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忽冷忽熱,許多孩子出現發熱等感冒症狀,但去醫院一看,孩子得的是小兒口腔皰疹。所以專家提醒家長,別把小兒口腔皰疹當成感冒。
商報記者 王銀萍
通訊員 胡素君 華小亞
【案例】
天氣轉涼,楊女士1歲多的兒子冬冬這幾天忽然變得很煩躁,而且還出現發熱症狀。楊女士以為孩子著涼感冒了,於是帶冬冬去醫院掛了小兒內科。可開了兩天藥吃了以後,冬冬的病情並不見好轉,反而更嚴重了。
苦惱中,楊女士只能帶冬冬又去了醫院,通過仔細檢查,醫生發現冬冬嘴裡起了很多水泡。於是最終被確診為小兒口腔皰疹。
誤區
別把小兒發熱都當成感冒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口腔科負責人閆長山說,最近,像冬冬一樣得口腔皰疹的孩子有很多。「隨著秋季的到來,天氣變化頻繁,這會讓小孩子自身免疫力下降,小兒口腔皰疹自然進入了多發期。」
因為小兒口腔皰疹會引起發熱、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狀,所以很多家長都誤以為孩子得了感冒。「這幾天有好幾個從小兒內科轉過來的孩子,他們都是得了口腔皰疹,而家長卻誤以為孩子感冒了。」
其實,患有口腔皰疹的孩子不但會出現發熱,還有拒食、流口水、煩躁等症狀,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看看孩子口周圍皮膚上或者口腔黏膜上是否出現針頭大的小水皰,不要妄下判斷,以免耽誤孩子的治療。
另外,小兒口腔皰疹不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而小兒口腔皰疹為單純皰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所以,家長不用過分擔心。不過,小兒口腔皰疹多見於6個月~3歲小兒,家長要特別警惕。
誤區
口腔清洗、服用維生素很必要
孩子得了小兒口腔皰疹起初剛發現時,不要急於給孩子用抗生素藥物。
閆長山表示,許多家長都會忽略口腔裡面的有效治療和支持治療。「皰疹性口炎的治療主要其實就是要提高孩子機體的抵抗力,所以先對孩子口腔進行清洗,促進局部傷口癒合,讓其能吃下食物。然後再進行支持治療,即服用大量維生素B、C以及保證患兒休息。」
要預防此病,家長鬚注意保持孩子個人衛生,儘量不帶孩子去嘈雜的公共場所。閆長山建議家長,該病很少產生抗體,容易再次患病。初發者症狀較嚴重,所以在幼兒園等兒童聚集的地方應隔離患兒。另外,孩子的衣服、被褥要經常曝曬,房間要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新鮮。飲食上應注意補充營養,忌食刺激性食物,也可將綠豆、苦瓜、薏米、大米等一起煮粥,放涼後給患兒食用。
閆長山說,對於已患口腔皰疹的孩子,高燒時,家長可讓孩子口服小兒APC片或行物理降溫,同時服用兒童雙黃連、猴耳環、蒲地藍等抗病毒口服液。口腔局部潰瘍可應用生肌散噴劑、口腔炎噴劑或西瓜霜噴劑等。口周病變可塗1%龍膽紫,同時口服抗生素預防繼發感染。實在不行再靜脈注射雙黃連和抗生素。
■ 相關連結
口腔護理
應從娃娃抓起
「很多家長對於嬰幼兒的口腔護理不太重視,其實,口腔護理要從娃娃抓起,這樣才能很有效地預防口腔疾病。」閆長山說。
由於嬰兒既不會漱口也不會刷牙,所以對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只用在餵過奶後多餵些白開水即可。而對於2歲半的孩子,乳牙已基本長齊,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著用牙刷蘸白開水刷牙。「切記不可用牙膏,因為這麼大的孩子很容易誤食,即便是專門針對孩子可食性的牙膏,也儘量不要使用。」閆長山說。
孩子3歲以後,自制能力增強,這時就可以用牙膏刷牙了。閆長山說,這個時期的孩子刷牙,不要用牙膏太多,一次擠豌豆大小即可,刷牙時用畫圈的方法。如果孩子確實不會,家長一天也要至少幫助孩子刷一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