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大生意第2383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文|劉夢龍
體育大生意記者
近日,美國各大頭部冥想類App動作頻頻,繼Calm宣布完成7500萬美元C輪融資,公司估值已突破20億美元後,Headspace也宣布與美國流媒體平臺Netflix聯合製作的節目《Headspace冥想指南》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對外發布。
受新冠疫情影響,從2018年開始在美國爆發的冥想應用熱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特別是當千禧一代(指2000年前後成年的人群)對心理健康和自我護理的近乎痴迷,讓冥想類App大受追捧。特別是當Calm聯手詹姆斯、Headspace與AC米蘭合作後,更是展現出勢如破竹之勢。而反觀中國市場,冥想成為全民健康新趨勢的道路仍十分漫長。
Calm穩坐美國冥想類App頭把交椅
焦慮促使冥想在美大受追捧,2019Top 10冥想App總收入達1.95億美元
自19世紀末從東方大陸傳入後,冥想在西方世界歷經一個多世紀的傳播,逐漸被多數具有一定社會地位且同時面臨巨大壓力的人群所認可,其中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便是個中代表。
如今,這位已故企業家於1982年所拍攝的一張在昏暗燈光下冥想的照片早已成為傳世經典。賈伯斯更是親自為這張照片寫下了一段話,「這是一個經典瞬間。獨自一人,所需要的僅是一杯茶、一盞檯燈和一臺音響,這就是我的全部。」
賈伯斯冥想照片已成為永恆經典
要想弄清冥想在美國大流行的原因,僅需「焦慮」二字即可概括。自2013年以來,美國本土抑鬱症的比例上漲幅度達到33%,其中千禧一代罹患抑鬱症的比例更是上漲了47%。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飽受焦慮綜合症所困擾的人群已超過4000萬。
隨著市場痛點的湧現,必然會催生出相應服務問世。在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矽谷》、《夜魔俠》中都曾出現過「用冥想緩解焦慮」的場景。而在現實生活中,焦慮的美國人也逐漸成為冥想的追捧者。
由於逐漸成為市場消費主力的千禧一代年輕人們往往選擇晚婚晚育,使得他們有了更多關注自我的時間。此外,年輕消費者們越來越習慣訂閱制,也為更多冥想類App提供了生長空間。拋開宗教儀式部分,冥想正在以「精神世界的健身」被更多美國人所接受。
根據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美國TOP 10的冥想應用在2019年共獲得 1.95 億美元總收入,同比增長52%。要知道2018年這一數字為1.28億美元,而2015 年更是僅為800萬美元。
2015-2019美國冥想App Top10收入對比
另據Marketdata發布的美國冥想市場研究顯示,2014-2017年間,美國冥想市場估值持續增長,至2017年已達12.1億美元,而這一數字有望於2022年達到20.8億美元。
Calm完成7500萬美元C輪融資,Headspace將攜手Netflix推出新節目
作為美國兩大頭部冥想類App,Calm和Headspace在2019年總收入分別為 9200萬美元和5600萬美元,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46%和33%。隨著新冠疫情在美國大肆蔓延,越來越多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們選擇使用冥想類App。
以Calm為例,目前有著超過1億的下載量和400萬付費用戶。僅2020年,其每日下載量較一年前翻了一番。用戶收聽的節目內容超過了10億分鐘,也比 2019年增加了一倍。
近日,Calm宣布完成7500萬美元C輪融資,公司估值已達20億美元。本輪投資由公司原有投資方、風險投資公司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領投,私募基金 Insight Partners、TPG Capital、Goldman Sachs Group 等跟投。這筆資金將用於充實網站內容,並強化資產負債表。
一年前,Calm曾分別獲得88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和27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總融資額達1.43億美元,並成為心理健康行業中首家估值達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
作為洛杉磯湖人當家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早在2018年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就曾表示冥想已成為其賽前慣例,「開始你會對這種超出常規的全新做法感到奇怪,但慢慢你會發現自己的內在精神和內在能量愈發感到舒適和自如。」2019年底,詹姆斯正式宣布與Calm展開合作,將為Calm製作原創聲頻內容產品,從用戶心理健康出發,讓用戶學會控制情緒和維持心態平衡。而正是在冥想的輔助下,讓詹姆斯在2019/20賽季如願收穫了加盟湖人後的首座NBA總冠軍獎盃。
詹姆斯已習慣在賽前進行冥想
除詹姆斯外,Calm還曾先後與美國演員馬修·麥康納及英國演員史蒂芬·弗萊合作推出「睡前故事」音頻節目。據悉,Calm未來將尋求更多明星加盟,並繼續擴展其國際業務。繼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韓語和葡萄牙語之後,Calm近期又新增了日語節目,使其節目語言種類達到七種。目前,Calm的年費訂閱價格為69.99美元。
而另一大冥想類App Headspace也是動作頻頻。近日,Headspace宣布將與美國流媒體平臺Netflix合作推出節目《Headspace冥想指南》。該節目由Headspace聯合創始人AndyPuddicombe錄製,由美國媒體公司Vox Media製作。首期八集系列將於1月1日發布,旨在為用戶介紹冥想益處並提供冥想指導。
創立於2010年的Headspace,在今年6月已完成477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Blisce,Waverley Capital,Times Bridge等老股東。而早在今年2月,該公司已獲得930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包括5300萬美元的股權融資和4000萬美元的債務融資。
近年來,Headspace已從to C端冥想APP擴展到不同的產品線,包括「Headspace for Work」等B2B業務,具體客戶包含Starbucks,Adobe,Hyatt、GE等600餘家企業。而包括美國女足國家隊、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以及意甲豪門AC米蘭均先後與Headspace達成合作協議。
Keep冥想課程超328萬用戶,國內普及仍任重而道遠
作為冥想的受益者,影視明星陳坤曾在某檔訪談類節目中直言,「我自己已經有超過20年的打坐冥想經歷,冥想能夠給人帶來內心真正的平靜和喜悅。」儘管冥想類App在美國發展得風生水起,但受制於宗教信仰等認知原因,短時間內冥想在國內恐難以達到在西方世界的受歡迎和普及程度。
影星陳坤在冥想中
根據此前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目前需住院治療的精神病患者約1600萬,需服藥治療的心理疾病患者約8000萬,而需心理諮詢的心理障礙人群以及需要心理幫助的心理亞健康人群更是分別達到了2.5億和7億。
另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歐美等高收入國家人均年心理健康消費可達59美元,而中國卻不足人均2美元。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是,國人長期以來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有限,進而導致消費意願也並不強烈。而具體到冥想而言,又看似無法對心理健康問題起到「藥到病除」和「立竿見影」之功效。
但隨著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壓力人群的數量激增,對於排解壓力的需求也將顯得更為急迫。這也解釋了為什麼Keep上線的熱門冥想課程《靜心冥想之旅》能夠吸引到超過328萬用戶練習。
Keep冥想類課程概覽
儘管國內應用市場也曾推出過潮汐、小冥想、Now等相關冥想類App,但與Calm和Headspace等產品相比,均難言成功。或許東方市場對於冥想與宗教的認知註定了硬著陸的「舶來品」短時間內將難以受到歡迎。但從Keep超過300萬冥想課程用戶來看,只要冥想以科學化、生活化、適配年輕人的產品形態走進國內大眾視野,仍將具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潛力。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