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推進斷代漢語語法史研究
但是以往的斷代研究有的比較側重於共時的平面描寫,有的缺乏時代感和對語法演變的關注。雖然共時描寫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最終目標是揭示語法發展變化的過程,找到演變的路徑和規律。斷代漢語語法史研究雖然著眼於某一具體時段,但必須把這一時段看作一個過程,從歷史演變的視角出發,考察具體語法範疇、句法表達方式、語用手段在不同時代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
-
漢語語法史研究高端論壇(2019)綜述
報告圍繞漢語歷史語法研究,或從專書語法描寫、斷代語法研究和貫通式的通史研究三個方面進行,或宏觀論述,或微觀分析與描寫。對代詞、副詞、介詞、助詞、體貌以及被動句、平比句、增賓句、使動句等熱點性的語法項目都有深入的專題研究,在理論支撐、研究方法以及材料使用等方面都充分展現出當今漢語語法史研究的多元化傾向和求真務實的學風。
-
漢語語法史研究高端論壇(2018)綜述
來自中、法兩國2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三十餘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論壇。論壇開幕式由武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蕭紅教授主持,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塗險峰教授致歡迎辭,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吳福祥研究員致開幕辭。塗險峰教授說,武漢大學文學院素有漢語史研究的傳統趣旨,熱忱歡迎各位與會專家的到來。
-
與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建構相關的兩個語法教學問題
作者:齊滬揚(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大綱研製和教學參考語法書系〔多卷本〕」首席專家、杭州師範大學教授) 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界開始構建「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可以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初。
-
漢語語法到底有多難?
華中師範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姚雙雲認為,當下我國語文教育中存在著重文學、輕語法的傾向。淡化語法教學,短期內似乎給學生減了負,長期看妨礙了學生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的發展,最終導致語文素養和人文素質下降。
-
齊滬揚:與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建構相關的兩個語法教學問題
作者:齊滬揚,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大綱研製和教學參考語法書系〔多卷本〕」首席專家、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界開始構建「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可以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初。1952年,朱德熙先生作為第一批被派往國外任教的漢語教師,在保加利亞任教期間編寫的漢語教材中包含的語法點,可以看作是這個教學語法體系的雛形。1958年出版《漢語教科書》確立的語法體系,是對外漢語教學界公認的第一個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其創立的語法系統在後來各個時期編寫的主幹教材中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本文主要討論與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建構相關的兩個語法教學問題。
-
漢語語法研究:理解我們的語言
全世界有數千種語言,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語法,人類對於語法問題充滿了好奇。 比如,在現代漢語中,我們既可以說「自行車被小王騎走了」,也可以說「自行車讓小王騎走了」。可是,為什麼我們只說「自行車被騎走了」,卻不說「自行車讓騎走了」?
-
漢語語法—— 「大怪獸」的溫柔有人懂
語法就像空氣,只要使用語言,就一定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語法。因此,在中小學語文教育中,語法學習始終是一個重要內容。 華中師範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姚雙雲認為,當下我國語文教育中存在著重文學、輕語法的傾向。淡化語法教學,短期內似乎給學生減了負,長期看妨礙了學生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的發展,最終導致語文素養和人文素質下降。
-
漢語語法——「大怪獸」的溫柔有人懂(圖)
語法就像空氣,只要使用語言,就一定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語法。因此,在中小學語文教育中,語法學習始終是一個重要內容。 華中師範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姚雙雲認為,當下我國語文教育中存在著重文學、輕語法的傾向。淡化語法教學,短期內似乎給學生減了負,長期看妨礙了學生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的發展,最終導致語文素養和人文素質下降。
-
漢語史研究國際研討會(2017)綜述
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中,學者們就語音、詞彙、語法等漢語史研究的多個領域宣讀了論文,並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通過分析《左傳》和《禮記》中「見」的用例,大西先生認為,「見」字見母和匣母之間的滋生,體現出的是語義方面的改變,而非語法範疇的變化,糾正了以往在認識「清濁別義」現象上的偏差。
-
社科院張伯江教授做客文學院 分享「構式語法應用於漢語研究的若干...
5月27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所長張伯江教授應邀來到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進行了一場題為「構式語法應用於漢語研究的若干思考」的講座。講座由文學院賀陽教授主持,吸引了眾多師生參加。張伯江教授首先對構式語法進行了簡要的回顧,介紹了國內外學者的經典研究論著,並提出了「王、呂早期句式研究是不是漢語構式研究的源頭」問題。
-
從語言接觸理論探討漢語國際傳播
;目的語;語言習得;漢語教育史;語法 內容摘要:漢語國際傳播當然是文化的相遇與交流,但首先是語言的接觸與交流,如何從語言接觸的理論入手,展開國際漢學傳播的理論研究,是一個亟待展開的研究領域。
-
現代漢語句尾「了」的語法意義及其與詞尾「了」的聯繫(上)
比如對照所舉例句,我們就很難認為「低了兩米」不是一種「情況」,而「桃花開了」不是一種「變化」。事實上,許多語法著作就認為句尾「了」表示變化,前引的《詞典》和《八百詞》的釋義中也有這樣的意思。至於兩條所用動詞一為「發生」,一為「出現」,只是用詞上的差別,並不是對立性的概念。所以兩條之間真正算得上對立的就是「了2 a)」條有一個「將要」,「了1 a)」條中沒有。
-
漢語語法教學 國際漢語教學研究
趙金銘(1994)提出的教外國人語法的六條指導原則對漢語語法教學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其中的原則三指出,語法教學「是從意義到形式,而不是從形式到意義」,其主旨在於:對於一個想要用漢語來表達思想的外國人來說,一般是先產生要表達的意義,然後選擇適當的語法形式,語法形式和語法意義的關係,從發現程序來看是從形式到意義,從發生學的角度看是從意義到形式。
-
對越漢語教學語法建設的幾點思考
語法是一種語言的詞句組合與聚合規律,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語法教學在越南漢語教學中被視為重要的任務。本文擬通過課堂教學實況觀察、學生抽樣調查統計、教師重點採訪等研究方法加上作者若干年的教學經驗,就越南漢語教學中漢語語法教學的地位、漢語教學語法體系建設原則、對越漢語語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等問題進行討論並提出一些個人的思考。
-
國際漢語教學法︱漢字和語法教學技巧
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可以使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語法是語言的規則,如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不出現歧義或不禮貌的語言行為,語法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大多數的漢語教材都是以語法結構為綱進行編排,每一課都會有一到兩個語法點,因此語法教學和詞彙、漢字、語音教學是相輔相成的。今天我們就從展示語法點、解釋語法點、練習語法點和語法點歸納四個方面來說說和語法教學相關的那些事。展示語法點的技巧展示語法點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引入」,一次好的引入可以減少學生理解的難度。
-
國際漢語教學法︱漢字和語法教學技巧
相關教學法借鑑於《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 國際漢語教學法︱語法教學技巧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可以使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語法是語言的規則,如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不出現歧義或不禮貌的語言行為,語法起到很大的作用。
-
漢語語法沒那麼簡單!讀《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有感!
陸儉明先生著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四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陸儉明先生多年來在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學術成果非常豐碩,經常出國進行學術交流和研究,對漢語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作出很大的貢獻,是國際級的語言大師。"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是建立在"現代漢語"和"語言學概論"基礎之上的一門研究性課程。
-
【中文·學術】語言接觸導致漢語方言分化的兩種模式
五 、餘 論本文引言提到地域方言的形成可能有語言系統內部自己變化的原因,也有受民族語言影響的原因。這些不同的幹擾深度和方式在民族語言地區可以廣泛觀察到。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包括學者們提到的許多「混合語」,我們都可以通過基本語素和核心語素中主體對應語素的有階分布斷定是民族語言幹擾漢語還是漢語幹擾民族語言,斷定受民族語言幹擾的漢語最初總是和漢語對話的,是漢語的一種方言變體,和受幹擾前的原漢語有父子關係,有直接親屬關係。考慮到轉型漢語方言的存在,用語音、語法的結構特徵給方言進行發生學分類要特別謹慎。
-
英語語法及其與漢語語法的區別
英語語法及其與漢語語法的區別,從簡單句子入門英語語法今天這節課,我們從簡單句子入手,教你快速入門英語語法,教你知道到底語法是什麼,英語中的語法和漢語有什麼區別。3 英語與漢語的區別a 英語中有很多特殊的語法。如play就有很多固定的搭配:play with,還有上面講過的語法等等。再如說話talk,say,speak三者卻是截然不同的,而在漢語中單個漢字不存在這麼多說法的,說就是說,沒有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