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時成績屬於中上等,初二就學不上去了,在中等以下呆著,英語和副科都不太好,初三還有機會嗎?
答案是還有機會,但是不能放棄,半途而廢。初一初二班裡常年20多名全校400多,初三慢慢從10幾名到最後第四名全校50多名。初中知識總量確實很少。當時很多一年就進步特別大的學生。如果你問高一高二沒好好學習高三能不能逆襲,那真的很難。不過我也從二本三本水平一年努力到了中流211,也就是常年四五百名到最後四五十名。不過這在同學裡面就很少了。
初三,其實是我們整個人生中非常特殊的一段經歷,我們會用一生來「學習」新的知識,體會或強或弱的學習強度。但除了在初三和高三,我們都不會用長達1年的時間來「複習」以前學過的知識。但是也有不少同學,來到初三,面對的不僅是備考的壓力,還有不自信帶來的恐懼:原本覺得自己挺聰明的,不用費力也能拿不錯的成績,直到初二快結束的時候,有些科目開始複習了,我才發現,有好多知識點我根本就不記得了。有時候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才發現自己的基礎太薄弱了,很多都不會了。中考就剩最後十個月了,感覺自己壓力特別大我想逆襲,那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
不管怎麼樣,多學總是沒錯的。說自己在中下水平,那起碼還沒到下等,不過哪怕到了下等,也仍然有補救的機會。初二開始跟不上,不知道是因為精神跟不上還是身體行動跟不上,精神跟不上身體行動也差的話,那都沒用了。那麼回歸正題,從初三開始認真學是可以學好的。當然我這裡說的學好是相對於你自身水平而言的進一大步。不過看你這麼問而不是去付諸實際行動,甚至你問初三了想學好應該怎麼學都要更好一點,起碼你自己是為了自己目標下了決心自己想要去學好,這樣問別人你能不能說實話有點弱。如果你想要信心,那我告訴你是可以的,這相對於想要去學的人,不想學不敢學一切都是後退不前的。
想要逆襲的第一把鑰匙就是認真跟著各科老師初三的一輪複習。初三開始是一個重新跟上學習進度的最好的機會,錯過了就很難再有時間追基礎知識了,儘量不要拋下學校的學業去獨自複習。然後自習時間和課餘時間額外給自己補習。
這裡的關鍵點有兩個:一是課本要倒背如流。我在初三找到的一個看書的學習方法是回想法。對於需要我背誦或者特別熟練的內容,光看是沒用的,記不住。我會在每看完一段之後合上書,自己把這一段寫下來,或者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或者自己把這一段的知識結構整理寫出來。當你能產出的時候,才是真正理解的時候。就這樣一點點把所有課本全掃一遍。當時即使是看不那麼重要的科目的課本,我都會發現很多老師甚至沒強調的細節,非常有收穫。
記住,要突飛猛進,我們就要比他人完成更多的事情,因此時間更有限,題海戰術最要不得。如果不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就是死路一條。一本最理想的題目書,會把某個知識點下面可以出的不同類型的題給你看,然後每個類型的題練個兩三次,加上講解。吃透題型後,每看到一個題目,我們都能在心裡大概浮現出這個題目考的是什麼知識點,應該從哪裡入手作答。實話說,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基本你考試就能所向披靡了!
二是抓住每次模擬考的寶貴機會戰場,即是模考。到複習後期,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一次模擬考試,基本模擬中考。老師還會把每次考試的成績打出來供比較分析用,這就到了我們刷榮譽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