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手足口病護理對策|手足口病|兒童|護理|口腔|皰疹|皮疹|方劑|...

2021-01-18 健康界

 兒童手足口病護理對策

    1、消毒隔離。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寶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燻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菸,防止空氣汙濁,避免繼發感染。

    2、飲食營養。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寶寶宜臥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護理。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可將維生素B 2 粉劑直接塗於口腔糜爛部位,或塗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 2 、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4、皮疹護理。寶寶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手足部皮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

    5、高熱時的護理。對體溫升高者,要給多喝水,洗溫水浴,必要時服用退燒藥。對有低熱的患兒,晚上睡前洗溫水浴可刺激皮膚使血管擴張,易於散熱,防止夜間體溫過高。對持續高熱的患兒要補足液體量,給喝一些淡鹽涼開水。

    手足口病治療

    1、治療小兒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局部可以塗金黴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和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2、可以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2等。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

    3、口腔因有糜爛,小兒吃東西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後漱口。

    4、若伴有發熱,可適時合理的選用安全、有效的退熱藥,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酚。

    5、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出疹等表現,應儘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手足口病吃什麼藥

    中醫講究辨證治療手足口病,對急性期出現低熱或無發熱,流涕咳嗽,咽紅疼痛,或納差噁心,可用「銀翹散」方劑。

    高熱持續,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皰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敗毒飲」方劑。

    對出現高熱不退,頻咳氣急等併發症,可用「己椒藶黃丸合參附湯」方劑。

    在疾病康復期,對於口乾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參麥冬湯方劑裡,加生地黃、蘆根養陰生津,清熱潤咽。

    如果孩子口腔出現皰疹,則可採用西瓜霜、冰硼散、錫類散,任選1種,塗搽口腔患處。

    手足皰疹嚴重者,可用如意金黃散、青黛散,任選1種,麻油調,敷於皰疹患處。

相關焦點

  • 兒童手足口病該怎麼辦 這些偏方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兒童手足口病該怎麼辦?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手足口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如果在夏季得病,兒童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所以宜給患兒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手足口病的預防怎麼做?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手足口病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三到七天的潛伏期,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之後,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兒的手、足及口腔會出現皰疹,皰疹發癢發疼;由於口腔患處疼痛,患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
  • 2018是高峰年,「手足口病」究竟怎麼判斷?怎麼護理?
    其實早在四月初,衛健委發布的關於手足口病的通報:全國手足口病呈現了隔年高發的特點,隔一年就會有一個高發。並預計2018年將是手足口病的高峰年,而5-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對於手足口的判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1、發熱,體溫一般上升到38℃左右。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病情較輕。2、發熱1~2天後口腔、咽、軟顎、頰黏膜、舌、齒齦出現分散狀皰疹,特別是手掌足底的皮疹大小呈米粒狀,可有明顯痛感,由於疼痛,常流涎和拒食。
  • 發熱、嘴巴裡長疹子 皰疹性咽峽炎還是手足口病?
    N海都記者 林寶珍 通訊員 吳志 據了解,近期是手足口病發病的高峰期,同時兒科門診中患皰疹性咽峽炎的小患者也不少,由於這兩種疾病都有發熱、口腔裡有皰疹等相似症狀,一些家長擔憂誤診。對此,福州總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任榕娜表示,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均由同一類腸道病毒造成的,症狀有些相似,除了口腔裡有皰疹潰瘍,手足口病還能在手、足、臀等部位看到皮疹;若僅是口腔裡嗓子裡出現皰疹潰瘍,就要考慮皰疹性咽峽炎。此外,此兩種病有自愈性,就像普通感冒一樣,家長不用太緊張,及時就醫小心護理患兒即可。
  • 發燒長皰疹就是手足口病嗎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
    手足口病是什麼病呢?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潛伏期3-5天,大多數患兒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   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手、足出現斑丘疹、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後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約3-7mm如米粒大小,較水痘皮疹為小,質地較硬,周圍有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皮疹消退後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如有繼發感染常使皮膚損害加重。
  • 皰疹性咽峽炎可發展為手足口病?得過手足口病還會再被感染?
    寶寶得過皰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就不會再被傳染了嗎?接種手足口病疫苗可保證不得手足口病嗎?為何皰疹性咽峽炎有可能發展為手足口病?10個相關問題,媽媽們了解下吧~由於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致病病原體差不多,所以它們的症狀具有相似性,今天,把它們放在一起講解,有助於媽媽們更好地了解、區別及預防。
  • 【記錄】小希希三天高燒+手足口病護理
    手足口病?還是皰疹性咽頰炎?這下不確定了,去了醫院,同時也問了rusa女神和嘟嘟媽,最後確認是手足口病——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無特效藥!一聽到是病毒感染的病,我委婉的拒絕了醫生開的利巴韋林和中成藥。這場三天高燒+手足口病風波已經暫時過去了感謝rusa的細心解答,感謝嘟嘟媽的幫助,也感謝自己的淡定。如果沒有前兩位的幫助恐怕我自己也有點小緊張呢感謝感謝萬分感謝!寶寶生病,媽媽的淡定是最重要的。發燒與手足口病重要的是家庭護理。如果自己能控制的了的避免去醫院,以免和其他小朋友交叉感染。但是如果自己拿捏不準的,尤其是三個月前的寶寶建議送去醫院!!!
  • 小心手足口病!
    主要是通過消化道(平時不注意衛生、吃手等等)、呼吸道(噴嚏、飛沫等等)、接觸(多因為得了手足口病的小朋友與健康小朋友一起玩耍而傳染)等傳播。那麼什麼是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感染(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多見)引起的兒童的傳染病。主要多發於5歲以下寶寶。寶寶得了手足口病,會有什麼表現呢?
  • 嚴重可致死,手足口病高發季來了|手足口病|高發季|致死|疫苗|皰疹|...
    隨著疫情的不斷好轉,一些地區開學時間基本明確,對低齡兒童來說,感染手足口病的風險隨之增加,容易引起託幼機構和小學發生聚集性疫情。基層醫師公社為大家整理了手足口病9問,歡迎收藏、共享。NO.1第1問:手足口病如何傳播?
  • 【分享】手足口病,預防是關鍵
    作者:寶寶知道 什馬都是浮雲春節過後,氣溫逐漸回升,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據歷年的發病規律來看,5-7月將會迎來發病高峰。看到這裡,麻麻們是不是有點「小恐慌」了,其實手足口病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嚇人。今天小編想通常這個簡短的文章,給大家介紹一下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會傳染嗎 這樣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會傳染嗎?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易感人群: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
  • 4月已至,讓爸媽們頭疼的手足口病又來了
    江西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家長,如孩子出現發熱症狀時,務必仔細查看寶寶的手部、足部、臀部以及口腔是不是有皮疹或者皰疹。如孩子出現高燒不退、嘔吐、抽筋等現象,要立即送醫治療。據了解,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因受氣溫影響較大,在夏秋兩季較為流行。
  • 今夏手足口病爆發,家長如何正確識別手足口,怎樣甄別重症手足口
    1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類兒童常見的傳染病,常常流行於春夏季,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兒童普遍容易感染,而以5歲以下兒童感染最多見,臨床表現主要以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處斑丘疹、皰疹為主要特點,可以不發熱或伴有發熱。
  • 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 這樣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1、傳播方式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 辨別手足口病皮疹:記好3個四
    提到傳染病,很多家長對於手足口病感覺恐慌,陝西省人民醫院兒科王傑民主任醫師一開場就給家長們吃了定心丸:手足口病不是罕見病,它其實像普通感冒一樣,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病,認識了它就知道並不可怕,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10歲以下兒童好發  從醫學角度上,王主任詳解了手足口病。
  • @河北家長,手足口病進入流行期,這些事項要注意!
    手足口病主要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有時候也會出現在臀部、大腿內側、會陰部、膝、肘等部位。家長對待手足口病「不要過分緊張,也不要掉以輕心」,先來看看手足口病到底是什麼?>>病原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
  • 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辦?
    如果你看到孩子有流鼻涕、咳嗽、發熱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且嘴裡長滿皰疹,口腔黏膜有白斑潰瘍,那麼您就要注意啦,趕緊送小孩去醫院檢查,這時,醫生往往會給開單要求小孩驗血,檢查血常規。如果白細胞正常或者稍高,淋巴細胞高出許多,就會診斷小孩患上了手足口病……一、什麼叫手足口病?
  • 父母們必須知道的手足口病防護知識!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多發於學齡前兒童,5歲以下的小朋友發病率最高,這也跟孩子的免疫力、抵抗力有關。 皮疹的護理 當孩子出現疹子時,應保持孩子皮膚的清潔,還要注意給孩子更換衣服。若孩子皰疹破裂而且出現皮膚繼發感染時,可局部使用抗菌藥膏。
  • 區分口腔皰疹與手足口病
    孩子近兩天突然高熱,超過39度,3〜4小時高熱一次,口服退熱藥後熱退,3〜4小時又再次反覆發熱,孩子不能進食,流涎水,精神狀態不好。家家長發現,孩子口腔中生出皰疹,非常害怕和擔心,認為是手足口病,趕忙帶孩子來到兒科。經過醫生的檢查,發現患兒咽部的確有較多皰疹伴破潰,但卻並非是手足口病。醫生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
  • 手足口病 兒童、成人都會「中招」
    近日,江蘇常州第二人民醫院、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等醫院的專家表示,手足口病是夏秋易高發的一種常見傳染病,且傳染性強,少數重症甚至危及生命。早期症狀與流感類似「手足口病(HFMD)是由腸道病毒(EV)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