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真的很重要嗎?

2020-12-25 叔本華追隨者

記得剛上高中那會,雖然成績一般,但也做過考上某985大學的夢,不管後面發生了什麼,這個目標的確是沒有實現。然而對於我來說,讀大學是最好的一條路。所以我想說,問題不是上不上大學,也不是去什麼樣的大學,而是我們一直忽視的,關於你自己。

1.是你選擇了一所大學,開始一場未知的冒險

可能是生活中太多了這種:哪家學霸又考上了清華,哪家孩子又去了國外.....我們首先拋開人家的家庭教育環境不說,就說你自己,你是否適合這種精英教育。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可能自己真的不是很適合念書(或者更準確是應試教育)從小雖然聰明,但很多精力卻絕非用到了提高紙面成績之上,家庭環境給我學習上面的壓力一直偏小,我也屬於那種憑著興趣學習的學生,所以初中開始就出現了嚴重的偏科。可能小學確實沒什麼難度,課業完成了,就能全班前幾。大部分的時間也都用在了玩上面,可回首過去,我倒是很感謝那段玩的時光,因為這也為後面我的人格塑造奠定了基礎。

2.雖說是玩,可每個孩子玩的東西截然不同。

整個少年時代,可以說,我從玩中學到的知識比在課堂上的要多太多。乍一聽,你可能覺得我在信口開河,但這的確是事實。

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我稱之為硬性知識,比如數學,它是一門工具,雖說有效的鍛鍊了思維,但生活中真正大量運用到這些深度知識的還是少數(除了少數職業)

而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東西,我們課堂上卻缺乏了太多,其中之一就是獨立思考,這一點我深有感觸,回顧我過去十幾年的讀書生涯,所有的課堂幾乎大同小異,有的課程不僅枯燥乏味,而且由於老師自身水平不夠,導致課堂效率極低。

而本應大量存在的獨立思考和深度交流卻幾乎沒有,這點我們與西方教育存在較大差距。

3.全面學習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這是我大一經濟學課堂上老師的一句話。我打個比方,20年前的課堂,大家的知識來源基本都在課堂上獲得,努力的可能會私下多讀點書,大家的差距並不會很大。而現在呢,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了一切,說實話,就算你不讀大學,很多知識你從網絡上也能輕鬆獲得,甚至優於你大學老師的授課。

那我們讀大學豈不是浪費了?假如只為一張文憑,我肯定是不會來讀大學的。那麼,我必定有其他訴求,因為我不是一個隨大流的人,讀我這篇文章的人,必定也不是一個隨大流的人。

4.選擇適合你的圈子,結交優秀的朋友

這是大學裡一個比較重要的優勢,相對於社會,你可以接觸更多和你志同道合的人,因為大家想法正處於一個活躍期。而這一點其實每個大學都是差不多的,差的大學也有很厲害的人,在於你能不能接觸到。所以提升你自己的水平和在什麼樣的大學關係其實並沒想像中那麼大。一切在於你自己是否能夠把握當下全面學習的環境,使你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

說到認知能力,大家又會覺得這是一個很虛的詞,其實看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只要和他溝通幾句基本就能知道了。探討一個問題時邏輯的清晰度,認知能力高的人,頭腦都是相當冷靜的,擅於獨立思考是提高這種能力最有效的方式。

因此,抓住一個你所擅長且感興趣的事情,不斷去突破自己,這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意識。進步的路上,你會認識很多優秀的朋友,與你一同前進。

5.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勇於嘗試

大學生活, 不一定是完全美妙的,也會有各種各樣想不到的問題,但這也是鍛鍊自己能力的好機會,一個大學生活都安排不好的人,又怎麼能安排好畢業後的生活。學會調整,利用大段空閒的時間去做想做的事情,這對於我來說,是大學生活真正的精華所在。

對一直以來渴望的事情,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輕易放棄,下定決心,必定能有所收穫。

6.迷茫是正常的,但切記不能渾渾噩噩

人生總是充滿了各種假設,如果自己當時沒有來這個學校,會怎麼樣?可能答案我永遠都不會知道,但我可以確定的是,縱使我失敗過,放棄過,但我仍然在進步,沒有丟失本心。很多人會抱怨當下的失敗源於過去,這是客觀事實,但我們卻無法逃避,更不能拿來現在放棄的藉口。讀大學,意味著另一個蛻變的開始。

簡單來說,讀大學,不能保證你的未來會有多好,但起碼可以保證你的未來不會很差,至少可以生存下去。沒有生存,一切都是空談。

改變不了身邊的大環境,就要學會適應,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可見這個問題對於具有獨立人格的會造成多大的困擾。我能告訴你的,只有調整自己,在環境與自身之間把握一種微妙的平衡。儘可能的讓自己快樂起來,這是非常重要的。

四年時光,一千多個日夜,它不一定會有中學那樣純真的友情,但也沒有了恐怖如斯的課業負擔。你會成長的很快,認真考慮未來該做什麼,因為這是你步入真正社會的最後一步......

最後,願你的生活越來越充實,除去吃喝玩樂,精神世界也有所安放。

相關焦點

  • 讀不讀大學,真的差別這麼大嗎?
    讀不讀大學,真的差別這麼大嗎?答案也許不是絕對的,但是,讀大學確實會給你增加很多的知識,足夠幫助你以後出社會,應付一些簡單的事情。總有人會反對讀大學的這些想法,總認為其實學歷也沒有這麼重要,上大學根本就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上大學只是在虛度光陰,浪費時間。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大學重要的不是一棟棟的大樓,而是一位位的大師。也許大學給不了你輝煌的一生,也不可能上了大學之後,就可以學會如何賺錢,走向人生巔峰。
  • 讀大學與不讀大學真的區別很大嗎?
    讀大學和不讀大學真的區別很大嗎? 國家每年進行高考,就是要求學生們去讀大學,因為學生們只有去讀大學,才能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習主席指出:」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競爭。」所以國家每年非常重視高考,希望學生們上大學深造,成為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1、 讀大學和不讀大學真的區別很大,這是非常確定的。
  • 讀大學真的有用嗎?
    自從開公眾號之後,會有很多高中的小孩跑進來。然然後在後臺給我留言,說,愷哥愷哥,我高三了,可是發現自己好像根本就不想讀大學,但是幾乎身邊所有的人都告訴我說,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大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愷哥,讀大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其實作為一個過來人來講,我覺得一些蒼白的話語完全是不能說明讀大學到底是否有用。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回答,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大學也許是我們走出去最好的跳板。下面說兩個故事給大家聽聽。
  • 考上「好大學」真的很重要嗎?
    如今,許多父母陷入了教育誤區,他們把所有的教育重點都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希望他們將來能有好成績並考取一所好的大學,然後他們才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在這些父母的眼中,只有在一所好的大學學習,他們才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他們都可以變得更優秀。
  • 對於農村孩子來講 上大學真的那麼重要嗎
    對於農村孩子來講 上大學真的那麼重要嗎一年一度的高考剛剛結束,莘莘學子也終於走完教育生涯中最辛苦的一段路程,高中是我們挑燈夜讀、埋頭苦幹、揮灑過汗水的舞臺,且不論成績如何,高中三年卻是大多數過來人最值得懷念的時光,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有多少人會選擇那段美好奮鬥的青春時光
  • 三本真的很垃圾嗎?能夠讀大學真的很幸運!
    三本真的很垃圾嗎?能夠有機會讀大學的人有多幸運。我看未必,我覺得真正垃圾的是連最低的普通本科都沒考上的人竟然說本科垃圾,昨天我寫了篇文章,竟然有人私信問:三本院校給了你多少廣告費,還有有人說:你肯定是三本學校的,還有人說:讀三本不如讀高職院校。本科和專科的畢業證不是同一個概念。如果你參加招聘會,你會發現,很多公司會要求,本科以上學歷。
  • 讀在職研究生真的值得嗎?有必要讀嗎?
    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使得各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也都面臨著淘汰或者停滯不前的狀態,因此在職研究生的出現也給可大家一個進修的途徑,但是很多人對此也有疑問,在職研究生真的有必要讀嗎?值得嗎?
  • 美國的社區大學真的讀兩年嗎?
    點擊標題下方的「美國留學那點事」關注我隨著越來越多國人到美國留學,很多人也把視線投到了美國的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首先,因為社區大學不考入學試,大部分人只要年滿18歲就能符合錄取條件:高中是否畢業,英語會不會說,甚至是否文盲,都不影響你進入社區大學的。但是,假如你是一個文盲,在大學課堂上跟著其他人一起上課,那是很痛苦的,所以,所有社區大學都會對第一年進校的學生進行一次」分班考試「。假如是不懂英語的學生,要讀七到八級的」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課,花個四年到八年的時間,才有資格修正式大學的課程。
  • 花那麼多錢出國讀大學,真的那麼有用嗎?
    我們今天探討的是花那麼多錢出國讀大學,回來的待遇卻和國內大學本科生差不多,出國讀大學有用嗎?近幾十年,中國出國留學的人數累計已達四、五百萬人次。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留學生輸出國。大家都想往外跑,總是覺得外國的學校都是比中國好的。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國外的名校非常多,如果進去當然很好,但隨便一所學校,你也要花錢進嗎?
  • 在大學,期末考試成績真的很重要嗎?學姐:太重要了!
    當我們剛剛步入大學生活時,我們總是會或多或少的聽到一些學長和學姐關於大學生活的的認識,其中不可避免的就是期末考試了。有不少學姐會說:很簡單的,只需要你每門考試課考到60分就可以了,而且一般也只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來複習就可以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期末考試就是如此的不重要嗎?
  • 俞敏洪:大學,一定要盡力去大城市讀,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高考是人成長中的一個重要關卡,高考考場上的發揮決定了自己能夠去怎樣的大學,遇見怎樣的人,收穫怎樣的成長。因此,填報志願也就顯得無比重要。1. 俞敏洪建議:大學,還是去大城市上的比較好!俞敏洪也給廣大學子,提出了不少志願填報方面的建議。
  • 公辦和民辦大學差別在哪裡?讀民辦大學真的就是差生嗎?
    最近,我弟剛高考完,成績不是很理想,只能選擇民辦的獨立院校,這種學校大家應該都知道,學費高的嚇人,算是花錢拿本科文憑,那麼公辦和民辦大學差別在哪裡?讀民辦大學真的就是差生嗎?就目前我國的大學類別而言分為兩大類:公辦大學和民辦大學。公辦大學指的是國家教育部授權的學校;民辦就是靠民間財力來承辦的大學。
  • 三本大學是什麼?真的不值得去讀嗎?
    三本大學是什麼?三本大學指的是原本在本科三批次錄取的本科高校。以獨立學院與民辦本科為主,由於現在各省份已經開始了本科批次的合併,本科三批已經取消。也就是說三本已經沒有了。雖然本科三批次已經取消,但是獨立學院與民辦本科還在。目前人們所說的三本指的就是這些獨立學院與民辦本科。所謂「三本」的最大特點就是學費高昂。三本大學有沒有去讀的價值呢?這應該是很多學生與家長所關心的問題。
  • 高考放榜丨上名牌大學真的這麼重要嗎?
    進一所名牌大學,特別是頂尖大學,幾乎是每個人心靈深處的夢想。但是,這樣的夢想並非人人都能實現,甚至殘酷地說,絕大多數人的這一夢想根本無法實現。那麼,人們不禁要問:上名牌大學真的那麼重要?進不了名牌大學就不能有所作為嗎?回答是否定的。
  • 真的要上大學才有前途嗎?很重要的嗎?
    你的價值觀會發生變化 很多18歲的孩子高中畢業後,都會思考去不去讀大學。特別是那些成績不是很好也沒有考上好大學的孩子。他們會產生另一種想法會覺得與其去大學混日子浪費錢,不如早點出社會,去賺錢。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 大學讀大專,真的沒有前途嗎?
    說到大專大家一定會引發三連問,為什麼要讀大專?讀大專有什麼用?上大專不要錢不要時間?今天大家就一起來嘮嘮關於大專的那些事。據統計,2016年,我國的大專院校一共有1359所,約52%,意思就是所有大學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專院校,在校生總規模近900萬人,校均學生規模為6528人。這些職業院校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專科比本科還強,有的甚至放棄本科去讀專業,選一個好的專業,未來也會有好的發展。為什麼要讀大專?
  • 女孩子到底要不要讀大學?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
    我們今天的問題也同理,我們應該過一種有理想、有意義的大學生活。讀書、讀大學不是為了讓我們恪守成規,我們是有思想的人,我們應該思考並權衡,不輕信、不盲從,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見,認識並反思自己的偏見。但那樣的概率真的及其小,我們有幾個女孩能保證自己嫁得好,一生無憂無慮。我們更多的是靠自己,不堅強,軟弱給誰看?我在假如一個富翁,他家財萬貫,幾輩子不愁吃喝,如果你是這位富翁,你會後悔自己沒讀過大學嗎?我的回答是yes,你的呢?
  • 美國大學排名真的那麼重要嗎?
    除此之外,針對本科學生,有很多優秀的文理學院在美國知名度很高,但在國內卻不那麼為人所知,甚至有些家長聽見是學院就覺得不是正規大學,可是如果你真的想接受頂尖的專業教育或是畢業後有留在美國工作的打算,那麼就必須要拋開所謂的「名校」情結,挑選適合的專業和學校了。
  • 讀大學真的有用嗎,尤其是一個二本?
    不管是一本還是二本,讀大學就是有用的。現在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了,知識是值錢的。一個普普通通的二本學歷雖然可能算不上什麼,但有了這個學歷,你就是個大學生,你是接受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在你走出校園的時候,很多單位的第一道門檻就是本科生,這時候你就會發現讀大學還是有用的。這樣的一個學歷,可能你自己根本不滿意。你不想要去一個聽起來很low的學校。也許你心懷凌雲壯志,但現在也要屈服於現實。從來沒有人規定,大學就是人求學的終點。大學畢業就意味著再也不用上學了嗎?這話誰也不會同意。
  • 沒考上大學,就真的沒有別的出路了嗎?高學歷就這麼重要嗎?
    讀個差勁的專科吧,又不甘心,覺得自己的分數在專科待的話沒啥前途。糾結來糾結去仍然沒有好的辦法,甚至有同學開始懷疑自己,那麼沒考上大學到底該怎麼辦呢?上大學拿到高學歷就這麼重要嗎?隨著國內快速發展,產生了很多就業崗位,很多學生會覺得就業崗位很多,行行出狀元,只要我努力,做什麼工作都會有出息,實在不行就找一個不看學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