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領域零的突破,讓無數中國人熱淚盈眶!(視頻)

2021-02-15 博士知庫

一聲驚雷,科技圈傳來了重磅消息!


請記住這個時間,2019年8月1日!全球科技都在報導中國晶片,就連世界最頂尖的雜誌封面都是用的中國晶片。



中國晶片領域最大的突破正式曝光!


據世界頂級科技雜誌,英國《自然》(Nature)雜誌報導,中國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施路平團隊研發的「天機芯」(Tianjic)迎來重大突破!自然雜誌直接將之放在封面,取名標題為《雙重控制》(Dual Control),作為人工通用智能(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領域的一個重磅應用案例進行了展示。


作為世界品牌500強,誕生於1869年的《Nature》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之一。


或許,你們並不知道這個消息對於中國意味著什麼?有多麼重要!



先來看看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顆晶片?


為什麼一經公布,全世界的權威科技媒體,都無一例外的把這一消息,置頂頭版頭條?為何一款晶片能引起整個科技界的高度關注?


因為這款「天機芯」(Tianjic)晶片無論是在性能上,還是工藝上,達到了一個顛覆性的高度!


清華大學的研發團隊在3.8×3.8 mm2的區域內,指甲蓋大小的晶片裡,安裝了含大約40,000個神經元和1000萬個突觸。



28-nm晶片由156個統一功能核心(FCore)組成,還結合了人工神經網絡和生物網絡的基本構建模塊 - 軸突、突觸、樹突和體細胞塊。


更可怕的是它史無前例的突破!


研究人員用一個輛自行車,驗證了這一晶片強大的處理能力。



語音控制「左轉」



語音控制「直走和加速」




自動跟隨主人



自動躲避障礙物


是的,你沒有看錯,搭配了天機晶片的自行車,實現了實時物體檢測、跟蹤、語音命令識別、騎行減速帶等功能、避障、平衡控制和決策。


「Tianjic動力自行車」讓無人駕駛自行車變成可能。


裝有Tianjic晶片的無人自行車


自行車如此,那如果是汽車呢?飛機呢?


這也意味著,未來搭載了智能晶片的物品,將不再是純粹的工具,而是一個能懂你心意、學你思維,模擬你大腦的機器人!像人腦一樣學習:人工智慧能夠模擬人腦的運行機制,從數據中自發總結出規律,自動更新、自動改進、自動優化。


「天機芯」讓萬物互聯變成可能!


這不僅標誌著中國在晶片領域又一次取得了巨大進步;更標誌著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也已經實現了重量級的突破!


晶片和人工智慧兩大領域的雙重突破!這不僅僅是科技界最高雜誌《自然》的觀點;


更意味著中國的晶片,人工智慧,科技真正在一步步得到全世界的認可。



有一種戰爭,不見血,不刺刀!卻比真刀真槍更殘忍——科技之戰。


物聯網,人工智慧;這些未來二十年最頂級的黑科技;不僅僅是中國,美國,英國在秘密研發!


基本上全世界的最頂級高科技公司,都在進行白熱化地攻關,爭奪,搶奪!包括老硬體巨人高通、英特爾,也包括新貴谷歌、Facebook等網際網路巨頭,全部都在日以繼夜地研究人工智慧處理器!


然而!今天,估計全世界都沒想到,中國,那個不起眼的中國!竟然後來居上,不但沒有在未來的人工智慧大戰中掉隊,反而率先研發出來全球首款人工智慧處理器的晶片!!!


這一刻,真的來之不易。。。


感謝清華大學!這才是中國高校的所作所為。如果不是登上《自然》封面,這樣一件驕傲的大事,可能又將被爛大街的明星消息淹沒;


感謝科學家!如果不是他們放棄了高薪的待遇,7年的堅持如一日努力,何曾會有過去中國向國外買晶片,變成了今天世界向中國看齊!!!



2555個日夜,科研者們絕不放棄,當初還是青壯年,現已步入中老年,黑髮變白髮,歲月浸染鑄就芳華!


「天機芯」從基礎的科研、到核心部件,乃至整個技術的創新,都是中國人自己自主完成的!


朋友們,不要再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了。


超算「神威太湖之光」、手機晶片「麒麟980」、衛星「風雲4號」、處理器「龍芯」、GPS「北鬥導航」.


一個個代表著民族力量,充滿中國風,中文命名的強大科技核武,一個接一個的出現在世界的舞臺中心。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一刻,我們終於等到了。


中國,加油!中國科技,加油!


來源:網際網路熱點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在職學位課程

相關焦點

  • 中國在兩個晶片領域取得突破,國產光刻機有望突破5nm
    中國在兩個晶片領域取得突破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國芯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特別是近一兩年,由於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企業的晶片封鎖,很多中國半導體企業都產生了強烈的緊迫感,並開始加大對晶片方面的研究力度。而在美國的「鞭策下」,近期「中國芯」相繼傳來打破歐美壟斷的好消息!
  • 中國在人工智慧和晶片兩大領域又取得一項重大突破
    而目前廣為人知的人工智慧,其實在應用領域大都還相當初級,或者相當簡單。 一般認為,人類要實現通用人工智慧的路徑實際上只有兩條:一是計算機科學導向,二是神經科學導向。由於兩條路徑在思路、理念和實現等方面都存在根本性的差異、依賴於不同的開發平臺、彼此間互不兼容,給通用人工智慧技術的開發造成了巨大的阻礙。
  • 中國晶片突破3:神奇晶片避免8萬人耳聾,還將造白人耳聾基因晶片
    生物晶片成本低效益高,8萬多中國人避免因導入藥物不當而致聾傳統的耳聾篩查和診斷技術要麼操作複雜、通量低;平臺花費高昂且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晶片是一顆高精度、高靈敏度、高通量、低成本的新型基因突變檢測技術及配套設備的核心,能達成規模化預防耳聾。
  • 英國媒體:中國新型晶片突破技術壁壘,先進得不像是中國發明的
    在晶片領域,中國一直受到美國技術和設備的限制,華為現在需要高端的矽基晶片,可由於該領域技術落後,中國一直無法生產高科技晶片和矽基晶片。對於中國來說,光刻機技術也是一個大問題,但是中國必須要儘快在晶片領域完成突破才是。
  • 「芯格局 顯未來」LCOS晶片發布會暨顯示領域智慧論壇深圳舉行
    12月4日,「芯格局 顯未來」——LCOS晶片發布會暨顯示領域智慧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由鉅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晨鑫科技所屬上海慧新辰實業有限公司舉辦,超算領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性能計算研究所所長鄭緯民;廣東省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宏斌;暢銷書《5G智聯萬物》作者、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投資聯盟首席5G專家、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常務副主席孫文
  • LCOS晶片發布會暨顯示領域智慧論壇專家齊聚 共賀LCOS晶片晉級量產化
    12月4日,鉅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晨鑫科技(SZ.002447)所屬上海慧新辰實業有限公司舉辦的芯格局 顯未來——LCOS晶片發布會暨顯示領域智慧論...整個活動分為三個環節,包括:「致力創新 自主可控——LCOS晶片新品發布儀式」,「產業聯通 未來可期——戰略合作夥伴籤約儀式」和「聚焦探討 思辨革新——顯示領域智慧論壇」等。
  • 阿里全資收購中天微 擴大布局晶片領域
    實現自主研發晶片商用中天微CEO戚肖寧曾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阿里巴巴的強大平臺與數據中心體系,實現自主研發晶片的大批量商業應用,為真正『中國芯』的研發與量產做出貢獻。」阿里晶片領域框架中天微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致力於32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CPU研發、以晶片架構授權為核心業務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 【藍圖】吉林:加快核心光電子器件和高端晶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1、【十四五芯藍圖】吉林:加快核心光電子器件和高端晶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加快智能製造、核心光電子器件和高端晶片、戰略性先進材料、新能源高效利用、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應用,建成吉林大學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長春光機所大口徑空間光學載荷綜合環境試驗中心、長春國家半導體雷射技術創新中心,繼續實施具有吉林特色的國家「大科學工程」項目。
  • 2020 ICCAD 魏少軍報告:「十三五」中國高端晶片的進展
    UMzednc「十三五」期間,中國高端晶片取得長足進展魏少軍教授指出,在「十三五」期間,比較明顯的是我國高端晶片取得長足進展:UMzednc1.  國產半導體存儲器實現零的突破,三維快閃記憶體和動態隨機存儲器進入量產,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UMzednc4.  國產FPGA晶片全面進入通信和整機市場 ,在關鍵時刻起到了決定性的支撐作用。UMzednc5.  國產EDA工具領城 。
  • 大數據晶片千億風口來臨,中國「芯」DataBox技壓全球巨頭奪得電信...
    美國晶片技術先後斷供中國兩大民族科技巨頭中興、華為,已經讓「晶片」成為全體中國人最揪心的名詞。中興,不得不繳納13億美元罰款,並接受美國監管人員入駐;華為,在深諳行業的很多專業人士心目中,也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不過,在大數據晶片這個從0到1的全新技術領域,全球都處於同一起跑線上,中國並未落後於美國和世界。
  • 阿里全資收購中天微 從晶片核心技術能力上實現突破
    4月2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全資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IP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微),後者是目前中國大陸唯一大規模量產的自主嵌入式CPUIPCore公司,主要面向多媒體、安防、家庭、交通、智慧城市等IoT領域。
  • 德專家:中國晶片科技若自研成功,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將失去意義
    儘管我們在某些技術上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但在部分領域我們仍然很薄弱,甚至與西方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例如,晶片,航空發動機等,因為我國起步較晚,加上受到西方國家的封鎖,所以我們在部分領域與西方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追趕的腳步。而西方國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我國的技術取得突破。因此,一些德國專家表示:如果中國頂尖的晶片研發成功,美國將無法再對中國施加技術封鎖。
  • 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讚上海晶片企業突破「卡脖子」技術
    周健報導 12月4日,上海慧新辰實業有限公司在深圳舉辦了「芯格局,顯未來」——LCOS晶片發布會暨顯示領域智慧論壇,超算領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性能計算研究所所長鄭緯民,稱讚上海晶片企業,敢於在國際巨頭面前「亮劍」,
  • 越封鎖越突破!2020年中國在十大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事實證明,中國不僅沒有被打趴下,而且還以更加迅猛的速度趕上甚至超過美國,向著星辰大海飛奔,2020年在十大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一、「矽-石墨烯-鍺電晶體」研發成功
  • 突破!中國首款國產溫度傳感器晶片發布,美日德壟斷的市場!
    傳感器裡面最重要的依舊是晶片,但是傳感器內的晶片對於像光線、溫度這樣的環境因素有更高的要求,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的傳感器晶片市場都已經被美國、日本以及德國壟斷。但是今天我們一定是要說到一個好消息的,那就是我國國內第一款溫度傳感器晶片已經正式發布了。
  • 兩企業填補國內無人駕駛晶片細分領域空白 數據與算法能力受關注
    近日,北京地平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南京邁矽科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分別發布了主打的 「頭部」晶片產品,填補了我國無人駕駛晶片細分領域空白。8月底,邊緣人工智慧晶片企業地平線宣布,量產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徵程二代,其搭載自主創新研發的高性能計算架構BPU2.0(Brain Processing Unit),可提供超過4TOPS的等效算力,典型功耗僅2瓦,且具有極高的算力利用率,典型算法模型在該晶片上處理器的利用率可以高於90%。
  • 國產巨頭邁出光刻領域關鍵一步,全球晶片行業將迎來巨變
    光刻機成中國晶片自主路上的藩籬在這個科技智能時代,小小的矽基晶片堪稱是「大腦」一般的存在,據統計,我國去年晶片半導體等領域的進口值達到了3400億,可見晶片的重要性,不過這也表明,我國自主生產晶片這方面相當薄弱。
  •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來到2020年,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說:9月15日後,再無麒麟晶片。 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近年來我們狂砸研發、狂砸科技,2019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首次突破2萬億元,研發人員總量預計達到418萬人年,居世界第一。北鬥三號、復興號、大飛機、國產航母、藍鯨1號……一個個大國重器精彩亮相。
  • 官方回應:中國突破ASML壟斷,可以不用EUV造5nm晶片了?
    EfQednc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官網上發布的一則研究進展顯示,該團隊研發的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獲得突破。半年來這則消息被以各種形式和標題刷屏,例如解讀為「突破ASML的壟斷」、「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造成5nm晶片」。
  • 廣州集成電路製造業零突破
    廣州集成電路製造業零突破 南科集團在廣州科學城設立的華南首條微電子生產線項目,將實現廣州集成電路製造業零的突破。  華南地區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也是半導體進出口的集散地。在廣州,每年的晶片消費量約佔全國2/3。據了解,南科集團在廣州科學城設立的微電子生產線計劃於2004年底前投產,首期產量每月3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