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麗之死: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人相信自己的價值不如一層膜?

2020-12-24 成長視覺

文/霓裳

2020年4月11日,曾遭男友情感暴力而自殺的北大女生包麗,在ICU躺了半年多,終於離開了人世。

導致她自殺的,是一場可怕的「愛情」。

包麗生前,曾是北大學生會文藝部部長,學習出色,多才多藝,溫柔漂亮。

2017年,包麗與當時的學生會副主席牟林翰相識,兩人感情持續升溫,並各自與原來的男友、女友分手,走到了一起。

誰也沒想到,這場「不寒而慄」的愛情,變成了包麗的噩夢。

牟林翰指責包麗把第一次給了前男友,說女孩婚前不是處女就是「犯了大錯」。從此,他變著法子羞辱折磨包麗。

他要她在身上紋「牟林翰的狗」,讓她扮演「狗」的角色,稱他為「主人」;他要她交待與前男友的性愛細節,罰她自扇耳光、拍裸照,甚至提出先懷孕再流產並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一系列要求……

他不斷地告訴她,這是愛她的表現,「男生都會介意,越愛你越介意」。

起初包麗還是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但在牟林翰一次次的貶低與洗腦中,漸漸變得自我懷疑與否定。

她在這場毫無尊嚴的愛情裡,活得卑微而痛苦,也曾因不堪折磨而提出分手和自殺過,但都未能成功。

2019年10月9日,包麗向牟林翰發送微信: 「遇到了熠熠閃光的你,而我卻是一塊垃圾」。

當天晚上她在酒店服藥自殺,並留下了「僅自己可見」的最後一條微博:我命由天不由我之後,她被送往醫院搶救,診斷結果為「腦死亡」。

包麗媽媽說:「女兒是被牟林翰逼死的」。

當時看完包麗自殺的相關報導以及兩人的聊天記錄,我有一種無法呼吸的憤怒與悲哀。

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有人用一層膜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有人相信自己的價值還不如一層膜?

這種嚴重的處女情結,有著深層次的歷史原因和心理因素。

我曾在網上看到有人這樣形容某些人的處女情結:

用一張膜,整齊劃一的把女孩子分成兩大類。前者是天使,是聖女,後者是妖女,是蕩婦。對待前者,循循善誘者有之,苦口婆心者有之,垂涎三尺者有之;對後者,戲語譏諷者有之,激烈詆毀者有之,侮辱謾罵者有之。找不到對女性人格的絲毫尊重,只看到一種把女性當成玩物的陳腐心態。

在古代,女人的地位極低,需要依附男人才能生存。當女人成為男人的附屬品,她們就沒有被真正地當成一個有思想有靈魂的活生生的人來看待。

很多男人將女人視為自己的特殊私人物品,他們需要獨佔她,以示自己的主權完整。

於是,女人的私處就成為了男人特別在意的地方。他們需要一張完整的處女膜來確認,她是完全屬於自己的,從肉體到靈魂。

否則,他們就會感受到自己的主權與尊嚴受到嚴重侵犯,這對他們是一種奇恥大辱。

在那種把女人的貞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社會裡,「處女」情結是一種主流的思想和正常現象。

這是把女人「物化」的一種體現。這種物化對男人有著莫大的好處。

當女人連思想都被剝奪,必須對男人「三從四德」,從一而終,男人在女人面前就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握著女人的生殺奪予。

無論他在外面混得多麼卑微,回到家裡,他依然可以做那個為所欲為的王。這是多麼理想的一種待遇。

所以,儘管時代已經發生了巨變,依然有許多男人躲在過去的美夢裡,不願醒來。

女人的迎合與自輕,是對男人輕賤自己的一種鼓勵。

在《歡樂頌》中,當應勤在得知邱瑩瑩不是處女時,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變,他從一名忠厚踏實的暖男,瞬間變成一個冷酷無情的道德衛士。

他指責她不自重,不知羞恥,然後對她避之不及。

這裡面深層次的原因,是所謂的男人面子和尊嚴在作怪。

一個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對方整個人都重要的人,是根本不懂得什麼是真愛的,他也不懂得人的真正價值在哪裡。

因為,在他面前,對方早已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具沒有思想,沒有靈魂,僅供他在需要時來作為觀賞或愉悅自己的肉體。

當這具肉體已經被人「啟封」過,在他眼中就變得一錢不值。邱瑩瑩是,包麗更是。

應勤終於如願以償找到了「處女」女友,卻走進了一個「愛情的坑」,還差點搭上了一條命。

好在,被生活教訓後的應勤,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邱瑩瑩的好和價值最終被看見,兩人終於修成正果。

悲哀的是,包麗沒有這樣的命運,她遇上了始終看不見自己價值、並且不把自己當人的牟林翰。同時,她也沒有真正把自己當人,這才導致了對方的有恃無恐和變本加厲。

而那些眼中只有那層膜的人,他愛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對方,而是膜。還有,就是他需要在保護自己內心所謂的「自戀幻想」:我是神,我是我女人的至高無上的王!

我怎麼可以接受曾經被他人享用過二手貨?但是,她是人,並不是貨。

不幸的是,封建制度滅亡了這麼久,不僅一些男人不願從美夢中醒來,一些女人也活在這樣的認同裡。

這是因為,她們依然無法獨立生存,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經濟上,都需要依賴於男人。

所以,她們只能認同男人 ,迎合男人。

這樣的女人,必須在婚前守住那道屏障,誓死捍衛自己的「處女」。否則,她們可能就會輸了後半生。

一旦她們發生意外保不住那層膜時,就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值得愛,甚至罪不可赦。一些「非處」甚至用隱瞞、欺騙、通過人工手段修補處女膜等手段,來獲取自己想要的「可憐而廉價的愛」。

之所以可憐,是因為她們自己內心也沒有把自己當人,廉價是因為你活得不真實。我們知道,所有的假貨都是廉價的。

這尤其讓男人憤怒,無論他們是否在意那層膜,你的欺騙都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她並不「次」,只是你內心覺得她「次」。

我曾在網上看到有人這樣為自己的處女情結辯解:

假設你去商場買一件衣服,人家告訴你是新的,結果你買回來穿在身上後,別人卻告訴你,這件衣服是他穿過退貨的,你是不是心裡很不爽?

當一個人在這麼想的時候,他的心中根本就沒把對方當人。

女人不是衣服,而是一個和你一樣有感覺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

和男人一樣,女人婚前有無性生活,只代表著她之前的經歷不同而已。在她的生命中先住進了一個人,後來,那個人離開了,她遇見了你。

如果你有足夠的自信,你既能享受到她現在愛你的幸福,也能接納她曾經愛過另一個人的現實。因為,這是她的過去,已經無法改變。

也只有接納了她的過去,才能享受到現在她對你的愛。

如果你不能接受,現在就可以離開,去找一個符合你要求的人。沒有人逼你非得接受一個讓你難受的事實。

除非,這是因為你擔心找不到更好的,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但,這是你的問題,而不是她的問題。

女人真正的貞潔在於,當她和你在一起之後,能夠保持對這份感情的忠貞與專一。在於她擁有你之後,能夠拒絕來自其他異性的誘惑。

這一點,無論男女都一樣。

所以,請離開那個不接受你過去的人,他(她)只會在挫敗中不停貶低你。

女人首先要自愛,自重,才能得到真正的愛。

這裡所說的自愛,是指愛自己,把自己當人,既能坦然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能看到自己的內在價值,並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獨立、優秀,從而擁有自己的底氣和自信。

這裡所說的自重,是指尊重自己的感覺、尊重自己的思想與獨立人格,尊重自己的界限和觀點,並能為自己的選擇與結果負責。

做到這樣的自重自愛,然後才能真實而鮮活地活著,並得到他人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愛。

如果你需要靠隱瞞、欺騙、假裝和隱忍來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愛,他愛的就不是真實的你,而是那個假想中的你。

這樣的你,其實就是在看輕自己。當你不敢真實地活著,久而久之,你就會迷失自己,活得自卑而痛苦。這樣的人,自然也很容易被看輕、被踐踏。

羅傑斯曾說:我做了30年心理諮詢,發現幾乎所有來訪者問題的根源都是他們被教會輕視自己。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男人看重「處女」?除了他們的自戀,不可否認,一些女人的迎合也在鼓勵著他們。

她們自我否定,承認自己的價值抵不過一張膜,所以才遮遮掩掩。這是她們骨子裡對自己的輕視和不自信。

一位男士這樣告訴我:處女問題的核心不在於男人的挑,而在於女人的藏。

在我看來,其實兩者皆有:男人在挑,女人在藏。

對於處女情結太重的男人和女人而言,他們無疑會失去更多選擇的機會。但對於一個隱瞞的女人而言,她可能會輸掉自己的幸福,甚至整個人生。

所以,女人要學會真正地活著。而真實的前提,是內心的自愛、自重與自信。

你要先學會認可自己的價值,才能捍衛自己的尊嚴。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珍貴,你的內心就沒有捍衛自己的力量。

我們的價值不需要通過他人的肯定來確認,你不需要為一個不接受你的人,去努力變成一個陌生的自己。

而對於一個不接受你過去的人,你所能做的,只有果斷離開。因為,過去不可改變,所以,他的挑剔和指責也永遠不會消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成長視覺,與你長期分享點滴感悟與智慧,一起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北大女生包麗:命運,其實從來都在你自己的手裡
    3.牟林翰前後多次向包麗借錢,而包麗給他說是為了減輕負罪感。 4.牟林翰要求包麗拍裸照發給自己,包麗在取得牟林翰之後會娶自己的承諾之後,包麗竟然真的拍了。 5.包麗想要分手,牟林翰就要求包麗為自己懷孕再打胎,要求包麗做絕育手術,然而第二天,牟林翰就反悔了,他又一次以死相逼。
  • 從北大女生包麗之死說起,真正的優秀,品行從不缺席
    自北大女生包麗死亡噩耗傳來已經四天,依然讓人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為什麼一個優秀的人會死在另一個「優秀」的人手裡。02以愛情的名義謀殺愛情據媒體報導,牟林翰要求包麗稱自己為主人,要求她在自己的身上紋「牟林翰的狗」,並要錄下紋身過程;更為甚者,牟林翰還要求包麗為他懷一個孩子,然後再打掉,或者去做絕育手術,拿回切掉的輸卵管……
  • 看完北大女生包麗自殺的真相,我才相信一個人會被罵死!
    牟某某表示:「女孩只要懂得找一個保護自己的男孩就行了,『女孩這方面成長沒有什麼好處』」,他暗示女孩不要太過進取和鑽營。包麗反駁說:「女孩子更要懂得保護自己,前提是充分了解,我的承受能力很強的。」這也許是他們倆愛情碰撞之後產生的火花。
  • 包麗事件的警鐘:為什麼我們總是為傷害我們的人辯護
    前一段時間,包麗事件刷屏了網絡,讓人感嘆這個世界上的PUA真是惡毒又惹人恨。在大家都對男生感到恨之入骨,對包麗感到惋惜和同情的時候,網絡上卻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這是包麗自己的的選擇,為什麼你們要可憐她?為了愛的人付出一切不是很正常嗎?
  • 北大包麗去世,牟林翰卻活著,讓人不寒而慄
    然而,智商、情商都很高的包麗,卻因為戀愛,被人從心智上徹底控制了,我估計這是很多家長死活想不通的原因。都是大學生,為啥一個男生就能在精神上徹底控制住另一個女生呢?比如包麗,她自稱是男友的媽媽,叫男友為寶寶。第二種方式,就是斬斷對方與社會的正常聯繫。比如,將對方所有與外人相處的時間佔據,不許對方與其他異性接觸等。山東那個高管在對付養女上,也同樣用的這招,還有很多被報導的圈養性奴皆如此。隔離的結果,就是讓自己成為對方唯一的深度溝通對象。
  • 「包麗,過分善良!」
    包麗為什麼要這樣做?每一段對話看得哥都想呼上一張,醒醒啊傻妹妹。一直想不通這一點還有包麗的媽媽。哥一直關注她在騰訊新聞上的帳號,從去年6月到今年1月,她斷斷續續記錄包麗自殺一案的進展,反思女兒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 北大女生包麗事件的關鍵:渣男狩獵遊戲,女人該怎麼保護自己?
    這是個什麼故事呢?僅僅是一個因為婚前性行為引發男女矛盾而被逼自殺的故事嗎?不是,這是一種精神的折磨和殘害,是對生命的漠視,是對一個家庭的巨大打擊。更是萬千正在飽受折磨的人的痛苦。活著的痛苦,遠比死了更可怕。
  • 北大包麗:在關係裡必須遠離「付一索十」的人
    這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這段關係裡面,那個男友是一個「付一索十」的人。在很多關係裡面,都最好遠離這樣的人,而在親密關係裡面,這樣的人更是「誅心」。 包麗對親密關係肯定有著長期的穩定的三觀,在她的三觀裡,她也具有比較優勢,所以沒有面臨什麼衝擊。同時那種溫良恭儉讓和不過度要求別人的基本處事風格,蠻符合善良的人的基本定義。
  • 「貪婪的人性,毛骨悚然」——北大包麗事件
    她說好;2019年2月4日凌晨微信聊天時,她解釋了自己被「說服」的經過:「我現在被他洗腦了」,「他說男生都會介意,越愛你越介意,所以他說自己很愛我。他以前打辯論的,我都被他說服了」,「我以前覺得我不會為做過的事情後悔,我現在覺得好後悔。」
  • 包麗,願你在天堂裡愛自己,勝過愛一切!
    養女兒可不是一件省心的事,包麗的悲劇就是一個警醒。2019年10月9日,北京大學法學院女生包麗(化名)在北京市某賓館服藥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2020年4月11日,包麗的母親證實其於中午在醫院去世。究竟這個女孩子受到了什麼刺激,選擇在花一樣的年華結束自己的生命?
  • 北大包麗去世,男友是否該擔責?
    半年前,北大女生包麗被男朋友精神控制一事引起全網熱議,現今事情有了新的變化。4月11日,包麗在醫院出現室顫,後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去世,包麗媽媽哭著表示已經有兩個月沒有見到自己的女兒了。包麗媽媽表示,包麗的突然離世,對自己的打擊特別大,聽到醫院的消息,自己腦子一片混亂。她強調自己孩子是被逼死的,孩子的死和牟某翰脫不了干係。況且從包麗出事到過世,牟某翰從來沒有聯繫過包麗媽媽,更沒有跟自己道歉過。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從心理學角度,深度解讀什麼是PUA
    會看到他的朋友圈很精緻,覺得他都是生活在社會精英的圈子裡,朋友顏值都很高,衣服穿搭都非常時尚和昂貴,出沒的地方都是高端場所,周末活動潛水跳傘騎馬等高端運動。他在這個時候就植入「印象設定」,讓女生默認為他就是你社交圈裡最高價值的人。
  • 「過分善良的包麗」-北大女生自殺事件揭秘
    包麗為什麼要這樣做?每一段對話看得人都想呼上一張,醒醒啊傻妹妹。一直想不通這一點還有包麗的媽媽。從去年6月到今年1月,她斷斷續續記錄包麗自殺一案的進展,反思女兒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他以近乎瘋癲的方式,誇大自己在這段戀情中的付出,在包麗的大腦裡灌輸「她是欠債者」的角色。他時刻要求包麗證明對自己的愛。包麗的錢包要被他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 北大包麗事件反思:渣男操控女性慣用三招,請擦亮雙眼!
    打著愛的名義,以結婚為誘惑,渣男牟翰林不僅讓包麗心甘情願地拍了裸照,而且還錄製了多部兩人親密的視頻,威脅包麗,只要不聽話,就會散發到網上。拍了裸照、視頻不算,還因此流產,並且割掉了輸卵管、絕育,也就是說,將一個女性的下半生基本毀掉,完全操控在他手中,牟翰林心術之邪、手段之狠,要求之歹毒,超出所有人的想像。
  • 北大法學院包麗因情自殺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再評北大法學院學生包麗自殺事件
    如果這個記者不繼續寫這篇文章,我相信我之前的文章還是沒有人看,但是我相信關於這篇文章的分析,我希望這個媽媽能夠看一下,死要死的明白,別死的糊裡糊塗的,我幫助了很多人,無非這件事就是免費分析而已。現在陶務被抓起來了,就了結了包麗媽媽的關於包麗如何自殺的心思了嗎?)
  • 北大女生包麗死亡,生前疑遭男友精神控制,精神獨立才能活出人樣
    包麗家屬提供的相關聊天記錄顯示,包麗自殺前,其男友牟林翰曾向包麗提出過拍裸照、先懷孕再流產並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一系列要求。而之所以提出這些要求,只是因為包麗在與他交往前談過一個男朋友,已經不是處女。包麗母親認為,牟林翰對包麗的折磨是導致包麗自殺的主要原因。但是,牟林翰並不承認包麗自殺和自己有關,並且至今該男生未對包麗死亡作出過任何道歉。
  • 北大「非處女」事件女生包麗去世,可逼死她的人渣至今連一句道歉都...
    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包麗事件剛被報導的時候,包麗已經腦死亡了,腦死亡意味著什麼,我相信大家都清楚。 但是包麗媽媽依舊不肯放棄包麗,寧願接受高昂的醫藥費,依舊陪伴在包麗身邊,從去年的十月九日到今年的四月十一日,多少個日日夜夜,我相信包麗媽媽沒有一個晚上可以安睡,我相信包麗媽媽心如刀割。 聽聞這個可憐的孩子去世了,很惋惜。很多人都怪她,為什麼在愛情裡這麼卑微,為什麼這麼不自愛。
  • 「性侵養女案」,「北大包麗事件」背後揭示的真相是什麼?
    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栁,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2015年4月,李某星的母親周女士通過網友認識了鮑某明,過了短短的半年時間,她就鬼迷心竅的相信了鮑某明,親手把自己還未成年的女兒交到了惡魔的手裡。其實現在想來,周女士被鮑某矇騙,也能說的通,至少鮑某身上有太多的光環,上市公司的高管,又是知名律師,還是美籍華人,這些閃光點不但矇騙了周女士,也矇騙了國內一大批的人,不是嗎?
  • 誰之過?北大包麗事件的始末,一個花季少女逐漸消逝過程的探析
    包麗問題的始終究竟是何,且聽漫談君細細道來。包麗是北大的一名學生,她有著光亮的前半生,俊俏的面龐和超前的排名讓她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她充滿陽光和自信。在中國的這個頂尖學府,她找到了一位男朋友,她的男朋友有「北大劉昊然」之稱,而且擔任過主席等重要的學生職務。包麗以為她找到了一個可以為她遮風擋雨的人,但卻沒有想到接踵而來的風雨全部都是他給的。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逼死她的渣男定不了罪,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任何以愛為名義的操控和踐踏都是謊言,千萬別讓扭曲的關係模式毀了自己!2關注過包麗事件的人,想必對PUA這個詞不會陌生。它可以解釋為一種情感操控,通過對別人進行誘騙洗腦、精神暴力的方式來控制其思想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