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育兒知識和有趣的「萌娃」故事」,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每天為大家帶來關於育兒的那些事!歡迎寶爸寶媽轉發分享。
女性在懷孕之後,即將迎來屬於她們新的身份「媽媽」。懷孕期間各種孕期反應,但是只要想到肚子裡有個小寶寶,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當終于堅持到了寶寶該出生的時候,孕媽滿懷期待的等待著,但是她們也即將面對生產時的「開指」之痛和生產之痛,若情況特殊,可能還會遇到一些「尷尬」的窘境。比方:突然有生理需求。
案例:
小路是一個95後孕媽,還沒有好好享受與丈夫的二人時光,自己就懷孕了,懷孕期間別人最多吐三個月,自己卻吐到孩子出生,可謂是受盡苦楚。好不容易等到預產期寶寶快要出生的時候,但是當自己被醫護人員推進產房的時候,自己還是不由的緊張害怕。
生產過程還是很順利,醫護人員也告訴自己,估計在等一會孩子就出來了,就在小路最後一刻用力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突然有了「生理需求」,這讓她莫名的尷尬,不由得想起之前看到一篇帖子上說到:生產時經歷的尷尬事,你經歷過幾個,其中最後一個就是「大小便失禁」。
在這種情況下,小路不敢太過用力,怕自己到時憋不住,醫生好像看出了小路的尷尬,其實這種事情醫生早就見怪不怪,95%的寶媽順產都會有「大小便失禁」的情況,於是對小路說:沒事, 你想拉就拉,不用憋著。尷尬的是自己真的拉了很多。
雖然很尷尬,但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而且自己已經疼的不行了,小路還是選擇聽醫生的建議,最後寶寶順利出生了,但是自己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尷尬。
產婦如何避免分娩時出現「生理需求」的尷尬?
其實生產用力的過程和排便的時候很像,所以難免會因為用力,而造成大小便失禁。孕媽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而「憋著」,這樣容易影響寶寶吸氧,更會打亂自己呼吸節奏,順其自然就好。孩子最要緊,其他的都不重要,而且這些事情對於醫生都是很常見的,人家也許覺得很平常的一件事,而自己卻有點放大化了。記得當時有位孕媽說自己都疼的不行了,還那有時間管「臉」啊!
而且孕媽在生產之前解決一下,通常在生產過程中就不會出現這一尷尬情況了。估計95%孕媽心裡想:只要不大便,其他的都不尷尬。
待產到分娩過程,孕婦一般會經歷什麼?
一:內檢
從開始宮縮肚子疼,到最後有規律的宮縮,就要被醫生開始內檢了。通過內檢,醫生判斷產婦開到幾指,並且了解孕婦的骨盆形狀和大小。內檢時要下半身脫光,叉開雙腿方便醫生檢查。
二:剃陰毛
為了更好地消毒和防止被細菌感染,護士在生產前都會幫孕媽剃掉下面的「毛毛」,還便於產後護理。
三:會陰側切
指在「會陰」部位做一斜狀切口,以利於胎兒出生。它不僅可以保護產婦因為生產而會陰撕裂,還能保護盆底肌肉。
四:大小便失禁
由於胎兒下降的壓迫感很像人在大便時候的感覺,這時孕婦不要感覺難為情,胎兒的生命安全才最重要,一定要在助產士的指導下用力。
寫到最後:
其實在生產過程中,孕媽會遇到各種各樣尷尬的事情,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其實對於醫生來說,是很平常的事情,是每個人正常的生理反應。
互動話題:分娩時,你遇到過什麼讓自己尷尬的事情?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