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 or Perish?如何優雅應對退稿

2020-09-05 啟帆醫學BioSCI

好不容易投出了自己的文章,心心念念的等來了退稿,你慌不慌?前期的努力都白費了嗎?如果你正處於這種焦慮中,不妨往下看看,是危機也是轉機,會對你有幫助的~



對於投稿後的結果,通常在兩周到兩個月,你會收到編輯的回覆,包括審稿人的意見(Reviewers comments)和一封編輯的概括信(Covering letter) 。


一般有下列可能性:

(1) 原稿接受,無需修改(Publish without changes),罕見。

(2) 稿件退修,需輕微修改(Publish with minor changes ) ,不多見。

(3) 稿件退修,需重大修改(Publish with major changes ),很常見。

(4) 論文需重大修改,重投並當作新稿件處理(not publish in its present form, but resubmit after major modifications to then be treated like a new submission) ,常見。

(5) 完全拒絕(Reject),最常見


。。。。。。。

1. 最常見退稿原因


(1) 主題原因(Subject)

*內容不適合該期刊(Not suitable for journal),

*不適時(Not timely)


(2) 論文內容(Coverage):

*意義不大(Questionable significance )

*不可信(Questionable validity)

*深度不夠(Too shallow)

*過於詳盡(Too exhaustive)


(3) 論文長度原因(Length):

*論文太長(Too long)

*論文太短(Too short)


(4) 論文的表達原因(Presentation):

*框架不好(Bad organization)

*表達不行 (Ineffective expression)

*插圖有問題(Ineffective or unusable illustrations)

(5) 論文的格式問題(Failure to follow style guide)


。。。。。。。

2. 如何處理被拒的SCI論文


(1) 要理解被SCI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70%以上被拒)。因此,要保持良好心態


(2) 對完全拒絕的論文,編輯通常會表達不願再看到該文,再寄送這類文章是沒有意義的。應該補充修改 後改投其他SCI期刊。


(3) 審稿人有時也會犯錯誤,不僅僅是筆誤也有專業知識上的錯誤,因為編輯找的審稿人未必是你相同領域的專家。如果作者對否定的原因有異議,可以向編輯 部或主編提出自己的意見,據理力爭。只要自己是正確的就要堅持。在回覆中委婉地表達一下你的意見。如果編輯同意作者的意見,論文可以重新進入新的一輪審稿程序。

這種情況很少見,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4) 如果文章被拒絕是因數據或分析有嚴重缺陷, 這類文章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廣泛的證據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結論後,再將經過修改的「新&FFD7D5; --tt-darkmode-bgcolor: FFD7D5; --tt-darkmode-bg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FFDAA9; --tt-darkmode-bg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FFDAA9; --tt-darkmode-bg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FFD7D5; --tt-darkmode-bgcolor: FFD7D5; --tt-darkmode-bgcolor: 39;s comments 樣稿

MS39;&34;easy」

Response: Sentence has been edited as suggested by reviewer on page 2


2. Page 11 last full paragraph should be edited and read as presented.

Response: Sentence has been edited as suggested by reviewer


3.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which cell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Figure 1

Respons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nferential statistics has been provided in text and tables.

Reviewer 2 comments


1. Authors have not adequately addressed the issue of xvhether logistic regression findings vuere partially driven by the low levels of smoking xvithin the occasional and light smoking subgroups

Response: During the last round of revision, we added Figure 2 to address this issue. Figure


2 essentially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ijueen levels of smoking and number of smoking reduction strategies used was true uuithin eaek-of the four smoking subgroups.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results of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2. On page 6 when defining occasional smokers, change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9;s comments 1, 2, 3)

(2) 對修回稿中已修改的地方要具體標明(page, lines)。

(3) 儘量滿足意見中需要補充的實驗。

(4) 審稿人由於知識限制和某種成見,甚至學術觀點不同,判斷錯誤並建議退稿常會發生。要極其慎重和認真地回答,有理有據地與審稿人探討。但要委婉地禮貌地表達你的觀點

例如,

[不推薦]&39;s comment was wrong,

[不推薦]&39;s idea is bad, but mine is good.」


推薦&39;s comment is very interesting. However, we found that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FFD7D5; --tt-darkmode-bgcolor: 3B3232; --tt-darkmode-color: 34;

推薦]「The referee has an interesting notion, but the proposed idea is also good, particularly in light of this or that fact.」


發文章不易,發高分文章更不易,但是半山腰很擠,你得去山頂看看,歡迎諮詢科研小助理,專治科研的疑難雜症!


- THE END -

完整內容歡迎微信關注「啟帆醫學BioSCI」,醫生碩博成長交流地,匯聚了大批國內外頂級名校的教授、博士、博士後、以及其他科研人員等強大的人脈資源,我們專注於生物醫學研究、科研課題設計、SCI論文寫作等領域的知識梳理和心得分享,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提供便利。

相關焦點

  • 英語論文寫作,Publish or Perish
    圖片來源:https://fmlaster.wordpress.com/2018/06/08/friday-morning-musing-publish-or-perish/英語論文寫作的重要性,做科研的小夥伴們肯定深有體會。
  • 催稿後立馬就被退稿,該怎麼辦?
    我感覺,這個問題分兩個方面:一個是感覺,也就是說退稿與催促行為之間並不一定有關係,只是一種感覺或者說是一種巧合;另外一個方面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在此,我只對學術期刊出版中可能存在的 「一催就退」客觀現象進行分析。有稿件處理時限限制,自然就有個時間節點,即必須在這個節點之前作出決定——錄用或者是不錄用。無論是否達到期限的上限節點,編輯都時刻需要做出決定——是錄用還是退稿?
  •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sci期刊讓潤色,說明論文寫作不達標,尚未達到錄用的標準。論文潤色後,解決了語言問題,不代表其他方面也達到了錄用的標準。即sci期刊讓潤色不一定還會退稿,但有退稿的風險。論文潤色程度不同,導致還會退稿的可能性有差異。當sci期刊讓潤色只是小修的程度,代表該篇論文基本上過關,只是語言上還存在小問題,需要進行潤色修改。作者應該根據審稿人的意見進行潤色修改,及時地提交潤色後的稿件。sci期刊編輯審核後,還會退稿的機率就會很低,基本上會被直接錄用。
  • 龍遊淺灘,英雄氣短:關於退稿你必須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如果說發表論文是科研工作的重要部分——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是最重要的——那麼被退稿就是科研日常之一了。當今的Peer-Review匿名評審體系,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目前最好的論文評審和發表模式。無論是科研底層打工人,還是學界大牛,只要發表論文,就要面臨被同行審批斃稿,被期刊退稿的可能性。
  • JK羅琳作品被退稿因為寫得差?
    退稿信顯示,她當時以「羅伯特·加爾布雷斯」的筆名向出版社投稿《布穀鳥的呼喚》一書,可是出版社拒絕了這本書。J·K·羅琳說曬退稿信的目的是想鼓勵大家,面對退稿的挫折不要灰心。大作家J·K·羅琳換個馬甲,作品立馬被出版社退稿,這是因為她真的寫得差嗎?或者是出版社看稿編輯的「有眼無珠」鬧了大笑話?
  • 春節回家,如何應對催婚、催生?這幾個方法很「優雅」
    那麼,春節回家,到底該如何應對催婚、催生,又不傷親友和氣呢?這幾個方法很「優雅」,大家不妨試試。與其敷衍,不如給長輩一個準信去年過年,我弟被家裡一屋子長輩催婚,他那種點頭如搗蒜、慌忙「嗯」「是」回應的可憐樣,看得我都想抱著1.8米大個兒的他趕緊走。
  • 刊大師:新媒體背景下,退稿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當前,學術期刊普遍採取網絡化投稿方式,編輯也採取多種新媒介與作者進行交流互動,因此,傳統的書信、電話等退稿方式讓位於新媒體退稿方式。新媒體下編輯退稿時普遍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1)退稿過於迅速。在線投稿系統的採用,使得作者投稿和編輯稿件處理可即時完成。
  • Publish or Perish?讓論文「老司機」帶你上路 | 收藏級小貼士
    高產作者和期刊編輯教你如何讓你的論文被注意、被接受、被發表。2007年,Mark Hauber將學生Matt Rayner的論文發給了《自然》。這篇論文研究的是一種島嶼海鳥的捕食,結果沒有過審就被打回來了,之後又投到《科學》,還是一樣沒過審。
  • 揭開SAP Fiori編程模型規範裡註解的神秘面紗 - @OData.publish...
    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另一個註解@OData.publish.這個OData服務是如何自動生成的?這就是本文所要分享的內容。假設我們對加了這個註解的CDS view激活後自動生成的OData服務的明細一無所知,從何處開始入手進行研究呢?我創建了一個名為zjerrytest20160311的view,然後加上這個註解,激活。
  • 投稿論文被核心期刊退稿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單位或者是學校,在晉升和畢業時會要求發表核心期刊論文一篇甚至多篇,作者在明確自己所需期刊級別後,會抓緊時間完成論文,進行投稿,一部分可能1個月內會收到退稿通知,一部分會在投稿半年後還沒有消息,也會有一小部分作者很幸運,會反覆收到修改稿,修改數次後會有錄用通知下發。核心期刊退稿原因有哪些?
  • 護理論文,不被退稿的秘密
    其實不然,近些年隨著國家對科研方面的重視度以及某些雜誌社對於論文質量標準的提高,諸如以上護理方法的投稿在雜誌社編輯部主編那裡看過之後九成是要被退回的,退稿意見往往為:臨床類似研究較多,研究無新穎度。此種情況下,如果正準備論文寫作的你,一定要避免以上注意事項,努力創新護理方法,比如我們可以寫微信手機APP隨訪 、QQ 互動、基於XX量表或XX評分下護理模式 ,或者某種自製護理量表或者記錄單對患者併發症風險預防應用,如果諸如綜合護理、整體護理類的文章已經寫好,但又不想由於雜誌社那邊的退稿從新開始另寫一篇,這時可在原寫作論文的基礎上,護理方法對疾病名稱的前提下
  • 研究生論文退稿機率大?一旦錯過這三點,論文錄用機率就很小!
    眾所周知,讀研期間學校或者導師會或多或少要求發表論文的,無論是為了評獎評優還是為了畢業論文打基礎,你都需要了解論文怎麼寫,寫什麼,如何發表。 但是投過稿的同學都知道,尤其是核心期刊,一般審稿速度慢,退稿機率大,有的期刊投稿後可能半年都沒消息。
  • 論文被退稿?可能只因前言沒寫好!
    總結一句話「前言就是整個論文的臉面」,如果「臉」都沒有展示清楚,期刊社編輯老師都閱讀不下去,你不被退稿誰被退稿!看到這很多人會有疑問,論文前言到底該如何寫?
  • 拆書稿被退回,如何修改,才能重獲編輯芳心
    上篇文章我介紹了,如何洞悉平臺編輯的思考模式,以及如何與不同環節的審稿編輯做好溝通。拆書稿有被拒了?試試:3步法與編輯溝通,過稿率提升一倍那麼這篇我接著上次的話題重點講兩個內容,一、一旦被退稿,我們該如何應對?二、爭取到改稿機會時,該如何快速修改。
  • 「寫作技巧」論文被退稿那些事兒
    今天,小期君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年被退稿的原因。 01定位不符作者在投稿之前,一定要明確自己論文的定位,然後尋找合適的期刊投稿。比如,作者想投一個教育類文章,但是卻投遞到一個沒有教育類欄目的期刊,那結果就顯而易見——「您的稿件不適合在我刊發表,茲作退稿處理」。
  • 【愛說】英語中如何優雅地說「不!」
    工作、生活中,你有沒有被不知道如何委婉地拒絕別人所累?
  • 《親愛的作者,您有一封退稿信》:與名著碰撞出的「段子集」
    在《親愛的作者,您有一封退稿信》這本書中,作者虛構了50篇名著退稿信,搭配50幅黃黑相間的反諷漫畫,用詼諧的文字和精美的配圖,為我們帶來了身臨其境的「既視感」。02假設大文豪們活在當代會怎樣?我讀著讀著,就會趴倒在辦公桌上,一睡就是很久……」此類的解讀還有很多,看似無釐頭的退稿信,實則暗藏真機。如果你也喜歡,不妨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