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m 是如何成長為美國收入最高的冥想App?

2021-01-08 壹心理

文:Linda Wen

來源:心榜(ID:psytop)

如果你是一位冥想愛好者,相信冥想引導人達至解脫境界的力量,或者你常常感到身心俱疲,無法沉靜,又抑惑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是你入夜時揮之不去的煩惱,卻從未聽說過Calm,那麼,身處數字時代的你,OUT 了。

Calm,一個以「放鬆」為主題的音頻內容平臺,將冥想融入現代元素,通過提供音頻冥想內容、助眠故事及放鬆身心的音樂,幫助繁忙、疲勞的人們放鬆身心、放空大腦,專注意識,從而在紛亂嘈雜的環境中重獲平靜。

Calm 成立於 2012 年,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目前產品在美國健康健美 APP 類中排名 46,是全美收入最高的冥想 App 。

01

兩個核心功能點:冥想與故事,

累計超 100 小時音頻內容

Calm 定位為「改善用戶精神狀態、減壓助眠」的正念 app,以面向冥想初學者為主,同時也擁有許多中級用戶,女性用戶佔 60% 以上,年齡在 30~35 歲為使用人群主流,70% 的用戶在家使用。目前擁有超過 100 個小時的音頻內容,包含冥想和故事兩大欄目:

1. Meditate(冥想)

是 Calm 最核心的產品,其中包括7 天的助眠音頻項目、21 天的心情鎮定項目,以時常為10-15 分鐘的訓練指導課程為主,幫助用戶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同時還提供如正念飲食一類的主題課程。

2. SLEEP STORY(睡前故事)

致力於改善用戶睡眠的欄目,這些故事專門講給「大人」聽 —— 成人用戶可以重溫兒時記憶,隨著解說沉浸於故事氛圍中,從而放鬆精神。

02

訂閱包月服務,Calm 探索新的內容付費方式

和普通 APP 不同,Calm 直接從產品服務中獲利,而非廣告費用。

目前,Calm 的變現主要靠訂閱服務:APP 免費下載後,用戶可以試聽七步放鬆法的第一步,如果想要獲得更加全面、更加高質的冥想、音樂和助眠內容,則需付費才能獲取。

2014 年,Calm 的定價包為 3 個月的服務售價為 4.99 美元,6 個月為 6.99 美元,一年為9.99美元。

而現在,Calm的內容定價顯然經過重新設計:單月付費 12.99 美元,按年付費 59.99 美元/年(平均每月只需 4.99 美元),終身會員 299 美元。

可以想見,絕大多數用戶會選擇 59.99 美元的年費包 —— 這樣既划算,又可以靈活地面對未來是否持續使用的不確定性,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定價上,Calm 已有意識地向同類競品看齊。

03

Calm 的運營策略

1. 網際網路平臺應用上線

Calm 在 iTunes、Android 各大應用商店等網際網路應用平臺均已上線,用戶可以輕鬆獲取並免費下載。

2. EDM(Email)營銷

每位用戶在註冊時均需要提供個人郵箱,Calm 由此建立和目標顧客的溝通渠道,通過一對一獨享的溝通方式,讓用戶感覺到尊重,在堅持用戶友好的前提下傳播企業、產品、動態信息,促進銷售。

3 .口碑營銷

Calm 大部分的業務增長均通過口碑推動,發生在朋友、親戚、同事、同學等關係密切的群體間的人際交互,為產品的客戶認知和傳遞過程帶來更高的可及性、可信度和影響力,最終達成保證盈利的付費轉化率。

4. 通過名人人氣提升品牌價值

Calm 睡前故事的某些朗讀者來頭不小 —— 參演《黑豹》的女演員 Danai Jekesai Gurira、喜劇演員兼作家的 Stephen Fry,和讀過《 An Australian Adventure 》的演員 Bindi Irwin,以此提升易於觸動用戶的附加「精神價值」。

04

30 人支撐起千萬美金收入

Calm 內部如何分工和運營組織,由於接觸公眾的多為公司的兩位聯合創始人,鮮見公司對媒體的相關介紹,似乎還是個謎。

2012 年,創業之始,團隊只有 4 個人。而目前,Calm 由一個 30 人團隊運營。最近有報導稱:Calm 大約有 20 名員工,在負責一項盈利能力非常強的數字業務,並且計劃進行業務拓展,不再局限於指導性冥想,而是立志成為一個面向消費者的大品牌。

05

Calm 成功的秘訣

1. 順勢而為:正在颳起的心理健康浪潮

聯合創始人Alex Tew在2011年鼓搗過一個有趣的網站—— Do Nothing For 2 Minutes,它要求你坐在電腦前不碰滑鼠鍵盤,什麼也不做,就這麼呆上兩分鐘。

網站上線一天,訪問量就達到了驚人的 200 萬次,Tew 由此發現寂寞的人如此之多,加之他是一個 14 歲就開始的冥想練習者,於是決定要做一個供人們冥想靜修或只是簡單放鬆的網站;

而聯合創始人 Michael Acton Smith,也有過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後到了崩潰邊緣,通過練習冥想馴服心神,重新找回工作激情的難忘經歷,這促使他和 Tew 一起創造了 Calm,希望幫助更多的人尋找內心深處的平靜,此即 Calm 的緣起。

2. 用極致的用戶體驗,打動和留住客戶

在用戶體驗方面,Calm 可謂做足了功課。

1)產品命名的關鍵:好聽易記

Calm (「靜靜「),讓人一聞即知,好聽易記,同時自然而然地領會了產品的核心功能。

創始人Tew還談到過,他會特意儘量避免使用類似「冥想」的詞彙,因為這容易會讓人覺得這是一個需要專門學習、門檻很高的技能,他希望為大眾提供簡單實用的方法,讓人們一想到放鬆,就會想到 Calm—— 刻意打破冥想的神秘面紗,倡導它是非常大眾化的生活方式,從而自然而然地擴大了目標受眾群體。

2)主流冥想流派的內容提供和高頻、專業的內容更新

冥想的「個性化」和「私密性」,天生就適宜作為個體「悅已」的愛好。

而Calm的冥想產品均以正念冥想為主,近年來,它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和心理治療,在緩解壓力、焦慮、抑鬱、邊緣型人格障礙、慢性疼痛、上癮、進食障礙等方面有經得起驗證的突出效果,功能的「即時性」顯而易見,同時還具備易於「上網」的特徵,這也是創始人選擇它來開發數位化產品的原因。

同時,APP 保持著高頻內容更新速度:每日上新一個「十分鐘冥想「,每月上新一個世界級冥想專家帶來的 Calm 主課程……以此持續吸引著用戶注意力,令用戶保持期待感。

3)突出產品的功能性

在 Calm 的產品介紹和產品 APP 頁面中,羅列了眾多主題,可覆蓋絕大多數人們可能想到「放鬆」和「冥想」的場景,刻意突出了產品的實用功效,強化潛在客戶的購買意願:

Calming Anxiety(平復焦慮)Managing Stress(壓力管理)Deep Sleep(深度睡眠)Focus and Concentration(聚焦和專注)Relationships(聯結)Breaking Habits(打破習慣)Happiness(快樂)Gratitude(感恩)Self-Esteem(自尊)Body Scan(身體掃描)Loving-Kindness(仁慈)Forgiveness(寬恕)Non-judgement(不評判)Commuting to work or school(通勤路上)Mindfulness at College(大學正念)Mindfulness at Work (工作正念)Walking meditation(步行冥想)Calm Kids(安撫兒童)……

4)應需定製的放鬆場景

準備呼吸 Breathe、冥想 Mediate,還是睡眠 Sleep? —— 你可以從目標出發,針對性地選擇。

喜歡在什麼場景下放鬆?

是湛藍的湖水倒映著遠山,寧靜幽遠?還是雨中晶瑩的水滴從樹葉中滴落,帶來清新空靈的氣息?

是熊熊的爐火給你想要的溫暖感覺,抑或是在浩瀚太空中,月球緩緩轉動呈現半陰半陽的神秘陰影,你將由此啟動和高維宇宙意識的連接?

點擊右上角的聲音按鈕,背景動畫伴隨著悅耳動聽的白噪音,多達 35 個背景音樂供你挑選,力求讓用戶「身臨其境」。

即便最簡單的前導式十秒 「呼吸」 練習,也融合了讓人寧靜的舒緩元素—管風琴彈奏的「哆唻咪」緩慢地重複著,屏幕上的藍紫色線條構成的圓,會隨著指導詞 「吸氣,保持,呼氣」(Breath In, Hold, Breath Out),緩緩地變大,變小,讓你感覺它如同呼吸時腹腔自然鼓漲和落下,帶來非常具象的即視感和沉浸式體驗。

5) BGM(背景音樂)專業級配置

Calm 音頻質量都很高,並且有極其豐富的不同選擇,你肯定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在 Calm 裡面,光海浪聲就有好幾種 —— sunset beach, coastline at sunset, tropical beach…… Calm 的 BGM 常常給首次用戶帶來驚喜感。

用戶評價稱:「即使是白噪聲應用也算稱職,點開即用,情境豐富,還配有動畫,賞心悅目」、「我個人就覺得雨天淅淅瀝瀝的聲音很能讓我平靜」。

初步體驗 Calm 的視覺和聽覺感受所形成的好感,能夠讓用戶很願意駐留在 app 中探索和發現它的其他功能,有利於把用戶引入冥想練習的場景。

6) 貼心的使用時長設置

在產品使用時間上,Calm 的「3,5,10,15,25分鐘」可選時長設得得恰到好處,與現代人在快速的生活節奏下,需要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的特點相吻合,貼合用戶之需。

7)簡潔易用的交互界面

Calm 的用戶界面簡潔而風格一致,內容架構的設計、流程跳轉的關鍵路徑、引導用戶參與的交互按紐……都能見其匠心,確保用戶與 app 的互動感覺輕鬆自然,同時保障了用戶的應用效率,真正實現「易用」。

8)以鼓勵、引導和社交服務增強用戶粘性

Calm 最重要的設置之一就是 「正念提醒」,這是一個類似鬧鐘的功能,它自動添加了鼓勵用戶的提示語,定時提醒用戶集中精力不要焦慮。

在每次的冥想課程結束後,Calm 的用戶都會收到一個鼓勵海報,激勵其繼續學習;

在 PROFILE 頁面中,用戶可以看到自己的打卡記錄 —— APP 會自動統計連續堅持的天數、冥想的時長和學過的課程,方便用戶的自我管理,同時可在個人社交圈中分享。通過社交元素持續刷新用戶的「存在感」,增強用戶粘性。

小結

不同情緒解決方案、應用場景的精心設置,聚焦強需求提供內容價值,恰恰體現了 Calm 高度的專業化—— 用戶帶著明確的放鬆 / 冥想目標,容易更清晰地感知產品使用效能,不同需求用戶的自主決策和場景化的帶入和引導,也有效地促進了用戶的購買行為;

同時,Calm 在功能、內容、界面和性能的產品質量特性,以及有用(滿足用戶需求)、易用(滿足過程實現最小化用戶成本)、愛用(用戶是否愉悅)三個層面的用戶體驗,都滿足甚至超越了用戶期望,這恰是 Calm 的成功之道。

06

Calm 的運營效果

1. 用戶怎樣評價 Calm?

「在Calm中,冥想不是一件沉重、高深莫測的事情,而是一幅幅優美的畫卷、一首首舒緩的旋律。「

「忙碌之餘打開 Calm,進入冥想世界,只需幾分鐘時間,你就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神清氣爽。「

「完美!—— 背景音樂是所有試過的 N 款冥想軟體中質量最高的,也比其他任何一款軟體的背景音都要多,還全都免費。最重要的是,冥想指導所說的內容非常有科學依據,每次聽完都會覺得茅塞頓開,冥想的節奏也是我很喜歡的。「

目前,約一半用戶每天使用 Calm,還有很多有規律的回頭客每個月使用 8 次或者 10 次。最近的用戶調查顯示,90% 的人表示如果再也不用這款 APP,那他們將感到「有些沮喪」,或者「失望至極」。

2. Calm 的市場表現如何?

目前 APP 已有超過 2600 萬人下載量,每天 5 萬名新增用戶,同時擁有 5 位數付費用戶,2017 年,還榮獲了蘋果公司年度最佳應用程式的稱號,在 Itunes 冥想 & 睡眠 APP 類中排名第一;

去年公司營業額為 7500 萬美元,收益總額已達 6000 萬美元,同時,業務仍然保持強勁增長,目前公司估值超過 2.5 億美元。

可以說,作為一個面向小眾市場的輕量級應用,這樣的成績非常驕人。

07

Calm 未來將面對哪些挑戰?

1. 拿什麼和競爭對手賽跑?

行業的高增長率預示著未來的強贏利,而眼前的高利潤也頗具誘惑力。在專注心理健康的創業藍海中,各種應用程式應運而生,其中不少獲得了風險資本的大力支持,現階段,Calm 已不乏競爭對手。

冥想和禪修產品 Headspace 是其中的代表。從 Headspace 與 Calm 對比測評結果看,在核心師資(內容提供者)的專業度、課程架構規劃、用戶引導Features、業務運營內核的技術先進性等方面,Headspace 都更勝一籌。

目前,大型公司的人力部門 —— 包括谷歌、Genentech 和領英等,都已購買了 Headspace 的服務作為給員工的福利—與 Calm 直接面向個人用戶相比,企業客戶顯然通常能帶來更為穩定的現金流。

福布斯數據顯示,Headspace 已連續獲得融資 6670 萬美元,在 2017 年年初估值大約為 2.5 億美元。

與此同時,同類數字心理健康類 APP 也層出不窮:

早在今年 4 月份,Shine 就籌集了 500 萬美元用於發展基於 SMS 的激勵正念應用程式;

Aura 則打出了 「 3 分鐘冥想」 (減緩新手堅持不到十分鐘的挫敗感)+ AI 定製 (針對用戶情緒統計結果提高冥想課程推送的針對性) + Aura 社區(提升 APP 社交屬性)的組合拳;

此外,還有減負式應用 Aloe Bud(幫助用戶定時提醒用戶休息散心和放鬆,關心自己)、由 Digg聯合創始人 Kevin Rose 發起的 Oak 冥想應用,同類產品還包括 Simple Habit、Buddhify 和 Insight Timer 等……

僅今年一季度,美國前 10 名自我關心式軟體的營收累積達到 1500 萬美元。

目前看,行業的進入壁壘並不高 —— Calm 產品 features 可複製性強,品牌的美譽度和區隔效用並不明顯,用戶的轉換成本也較低;同時,傳統的線下實體冥想工作室在教練互動、實時糾錯方面的功效也要優於手機 APP……

在日漸紅海的競爭中,如何構建競爭優勢?

對 Calm 來說,這是個問題。

2. 平臺化、多元化的商業模式是否能讓 Calm 繼續成功?

從最近聯合創始人的發言看,Calm 正向平臺化、多元化的商業版圖進軍。

一方面,Calm 聲稱希望成為正念的旗艦品牌。同時,創始人 Tew 也表示希望能將這個應用發展成一個提供個人發展工具的平臺 —— 用戶可以提交各類教程,例如如何戒菸或者如何更有創造力,其他用戶可以付費訂閱這些內容 —— 似乎在意圖創造平臺與合作開發的價值。

與此同時,Calm 正在尋求收購併考慮進入零售業,希望探索製造更多實體產品,立志成為一個面向消費者的大品牌。今年夏天,它出售了一種帶香味的睡眠噴霧劑,公司未來還可能推出書、衣服和酒店這類切實存在的產品,最終,Calm 想購買一個平靜的島嶼作為一個有利可圖的度假勝地—通過開售「冥想」周邊衍生品,響應不同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不過,部分投資人並不看好 Acton Smith 致力於發展實體業務的宏偉計劃,他們堅持認為冥想服務最好還是採用數字形式,而那些實體產品都是「副業」—— 如果管理層精力不能聚焦,是否日後在業務擴張的道路上容易力不從心?投資人的擔心也許不無道理。

而 Calm 作為初創公司,目前的用戶量和群體特徵尚不足以支持其實現平臺的規模效應,現有營銷模式也未能看出連接不同組群的潛力,同時,公司在價值鏈中整合上下遊資源的合作優勢也並不明顯。

Calm 能否保持冥想狀態般的明靜、洞見和創造力,在激烈的競爭中成功實現進化,真正成長為創始人所夢想的「心理、冥想領域的耐克」?

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 Calm公司網站

www.calm.com

[2]蘋果Itunes APP介紹

https://itunes.apple.com/cn/app/calm-meditation-techniques/id571800810?mt=8

[3]冥想平臺Calm獲27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達2.5億美元

http://www.sohu.com/a/237346727_118792

[4] 冥想初創企業Calm看起來超越了它的應用程式

http://www.rfuchina.com/news/201808/286201.html

[5]兩款冥想/減壓APP分析 #Calm #Headspace (上)(下)

https://www.jianshu.com/p/c21422b4b437

https://www.jianshu.com/p/2a90a20a10d8

[6]為反川普者緩解心理壓力,冥想應用Calm新一輪融資超2500萬美元

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24223

[7]冥想應用Calm獲近60萬美元融資 擊中現代人痛點

https://www.aliyun.com/zixun/content/2_6_751771.html

作者簡介:Linda Wen,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治療師,工學學士&管理學碩士。終身個人成長的篤行者,保有對世界的好奇心, 相信一切可能性。

責任編輯:Spencer 周芝羽

相關焦點

  • 獲高盛支持 美國冥想獨角獸CALM市場價值已達20億美元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Calm是美國收入最高的冥想、睡眠和放鬆應用程式。近日,該應用程式向投資者新籌集了2.17億美元的資金,市場估值又翻了一番,達到20億美元。為獲得更大發展,我們籌集了新的資金。」他說,在新冠疫情期間,美國公司積極尋求緩解員工的焦慮和抑鬱情緒的辦法。目前,美國運通信用卡的持有人,以及由醫療保健供應商凱撒醫療集團(Kaiser Permanente)承保的1200萬會員,可以免費獲得Calm的服務。Calm自2016年以來一直保持盈利。高盛是該公司最新一輪融資的投資者之一。
  • 冥想APP助詹姆斯奪冠?Calm融資7500萬美元暗藏「睡覺」大生意
    在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矽谷》、《夜魔俠》中都曾出現過「用冥想緩解焦慮」的場景。而在現實生活中,焦慮的美國人也逐漸成為冥想的追捧者。由於逐漸成為市場消費主力的千禧一代年輕人們往往選擇晚婚晚育,使得他們有了更多關注自我的時間。此外,年輕消費者們越來越習慣訂閱制,也為更多冥想類App提供了生長空間。
  • 「冥想」怎麼就成為了矽谷熱潮?
    在矽谷,員工熱衷於正念、冥想的科技公司不止 Google 一家。位於倫敦市主教街的「蒼鷺塔」是英國首都最高的建築物之一。而在這座高樓景色卓越的三十層上,坐落著 Salesforce 為員工設立的冥想間。
  • 海外火爆的冥想app是個什麼玩意兒?
    而冥想 App 引入直播,在直播本就不是特別普及的美國能夠受到歡迎,是因為,在 Insight Timer 裡「冥想老師是 KOL、是主播,而原本在美國已經被廣泛接受的冥想課程披上了直播的外衣」,而且直播這種形式也加強了用戶和老師之間的交流。
  • 這款App 是 2020 美國大選的最大贏家
    就像是奧運獎牌榜由薯片提供贊助在 2020 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冥想輔助應用 Calm 展開了一連串精彩和熱鬧的營銷活動,而它在 CNN 的一次投放,似乎已經讓整場營銷得到了足夠的回報。CNN 是關注選舉的美國人,特別是打算選拜登的選民比較經常收看的頻道。
  • 用冥想緩解焦慮,Calm 給「大人」講睡前故事
    冥想作為一個有助於緩解「心病」的解決方案,開始越來越流行。 冥想應用 Calm 為用戶提供不同場景的服務。在 APP 端,用戶先選擇學習冥想的目的,包括集中注意力、提高睡眠質量、緩解焦慮等,而後有針對性的選擇冥想課程,時長從 3 分鐘到 25 分鐘不等,用戶可以從「小白課程」進階到「大師課」。
  • 美國現在超級流行的冥想app,你試過了嗎?
    你有嘗試過冥想嗎?反正這個事在美國挺流行的,尤其是80後和90後,矽谷的冥想風氣也很盛。   由於這個風潮,冥想相關的APP也感受到了春天,2019年生意做得相當好。千禧一代對身心健康和自我保健的痴迷促進了冥想應用軟體業務的發展。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8, app intelligence firm Sensor Tower reported the top 10 「self-care」 apps had pulled in some $27 million in revenue.
  • 冥想應用Calm獲2700萬美元融資 躋身獨角獸行列
    冥想應用Calm近日獲得B輪2700萬美元融資,投後估值達到10億美元,成為首家該細分領域的「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從成立至今,Calm已總共獲得1.43億美元融資。
  • 美國學校教學生打坐?冥想對兒童究竟有什麼好處?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兒童學習冥想對身心發展有著許多的好處。如今的兒童壓力和焦慮水平較過去有所提高。所以一些地區的兒童也開始參與到了冥想練習中。據統計,在美國有1.6%的兒童正在練習冥想。一些研究表明,練習冥想的孩子能發展出更加積極的品質。比如自我控制力,學習專注力,對他人的尊重與同理心。而且,冥想能幫助孩子應對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情況,比如壓力、挫折、多動症等。
  • 美國助眠市場持續增長,Calm如何成為下載量超8000萬次的獨角獸
    來自移動應用數據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2019年TOP10的冥想應用一共獲得了1.95億美元的總收入,與2018年相比同比增長52%。其中Calm佔據了收入榜和應用下載榜的榜首。
  • 谷歌蘋果2017年度應用《Calm》登陸Oculus,用冥想緩解壓力
    得益於身臨其境的特性和防止你分心的獨特能力,VR十分適合作為一种放松與冥想工具。今天,入選蘋果2017年年度應用榜單和谷歌Play編輯之選的應用程式《Calm》已經正式登陸Oculus Go和Gear VR,其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場景和冥想訓練來幫助你應對壓力和焦慮,又或者是幫助帶來一夜的好睡眠。這家公司的產品總監Tony Hsieh表示:「我們一直相信VR可以成為冥想和放鬆的強大媒介。無論身在何處,它都可以輕鬆將任何人傳送至另一個現實。
  • 美國「90後」青年也「佛系」:冥想、吃素、打毛線
    不僅在中國,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新一代青年,也紛紛開啟了「佛系」生活模式。「美國歷史上規模最龐大的一代人可能永遠不會像其父輩那樣奢侈地過日子。」《大西洋月刊》曾如此評論道。冥想、吃素、打毛線成為了新一代美國「佛系」青年的生活常態。
  • 美國大學校長收入驚人 薪酬最高為180萬美元
    但有一個重要因素被忽視了:大學最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雖然學生們債務纏身,但許多大學校長卻享受著超高的薪水。《高等教育如何浪費錢並辜負孩子?我們該如何應對?》的合著者安德魯•海克表示,自1991年以來,公立大學及私立大學的校長薪酬水平大致翻了一番。
  • Calm No.1玩家地位不可動搖?已經有競品實現突圍
    而冥想 App 引入直播,在直播本就不是特別普及的美國能夠受到歡迎,是因為,在 Insight Timer 裡「冥想老師是 KOL、是主播,而原本在美國已經被廣泛接受的冥想課程披上了直播的外衣」,而且直播這種形式也加強了用戶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具體來看,直播形式打破了傳統冥想 App 中老師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方式。
  • 北美知名冥想大師:首次公開國際頂尖冥想體系
    你一直在路上,從未敢停下來歇息「不敢停下來」是現代大多數為生活奮鬥的人的真實寫照,拼命往前跑是他們的常態,甚至不惜透支身體。那麼,如何去清理壓力和焦慮,讓自己以一種輕鬆、快樂、幸福的狀態去追逐美好未來?上減壓課?時間不允許。找心理諮詢師嗎?價格昂貴。用運動來排解壓力和焦慮嗎?治標不治本。那麼,什麼樣的減壓方式最好?科比說,冥想有助於他在第二天保持頭腦的清明,否則會感到焦躁不安。臉書、領英、思科、推特、谷歌等著名矽谷企業給員工減壓的方式不是放假而是給大家集體上冥想課程。
  • 年薪最高3000萬?美國大學哪類教授收入最高
    在美國,恐怕這個答案是否定的。特別是在美國前100的知名大學,大學教職工年入百萬很常見,更有甚者年收入高達千萬。其中薪水最高的教職和專業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1、體育教練在體育文化盛行的美國校園,體育教練收入要比普通教授要高出許多倍。
  • 我的1000天冥想體驗
    在新生大學,我第一次聽到了冥想這個詞。也許是為了「去宗教化」,所以李笑來給冥想改了一個名字叫「坐享」。同時,李笑來自己錄製了冥想指導音頻。在新生大學有一個專門的冥想社群。大家會在這裡分享冥想的感受。當時我看到的大家最多的感受就是說自己頭腦如何更清醒了,或者如何沒感覺。我也是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只是覺得大腦好像不受我控制一樣胡思亂想。做了幾天,覺得無聊,就停了下來。
  • 冥想 | 英語六級必聽美文
    人們一想到冥想腦子裡就會浮現出在深山頂上老人盤腿而坐的畫面。許多人在描述冥想時,也總是要提到古魯(宗師),放鬆什麼都不想等要素。不一定要登上山頂才能享受到冥想的好處。因為冥想時意識比放鬆更重要。冥想的秘訣是呼吸。To start meditating, find a place where you can sit or stand comfortably for a little while and concentrate.
  • 如何化解時差綜合症?讓這些小眾專家級app給你答案
    頻繁穿越時區的旅行者不妨考慮如下解決方案——吃褪黑素片,調整睡眠周期,接觸自然光,嘗試運動與冥想,配合健康飲食……即便做不到完全消除時差反應,至少也能幫助我們將身體上的不適控制到最低,讓行走在路上的日子變得更有意思。來看看下面幾款小眾專家級app怎麼說吧。
  •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冥想控制精神
    他和他的合作者進行了大規模的人體研究,以簡單,廣泛實踐的冥想技術在每周8周的課程中招募受試者,以測試其作為BCI控制的潛在訓練工具的效果。共有76人參加了這項研究,每人被隨機分配到冥想組或對照組,在這8周內他們沒有做任何準備。每個主題最多進行10次BCI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