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沒學好,升初三暑假該怎麼做?

2020-08-21 吳鳳琴老師

初一初二沒學好,升初三暑假該怎麼做?

一、對初三、對中考要自信:

自信這兩個字看上去很虛,寫到第1條感覺是廢話,其實細細想一想,初一二學的不好,還想真正自信起來,是要有理論支撐的。

第一:初一初二的知識確實客觀(同學們應該能分得清主觀和客觀吧)比較簡單,誰說難是他不懂。

第二:中考是階段性考試,並不像高考一樣是選拔國之棟梁的考試。中考題很簡單!很基礎!

所以「初中知識的簡單」和「中考的簡單」,二者構成了你能自信起來的基礎。

開心暑假

二、暑假應該緊張而不慌張:

一旦擁有科學的有根據的自信,即使你現在是學渣,即使初一二學的不紮實,你應該會緊張起來,而不會慌張起來。

緊張當然是好事,人有適度的壓力,做的自然比沒壓力好,好比說還有10分鐘老師就要考察一篇課文背誦,你背的比誰都快,注意力超級集中;後面有一條瘋狗追你,你跑得比肯定比平時快。

所以緊張起來,就按部就班制定計劃,嚴格執行,穩打穩紮的,把暑假四五十天將近兩個月度過了。

一旦慌張了,就不知所措,很迷茫,不知道從哪裡入手,也不知道怎麼提高,心裡沒有底,沒人指導或點醒你,可能會心態上就放棄自己,抱著就這樣學下去,該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心態。

所以緊張和慌張是截然不同的。

3、談完了心態問題,第3點我們說說執行學習計劃的武器:自律。

自律,看似也是與課本知識完全沒有關係的東西,但與課本知識沒關的東西,往往更重要,這是能堅持學習的保障。

即使之前沒有自律過,初三了,也要自律一次自律的前提是要有清晰的目標,就像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你的目標是什麼?是普通高中,還是重點高中?是普通高中的重點班,還是重點高中的重點班?

我的建議是:目標一定要定高,往往發揮次一點,也能接受。不要定得太低,稍微發揮不好就考不上高中了。自己完全不能接受。

要比賽,就是衝著冠軍去的,即使冠軍得不了,得亞軍,季軍也行。中考,就是和全省、全市的幾十萬、幾萬人比賽。

人都是想放鬆的,沒有人喜歡一直坐在桌子前面學習,很累的!但往往累過了就倍感輕鬆,倍感勝利,如果你知道羅永浩,就是那個買錘子手機,賠了6個億的人,現在每天在直播帶貨還債(快還完了)。

他是一個高中沒有畢業的人,當年為了去新東方應聘英語老師,瘋狂的背單詞、讀英語,實在堅持不了,買了十幾斤成功學的書,堅持不了就讀一會成功學書,給自己打雞血,人生需要打雞血,需要雞湯,雞湯是有營養的,房間裡掛上標語「一定要考上某某高中、大學」,每天早上大聲的喊出來。困了累了,不要喝樂虎,要喝自己熬的雞湯、雞血。


人生需要雞湯,更要辨別清楚真雞湯、假雞湯


人生最怕的就是,當老了,問自己,從來沒有為自己拼過一次,是很可悲的。成功的人人生中往往有一段或幾段拼搏的經歷,非常精彩,以後你也會成家,奮鬥的經歷,對教育孩子,講出去也是一種驕傲,對自己人生也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沉澱。

所以學習本身就是學習。學習,並不是為了中考,為了考試,為了成績。學到的,始終是自己的,相信這一點。只要你拼了,學了。考不上高中又能怎樣?你學到了,是最重要的,沒有任何東西會阻擋住一個想學習人的腳步。再說老師說過了,中考真的很簡單,只要你學了,考個普通高中,是閉著眼睛能做的事情。

所以,定目標,心中有熱乎乎的理想,還怕不自律嗎?


4、數學。

一:從不會的地方學起。

我說過很多次,數學永遠是不可跳躍的,分成代數和幾何兩條線,你哪裡不行,就必須從哪裡學起,不在乎你現在是初二還是初三,還是高一還是高二,乘法不會,你就得從小學學起。

二:知識沒你想的那麼多。放輕鬆。

有些同學一想初一初二兩年的東西,要在暑假,要在初三前半年複習完,還要學習初三的東西,一想就頭大,覺得不可能,東西太多了。老師實話告訴你,初一初二的內容:真的很少。知識點本身沒多少,也比較簡單,就是針對性的練練相關的專題。現在以你初三的智商,再回頭看初一的數學書,不信你現在拿出來看看,當年初一講了一個月的內容,現在你只需要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就能學完,知識點很簡單,懂了知識點,去練十幾二十道題就可以了。

所以你哪個地方沒掌握好,就把哪個地方的專題,相關章節的基礎題簡單題練上10道20道就夠了,練完的錯題,再認真改錯、不懂的再去找人輔導講解就OK了。

記住複習順序:知識點搞明白,做例題,做基礎練習題10到20道,改錯。就這樣。

五、語文:

要分析1~2次語文試卷,看基礎知識,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作文,哪個部分失分多就重點做哪個部分的題,買試卷上的專題去做。

語文,不在乎是初一還是初二還是初三的語文,語文就是語文,和年級沒有關係。

六、英語(注意我說的學習順序):

單詞關,必須過。

如果單詞已經沒問題(課本單詞99%都會,課外單詞掌握少部分。),很好辦,去做題,聽課文,朗讀課文,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如果單詞還沒過關。

建議:每個單詞朗讀三遍英語,一遍漢語,20~40個單詞,一組。來上三個循環,也就不到10分鐘。讀完,蓋住漢語,自己考英語,能說出來的過,說不出來的,有紅筆做標記。

早晨背完的,中午花10分鐘,再考,背一遍。

晚上,再考一遍,背一遍。

一天三個10分鐘或15分鐘。堅持就好了。

今天背完明天忘,怎麼辦?

及時複習,每天複習。

背新單詞,花的時間長,但複習僅需2~2分鐘。比如背一遍背第1遍,20或40個單詞,要15分鐘,但複習這20~40個單詞,可能僅僅需要2到5分鐘。

所以,越到後面,每天至少要花一半的時間用在複習上。

切記:不要在一個單詞上停留太長的時間,這是無效的,就好比你看著老師的臉,看一小時,這輩子也不會記住我的,你把一小時分成60次,每次見一分鐘,你這輩子肯定會記住我的。

物理(人教版為例):

物理最大的好處就是:你想學好,隨時可以學好,為什麼?因為物理的每一章都是獨立的,像已經學過的初二物理第一章聲音,第二章光學,第三章物態的變化,第四章浮力槓桿滑輪等等,每一章都是獨立的。

初二物理沒學好?

一定方法不對!你說,老師你為什麼篤定一定是方法不對,而不是物理太難?因為初二物理是入門科目,肯定不會難,況且你想,初二物理最難的運算,僅僅是除法,怎麼可能會難呢?

學好物理的方法概述:

通讀物理書上的每一句話,把每一句話理解了,如果理解不了,劃下來,找輔導老師幫助理解,理解完了再去做題,通過做題再加深理解,我想至少就能保證在80%以上的水平了(普通高中最低要求)。後期,只需要再去跟著學校老師做題,就能提高了。

初三物理要不要提前學?

初二物理和初三物理完全沒有關係,所以可以提前學。暑假預習的方法和前面一樣,抓住物理課本,注重理解,再去做題。

化學:

初中化學,就是數學裡面的加減乘除的難度。連四則運算都不是。同樣的道理,入門科目永遠不難,千萬不要聽有些老師嚇唬人。

化學抓住課本:化學書上的每一個字都要讀到,每一個實驗都要讀到,邊讀邊劃,劃重點,劃有些概念,劃一些特殊的現象,顏色等等。學完一節,做一節筆記。

化學的知識點掌握了,做題自然不是問題,所以一樣不要著急做題,僅僅靠做題去學化學,是不行的。


暑假輔導班的問題:

有些人會想,既然初一初二學的不紮實,那麼暑假就報個輔導班,其實這個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你的自身情況,你哪裡不紮實,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那麼輔導班是以複習為主還是以預習為主,每個地方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你注重複習就報複習的輔導班,如果注重預習就報預習的輔導班,如果你的情況比較特殊,有某個點,某一類型的題不會,那麼你就得報1對1。

去輔導班到底是幹什麼的?

去輔導班是解決你的問題的!並不是去像學校一樣上課的。問題從哪裡來,問題就是每天你自己複習或者預習遇到的問題,拿到輔導班去解決,拿到1對1的老師那裡去提問。否則被動的像學校上課一樣,把暑假這幾十天推完,那麼輔導班的效果和意義就大打折扣了。

理性看待輔導班

無論是哪行哪業,學校還是校外,都有好老師,不好的老師,我們只需要管好我們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找對的人學習。自己學習如何選擇和甄別好老師就行。

千萬不要像有些人盼著培訓機構全都倒閉,上市公司新東方學而思倒閉才好,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態,就如同網絡上有一位家長向教育局舉報,說有學生在提前學習,在補課,結果最終一查,這個孩子的父母是老師,在單獨給孩子開小灶補課。盼著老師的孩子別學習?連教育局的人都笑了。中國首富馬雲說過一句話,把地主殺了,你也變不成地主。你家孩子要不要學習?為什麼要取決於別人家孩子學不學習呢?學習這件事,就像你需要錢吃飯過生活一樣,是剛需。別人家計劃絕食餓死還是天天吃大魚大肉,都不應該影響自己家正常吃麵條、米飯、炒菜。

自己家吃什麼飯,和別人家吃什麼有因果關係嗎?


自己家吃什麼飯,和別人家吃什麼有因果關係嗎


歷史上的很多偉人,從中國的孔子(輔導班鼻祖)、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數學家丘成桐(上過央視朗讀者節目),都做過家教,開過輔導班,所以古今中外輔導班一直存在(亞洲其他國家韓國、日本更激烈),你有需要你就找老師,找家教,沒需要就不去,不要被別人左右,在輔導班這麼一個小小的事情,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判斷,連要不要報班這種小事都被別人左右的人是很幼稚的。上著輔導班,再罵著輔導班,孩子能在被你認為是「騙子、就想掏我口袋錢的地方」學到東西嗎?記住,感覺會傳遞的。

甚至現在極個別孩子都抱著:老子交錢了,就給老子講。心態上把輔導班的老師當傭人當騙子,你覺得誰吃虧了呢?

總之,千萬不要看到別的孩子在補課,我就去補課,這樣是沒有效果的,是亂花錢,浪費時間。應該看:自己到底有沒有問題。花了錢,就是要解決問題的,市場經濟嘛。唯一不同的是:去輔導班和去醫院有點類似,去了,花了錢,不見得有效果,不管有沒有效果,還得把錢給別人留下。問題就出在:學到東西和治好病,這是需要雙方配合的,尤其是學習,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你也永遠無法讓一個真的不想學習的人學到東西。

假想如果孩子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有學習主動性了,帶著問題去輔導班,那你就是賺了,否則你就是虧了,就這麼簡單。


競爭,在各行各業,從精子拼命遊到卵子的時候,一出生到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成人世界,競爭都是存在的,不可能別人不學習,不賺錢,等著你,大家都一樣,這是不可能的。(我國歷史上特殊的十年,想大家都一樣,吃大鍋飯,事實證明也是不行的,事實上也是不平等的,競爭也很大)。


溫馨提示:

1對1老師輔導當然是最好的,但介於1對1的價格在那裡放著。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比較不錯的大學,我個人建議,這些211,985名牌大學(包括部分普通二科)的本科生是非常好的資源,價格也相對便宜,也非常有責任心(學習越好的,一般情況,越有責任心。這就是大公司為什麼從211985裡面選人才的原因之一。)如果你有甄別能力,可以讓大學生教自己的孩子,也非常不錯的。

說明:文中個別詞語,是意思表達所需,如感到不適。還是要理解作者真實的意思:自己的孩子,自己操心,不用管別人家孩子學還是不學,補還是不補。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不一樣的,同樣的分數背後,也是不同的學習情況,本文的目標讀者僅是」升初三同學及家長「。暑假做參考。

本來要發到微頭條,字數超過了2000字,就發到圖文版塊了。

【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關注我。篇篇給你學習乾貨。
如果對學習有困惑,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相信會帶給你觸動和收穫。
一切學習不好,都是明白的太晚。
一切學習不好,都是沒名師指路。


相關焦點

  • 初一初二沒好好學,馬上該上初三,卻突然覺悟了,還能學好嗎?
    一般來說,初一初二學得不好,到了初三真的很難實現「彎道超車」逆襲成功;因為畢竟初一初二是打基礎階段,基礎不穩,大廈將傾,「千層之臺,起於累土」的道理誰都懂。正確的思想覺悟是科學實踐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僅僅有思想覺悟而沒有切實的行動,一切也都只是「鏡花水月」;所以,開學就是初三了,現在就該馬上行動起來,而不是一味地遐想和愁思,這對自己的改變有百害而無一利。準初三學生現在最該做的,就是「知己知彼」、搞清楚自己到底學業上存在哪些困頓和不解,然後有的放矢形成科學的學習規劃,好好利用這個假期,儘量把自己以往丟失的東西,全部都撿回來。
  • 初一調整,初二定向,初三糾偏!這個暑假攻略,一定能幫到你
    初一、初二、初三,都需要步步為營,走好這階段的每一步,至關重要!暑假裡,學生的心情是異常激動的,在學校裡,經受住嚴格的校規校級,班級公約,學習充實。在假期,沒有了約束,學習也就無法保證,作為初中生的你,即將面對的--高考,暑期的學習,必不可少。如何在假期裡讓自己充實起來呢?下面和聚力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逆時針教育解讀|初一初二沒學好,初三還能逆襲嗎?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留意,在初中,有一個很神奇的現象:初一的時候,大家的學習水平都差不多,但一到了初二、初三的時候,自己的成績就下滑了,學習也跟不上。曾經跟自己一樣水平的同學,成為了可望不可及的學霸,成績一直遙遙領先。
  • 在上初一和初二的時候沒有學好,到了初三才努力還可以學好嗎?
    初一時成績屬於中上等,初二就學不上去了,在中等以下呆著,英語和副科都不太好,初三還有機會嗎?初一初二班裡常年20多名全校400多,初三慢慢從10幾名到最後第四名全校50多名。初中知識總量確實很少。當時很多一年就進步特別大的學生。如果你問高一高二沒好好學習高三能不能逆襲,那真的很難。不過我也從二本三本水平一年努力到了中流211,也就是常年四五百名到最後四五十名。不過這在同學裡面就很少了。
  • 初二升初三的暑假這樣安排,備戰中考!
    初二升初三的暑假,應該說是最後一個還能稍微放鬆一下,不那麼緊張的假期了。因為升入初三後的上半學期,一般到期末,學校會有一次整個地區的統考,成績出來日,每個孩子都能對照成績,看到自己在整個地區中的排名,距離目標學校的差距也一目了然。
  • 初一初二初三重要事件表及各科重要提醒
    很多家長和考生在初一的時候就想,中考雖然很重要,但是畢竟還有三年時間呢,初一不必在意,到了初二初三再努力也不遲。其實不然,都說「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這其實都是由於從初一的時候沒有做好規劃導致的日積月累下的差距。
  • 初一、初二成績平平,初三有望突破嗎?學哥學姐告訴你
    時間稍縱即逝,轉眼之間,這個暑假已經過半,一眨眼的功夫,新學期又要開始了!一開學,有一部分同學又踏上了中考之路,因為進入初三,中考這個詞將一直在耳旁縈繞。總是有一部分同學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在初一初二時沒有打下紮實的基礎,進入初三,便疑惑重重,自己初一,初二沒學好,成績平平,不知道初三還能突不能破,把成績提上去?接下來,就讓已經畢業的學哥學姐們來說說,他們是如何成功逆襲的?
  • 初一初二時的成績不好,在初三刻苦學一年,能否在中考時逆襲?
    最近也到了畢業季、期末階段,不管是什麼階段的學習,都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暑假,很多同學在暑假的計劃除了玩還是玩,然而有的同學卻在利用假期時間補習自己的不足之處,讓自己的知識可以更加靈活。那麼就會有人問了,如果在初一、初二的階段成績不好,在初三的時候刻苦學習,能不能在中考的時候逆襲考上高中呢?其實這個很難界定,怎麼樣算是成績不好的呢?如果說你在初一初二的成績屬於偏下遊的,而且所在的初中也不是重點中學,那麼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這樣的水平要想考上高中還是有困難的。
  • 初一初二初三重要事件表及各科重要提醒!開學前必看
    很多家長和考生在初一的時候就想,中考雖然很重要,但是畢竟還有三年時間呢,初一不必在意,到了初二初三再努力也不遲。其實不然,都說「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這其實都是由於從初一的時候沒有做好規劃導致的日積月累下的差距。
  • 初一升初二,數學不好,如何在這個暑假安排理科學習
    這個問題原來是這樣問我的:「初一升初二的孩子,理科薄弱,暑期需要安排物理班嗎?」慶幸的是題主你及時的注意到孩子「理科薄弱」這個問題,因為初一能被成為理科的也就只有數學了,所以你應該是從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或者是不夠好(沒達到你的期望值)而斷定孩子在理科上比較薄弱是嗎?放心好了,只要能夠發現問題,那麼就離解決問題不遠了——只需要做一些改變而已。
  • 初一、初二英語差,初三能趕上嗎?老師:事在人為
    初三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同學們要面臨著進入哪所高中繼續學習的問題。當然,這不是由同學們的個人意志決定的,而是取決於他們的中考成績,成績好的同學肯定是上重點高中了,所以,初三的同學格外的努力。可是,有的同學常反映說,「老師,我初一、初二英語學得差,初三我能趕上嗎?」
  • 初一升初二,該做的準備有哪些?
    小編寄語同學們在經歷了初中的第一個學年之後,對於初二的學習生活,多少會有自己的憧憬與設想。而現在暑假剛開始,各位的暑期計劃完成了多少?又為新學期做了多少準備呢?關於初二,小編今天就來和你們說道說道。同時,初二的學習任務相較初一也會加重,學科知識難度提高,對於自主思考學習的要求也更高。也許初一還能靠著記背來應付考試,到了初二是萬萬不能。2 知 識 點 集 中初二是承接初一、開啟初三的過渡階段,是初中學習的重要階段。
  • 初二升初三:化學知識提前預習,新學期開學變學霸!收藏備好
    初二升初三:化學知識提前預習,新學期開學變學霸!收藏備好化學這一學科,是同學們升入初三之後將會接觸到的新學科,也是中考必考的一科,所以對於同學們來說,化學之後一年的學習時間,就要進行中考,時間上是比較緊張的。也是因為學習的時間少,所以中考化學難度並不大。但有同學抱怨過:從初三上冊開始學化學,越往後學越學不懂。
  • 仟葉教育:初一打好基本功,初二初三蹭蹭蹭
    初一最重要的事情是__?__A. 夯實數學,計算滿分B. 學好英語,打好基礎C.中考數學,很重視學生的「計算力」,何況其它題目都建立在運算的基礎上,由於計算能力對初一至初三的重要性,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視!
  • 初二升初三:化學早早銜接好,學渣逆襲成學霸,附化學知識順口溜
    初二升初三:化學早早銜接好,學渣逆襲成學霸,附化學知識順口溜!初二升初三,也意味著就要正式進入備戰中考的狀態了,這個時候,大部分學校都非常重視,會安排學生在校補二十多天的課,主要就是為了提前結束新課的教學,多爭取時間給學生複習。
  • 晨覽作文|初一是道坎,初二是個坡,初三是座峰!附科學規劃表
    初中是學習的關鍵期,初二也是很多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對於學習的興趣也不夠充足,心態更是很容易發生波動,在這裡,給大家提供一些在進入初中後需要注意的問題。二、初二是個坡初二的知識量已經和初一不是級別了,中考很多難點知識都是在初二學習的,有句話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大家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 想要把初二這場仗打好,專注學習很重要: 1.
  • 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如何為迎接中考作準備?老師:送你三點小建議
    隨著期末考試的結束,暑假生活終於拉開帷幕,對於即將升入初三的同學們來說,這個假期並不輕鬆,因為,暑假過後就是充滿壓力和挑戰的畢業班生活。為了能在開學後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全力以赴備戰中考,同學們在這個暑假該做點什麼呢?在這裡,我想分享幾點對於初二升初三暑假安排的個人感悟。
  • 這些知識點的關聯性告訴你為什麼初一數學沒學好初三還得重新學
    初一是培養數學思想的最佳時期。因為初一學習的知識不多,感覺又相對簡單,學生和家長重視度不夠,但是卻忘了初一最重要是中學數學思維的培養。因為初一老師上課有充分的時間去拓展;而且初一是從小學算數到中學代數的過渡,很多新事物的衝擊,學生思維比較開放,沒有固化。比如:初一講絕對值的分類討論,那時候學得好的孩子,初三做含參的問題,顯得非常得心應手。初一還講了絕對值、幾何意義、數形結合、代數變形的整體思想,因式分解中各種變形技巧等。
  • 初三與初一初二竟有9大不同!看懂了成績才能蹭蹭漲
    有人說:初一是季前賽(熱身),初二是常規賽(積累),初三是季後賽(衝刺)。有人說:初一是地平線,初二是臺階,初三是屋頂。也有人說:初一是大自然的小鳥,初二是人工大棚飼養的小鳥,初三是籠子裡的小鳥。那麼初三與初一、初二到底有什麼不同?
  • 新初一/初二/初三學習到底有哪些不同?
    新初一、新初二、新初三的學習有很多不同之處不了解這些信息新學期肯定是會吃虧的新初二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有些孩子初一學習成績還不錯,可是到了初二卻一落千丈。數學對於數學來說,即將成為初二的同學,要有一個心理準備:初二這一年是關鍵年。初二數學所學的部分,佔整個初中階段知識點的一半。這是一個很驚人的分量。中考幾何的重頭戲:三角形全等和它的三大轉換,都要在初二全部講完。這一部分學習的難度,也可以跟學長學姐多多請教,聽聽經驗取取經,聽取學習方法才是最主要的。初一的學習主要集中在代「數」上,對學生整體思想的要求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