一拆了之
    原標題:「山寨雪梨歌劇院」不能一拆了之  三年多前建成的江蘇阜寧縣山寨「雪梨歌劇院」,近日被悄然拆除。記者昨天在現場了解到,該建築頂部帆狀造型已經拆完。官方回應此舉是「漏雨改造」,但不會再建成原來的造型。(8月20日京華時報)   阜寧是蘇北的貧困縣,2010年上半年因建起「山寨中國館」而飽受質疑。
  • 你好,桂林版雪梨歌劇院!
    但不久的將來,在灕江之畔,桂林版雪梨歌劇院——灕江歌劇院將代表它的新生!桂林的小夥伴們晚報君就問你一句開不開心?激不激動?桂林版雪梨歌劇院2019年4月,桂林灕江歌劇院開建,並公布被稱為「桂林版雪梨歌劇院」的造型圖,引起廣泛關注!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簡介
    雪梨歌劇院佔地1.8公頃,坐落在距離海面19米的花崗巖基座上,最高的殼頂距海面60米,總建築面積88000平方米,有一個2700座的音樂廳,一個1550座的歌劇院,一個420座的小劇場。此外,還有展覽、錄音、酒吧、餐廳等大小房間900個。實際上是一座可以滿足多種需要的文化中心。  雪梨歌劇院造型獨特,外觀不凡。八個薄殼分成兩組,每組四個,分別覆蓋這兩個大廳。
  • 他是雪梨歌劇院的設計者,卻發誓不再去雪梨
    出國前查過一些資料,對雪梨歌劇院的情況略知一二,可真正靠近雪梨歌劇院,還是由衷地感嘆:實在太美了!很佩服歌劇院的選址人,因為歌劇院的地理位置實在太絕妙了!它建在雪梨港畔的舌狀半島上,三面臨水,正面正對著海港大橋,背後倚著植物園,它,與它周邊的海港大橋、錯落有致的樓宇、蔚藍的大海、宜人的植物園等等,構成絕妙佳景。
  • 《雪梨歌劇院》旱地忽律-協助拍攝
    雪梨歌劇院【第1幅圖】此作品由深圳攝影愛好者沈先生在著名的太原地區拍攝雪梨歌劇院【第2幅圖】此作品由泰安攝影愛好者鳳先生在著名的廣安地區拍攝雪梨歌劇院【第3幅圖】此作品由上海攝影愛好者詹先生在著名的瀋陽地區拍攝
  • 浩浩遊記:雪梨因為歌劇院而出名,也因它成了著名的文化中心
    有有一朋友想去澳大利亞,看一看墨爾本的風情,澳大利亞的氣候和中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說一次又一次的吸引著我們前去參觀。在澳大利亞,除了墨爾本之外,還有雪梨這樣的大城市,一定不能錯過。雪梨是澳大利亞一個比較重要的城市,也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一個城市。
  • 藝術文化的殿堂,雪梨的魂靈——雪梨歌劇院
    建築提供給人類一個棲身之地,增強了自信,提供了認同,展示了文化,記錄了歷史,這就是著名建築給人類的意義。今天,松米給大家介紹的是舉世聞名的一座建築---雪梨市地標建築物「雪梨歌劇院」,由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設計的一座結合劇院和廳室的水上綜合建築。為什麼是他呢?
  • 雪梨24hr:歌劇院背後的文藝氣息
    一提到雪梨,相信大家十之八九浮現在腦海的都是歌劇院和海港大橋。自1973年建成以來,雪梨歌劇院不僅成為了雪梨乃至澳洲最為人知的地標,更是全球當代建築的經典之作甚至可稱之為奇蹟。誠然,想要遊覽雪梨,跟隨每年到此一遊的800萬遊客的腳步自然不會錯,然而除了歌劇院,這座城市更為真實、有趣和迷人的一面,其實往往藏在人潮之外的街頭巷尾。
  • 雪梨歌劇院——不僅是雪梨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雪梨的靈魂
    雪梨歌劇院不僅是雪梨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雪梨的靈魂。其外形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白色屋頂由100多萬片瑞典陶瓦鋪成,經過特殊處理可抵擋海風侵襲。音樂廳和歌劇院為其中兩大表演場所,分別可容納2679名和1547名觀眾,欲欣賞表演者,可先索取節目表並預先訂位。
  • 世界地標建築-雪梨歌劇院
    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舞蹈、戲劇和音樂表演,澳大利亞歌劇院每年接待超過200萬名遊客,其中既有當地人,也有遊客。從雪梨的任何地方到雪梨的歌劇院通常都很方便。許多旅館為澳大利亞歌劇院提供往返服務。公共汽車、通勤火車和港口渡輪都經常在環形碼頭停靠。
  • JackieChan成龍在歐美的影響力到底有多高?全球最出名的華人巨星
    大家好,我是娛樂八號鋪的小編小八,今天呢就為大家聊一聊我們華人的國際功夫巨星,成龍。成龍的絕對算得上是所有華人明星中在全世界範圍內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成龍一生中拍過超200部電影,累計票房也已經超貴250億元,這在整個電影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 出澳洲記之探尋雪梨歌劇院
    若去探尋雪梨歌劇院,我建議從外圍開始。自巖石區當代藝術博物館側面一條向下傾斜的小路入環形碼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停靠在岸邊等待開往紐西蘭的Pacific Explorer大型遊輪。沿甬道繼續前行,隨著人群越來越密集,同歌劇院一樣馳名世界的劇院廣場也就到了。由100多萬片瑞典陶瓷鋪成的劇院白色風帆型屋頂和密集高大的臺階,在雪梨灣璀璨的陽光映照下放射出熠熠生輝的光芒。這裡是世界上最壯觀的戶外演出場地,可以為劇院的集會提供最大空間。
  • 雪梨歌劇院——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
    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位於澳大利亞雪梨,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已成為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該歌劇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
  • 雪梨的標誌:雪梨歌劇院和雪梨海港大橋
    雪梨海港大橋高聳於城市,始建於1932年,目前是世界上第六長的拱橋和最高的鋼橋。雪梨海港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從最高點到水高134米,是到澳大利亞的遊客必看的景點。從1998年開始,BridgeClimb開始允許人們攀登雪梨海港大橋。由於存在跌倒的危險,必須滿足某些要求,所有登山者都必須接受並通過血液酒精測試。對於到達橋頂的人來說,景色絕對是驚人的。在BridgeClimb運營的15年中,只有一個人在上升時死亡。但是,總共有兩個倒下了。雪梨歌劇院一直是澳大利亞的建築奇蹟。
  • 國慶之旅: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世界著名表演藝術中心!
    歌劇院最終比預定日期晚了10年完工。完工成本比原來增加了十倍。這筆錢是通過一系列的歌劇院拍賣和彩票籌集的。這座建築與1973年10月20日由女王主持落成。喬恩·烏松既沒有出席這次活動,也沒有在任何地方提到他的名字。
  • 雪梨歌劇院——澳大利亞的象徵,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雪梨歌劇院是是澳大利亞的象徵。它不僅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也是雪梨最容易被認出的建築。遠望它如一隊破浪遠航的船隊,鼓起潔白的風帆,又好象幾扇潔白的大貝殼側身沐浴著明媚的陽光,與周圍景色相映成趣。這座幾乎是20世紀最偉大的建築作品的的設計師是丹麥建築師喬恩.伍重。
  • 價格不菲的文化聲譽: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一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
  • 「帆船」商標之爭,雪梨歌劇院起訴一中國協會侵權!
    因為只要人們提到澳大利亞,在第一時間想到最多的建築也是雪梨歌劇院,然後腦中浮現出那個像大海淺灘上的一組貝殼,位於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靜靜地凝望遠方。說是像豎立著的貝殼也不盡然,雪梨歌劇院的外觀其實還很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