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大學,該不該鼓勵孩子談戀愛

2020-12-14 教師的枕邊書

近日,有一個名為「大學到底要不要談戀愛」的話題引發網友討論。

有人認為,進入大學就應該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否則學生時代的青春會有很大的遺憾。也有人認為,大學就應該努力學習專注於自己的學業,戀愛與否無所謂。

那麼,作為孩子的父母,老師以及長輩,到底應該怎樣看待孩子在大學要不要談戀愛。

首先,作為孩子的父母,沒有必要在孩子一進入大學的校門,就給孩子說:「哎,你是大學生了,不是中學生,以前不允許你談戀愛是怕耽誤你的學習,現在不一樣了,你都上大學了,學習壓力沒有那麼重,可以談戀愛了」。

這些明示或暗示的話語父母不應該對孩子說。畢竟,談戀愛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最好不幹涉,不八卦的問這問那。如果孩子連自己的感情問題都需要父母長輩的推動才敢踏出第一步,那麼在後續的戀愛過程中,又怎能給對方足夠的安全感呢?

其次,如若孩子在大學裡,不能同時兼顧學習和戀愛,這種情況下,父母最好主動告訴孩子,要先以學習為主,把戀愛的部分往後挪。

畢竟,作為大學生,雖然學習的壓力看似不想中學時期那麼沉重。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利用好大學四年的學習時間,那麼你的任務還是相當重的。

因為,大學四年不僅需要將專業知識學得特別的紮實,還要學習更多更廣泛的知識,不能只將目光停留在自己所學的專業上。畢竟很多學科是相通的,只有當你學習了某一個學科的知識後,才能打通本專業的七筋八脈。

所以,當你不能兩者兼顧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是先完成學業,提升能力,把戀愛往後挪一挪,才能為戀愛打下基礎。

再次,如若孩子能同時兼顧學業和愛情,那麼毫無疑問,父母應該鼓勵並支持孩子談戀愛。因為校園時期的愛情真的很純粹,不夾雜絲毫的雜質。從校服到婚紗的愛情故事,是每個人都會露出羨慕的眼神的。

當然,在孩子的戀愛過程中,父母要教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和包容、愛護對方。如果在戀愛時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傷害了另一半,那麼,這樣的戀愛是有遺憾和後悔的。

同時,要建議各位大學生去學習大學特別為大學生戀愛而開設的「情感課」,去聽一聽該如何談戀愛,戀愛中怎樣處理矛盾問題,怎樣控制戀愛中的情緒等等。這對以後在戀愛中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是很有幫助的。

最後,在戀愛中,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而不是將過錯都推到對方身上。

比如:男孩要有作為別人男朋友的責任和擔當,該照顧女朋友的時候,就不要找各種藉口推脫。女孩也一樣,找男朋友不是找了一張飯票、一個「垃圾桶」、一個試妝模特,男孩也需要呵護,只讓別人付出,從來不是戀愛的正確方式。

總之,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雙向的奔赴才是有意義的,畢竟,全靠一方主動和付出的感情遲早都得崩塌。

當然,千萬不要因為別人覺得你該談戀愛了,或者你覺得無聊了想找個人談個戀愛而談戀愛。也不要因為別人都在鼓勵你談戀愛你就想方設法的找女朋友。

愛情或許有一時的轟轟烈烈、波濤洶湧,但更多時候是平平淡淡、又有些許浪漫。

我們都希望很久之後,當別人看到我們攜手出現時,都會驚嘆一聲:「你們還在一起呀」。

愛情千萬不要將就,別因為某些因素,就急急忙忙地談戀愛,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耐心的等待吧,直到那個人的出現。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大學裡談戀愛,家長該鼓勵嗎?
    大學階段孩子都成年了,這時候談戀愛屬於正常的現象。談戀愛可以釋放各自的荷爾蒙和情感,解放天性,而不是像過去那樣要壓制或者偷偷摸摸地釋放自己的情感,這是應該提倡的,也是時代的進步。家長鼓勵是否不得而知,但是不像過去那樣壓制倒是真的。
  • 在校大學生談戀愛到底該不該同居?家長該不該管?
    在這件事情中,有很多網友也在討論大學期間是否應該同居,父母知道女兒同居後該不該管。就我個人認為,在學校期間還是不宜同居的,因為他們畢竟還是學生,還沒有資金來源,還要靠父母來供養他們上學。以前曾看過一篇文章說,現在大學裡面不談戀愛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你如果不談戀愛,就好像另類一樣,這也可能就是現在大學的一個基本現狀吧。
  • 針鋒相對丨該不該鼓勵孩子提早入學或跳級?
    點擊收聽夏丁玲的說法該不該鼓勵孩子提早入學或跳級? 對此,您怎麼看 ?   針鋒相對   智商高不代表情商高,與人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調節能力這些都需要年齡和閱歷的積累。所以,我並不鼓勵孩子提早入學或跳級。按照目前的研究顯示,超常兒童只佔兒童總數不到1%,修齊老師說得那些少年英才畢竟是少數,他們的天賦及家庭養育環境是無法複製的,神話了提早入學或跳級這件事只會讓大多數家庭陷入焦慮,無法更好地找到適合孩子的發展之道。
  • 家長該怎麼教孩子談戀愛?
    哪個少年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孩子一到青春期,身體的發育,激素的分泌,自然而然會喜歡異性。而青春期也是家長最擔心的時期,在學業上正處於初高中的關鍵時期。家長如發現孩子有談戀愛的風吹草動,便如洪水猛獸。一位父親擔心剛上高中的女兒會談戀愛,便試探性的問女兒:「你們班的同學會不會談戀愛」?
  • 孩子高中談戀愛該不該管?身為父母該怎麼處理?注意以下幾點
    「早戀」一詞,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就悄然升起,很多家長會把還處於青春期談戀愛的孩子給予「早戀」的罪名,他們會認為早戀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產生壞處。如果你發現你家的孩子有「早戀」現象,你會拒絕嗎?我相信大部分國內的家長都會給予否定的答案,一個把三個兒子送進史丹福大學的偉大教育家陳美齡,卻在她的育兒經中寫道:「不要阻止孩子高中時期談戀愛」,此話一出肯定會引起很多中國家長的反響,但從她的育兒詳細介紹中,我們卻對「早戀」一詞有了新的見解。例如陳美齡她在書中介紹說,她不但沒有阻止孩子高中時期談戀愛,還會鼓勵孩子們去談戀愛,在孩子的戀愛過程中她擔任了導師的工作。
  • 戀愛心理學:上大學後該不該談戀愛?今年終於有個交代了!
    在家長看來,孩子上大學似乎有一件比學習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談戀愛。上了大學,如果你還是孤身一人,家長一定會催著你談戀愛,如果你已經有了女朋友,家長又會催著你們結婚。其實,很多大學生不是不想談,而是找不到合適的,因為談戀愛的動機有很多種,快看看你是哪一種?某項大學生戀愛動機調查顯示:以婚姻為動機的戀愛只佔五分之一。
  • 孩子談戀愛 父母該是敵人還是朋友?
    現在的孩子從電視和書籍上都會接觸到戀愛這個詞,所以現在的孩子也都有早熟的表現,當我們發現孩子好像有談戀愛的跡象,做父母的應該如何是好?  當早熟的孩子開始常和異性講電話、相約出遊時,爸媽不難發現小孩已踏入人生另一個轉變階段——開始談戀愛。
  • 大學生該不該談戀愛呢?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大學生該不該談戀愛呢?經歷完地獄般的高三,大多是人都是懷著美好的憧憬與向往來到了大學校園,由於高中家長和老師都不允許談戀愛,只能偷偷摸摸地玩著「地下戀情",在月黑風高的晚上,去操場一起散散步啊,牽牽小手啊,就已經感覺甜蜜的不行了。可是到了大學校園,沒有人會再去約束我們談戀愛,於是很多同學是不是就春心萌動了呢?
  • 現在補課費那麼貴,孩子進入高中,為了將來考大學,該不該補課?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現在補課費那麼貴,孩子進入高中,為了將來考大學,該不該補課?孩子上高中後,是否需要補課,取決於兩個方面的情況:孩子本身的情況和家庭經濟情況。從孩子本身的情況來說,進入高中,就進入了一個相對於過去而言全新的學習環境,課程難度明顯加大,學習難度明顯加大。很多剛剛進高中的學生,剛開始,難免有點難以一下子完全適應新環境,嚴重一點的,可能導致學習成績暫時出現明顯下降的情況。
  • 大學生的大學生活該不該談戀愛?如何處理戀愛?
    大家應該都聽過,大學不談戀愛就算是白白浪費了青春。當然有些人談戀愛有目的或是快餐式的戀愛就不多說了,在這裡談到的戀愛是我個人感覺可以遇到自己愛的,或愛自己的,兩個人都想好好愛一次,時刻有為以後著想的愛情。
  • 孩子談戀愛了怎麼辦
    孩子談戀愛了怎麼辦?學馬教育徐老師介紹,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當前中學生階段比較常見的問題,我接觸很多案例關於談戀愛的,有些通過談戀愛導致成績一落千丈,而有些通過談戀愛雙方進入不錯的大學,因此你說孩子談戀愛了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但是徐老師也不鼓勵!
  • 祖長雲:鼓勵大學生談戀愛的寄語有何不可?
    6月,迎來畢業季,畢業典禮上大學校長如何寄語畢業生?近日,成都商報記者分別探訪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華大學三所學校的畢業典禮,其中,四川大學校長寄語畢業生「厚道比聰明更重要」,電子科大校長鼓勵成電學子談戀愛。
  • 孩子早戀家長該怎麼做
          家長都喜歡孩子在上學階段好好學習,以學習為重,不要談戀愛,畢竟年齡還小,不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喜歡,可現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如此之多之複雜,又早熟,很多的孩子在背著家長談起了戀愛,孩子早戀了,家長該怎麼做呢?
  • 發現孩子「早戀」該怎麼辦?該如何引導?
    其實,「早戀」的出現,大多是因為父母給孩子的關愛太少了。尤其要注意的是,寄宿的同學最易談戀愛,因為平時和父母相處時間少,缺少溝通,加上進入青春期後本來就容易對異性產生好感,一旦身邊出現一位關愛自己的同學,難免會動心。那麼當父母發現孩子出現「早戀」的跡象,該如何科學地處理才能不影響孩子的情緒和學習呢?
  • 該誇孩子聰明,還是該肯定孩子很努力?讓史丹福大學的實驗告訴你
    引言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當孩子完成了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後,比如小測試成績很好,或是某次考試成績很棒,很多家長心中或多或少會有一些遲疑,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誇孩子,或是怎麼誇孩子,怕自己的鼓勵方式不對,起不到鼓勵作用,或是讓孩子驕傲自滿。
  • 該鼓勵孩子講雙語嗎?
    這無疑是該鼓勵的,這將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資本和技能。如果你家裡人講2種語言,不用擔心孩子會被兩種語言擾亂,他們從很小的時候(8個月左右)就開始接觸兩種語言,特別是經常聽到某兩種語言,是可以同時學會的。他可能更熟悉某一種語言,在講一種語言時混入了另一種語言的詞彙,但一段時間過後,這兩種語言會被區分開。
  • 大學到底該不該談戀愛
    是的,再美好的愛情脫離的物質都是不完全的,是不接地氣的。又有人說,大學裡認識的人無論從學識還是到價值觀都是相近的。大學戀愛是比較單純的,沒有經過社會的汙濁。那麼大學裡要不要談戀愛呢?體驗戀愛的感覺遇到一個情頭意合的人不容易,如果在大學期間能夠遇到,那真的很幸運。兩個人會在精神上互相激勵,這種感覺是非常棒的。而且大學戀愛也是青春年華的美好回憶。
  • 中學生早戀家長心慌,18歲以下該不該談戀愛,如何正確處理早戀
    但是當我們自己成了家長,自己孩子早戀就成了最頭疼的問題,中國人自古對愛情觀相對保守且認真,對於中學生談戀愛大部分人都是極為牴觸的,更有甚者會說:「這麼小的年紀就開始談戀愛,你的人生就會廢了。」那麼我們得弄清楚,是什麼導致中國家長們如此反對中學生早戀呢?
  • 多鼓勵,少體罰,孩子不該受傷害!
    每個孩子都是來到這個世界的天使,每每看到新聞報導孩子被父母失手打死或被老師懲罰,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很心痛。家長也許是無心的,卻給孩子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害。這位不幸的孩子每次上課都瑟瑟發抖,可見傷害已經不止一次了。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糗事,小時候經常被老師罰,多數是因為上課說話了,老師用夾報紙的大夾子夾住了我的嘴巴,這給我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以至於我沒有想過要當一名老師。
  • 一男子「暴力護犢」被拘留,孩子之間鬧矛盾,家長該不該介入?
    父母不該只是「救火隊員」,更加不該成為孩子問題的「攪局者」鼓勵孩子表達情緒和遇到的問題,幫助孩子換位思考,並和孩子一起思考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間接介入,是給予鼓勵和支持,給予孩子局外人的理智和清醒,這任何時候任何年齡都可以。所有孩子在爸媽眼中,無論多大都是自己孩子。不過,打人肯定不對。其它直接介入,也不要。看似保護了自家孩子,但剝奪了孩子自己處理現實問題的機會。而且,家長也不可能一輩子介入孩子的衝突。家長的鼓勵能讓一個軟弱的孩子重新找回力量自己去為自己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