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祭祖:中華文明反擊西方文化侵略的劍和盾

2022-01-25 瞰時代風雲

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最大的差別就是,西方文明是從古希臘太陽神諸神等神話傳承構建起來的文化體系,其後被基督教一神教鵲巢鳩佔,始終未改蒙昧主義拜神特性;東方文明自始至終一直是聖人文化,祖先崇拜,天人合一,以人為本,自始至終保持著人類的獨立人格,而沒有完全膜拜於神格。

這種本質區別,至今依然影響著東西方各族人的思維方式,對東西方文明的較量起著決定性影響。

近三百年來,西方文明持續擴張,將東方文明的生存空間大幅度擠壓,並且持續滲透東方世界,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東方人的信仰。類似於韓國這樣的傳統儒教國家,已經徹底淪為基督教領地,哪怕是東方文明的起源地中國,也已經被西方宗教文明滲透的千瘡百孔,使東方文明的存續傳承受到了嚴峻的考驗。

1、文明起源

中華文明的融合力、吸引力、生命力,是我國歷經大亂而終保文明未斷、民族未滅的核心因素。

俯瞰中華文明的發展成長過程,自遠古時代,縱橫萬裡的亞洲東部大陸上,有萬千部族繁衍生息,生出無數綠意盎然的文明萌芽,隨著部族生滅融合,文明的發展伴隨統一融合的大勢漸趨興盛,於春秋戰國時代以諸子百家理念奠定繁榮至今的文明根基。

某些中國學者如易中天之流基於西學崇拜的心理,認為夏朝歷史不見於考古學,就不認可中華文明夏朝之前的歷史。這種心理映射出來的是孱弱自卑心理。

易中天的觀點是,「文明的標誌是國家,國家的標誌是有了城市。中華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文明,根據目前掌握的考古學證據,夏代遺址測定是公元前1750年,今年是公元2013年,加起來是3763年。所以中華文明是3700年,上下5000年是中華文化。「僅就這個史學研究觀點評論,易中天堪稱是機械思維靜止視野的偽史學家。

公正評價,易中天的品三國接近於講評書,談不上史學研究。易中天充其量算是網絡時代偶然成名的網紅,離史學家這個稱號,相差一百年的距離。他的影響力是建立在中國公眾以評書為真實歷史的普遍現象上的。

這樣的偽史學家,在中華文明研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自我毀滅本國文明史。這種史學觀點的產生,是由於歷史研究方法的匱乏,迷信於西方的史學理論、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西方文明崛起於近四百年,由於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優勢,奠定了近現代史的西方文明中心論的現實。以今日現狀追溯古代歷史,是自私狹隘且愚昧的。

西方文明的起源在哪裡?古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源泉,是西方文明的基礎。古羅馬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主要繼承、發展和傳播者。西方主要國家,英美俄的文明傳承於古羅馬一脈。

按照易中天之流的史學理論,與中華文明對比,古希臘文明史只存在於宙斯眾神的神話故事中,從未出現考古學的證據。作為西方文明起源的一個組成部分,北歐神話也只是神話故事而已。

對比西方以神話故事構建的上古史,中華文明的上古史主要是中華民族的先祖文明發展的脈絡為主線。

有清晰傳承脈絡的中華文明源起於公元前三千年的上古傳說,三皇五帝。三皇一般認為是伏羲,女媧,神農。伏羲氏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致嫁娶,以麗皮為禮,創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而已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文字,就約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確實應該是中華文化最早的代表。

女媧在伏羲氏以後為天下共主,作笙簧,傳說她練石以補天,聚蘆灰以止滔水。神農氏(炎帝)繼女媧後為天下共主,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又創造了五弦琴,開始蜡祭和市場。中華民族開始進入農耕社會。五帝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和炎帝聯盟大敗蚩尤,之後黃帝擊敗了炎帝。

從此,炎、黃等部落在黃帝的領導下融合成華夏民族炎黃子孫。

東西方文明起源對比,顯然中華文明更加真實存在。

要研究中華文明的根源,不能完全依賴西方理論體系。東西方文明有著本質不同,應用的研究工具也應該因地制宜,有必要從文明根源理清兩者的差異。

以西方視角構建的文明理論,縱觀古今去研究闡釋中華文明史,無法得出全面的科學嚴謹理性的結論。人類發展存在無數偶然因素,並非是線性發展能夠一眼看到過去未來。

近代西方文明中各個哲學體系作為人類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階段性理論,不可能對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未來都做出正確的判斷!

東西方文明起源不同,歷史不同,展開的文明成果自然不同。將西方文明抬高到人類導師的神化地位,伴隨的是對中華古文明的毀滅。

迷信西學的形形色色的各類大師,對中華古文明持續挫骨揚灰,背宗忘祖,早已忘記了中華血統的高貴和榮耀。

自西方文明入侵以來,中華民族的精神信仰隨風而散,又與行屍走肉何異?此種現象,已經持續百年。社會精英、國之棟梁,以西方思想為主,鬥爭為本,逐利為引,覆蓋神州、持續至今。

中華民族延續萬年不滅,本因是中華文明。炎黃子孫否定中華文明,膜拜西方傳承,必然是自取滅亡。中華文明復興之路,漫漫其修遠兮。

2、蠻荒遠祖

作為現代人,有時候不妨想像一下,穿越到遠古時期,置身於蠻荒時代,你如何獲取食物,打敗猛獸,建設家園?回到了遠古蠻荒,我們可以進入神話世界嗎?

漢唐君估計肯定不會憑空出現法力無邊戰鬥力超強,恐怕被猛獸一口吃掉的可能性遠大於喊來神仙救命的機會。

在各種文獻中,說起中華文明起源就是農耕文化農耕民族,似乎總顯得柔弱不堪,缺乏戰鬥力。想像一下,中華文明上古傳說,神農氏逐漸探索耕種技巧,學會了識別五穀,種植果樹,種莊稼,養羊之類。這個逆天的高級技能,使族人不再靠著打獵為生,避免了打獵帶來的勞動力的高損失率。

這是中華民族繁衍擴張的核心能力。中華文明從開始發展,就是擅長探索大自然中的生存能力,並不醉心於屠殺同類(人)。這一優異的特性,保持至今。

軒轅氏發明了牆,於是氏族開始造牆,有了城的雛形,可以抵禦猛獸,抵抗異族掠奪。現代很多觀點對中華文明建設長城防禦外敵的傳統大加貶低,似乎只有侵略才是英明神武。其實有了牆,有了城,就有了安全繁衍的機會,在力量弱小時避免戰爭的直接消耗和死亡。

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發明和進步,是保證中華文明在人類社會起源階段佔據發展優勢的核心技能。通過防禦,獲得安全,保障族群生存繁衍。這一優異的特性,保持至今。

兩位偉大的先祖,炎帝和黃帝,給後人創造出文明繁衍的兩個核心特性:農耕和城牆。

無論現代社會的科技發展到什麼階段,無論人類如何探索太空探索海洋,都不能貶低五千年文明發展至今的歷史。許多優秀的文明,許多強大的種族,都消失了。

中華文明依然存在、依然發展,這正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中國的夏朝歷史大約是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這是中國有記載的第一個朝代。

這個時期開始,中華文明開始進入相對先進的社會體制。三皇五帝開始升華為傳說,偉大的領袖開始成為「聖人」。

在中華文明的發展中,三皇五帝,被後人尊為「聖人」。我族所敬仰的聖人,是為中華文明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影響力深遠的精神領袖。我們民族的傳統是把偉大的領袖尊為聖人。雖然偉大,依然是人,不是神。

自古以來,我們的文明從沒有把任何一個凡人尊為神靈。這是我們民族最優異的品質,那就是天人合一,人就是天,人定勝天。

同時期的歐洲和中東,開始了持續的造神運動。

西方異族在遠古時期,當然也發展了自己獨特的文明文化,比如航海,建築,戰爭能力,都具有獨特的特點和優勢。那麼,上溯到遠古時期,西方文明與中華文明最大的區別就是,西方文明是神的文化,東方文明是人的文化。

古老的愛琴文明,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和中國商周文明略有相像之處,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產生了許多人神交織的民族英雄故事。這些故事被史家統稱為「希臘神話」。

西元前十一二世紀到七、八世紀間則被稱為「神話時代」。希臘神話談到諸神與世界的起源、諸神爭奪最高地位及最後由宙斯勝利的鬥爭、諸神的愛情與爭吵、神的冒險與力量對凡世的影響,包括與暴風或季節等自然現象和崇拜地點與儀式的關係。

希臘神話中最有名的故事有特洛伊戰爭、奧德修斯的遊歷、伊阿宋尋找金羊毛、即赫拉克勒斯的功績、忒修斯的冒險和俄狄浦斯的悲劇。

隨著地中海文明的發展,公元前371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打敗了底比斯和雅典聯軍,他的兒子亞歷山大大帝統治了希臘。羅馬古典時代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

希臘化時代與羅馬時代前期相互交融,最終過渡到羅馬時代。古羅馬人對歐洲乃至世界文明所作出的最為重要的貢獻就是保存了希臘的文化成果,特別是在古代希臘人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文化,光榮歸於希臘,偉大歸於羅馬。

猶太教(Judaism)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天啟宗教)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猶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

公元前20世紀-前19世紀創立。當時以色列進入族長亞伯拉罕時代,亞伯拉罕不僅是真正意義上猶太教的創建者,更是第一個創造猶太精神的人。

中華文明的先祖,三皇五帝,帶領子孫生存繁衍,不斷開拓發展,最終有了億兆後人。遠祖們踐行了天下大同理想,只做人傑,只做領袖,沒有裝神弄鬼,讓族人膜拜為神。

雖然我們的遠祖沒有神格化,但是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遠超過所謂的西方諸神,這不是用語言可以形容的。因此,我們民族至今保持祖先崇拜是合情合理的。

3、凡人神格化

中華文明一直延續著人傑是「聖人」的優良傳統。可以比照的是老子和孔子。公元前570年左右,老子生。公元前551年,孔子生於魯。前479年,孔子去世。前202年起,絲綢之路開闢,中國打通了至西亞的陸路通道。

同時期的西方是古羅馬統治地中海周邊地區時期。公元前63年羅馬人入侵,大部分猶太人被趕出巴勒斯坦,流亡歐美各國。公元135年,猶太人起義失敗,羅馬鎮壓猶太人,猶太人開始大流散時期。

313年,古羅馬康斯坦丁皇帝在米蘭宣布基督教合法地位,從此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統治工具,猶太人開始廣受禁迫。基督教認可耶穌為新的基督,救世主。猶太教不認可。

公元570年,穆罕穆德生於麥加(570年-632年),年輕時是個牧羊人,稍長,成為商人,隨駱駝隊到不同國家經商,在旅行中接觸基督教和猶太教。後來,宣稱得到天使加百列的啟示,而創立伊斯蘭教,他的基本教導是:只有一位神,而默罕默德是這位神的先知。「安拉真偉大,穆罕穆德是他的先知」。

看三大一神教的演變,都是傑出領袖神格化,由凡人變成神的代言人。

中華文明,從誕生到今日,都秉承了這種天下大同,人人平等的無私精神。將凡人升格到神來進行崇拜的西方文明,在工業化時代帶著優越感向中華文明普及人人平等的普世精神。這是多麼荒誕的劇情啊。

炎黃子孫必須了解中華文明的特性、根源,以及先祖的偉大、博愛、無私,盲目崇拜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只能說是無知者最可悲了。

近年,我國一些偽學者散播莫名其妙的觀點,大談中華文明歷史短暫,三皇五帝甚至夏朝歷史都不可考,所以根本不是五千年歷史。秉持此類觀點的學者,表面上是進行學術探討,其實內心是陰暗的犬儒心理。內心的陰暗和孱弱,使此類學者仰西洋鼻息,棄祖宗厚德。

三皇五帝的傳說,其來有自,後人理應追思祖先披荊斬棘在黑暗中走向黎明的光輝事跡,作為華夏後裔,對血統的榮耀理當堅信不疑。

夏朝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朝代,中華文明從聖人治天下,轉換到王者治天下。這一轉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大禹王帶領華夏族治水拯救了全人類,這一功績,使他成為夏朝的始祖。

如果對比東西方文明的記錄,會發現關於遠古時代大洪水的記憶是相通的。西方的諾亞方舟,估計只是絕望中的幻想。中華先祖大禹治水,卻是切實存在的歷史,也許正是大禹,把洪水從大陸疏浚到大海,拯救了全人類呢。

夏啟是禹的兒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根據《竹書紀年》,帝夏啟王在位39年,約78歲駕崩。

禹死後啟按照堯舜禪讓和舜禹禪讓的慣例避位,讓伯益作君主。禹死後,啟立即發動了對法定繼承人的攻擊,奪取了領袖的職位。鬥爭很激烈,而幾經波折,「叛亂」的姒啟曾遭益的有力反擊,一度處於劣勢,甚至被拘禁,終於因有姒禹的經營和培植,夏后氏根基更深、實力更強,在擁護者的支持下,夏后氏及其擁護者聯合起來對益發動戰爭,終於殺益,使啟奪得領袖的權位。

此後,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原始社會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

夏啟是傳統上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他一生驕奢淫逸,最終病死,葬於安邑附近。

桀是是夏朝的最後一位國君,是夏朝第17代君主,在位52年(前1818—前1766)。他文武雙全,赤手可以把鐵鉤拉直,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生卒年不詳。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夏國亡,桀被放逐而餓死。為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研讀中國的歷代史書,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對每個帝王,都進行道德行為評價。這種現象,是中華文明獨有的特點。

為什麼要對歷代帝王進行道德行為評價呢?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以聖人的標準衡量帝王的行為。

我們的遠祖,都是以聖人的形象為中華文明建立了穩固的根基。後世的王者,應該以先祖的聖人之道率領華夏民族。

對比而言,凡人會去評價一個神的行為嗎?凡人有資格評論神的道德嗎?顯然,從西方先祖把自己包裝成神的代言人那一刻起,凡人已經失去了評論「先知」的權利和資格,一不小心就會被扣上褻瀆神靈的罪名。

從這個角度看,西方所謂的言論自由,是經不起推敲的。

現代西方社會,言論自由也是有規則限制的。比如美國社會關於猶太人的「政治正確」,就沒有任何言論自由的空間。相對而言,近年中國的言論自由尺度之大,簡直是駭人聽聞:否定先祖,否定先烈,否定中華文明,貶低中華文化,攻擊國家體制,攻擊民族性格……

有些莫名其妙的觀點,認為夏商周是猶太先祖亞伯拉罕後裔建立的,又舉證夏朝的曆法很明確屬於太陽曆,與埃及曆法一致,所以認為夏朝的宗主國是埃及帝國。

傳播這種觀點的險惡用心非常明顯,就是要摧毀中華文明的根源。信奉這種明顯謬論的觀點的人,主要以基督教徒為主。

西方宗教來到中國大地,為了傳播宗教理念,繆稱西方偽神是中華文明的共同始祖。只有愚昧無知者才會相信這極端荒誕的謊言。

西方文明的入侵,在中華大地上,養出了一批跪著的奴才,醜陋不堪不知自省。

4、華族曆法

夏朝在中華文明史上應該是王冠最頂端的一顆寶石。歷時二百年,留下的遺蹟雖然已經不清晰,但是夏曆一直作為中華文明獨有的優勢,澤被後世。

夏曆的由來,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是以建寅之月為正月,它之後的商、周、秦、西漢初都分別提前,直至漢武帝頒行《太初曆》,又恢復夏王朝曆法的原有月序,以後各王朝也基本沿用這一月序,故辛亥革命後中國傳統曆法為「夏曆」。傳統曆法在農業領域使用普遍,也稱為「農曆」。夏曆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曆。

夏曆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為此,通過每十九年安插七個閏月的辦法回以協調。閏月的安排由二十四節氣來決定。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

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夏曆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於指導農業生產。

我們現在實行的公元紀年,並不是真正的「公元」,而是基督教紀元,公元前的英文是Before Christ(基督出生之前),公元後Anno Domini是拉丁文,意為「基督出生之後」。

中國稱之為「公元」,其實不確,西方國家明確稱之為基督教紀元。伊斯蘭國家多用「伊斯蘭紀元」,不少國家使用自己的紀元,只在外交和國際事務中用基督教紀元。黃帝紀元的起始現在西元紀年體系表述的西元前2698年,這在《辭源》中也得到了驗證。

中國古代曆法的功用有三:其一是政治上王權的宣示,比如明清時代每年對朝鮮、琉球等屬國的曆書頒賜。其二是日常生活上的使用。其三是與周邊民族國家的交流,需要一個共同的時間計量和指稱系統。

元朝與高麗之間特殊的朝貢關係,使高麗唯元朝命令是從。忽必烈在汗位之爭中贏得了勝利,並建立了元朝,考慮到徵南宋與日本的需要,改變了以往對高麗的高壓政策。高麗元宗即位不久,即派使臣入貢,不久又親自來朝。元朝派官下詔,在高麗開榷場,並將元朝曆法賜予高麗。此後,高麗一直使用元朝曆法。

明代,安南同中國經濟、文化的交流也更為頻繁密切。明代的中國,是個民殷國富、政治、經濟、文化都高度發達的大國。這個時期,中國的文化典籍,五經四書、資治通鑑、漢書、唐書、三國志等,在安南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其它如天文地理、曆法醫藥、刑律法度、禮樂朝儀、文武官制、科舉考試等,安南也無不仿效中國。

二十四節氣歌,展示出來的古人智慧超乎想像。這是多麼神奇美妙的一種發明!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從二十四節氣,可以完整的看到天人合一的文明脈絡。迄今為止,任何民族的曆法都無法達到夏曆的這種天人合一的契合程度。

公元紀年,只應作為黃帝紀年的補充,而不應完全替代!如何將黃帝紀年和華夏曆法發揚光大,目前看還需要漫長的歷史才能實現。

5、抵制入侵

近百年來,很多中國人皈依了西方宗教,言必稱「狗帶」,放棄了中華文明的祖先崇拜,抵制上墳上香燒紙,抵制祭祀祖先跪拜靈位,鼓吹西方偽神,忘卻了先祖的輝煌與榮耀。

如今,華夏兒女有許多人已經忘了文明的傳承根源,被西方文明迷惑,甚至背宗忘祖,這是最可笑的悲劇。

事實上,西方偽神從來沒有未來也不會護佑中華兒女,只有我們的祖先才會關心後人。漢唐君親眼目睹許多迷信西方宗教的信徒變得愚昧且貧窮,徹底成為無依無靠的羔羊。

從神性層面來看,中華兒女改換信仰的門庭,只會導致我們的祖先獲得的信仰之力日漸式微,在神格競爭中處於下風。

至於那些將祖先崇拜斥責為迷信的人,不妨也研究一下西方一神教到底是什麼思維。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世界,西方一神教已經佔據了大部分版圖,只剩下東方世界依然未能全部佔領。

可以判斷的趨勢是,未來東方世界也將成為西方文明的領地,未來全球信仰一神教體系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面對這種潛在的危機,必須喚醒我們的文明傳承,捍衛我們的文明領地!

祭祖,作為中華文明的核心傳承要素,必須堅持到底並且持續發揚光大,絕不能因為西方文明的滲透而有絲毫動搖。

記住祖先的輝煌和榮耀!

毛主席當年的六句話,不斷被證明是正確的!

相關焦點

  • 春節祭祖的文化傳承
    春節祭祖的文化傳承 2016年02月08日 13:3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陸航 字號 內容摘要:和每年的清明、中元等祭祖活動相比,春節祭祖最為隆重和恭敬。
  • 春節習俗 祭祖行孝的發展與意義
    春節是中華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入了臘月,忙活了一年的人們,又開始為過年做準備,殺豬宰羊,漿洗灑掃,蒸饅頭,做年糕,買年貨,走親訪友,貼福字,粘對聯,掛門神,很是熱鬧。熱鬧之餘,春節期間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傳統禮儀活動——祭祖。
  • 推翻西方偽史,扶正中華文明
    這下說整個西方文明都是抄搬「拷貝」中華文明,那是要讓他們徹底地「毀三觀」啊!  試舉諸先生主要論點:  1.西方複製了中國的時間:現代西方歷史學之父斯卡利傑(1540—1609年)是參照和模仿中國歷史,建立了「聖經編年」。今天所謂「公元紀元」,只是元朝《授時曆》的改寫。
  • 日本的春節,文明開化盡棄中華傳統,新年卻成了披著洋裝的春節
    傳統的中華節日,如三三上巳、五五端午、七七七夕、九九重陽等都被廢除,引進了諸如聖誕節、情人節、白色情人節等洋節。但是日本受中華文化影響太過深遠,這種浸淫在日本民族文化基因中的中華文化不是一道政令就能完全去除的。今天文史君就帶大家看看仍在日本充滿生機的中華傳統節日之一新年。
  • 中華文化似乎可以把西方文明的絕大多數內容吸收過來豐富自己
    2009年,中國出境人次是6000萬,這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中國是個「文明型國家」,一國等於「百國之和」,你跨省旅遊的距離和費用就超越了中小國家的跨國旅行。你從奧地利經過斯洛伐克到匈牙利,到捷克,大概就等於上海到南京,之間在蘇州,無錫下來走走。如果要用出境人次來反映生活水平的變化,那你至少要把中國國內坐飛機和坐高鐵的人數都算進去,才能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
  • 馬克思為何要強調西方侵略亞洲的進步意義?
    閱讀提示:當一個國家自己衝不出「怪圈」,或者說需要非常漫長的歷史演進,才能衝出「怪圈」的時候,那麼來自較高文明國家的侵略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數千年周而復始的歷史證明,沒有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衝擊,中華帝國很難走出自我封閉、自我循環的歷史怪圈。
  • 2019中華大祭祖
    為什麼華夏文明從黃帝起?今年的直播主題為「緬懷始祖 傳承文明 」,直播中嘉賓、主持人對黃帝文化,陝西黃帝陵、黃帝祭祀以及清明祭祀等內容進行解讀、闡釋。嘉賓特別邀請到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著名文化學者蒙曼擔任直播的文化評說。
  • 文揚:西方如何跳出「國強必霸」邏輯,真正理解中國和中華文明?
    實際上,當馬丁·雅克在試圖對中華文明進行解釋和說明時,基本概念和邏輯並不清晰,在他最近的這次演講中,孔子的學說、「關係」文化、漢語漢字、中華美食等都被毫無聯繫地混在一起代表中華文明傳統的特殊性,而在試圖解釋為什麼中國人認為中華文明更優越而中國歷史上又沒有擴張主義傳統時,卻又語焉不詳,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的根本差別,也沒有說得很清楚。
  • 春節掃墓祭祖,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
    春節是中華民族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海內外華人華僑都高度重視自己的這個重要節日。即使遠在千裡之外,也儘量歷盡千難回家過年!過年,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儀式性」活動,那就是掃墓祭祖。以寄託對逝去的先人的無限緬懷和深深思念!
  • 春節祭祖:泉州、伊犁、梅州、煙臺的祭祖儀式
    自西遷以來,戍守邊疆的錫伯族人就擔負著防守卡倫、守衛臺站以及換防喀什噶爾和塔爾巴哈臺的重責。錫伯營官兵在平定張格爾之亂、消弭玉素甫和卓叛亂、抗擊沙俄侵略等眾多近代重大歷史事件中功勳卓著。於此期間,在戰亂導致同時駐守伊犁的索倫營、滿營損失慘重的情形下,錫伯族人幾次調撥人丁補充其中,維持了索倫營與滿營的建制,穩定了伊犁地區的形勢,為邊疆地區的統一與鞏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文化」我們的節日:中華文明的價值表徵
    這些傳統節日究竟有什麼樣的文明價值?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繫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與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不同,中華文明幾乎沒有神話英雄或宗教原教旨傳承的全民性節慶體系。
  • 華夏文明的傳統文化清明節祭祖及祭祀改運功德和禁忌
    除了先祖忌日的祭祀之外,在一年當中還有四個比較重要的祭祀時間,分別是春節、清明、重陽、中元四大節日。在四個節日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祭祀日子就是清明節。這種傳統蘊涵著中華民族飲水思源、以孝為本的優秀文化。人們對於祭拜活動是非常重視的,在古代這一天是專門進行祭拜,一整天準備各種東西,祭拜也分好幾道程序,貢品的擺放也十分的講究。有的大家族聚集的地方,還要舉行大型的宴席,也要邀請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
  • 《劍與遠徵》光盾怎麼樣 光盾盧修斯好用嗎
    導 讀 劍與遠徵光盾技能圖鑑是遊戲英雄資料,玩家們將知道耀光之盾盧修斯技能是什麼喔,那麼劍與遠徵光盾技能怎麼樣
  • 春節祭祖的起源和發展,這個習俗你了解多少?
    中華文化當中最講究的就是一個孝字,春節無論如何忙碌,回家和家人一起過年都是一件讓人幸福的事,家人見面,一片熱鬧紅火的景象。儘管隨著社會的發展,那些關於春節的傳統習俗到如今,大部分也都增添了新的內容,各個地域所形成與發展的形式也各異,但其中所包含的倫理與意義依舊根植在習俗當中,深深影響著國人。比如除夕前後的祭祖儀式,不僅體現了漢文化當中的追根溯源和崇尚祖先的觀念,也是一項起源甚早頗具神話色彩的民俗活動,極具儀式感。
  • 英語教師要提升文化自覺,明析中華文化優越性
    與其他學科的教師不同,英語教師受西方文化影響巨大,熱於傳播西方文化,如果在傳播過程中,缺乏批判性思維,不加辨析,又惰與中華文化自身修養的提高,對於學生的文化自信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文化自信程度。英語教師要勤於提高中華文化修養,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才能把提升學生文化自信貫穿教學全過程。
  • 祭祖拜神守歲 超九成受訪者依然遵循春節習俗
    春節,各地都有許多豐富的民俗活動,比如祭祖拜神、祈福守歲等。放爆竹(37.0%)和守歲(33.0%)排在末位。如初認為,自己家裡面一直遵循著春節的習俗傳統,「我們除夕一般上午在家收拾、貼福字,下午上墳,在農村這是請祖宗回家過年,祭祖的意思。到了晚上,全家一起吃年夜飯。第二天一早要去爺爺奶奶家,如果家裡老人不在世了,一般會去長子家,然後家裡的男士都要出去挨家挨戶拜年」。
  • 西方專家:中華文明就是古埃及文明!
    埃及人也有送葬隊伍,有哭喪隊,和我們一樣視死如視生。現在研究一般認為,古埃及文明形成於距今的6000多年前,證據就是考古學家在埃及發現了距今6000多年的文物和刻符,也就是早期的文字雛形。尤其是其中出土了一件「納爾邁調色板」的古埃及珍貴文物,這件文物是一塊盾形石板,人物形象是美尼斯頭戴白冠,右手舉標,左手抓起跪在地上的敵人的頭髮。反面是美尼斯和他的隨從一起視察戰況。
  • 如果某國遭到了侵略,在反擊時,使用了原子彈,世界會怎麼樣?
    中國首先不使用核武,但如果我們被核武入侵了,那我們還有機會反擊嗎?那不是等死嗎?既然人家有準備核武入侵你,那人家就有把握讓你沒有反擊的機會,就像打架一樣,我有準備刀砍你,你根本就沒有反抗的機會,一刀下去讓你嗚呼米西,這就是明白的例子。如果一個國家遇到侵略,使用了核武器會有什麼後果?首先以強欺弱,那麼弱國使用核彈打擊,才能阻止生靈塗炭!
  • 融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推進我國天主教中國化
    堅持對教義教規作出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  推進我國天主教中國化,必須融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各宗教應該吸收借鑑。
  • 如今春節禮俗中最缺失的部分是祭祖
    我們可能會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舊時代春節裡一些過年的儀節裡有男尊女卑的問題,但是男尊女卑的現象在不同階層的反映是不同的,越是社會上層,反而越是不太重視這個,不太講究。這個可以舉《紅樓夢》為例,《紅樓夢》裡的春節祭祖,賈敬、賈赦、賈政都在,榮寧兩府是在一起祭祖的,祭祖的主持人是賈母而不是賈敬他們,說明只有長幼之別而無男女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