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吳大觀同志的事跡感動了中國。吳大觀同志是我國航空發動機科研事業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他為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貢獻了畢生的心血和才華,他一生的奮鬥就是要為國產飛機安上「中國心」。他曾擔任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是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9年3月18日,吳大觀同志走完了他93歲的風雨人生。
一個耄耋老人的平靜離去為什麼在國人心中引起如此波瀾?
不僅因為他為了鍾愛的事業幾乎窮盡一生,在寂寞中開拓,在堅韌中前行,創造了新中國航空事業的多項第一;也不僅因為他與他那一代人的堅持和操守,才開闢了今天中國航空工業嶄新的局面;也不僅因為他為新中國的航空發動機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規劃了高遠的未來,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還因為他以他自己的人生軌跡,為中國的航空發動機事業根植了報國的信念,鑄就了強國的靈魂;還因為他以自己的無私奉獻和敬業精神,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和堅定的信仰力量。
吳大觀同志不愧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代表,不愧為政協委員的光輝典範。最近,胡錦濤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評價吳大觀同志是愛黨愛國、無私奉獻、報國有成的典範。
我們要學習他堅定的政治信念,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吳大觀就是這樣一位同志。他通過對新舊社會的比較,堅信「唯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振興中華」,並把加入和追隨中國共產黨一生作為最大的幸福與光榮。因此,他無論遇到任何風浪和挫折,從未動搖對黨的信心。無論何時何地都相信黨、關心黨、愛護黨,總想為黨奉獻更多,而從不向黨索取回報。1962年,在國家困難的時期,他把「什麼時候拿出你們的產品來獻給黨」寫在筆記本的扉頁上,帶領技術小組刻苦攻關。他連續46年每年多交大額黨費,臨終前又將10萬元積蓄作為黨費一次性交給黨。在入黨60年的時間裡,他始終按一名普通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離休後堅持拄著拐杖去黨支部參加組織生活,病重期間還堅持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
我們要學習他強烈的責任意識,始終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政協委員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要比普通公民更具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胸懷和意識。吳大觀就是這樣一位同志。他心繫祖國——1947年,他放棄國外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毅然回到內憂外患、貧困落後的祖國。他認定「只有一個國家強大了,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有歸屬感」,抱定「不做大官,要做大事」的決心,以航空報國為畢生追求,為我們自己的戰鷹安上了一顆顆「中國心」。他心繫社會——上世紀60年代,他就曾兩次給組織寫報告,要求把自己的工資降下來,病重期間還多次拒絕組織上安排的轉院和深入治療。他心繫群眾——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去救濟生活困難的人,他先後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萬元。他敢言直諫——在臨終前交代後事的時候,他對前來看望他的領導和同志說出的是耿耿諍言:「航空發動機太難了,一定要吸取歷史教訓,按科學規律辦事」「一定要講真話,千萬不要忽悠!一定要把真實情況告訴領導。」
我們要學習他強烈的進取意識,嚴謹求實,敬業勤奮,在工作崗位上為國家和社會創造不朽的業績。政協委員大都是各個行業的精英人物。要銳意進取,勇於探索,奮發有為,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建功立業。吳大觀就是這樣一位同志。他把航空發動機事業看做自己的生命,「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看不到我國自行研製的發動機,死不瞑目」。他用自己一生的奮鬥書寫著自己的誓言,無論是在瀋陽東郊出沒著野兔子的荒原草地上,還是關押「走資派」「特務」的「牛棚」裡,還是航空發動機設計室不滅的燈光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惦記著航空發動機的研製工作。他一生撰寫了上百萬字的筆記和心得體會,對每一張設計圖紙、每一份計算報告他認真審查,決不含糊。這樣的精神,這樣的意志,才成就了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輝煌的今天。
「人生是施與不是索取。」吳大觀同志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物質遺產和精神遺產,值得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值得每一個政協委員學習。他的一生體現了愛黨和愛國的統一、理想與現實的統一、做事與做人的統一。我們要以吳大觀同志為榜樣,堅定信念,愛黨愛國,勤奮敬業,以自己的不折不撓的奮鬥,實踐科學發展觀,致力於黨的發展壯大,致力於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致力於人民政協事業的不斷前進。
編輯:馬原 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