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獨往的人都是什麼樣的心態?

2020-12-22 追根求源

為什麼要說喜歡獨來獨往的人是不是精神有問題?這只不過是個人習性罷了,難不成就因為人家不喜歡交際就非得說人家精神有問題?

在我看來,獨來獨往者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

1.獨立者。這類人往往不需要別人的幫忙,基本上都是有事情就自己去想辦法解決。所以,這種類型的人一般善於思考,動手能力強,辦事效率快。

2.內向者。這裡所說的內向並不是平時我們所想的那樣,不是說他們不喜歡講話、十分安靜,而是說他們喜歡自己獨立思考問題,喜歡和自己獨處。這類人呢,往往心思縝密、注重細節,能夠很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做到流而不露,可是卻能辦好事,個人比較傾向於這種類型。

3.不善交際型。看字面意思也懂,這類人不太喜歡交際,有時候是因為自己無法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有時候是因為無法在人多的地方展現自己,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比如說,從小家庭環境的影響等(有興趣的話關注私聊或評論,我可以和大家一起分析分析)。

4.喜安靜型。有些人天生就不喜歡往人多的地方鑽,相比之下,他們更願意一個人呆著,看看書、聽聽歌、玩玩遊戲、曬曬太陽。因為這樣能給他們的內心帶來更多的平和和喜悅,這些更是一種他們能回歸到自我的方式。

目前就知道這麼多了,如果還有其他的類型,歡迎大家指點相告。

相關焦點

  • 識人:一個人總是獨來獨往,無非是出於這四種心態
    除了不會表達,還有不少人不會溝通,甚至乾脆不願意溝通,這些人表面冷漠,擅長思考。於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就是獨來獨往。通常情況下,獨來獨往的人並不是寂寞,而是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這種人要麼內心強大要麼曾受到心靈的創傷。
  • 喜歡獨來獨往,也不愛說話的人,多半是這幾種心態!
    有一種人,不喜歡扎堆成群,習慣獨來獨往,也不愛說話。在別人眼中,他們的不合群顯得與大家格格不入,其實他們只是看淡了人生一切,不愛熱鬧非凡。像他們這樣的人,喜歡安靜,默不作聲,多半是有了這幾種心態。1、無效社交,不如不交!
  • 喜歡獨來獨往,也不愛說話的人,多半是這幾種心態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有一種人,越來越喜歡獨處,看起來是他和社會脫節了,其實是已經把人生風雨已經看淡了。 喜歡獨來獨往,也不愛說話的人,多半是以下這幾種心態。一個人形單影隻,但內心並不孤單,精神是豐滿的。
  • 真正厲害的人,都喜歡「獨來獨往」
    而我們,還會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喜歡「獨來獨往」。因為捨去了依靠誰的想法,才有了無所畏懼的勇氣,才憋一口氣,一舉成功。也許,你還是要反駁這樣的觀點,因為成功的人,身邊有很多人關心關注。其實不然,他們內心依舊是「獨來獨往」的,身邊大部分的人,都是利益關係,或者是工作關係,稱不上真心朋友。大家相安無事,其實是各需所得。
  • 當一個人開始「獨來獨往」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你的「朋友圈」也基本上是一個屬性;在這裡,你能夠找到價值感和存在感。而與你性格氣質相去甚遠的圈子,看上去無比誘人,卻很難融入進去。即便你「硬擠進去」,會發現,沒有你想像得那樣好,或者,根本找不到你需要的東西。
  •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他們是性格怪癖嗎?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獨來獨往。他們一個人看書,一個人獨處,一個人逛街。但是你和他們打交道,卻發現他們很和氣,也很友善,並不是我們印象中那些獨來獨往的人慣有的高冷孤僻。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他們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相處分享快樂和憂傷嗎?答案當然不是。
  • 不要低估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事實上卻是,朋友很多,真心朋友很少,甚至一個都沒有。 其實,你永遠不要低估一個獨來獨往的人。真正習慣獨來獨往的人,已經看淡了世態炎涼,看透了人間的繁華,不需要自己宣傳自己的功勞,有本事,就用事實說話。
  • 大學裡那些獨來獨往的都是一些什麼人?他們都在做些什麼?
    大學裡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那麼這些獨來獨往的人,都是一些什麼類型的人呢?他們都在做些什麼?第一類、性格孤僻的人這類獨來獨往的同學,他們一般都是性格可能比較孤僻的人,他們不願意與更多的人相處,不喜歡出去參加社團活動,也不喜歡與人有其他的交流,他們在校園裡都是一個人。吃飯,上課,運動,都是一個人,這種類型的人可能比較難相處。
  • 獨來獨往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獨來獨往的人,並不是寂寞的人,而是一個有獨自生活定力的人,這種人往往心靈很強大,做最真實的自己。一個人,從來不會尷尬,因為,一個人比兩個人瀟灑,比三個人自由;一個人的日子,自己的時間有很多,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一群人的狂歡,往往是一群人的孤獨;一個人的狂歡,往往是一個人的獨處。
  • 心態決定命運:你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心態決定命運,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種是成長型心態,成長型心態的人面對任何事情都會用成長的角度來看待自己,並且會認真分析每件事對自己產生的意義和價值。他們面對事情的不如意與挫折懂得用肯定的角度去看到事情帶給自己的收穫,更懂得用客觀的語言分析自己的能力到達什麼樣的狀態。
  •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人看著友善,卻獨來獨往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有一條回答是這樣的「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我的獨來獨往,不代表我很孤單。他認為150人是一般人交友的上限,如果超過此數量,一般人無法進行正常的交往或效率明顯降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每個人的精力有限,無法和非常多的人保持密集的聯繫。而且能保持深入交往的人也不超過20人左右。「我只對一部分人溫柔,剩下的看心情!」
  •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友善 對人也很好卻總是獨來獨往?
    事實上,在看到問題時和題主相同,困惑這兩個特質為什麼會在同一個人身上出現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所以在答覆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種「敵對」的感覺從何而來,再來說說友善且獨來獨往的,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誤認為「獨來獨往」的人是孑立而沒有朋友的。因此,困惑友善的人為何會沒有朋友。但其實,獨來獨往的人可能並非孑立、沒朋友。他們只是喜歡獨處,主動選擇獨處。二者的情況就像loneliness 和 solitude,是不同的。
  •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獨來獨往!
    1 你是不是這樣一種人: 待人接物非常友善,但總喜歡獨來獨往。 平時不喜歡和別人衝突,包括口角和行動上的,可以妥善處理和每一個人的關係。但是大部分時間你都喜歡獨處,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心理學家:智商越高的人,越喜歡獨來獨往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人,他們總是喜歡獨來獨往,你叫他們一起去聚餐,他們會拒絕,叫他們一起遊玩,他們也會拒絕。人的本質屬性是一種「群居動物」,但總是有人喜歡一個人獨處。而且,這類人不僅智商會高於平均水平,而且能力也屬於較高的等級。在大多數情況下,智商高的人相對於普通人更喜歡獨處,這也是所謂的「猛獸總是獨行,只有牛羊才會成群」。為什麼高智商的人,更喜歡獨來獨往?
  • 獨來獨往之人,常有這些性格,你發現了嗎
    最近,朋友小丹說,公司裡有一個女人常常是獨來獨往,對此她有點兒不理解。飛揚認為,大可不必鑽牛角尖。性格又叫性情品格,是一個人在態度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徵。它是不斷進化和改變的,是人從降生開始,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總和。"飛揚認為,喜歡獨來獨往的女人明顯具有如下性格特徵。個人觀點,僅僅作為參考。內心足夠強大叔本華說:「社交聚會要求人們做出犧牲,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那他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一個人喜歡獨處,與其內心的強大有很大的聯繫。
  • 大學生們:請把「獨來獨往」當成大學生活的常態,而不是偶然
    如若問一問大學生,他們的大學生活是什麼樣的,我想很多人會回答你:很輕鬆,很無聊。輕鬆在哪呢?考試沒有壓力,上課也很隨意,遲到早退沒人提,吃飯睡覺打遊戲。無聊在哪呢?點不完的贊,投不完的票,有事沒事要回復收到,一群人閒來無聊把校園逛了一遍又一遍,甚至鄰校的校園也不放過。
  •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很和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有人一語道破:"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我平常不喜歡和人有衝突,儘量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和氣生財,以和為貴是我一直秉承的處世之道。即使是對方故意挑是非,我也是儘量克制,除非觸及我的底線。
  • 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喜歡「獨來獨往」
    近幾年,年輕人「失聯」「被困」事件頻現報端,而事件往往以悲劇結尾,使人遺憾不已。有人認為,類似悲劇的發生,和當事人「獨來獨往」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獨來獨往」無疑有潛在弊端。旅途中缺少對外聯絡,缺少同行伴侶,在風險或意外降臨時孤立無援。然而,這並未阻礙年輕人旅途的「獨來獨往」,依然有人前赴後繼、樂此不疲。
  • 真正成熟的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歐維做的每件小事似乎都與他的態度不符,但又說明了他冰冷的外表下住著一顆溫暖的心。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很友善,卻常常獨來獨往,也沒有什麼朋友?我想,大抵是:因為歲月的磨難,讓他們選擇靜下來尋找生活難得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