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口腔疾病家庭護理大盤點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速讀

  嬰幼兒免疫力低下,皮膚黏膜的屏障功能差,常常因為感染、外傷或其他因素導致口腔黏膜糜爛、損傷而生病。雲南省口腔醫院醫護科主任吳勇給出了小兒口腔疾病的護理要點。

  鵝口瘡

  解析: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該病與新生兒出生時產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關。此外,菌群失調 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症狀:孩子的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可有一處或多處同時發病。這些白膜可以發生在口腔內的任何部位,常見於上下唇內側,頰黏膜、舌面、牙齦、軟硬顎上,有時也能波及到咽部。開始為乳白色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邊不紅。不易擦去,若強行擦拭後局部潮紅,有溢血。一般無全身症狀,重者可出現食慾低下、拒奶、哭鬧不安、低熱、呼吸困難等。

  護理:一般用2%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孩子生病時應正規使用抗菌素以減少該病的發生。對於白膜蔓延到喉頭、氣管、食管乃至血液的嚴重病兒必須及時送醫院治療。

  細菌性口炎

  解析:它多於急性感染、長期腹瀉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潔情況下發病。

  症狀:可發生於口腔黏膜各處,以舌、唇內、頰黏膜多見。初起為黏膜充血水腫,然後出現大小不等的糜爛或潰瘍,上面覆蓋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於擦去,擦拭後創面可見出血。

  護理:如感染嚴重、症狀明顯、口炎範圍大時,應儘早就醫給予抗生素靜滴或肌注。局部可塗金黴素甘油、中藥養陰生肌散、以及2%利多卡因止痛。加強口腔護理及對症治療。

  皰疹性口炎

  解析:是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最易罹患。

  症狀:起病時可有38℃-40℃的發熱,1-2天後口腔黏膜上出現小水皰,可為單個,也可成簇。小水皰破潰後形成很淺的潰瘍,上面有黃白色膜樣滲出物,周圍有紅暈。患兒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煩躁哭鬧、拒食吐奶等表現。

  護理:急性期多為對症處理,如退熱、鎮靜,局部可用皰疹淨或中藥錫類散。保持口腔清潔,勤餵水,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以減少刺激。應補充微量元素鋅,可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

  創傷性口炎

  解析:多因外傷、硬物擦傷或新萌出乳牙的創傷,使相應的口腔黏膜損傷。病損無定形,與受力方向、力度大小有關,多為單個損害。

  症狀:嬰兒經常吮吸拇指、玩具等,反覆多次後可在黏膜較薄的上頜翼鉤處形成對稱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

  護理:治療此類疾病關鍵在於去除創傷刺激因素,如糾正不良習慣、磨改過銳的切緣、牙尖等。局部塗抹1%龍膽紫等消毒抗菌藥。如舌系帶反覆潰瘍已形成瘢痕的,應帶患兒到口腔科行舌系帶矯正術。

  地圖舌

  解析:缺乏微量元素鋅是地圖舌的重要原因。乳牙萌出期較多見,還可能與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以及口腔內的慢性病灶如齲齒、扁桃體炎有關。常有明顯的家族史。

  症狀:病損開始時,在舌尖、舌背或舌邊緣上出現一個灰白色微凸的小圓形病區,病區周圍是白色或黃色稍微凸起的弧形邊緣,界限明顯。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變成火紅。病區可逐漸擴大,最後融合成為邊緣不齊的地圖狀。小兒常無不舒服的感覺,有的出現輕度麻、刺等不適感,個別小兒暫時拒食味重的食物。

  護理:可補充微量元素鋅,如硫酸鋅、葡萄糖酸鋅、蛋白鋅、鐵鋅胺基酸等。服用中藥,消除脾胃溼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保持口腔清潔,減少繼發感染。

  奶瓶性齲齒

  解析:是幼兒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由於父母常任由幼兒吸吮奶瓶進入夢鄉,放縱牙齒泡在乳汁、尤其是加糖的牛奶中,長此以往所致。

  症狀:整排牙齒發生嚴重的齲齒,造成齒列不整。

  護理:哺乳完畢後,用紗布或牙刷沾水清潔牙齒表面,建立幼兒喜愛口腔清爽的感覺,儘早戒除奶瓶餵食的方式。照顧好乳牙,讓它不要因嚴重齲齒過早脫落,而導致齒列不整;若發現齒列不整,儘早就醫。(記者 朱鴻英)

相關焦點

  • 別把小兒口腔皰疹當成感冒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許多孩子出現發熱等感冒症狀,但去醫院一看,孩子得的是小兒口腔皰疹。所以專家提醒家長,別把小兒口腔皰疹當成感冒。  商報記者 王銀萍   通訊員 胡素君 華小亞  【案例】  天氣轉涼,楊女士1歲多的兒子冬冬這幾天忽然變得很煩躁,而且還出現發熱症狀。
  • 新生兒春季謹防鵝口瘡 加強寶寶口腔護理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翁志強表示,鵝口瘡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以新生兒最多見,又稱新生兒鵝口瘡或雪口病。  鵝口瘡可導致黏膜潰瘍及壞死  鵝口瘡,其實是口腔黏膜受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炎症。翁志強介紹,念珠菌是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多見,也可以是多種致病性念珠菌混合感染。
  • 夏季謹防口腔皰疹 如何護理幼兒口腔炎
    臨床表現 起病時發熱可達38 —40 ,1—2天後,齒齦、唇內、舌、頰黏膜等各部位口腔黏膜出現單個或成簇的小皰疹,直徑約2mm,周圍有紅暈,迅速破潰後形成潰瘍,有黃白色纖維素性分泌物覆蓋,多個潰瘍可融合成不規則的大潰瘍,有時累及軟顎、舌和咽部。由於疼痛劇烈,患兒可表現拒食、流涎、煩躁,所屬淋巴結腫大可持續2—3周。
  • 兒童手足口病護理對策|手足口病|兒童|護理|口腔|皰疹|皮疹|方劑|...
    兒童手足口病護理對策    1、消毒隔離。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寶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燻蒸進行空氣消毒。
  • 軍醫講解:小兒高熱的護理常規
    發熱是多種疾病的常見症狀,高熱在臨床上屬於危重症範疇。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腋溫36—37℃衡量。通常情況下,腋溫比口溫(舌下)低0.2—0.5℃,肛溫比腋溫約高0.5℃左右。肛溫雖比腋溫準確,但因種種原因常以腋溫為準。若腋溫超過37.4℃,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可認為發熱。
  • 紗布清潔口腔不安全 科學的寶寶口腔護理方法
    溼紗布清潔寶寶口腔或能造成黴菌性口腔炎由於嬰兒既不會漱口也不會刷牙,故容易出現口腔發炎。因此,嬰兒期做好口腔護理十分重要。新生寶寶的口腔不需特別清洗,因為寶寶還沒長牙,唾液可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要達到更好的清潔口腔目的時,可在餐後餵寶寶些白開水。如果寶寶一定要含著奶瓶才入睡,那就必須先清潔奶瓶奶嘴,只裝點白開水即可。
  • 小兒鵝口瘡最佳治療方法 4個方法呵護口腔
    嬰幼兒時期,有的小兒口腔中出現白色膜狀或點狀物,這是一種口腔黏膜黴菌病,俗稱小兒鵝口瘡。小兒鵝口瘡多累及全部口腔的唇、舌、牙跟及口腔黏膜,年齡愈小愈容易發病。眾多家長都在尋找鵝口瘡最佳治療方法,那麼鵝口瘡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鵝口瘡最佳治療方法。
  • 小兒推拿李波:嬰幼兒時期的口腔保健知識,你都知道嗎?
    小兒推拿李波:嬰幼兒時期的口腔保健知識,你都知道嗎?哺乳前護理 母乳餵養的寶寶,哺乳前應清洗雙手和乳頭,擦拭乳頭的毛巾要先清潔消毒;人工餵養的寶寶,奶瓶及奶嘴要洗淨後再用。小兒推拿李波:嬰幼兒時期的口腔保健知識,你都知道嗎?萌牙的護理 嬰兒萌牙前的口腔護理:要養成每天用乾淨紗布或手帕蘸溫開水,給孩子清潔牙齦的習慣,可以保持口腔清潔,為乳牙萌出提供良好環境。
  • 小兒發熱出疹是怎麼引起的?應警惕這3種疾病!
    原標題:小兒發熱出疹是怎麼引起的?應警惕這3種疾病!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小兒發燒出疹疾病,包括有手足口病、幼兒急疹以及水痘等,這幾種疾病處理起來是有所不同的,家長需要識別皮疹形態特徵,做好疾病的區分才能做好相應的護理,切不可盲目的使用藥物。
  • 孕期口腔疾病易傷害寶寶,準媽媽做好口腔護理很重要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個說法,而對於孕媽媽來說,在孕期如果出現了口腔問題,可真的是深有體會,而且對於孕期治療牙齒,需要注意的事項也特別多,最擔心的莫過於害怕自己的口腔治療而引起胎寶寶的不適。但是為什麼孕期的口腔問題最容易出現,而且疼痛感會加強,如果出現口腔問題該怎麼辦呢?
  • 孩子發燒了,請收好這份家庭護理攻略!
    寶寶如果發燒了,科學的給寶寶提供家庭護理對身體恢復有很大的幫助。今天就帶各位家長來了解一下針對孩子發燒的實用家庭護理方法。孩子多少度算發燒?正常小兒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4℃即可認為是發熱。在正常情況下,小兒的體溫可以波動於一定範圍。體溫在37℃以上就算是發燒了。
  •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該如何治療?在治療的同時該如何護理?
    急性支氣管炎是呼吸科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細菌病毒導致的。患有此病的患兒會出現鼻塞、發熱等症狀。寶寶由於抵抗力低是容易患上急性支氣管炎。因此及時治療是很重要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治療內容吧。
  • 詳細講解口腔護理的護理步驟 雷射洗牙危害大揭秘
    因為白天我們進食的時候,許多食物的殘渣殘留在我們的牙齒裡面,所以晚上刷牙是為了清理口腔。如果晚上經常不刷牙,口腔裡面不僅容易會被感染,而且很有可能會造成蛀牙,建議年齡小的人睡覺之前不要吃甜食,因為這樣很容易引起蛀牙。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的牙齒上長有黃色堅硬的東西,其實這就是我們長久以來所形成的牙垢,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牙結石。這也是因為我們沒有注意自己口腔衛生而導致的一種現象。
  • 寶寶口腔清潔影響寶寶一輩子,如何清理寶寶口腔。
    要達到更好的清潔口腔目的時,可在餐後餵寶寶些白開水。如果寶寶一定要含著奶瓶才入睡,那就必須先清潔奶瓶奶嘴,只裝點白開水即可。生活中很多家長會用紗布蘸水給寶寶擦拭口腔黏膜,以為這種護理方式可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殊不知新生兒的口腔黏膜非常細嫩,稍不留意,紗布就會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損傷。細菌、黴菌隨著侵入繁殖,會引起黴菌性口腔炎。
  • G·U·M「康齒家」家庭口腔護理系列新品上市
    ——專業級口腔護理,在家就能實現著眼於中國消費者對於家庭牙周護理的多元化、差異化使用需求,8月28日,G·U·M「康齒家」家庭口腔護理系列新品上市活動,於上海APiTA雅品嘉超市舉行。G·U·M——來自日本的家庭口腔護理專家自1989年在日本上市以來,G·U·M不斷專研口腔護理解決方案,實力鑄就備受廣大消費者信賴和愛戴的專業口腔護理品牌,更為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提供口腔健康習慣支持
  • 【護理心得】小兒支氣管炎護理,自身經歷總結
    作者:寶寶知道 夏沫靜回想起棋仔九月份不幸感染了小兒支氣管炎,經歷大半月才好起來,仍然心有餘悸。現在分享一下關於小兒支氣管炎的護理心得,給大家參考一下。小兒支氣管炎多發生在六月以下的嬰兒,是嬰兒常見頻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尤其當天氣驟變,對嬰兒照顧不周到就容易引發。
  • 又到小兒哮喘高發期,醫生支招這樣護理
    但假如孩子經過霧化治療,小兒哮喘症狀無緩解,可能就需要住院觀察。黃江醫院兒童哮喘標準化門診醫生李春芳介紹,秋冬季本身就是哮喘的高發期,這時,家長要注意防止孩子出現呼吸道感染,而一旦發現孩子出現反覆咳嗽、氣促、胸悶等症狀,就要警惕為小兒哮喘,應當及早帶孩子就醫。
  • 寶媽寶爸請注意:嬰兒也需要口腔護理,保持口腔衛生哦
    因此兒童口腔醫生建議,孩子的口腔健康,應該從嬰孩時期就開始關注。各個年齡段口腔護理方式來咯!0-6個月:溫熱紗布洗口腔口腔保健不僅僅針對牙齒,應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開始。孩子在長牙以前,父母應在餵奶後或睡覺之前用溫熱水浸溼的紗布輕擦小兒口腔各部分黏膜和牙床,以去掉殘留在口腔內的乳凝塊。
  • mind up,日本寵物口腔護理專家
    始終秉持著專注、嚴謹、自創、匠心的態度與精神,為寵物們研發製作環保安全、輕便易用、優品優質的口腔護理產品。 多年來,是這樣一群人一直專研在寵物口腔問題上,傾心傾力地幫助寵物們解決各類口腔疾病問題。
  • 孕期口腔疾病不容忽視,準媽媽做好口腔護理很重要
    那麼當孕婦面對棘手的口腔問題時,該怎麼辦呢?女性懷孕後機體要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體現在體內激素變化、身體免疫力降低以及對營養物質需求的改變,如進食次數增加,偏愛酸甜飲食。若不注意口腔衛生,容易使孕婦多發齲齒、牙周病和牙齦炎等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