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霓裳
2020年4月11日,曾遭男友情感暴力而自殺的北大女生包麗,在ICU躺了半年多,終於離開了人世。
導致她自殺的,是一場可怕的「愛情」。
包麗生前,曾是北大學生會文藝部部長,學習出色,多才多藝,溫柔漂亮。
2017年,包麗與當時的學生會副主席牟林翰相識,兩人感情持續升溫,並各自與原來的男友、女友分手,走到了一起。
誰也沒想到,這場「不寒而慄」的愛情,變成了包麗的噩夢。
牟林翰指責包麗把第一次給了前男友,說女孩婚前不是處女就是「犯了大錯」。從此,他變著法子羞辱折磨包麗。
他要她在身上紋「牟林翰的狗」,讓她扮演「狗」的角色,稱他為「主人」;他要她交待與前男友的性愛細節,罰她自扇耳光、拍裸照,甚至提出先懷孕再流產並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一系列要求……
他不斷地告訴她,這是愛她的表現,「男生都會介意,越愛你越介意」。
起初包麗還是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但在牟林翰一次次的貶低與洗腦中,漸漸變得自我懷疑與否定。
她在這場毫無尊嚴的愛情裡,活得卑微而痛苦,也曾因不堪折磨而提出分手和自殺過,但都未能成功。
2019年10月9日,包麗向牟林翰發送微信: 「遇到了熠熠閃光的你,而我卻是一塊垃圾」。
當天晚上她在酒店服藥自殺,並留下了「僅自己可見」的最後一條微博:我命由天不由我。之後,她被送往醫院搶救,診斷結果為「腦死亡」。
包麗媽媽說:「女兒是被牟林翰逼死的」。
當時看完包麗自殺的相關報導以及兩人的聊天記錄,我有一種無法呼吸的憤怒與悲哀。
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有人用一層膜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有人相信自己的價值還不如一層膜?
這種嚴重的處女情結,有著深層次的歷史原因和心理因素。
我曾在網上看到有人這樣形容某些人的處女情結:
用一張膜,整齊劃一的把女孩子分成兩大類。前者是天使,是聖女,後者是妖女,是蕩婦。對待前者,循循善誘者有之,苦口婆心者有之,垂涎三尺者有之;對後者,戲語譏諷者有之,激烈詆毀者有之,侮辱謾罵者有之。找不到對女性人格的絲毫尊重,只看到一種把女性當成玩物的陳腐心態。
在古代,女人的地位極低,需要依附男人才能生存。當女人成為男人的附屬品,她們就沒有被真正地當成一個有思想有靈魂的活生生的人來看待。
很多男人將女人視為自己的特殊私人物品,他們需要獨佔她,以示自己的主權完整。
於是,女人的私處就成為了男人特別在意的地方。他們需要一張完整的處女膜來確認,她是完全屬於自己的,從肉體到靈魂。
否則,他們就會感受到自己的主權與尊嚴受到嚴重侵犯,這對他們是一種奇恥大辱。
在那種把女人的貞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社會裡,「處女」情結是一種主流的思想和正常現象。
這是把女人「物化」的一種體現。這種物化對男人有著莫大的好處。
當女人連思想都被剝奪,必須對男人「三從四德」,從一而終,男人在女人面前就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握著女人的生殺奪予。
無論他在外面混得多麼卑微,回到家裡,他依然可以做那個為所欲為的王。這是多麼理想的一種待遇。
所以,儘管時代已經發生了巨變,依然有許多男人躲在過去的美夢裡,不願醒來。
女人的迎合與自輕,是對男人輕賤自己的一種鼓勵。
在《歡樂頌》中,當應勤在得知邱瑩瑩不是處女時,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變,他從一名忠厚踏實的暖男,瞬間變成一個冷酷無情的道德衛士。
他指責她不自重,不知羞恥,然後對她避之不及。
這裡面深層次的原因,是所謂的男人面子和尊嚴在作怪。
一個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對方整個人都重要的人,是根本不懂得什麼是真愛的,他也不懂得人的真正價值在哪裡。
因為,在他面前,對方早已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具沒有思想,沒有靈魂,僅供他在需要時來作為觀賞或愉悅自己的肉體。
當這具肉體已經被人「啟封」過,在他眼中就變得一錢不值。邱瑩瑩是,包麗更是。
應勤終於如願以償找到了「處女」女友,卻走進了一個「愛情的坑」,還差點搭上了一條命。
好在,被生活教訓後的應勤,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邱瑩瑩的好和價值最終被看見,兩人終於修成正果。
悲哀的是,包麗沒有這樣的命運,她遇上了始終看不見自己價值、並且不把自己當人的牟林翰。同時,她也沒有真正把自己當人,這才導致了對方的有恃無恐和變本加厲。
而那些眼中只有那層膜的人,他愛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對方,而是膜。還有,就是他需要在保護自己內心所謂的「自戀幻想」:我是神,我是我女人的至高無上的王!
我怎麼可以接受曾經被他人享用過二手貨?但是,她是人,並不是貨。
不幸的是,封建制度滅亡了這麼久,不僅一些男人不願從美夢中醒來,一些女人也活在這樣的認同裡。
這是因為,她們依然無法獨立生存,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經濟上,都需要依賴於男人。
所以,她們只能認同男人 ,迎合男人。
這樣的女人,必須在婚前守住那道屏障,誓死捍衛自己的「處女」。否則,她們可能就會輸了後半生。
一旦她們發生意外保不住那層膜時,就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值得愛,甚至罪不可赦。一些「非處」甚至用隱瞞、欺騙、通過人工手段修補處女膜等手段,來獲取自己想要的「可憐而廉價的愛」。
之所以可憐,是因為她們自己內心也沒有把自己當人,廉價是因為你活得不真實。我們知道,所有的假貨都是廉價的。
這尤其讓男人憤怒,無論他們是否在意那層膜,你的欺騙都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她並不「次」,只是你內心覺得她「次」。
我曾在網上看到有人這樣為自己的處女情結辯解:
假設你去商場買一件衣服,人家告訴你是新的,結果你買回來穿在身上後,別人卻告訴你,這件衣服是他穿過退貨的,你是不是心裡很不爽?
當一個人在這麼想的時候,他的心中根本就沒把對方當人。
女人不是衣服,而是一個和你一樣有感覺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
和男人一樣,女人婚前有無性生活,只代表著她之前的經歷不同而已。在她的生命中先住進了一個人,後來,那個人離開了,她遇見了你。
如果你有足夠的自信,你既能享受到她現在愛你的幸福,也能接納她曾經愛過另一個人的現實。因為,這是她的過去,已經無法改變。
也只有接納了她的過去,才能享受到現在她對你的愛。
如果你不能接受,現在就可以離開,去找一個符合你要求的人。沒有人逼你非得接受一個讓你難受的事實。
除非,這是因為你擔心找不到更好的,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但,這是你的問題,而不是她的問題。
女人真正的貞潔在於,當她和你在一起之後,能夠保持對這份感情的忠貞與專一。在於她擁有你之後,能夠拒絕來自其他異性的誘惑。
這一點,無論男女都一樣。
所以,請離開那個不接受你過去的人,他(她)只會在挫敗中不停貶低你。
女人首先要自愛,自重,才能得到真正的愛。
這裡所說的自愛,是指愛自己,把自己當人,既能坦然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能看到自己的內在價值,並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獨立、優秀,從而擁有自己的底氣和自信。
這裡所說的自重,是指尊重自己的感覺、尊重自己的思想與獨立人格,尊重自己的界限和觀點,並能為自己的選擇與結果負責。
做到這樣的自重自愛,然後才能真實而鮮活地活著,並得到他人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愛。
如果你需要靠隱瞞、欺騙、假裝和隱忍來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愛,他愛的就不是真實的你,而是那個假想中的你。
這樣的你,其實就是在看輕自己。當你不敢真實地活著,久而久之,你就會迷失自己,活得自卑而痛苦。這樣的人,自然也很容易被看輕、被踐踏。
羅傑斯曾說:我做了30年心理諮詢,發現幾乎所有來訪者問題的根源都是他們被教會輕視自己。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男人看重「處女」?除了他們的自戀,不可否認,一些女人的迎合也在鼓勵著他們。
她們自我否定,承認自己的價值抵不過一張膜,所以才遮遮掩掩。這是她們骨子裡對自己的輕視和不自信。
一位男士這樣告訴我:處女問題的核心不在於男人的挑,而在於女人的藏。
在我看來,其實兩者皆有:男人在挑,女人在藏。
對於處女情結太重的男人和女人而言,他們無疑會失去更多選擇的機會。但對於一個隱瞞的女人而言,她可能會輸掉自己的幸福,甚至整個人生。
所以,女人要學會真正地活著。而真實的前提,是內心的自愛、自重與自信。
你要先學會認可自己的價值,才能捍衛自己的尊嚴。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珍貴,你的內心就沒有捍衛自己的力量。
我們的價值不需要通過他人的肯定來確認,你不需要為一個不接受你的人,去努力變成一個陌生的自己。
而對於一個不接受你過去的人,你所能做的,只有果斷離開。因為,過去不可改變,所以,他的挑剔和指責也永遠不會消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成長視覺,與你長期分享點滴感悟與智慧,一起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