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喜歡「獨來獨往」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8月1日,格爾木市公安局發布通報,在青海失聯的女大學生黃某某遺骸被找到。而截至8月3日,南京應屆畢業女大學生李某某在雲南邊境失聯已有24天,目前刑警仍在調查處置,其結果牽動著公眾的心。

近幾年,年輕人「失聯」「被困」事件頻現報端,而事件往往以悲劇結尾,使人遺憾不已。有人認為,類似悲劇的發生,和當事人「獨來獨往」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獨來獨往」無疑有潛在弊端。旅途中缺少對外聯絡,缺少同行伴侶,在風險或意外降臨時孤立無援。然而,這並未阻礙年輕人旅途的「獨來獨往」,依然有人前赴後繼、樂此不疲。年輕人為什麼如此偏愛「獨來獨往」呢?

有時,「獨來獨往」是場排他性的逃離。年輕人渾身「長」滿明天的願望,有不滿足現狀的澎湃激情。《月亮與六便士》中有句話,讓人印象深刻:「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一個人,一個包,趕赴一場遠行,試圖逃離生活的疲倦,撇下精神的包袱。

「獨來獨往」也是一種短暫擱置當下生活的調適。在《一個人的朝聖路》裡,主人公哈羅德雖然年老,卻獨自踏上旅途。他磨壞了鞋子,時常無法洗澡,「報警」的身體盡顯歲月留下的鬆弛疲態,但獨行中的自我對話,卻達成了對個人現實命運的「和解」。「獨來獨往」讓年輕人緊繃的神經「鬆口氣」,也讓個人從周遭生活臨時「解脫」,放慢時間的頻率,重新審視生活。「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逃離的便是眼下的逼仄。

「獨來獨往」也反映一種社會心態,是年輕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它不是與社會「老死不相往來」的離群索居,而是對庸常的反抗,對生活冗餘的剔除,是基於主觀興趣愛好而篩選過濾社會關係。「獨來獨往」是精挑細選的日常社交,是屏蔽噪音、心無旁騖的瑀瑀獨行。許多年輕人「獨來獨往」,都飽含對生命的熱切期許。

正是如此,「獨來獨往」充滿迷人色彩。但是,「獨來獨往」從來不是逃避現實、漠視問題的可行方案。近年來一些讓人感到遺憾的失聯事件,均發生在人跡罕至之地,而當事人之所以不告而辭,獨身遠行,最終脫離公共視線,引發悲劇,也多有他們失意瑣碎的生活背景。

「獨來獨往」能夠疏放心靈,但現實不會因逃避而改變,問題不會因無視而解決。心靈與生活的最終和解,離不開自我內心的強大,離不開和外在他者的和諧相處。因為,成全自己需要他人存在,而認識自我,也離不開外在參照。只有這樣,才能不惑於「獨來獨往」的迷障,才能走出「獨來獨往」的偏激、狹隘,走向生命的厚重寬闊。

背起行囊說走就走,當然是獨立與成長的標誌。但一個人真正成熟的開始,既要遙望旅途中的風景,也要規避路線中的風險。人跡罕至之地常常危機四伏,遭遇怎樣的現實心靈危機,都不是將自己置於險境的理由。無論如何,每個人的生命都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他們是性格怪癖嗎?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獨來獨往。他們一個人看書,一個人獨處,一個人逛街。但是你和他們打交道,卻發現他們很和氣,也很友善,並不是我們印象中那些獨來獨往的人慣有的高冷孤僻。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他們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相處分享快樂和憂傷嗎?答案當然不是。
  • 心理學家:智商越高的人,越喜歡獨來獨往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人,他們總是喜歡獨來獨往,你叫他們一起去聚餐,他們會拒絕,叫他們一起遊玩,他們也會拒絕。人的本質屬性是一種「群居動物」,但總是有人喜歡一個人獨處。在大多數情況下,智商高的人相對於普通人更喜歡獨處,這也是所謂的「猛獸總是獨行,只有牛羊才會成群」。為什麼高智商的人,更喜歡獨來獨往?
  •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友善 對人也很好卻總是獨來獨往?
    事實上,在看到問題時和題主相同,困惑這兩個特質為什麼會在同一個人身上出現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所以在答覆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種「敵對」的感覺從何而來,再來說說友善且獨來獨往的,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誤認為「獨來獨往」的人是孑立而沒有朋友的。因此,困惑友善的人為何會沒有朋友。但其實,獨來獨往的人可能並非孑立、沒朋友。他們只是喜歡獨處,主動選擇獨處。二者的情況就像loneliness 和 solitude,是不同的。
  • 心理學:為什麼有的人看著友善,卻獨來獨往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有一條回答是這樣的「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我的獨來獨往,不代表我很孤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外向的人喜歡待在人群裡內向的人更喜歡獨處,或者只喜歡與自己相熟的人,或者一小群朋友在一起。周圍太多的人對讓他們覺得太消費精力。在我們固有的認知裡,內向的人被認為是獨行俠,總是待人冷漠;外向的人則為人開朗,總是待人熱情。事實上並非如此。
  •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很和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有人一語道破:"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我平常不喜歡和人有衝突,儘量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和氣生財,以和為貴是我一直秉承的處世之道。即使是對方故意挑是非,我也是儘量克制,除非觸及我的底線。
  • 真正厲害的人,都喜歡「獨來獨往」
    都說,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朋友不是靠數量,而是靠質量。真正的朋友,沒有幾個。還有親戚,很多都是趨炎附勢,當你有錢的時候,大家都喜歡禮尚往來。當你窮的時候,才知道,什麼叫「人情冷暖」。一個人,窮的時候,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你。
  • 獨來獨往的人都是什麼樣的心態?
    為什麼要說喜歡獨來獨往的人是不是精神有問題?這只不過是個人習性罷了,難不成就因為人家不喜歡交際就非得說人家精神有問題?在我看來,獨來獨往者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1.獨立者。這類人往往不需要別人的幫忙,基本上都是有事情就自己去想辦法解決。所以,這種類型的人一般善於思考,動手能力強,辦事效率快。2.內向者。
  • 個性孤僻,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的四個星座
    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有的人天性開朗活潑,喜歡熱鬧的環境,一個人就會覺得無聊。但是有的人不喜歡與人打交道,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是他們最舒服自在的時候。一起來看看哪些星座喜歡獨來獨往,享受孤獨吧。水瓶座水瓶座是外向的孤獨者,他們表面上對人親切友好,身邊也不缺朋友,但是身邊人再多,也沒有幾個能夠走進水瓶的內心,他們是個外表平靜但是內心波濤洶湧的人,水瓶座的思想比較特立獨行,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他們的想法。水瓶座的人很看重個人空間,他們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不希望別人打擾自己的個人生活,對人忽冷忽熱,總是逃避別人的接近。
  • 易經:生性涼薄之人,往往喜歡獨來獨往
    其實,做人也一樣,當他們經歷過了人生的寒冬,會變得生性涼薄,而且喜歡獨來獨往,雖然看起來不合群,但卻是屬於他們的新生。為什麼會有生性薄涼的人呢?生性薄涼的人都有哪些特點?首先,生性薄涼的人,往往受過屈辱也許是年幼時,童年的不幸給他們留下了痛徹骨髓的傷口,也許是年輕時,他們為了生活努力打拼,卻被人踩在腳底,屢遭打擊。
  • 最不喜歡社交的星座,是習慣了獨來獨往,還是討厭麻煩?
    但是這並不是一個百分百的事情,有的人就是很討厭社交,他們習慣了一個人過自己的生活,因為他們覺得跟討厭的人相處會讓自己變得虛偽,特別是在面對,不喜歡的人還要迎笑的感覺,他們絕對是拒絕的。一起看看十二星座中討厭社交的星座都有哪一些吧,是習慣了獨來獨往,還是討厭麻煩?
  • 獨來獨往 = 不友善、孤家寡人?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知乎上最高贊的回答一語道破:"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貌似我就是這樣的人。平那麼,究竟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02 /獨來獨往是為了留給自己更多的時間與人交往久了、多了以後,我們都或多或少會感到疲倦。畢竟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而我們前進的步調也有所不同。無論你在工作還是在上學,是否都會遇到這種情況:「誰要去吃飯?」
  • 不要低估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01 有一種人,喜歡獨來獨往,看起來毫不起眼,其實是「高深莫測」的。那些喜歡熱鬧的人,看起來很有本事,往往是「空無一物」的,就像一輛空馬車,老遠就可以聽到聲音。
  • 為什麼在上學的時候,有些學生常常獨來獨往?一般有3種情況
    不過,在學校裡,我們也經常能看到總有這麼一類學生,他們總是獨來獨往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的這一行為呢?在學生時期,有這麼一類學生,他們在學校裡一直都是不怎麼受待見的。其實。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本身的性格。這一類學生可能是家庭原因,亦或者是在成長方面的一些原因導致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說白了,可能就是比較自私,而這類同學在學生當中自然是不受歡迎的。
  • 真正成熟的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很友善,卻常常獨來獨往,也沒有什麼朋友?我想,大抵是:因為歲月的磨難,讓他們選擇靜下來尋找生活難得的美好。但從小接受的教育,一直以來的習慣讓他們不願意把那份磨難帶給他人,從而保持友善。
  • 易經告誡:生性涼薄之人,喜歡獨來獨往,那我們最好和他保持距離
    一個人行事獨來獨往的人,那我們最好和他們保持距離,這是易經對我們的告誡!易經說:樹,總要經歷寒冬的,但是,嚴冬過後,它們又會展示它們新的生機。其實,做人做事也都如書中所描述的那樣,在經歷過人生的寒冬之後,人們會變得涼薄,看淡人間冷暖。會變得更加喜歡獨來獨往,這是屬於他們的新生。
  • 有能力卻不合群,性格內向,喜歡獨來獨往的四大星座!
    獅子座之所以看起來非常霸氣,這是因為他們做事情喜歡大刀闊斧,但是其實他們本身的性格還是偏向於安靜的。而且獅子座有自己的處事標準,有自己的主見,不會強迫自己融入不喜歡的圈子。尤其是當他們有了一定的成就以後,會更加喜歡充實而清淨的日子,因為這樣會讓他們更為客觀的看待自己。
  • 為什麼年輕人不喜歡喝茶?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喜歡喝茶呢?古往今來大家都聽過茶道、茶藝這些詞,弄得神乎其神,把茶弄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弄一套茶具就叫茶文化了嗎?這樣只會讓更多的年輕人側目而視,總覺得茶葉很昂貴。再加上即便想喝茶,也會覺得一套功夫茶具流程弄下來特別的繁瑣費時。
  • 孩子不合群,總是喜歡獨來獨往?該怎麼培養孩子的人際關係
    但是生活中卻不是這樣,總是有一些孩子喜歡獨來獨往,甚至不合群。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十分焦慮。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探討一下,為什麼會有像淘淘這樣的孩子,他們為什麼不喜歡和別人交往呢?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是孩子性格本身造成的。
  • 輔警一個月工資2000多,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搶著去?理由很簡單
    那麼,輔警到底是個什麼職業,工資有多少,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搶著去?什麼是輔警,他們工資多少錢?輔警又叫做協警,指的是協助正式警察工作的人員,他們沒有單獨的執法權,只能起到協助作用。其實,輔警的工作也不高,據內部人員說,輔警的基本工資也就2000多塊錢。那麼,既然工資不高,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年輕人削尖了腦袋要去當輔警呢?其實,主要有下面這兩個原因。
  • 平時待人友善,卻總喜歡獨來獨往,你會是這種人嗎?
    隨著物質條件的變好,很多人都喜歡過著精緻的單身生活。單身看似是孤獨,寂寞,但實際上,卻是很多人嚮往的生活。有一種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擁有不錯的人緣,朋友、同事、親友之間都能做到和睦相處,有講有笑。但是,當回到家裡或者周末放假時就喜歡獨來獨往,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現在,獨處反而是一種奢侈品,很多人拼命完成工作和社交,目的都是為了擠出時間讓自己獨處。獨來獨往並非你所想的孤獨、性格內向、人緣差。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