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共享經濟可謂為是一直沒有退熱的話題;其中很主要的一個因素在於閒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將資源使用權有償讓渡給他人,讓渡者獲取回報,分享者通過分享他人的閒置資源創造價值,其中最典型且突出的就是共享單車了。
一方面,資源擁有方利用閒置資源獲得收益;另一方面,資源使用方以較低成本獲得資源,滿足自己的需求。就是通過這麼一個情況來實現互惠雙贏,雙方面甚至是多方面獲利從而帶動經濟循環效應。以此來看,共享經濟所帶來的效益是實現未來可持續性長久發展的必然趨勢,那麼大家可曾想過喪葬專用的花圈也可以共享,甚至未來喪葬都會以共享電子化為主呢?一起來跟隨本文看下去吧!
共享花圈現身村裡
近日,山西翼城村的村民裴紅春的母親去世,家裡正在料理後事,家門口擺了一排花圈,這些個花圈和過去人們常看到的典型花圈不太一樣:和過去簡陋的紙糊花圈相比,現在的花圈不僅顏色各異,外觀設計更加討巧,中間還有LED顯示屏顯示著諸如逝者安息此類的信息。並且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這些花圈除了造型新穎奪目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們是通過共享租賃而來的,甚至可以循環使用。
既環保實惠又可多次使用
通過村民裴紅春我們得知,以前1個花圈要100多元,現在租1個電子屏花圈只要50元,可用7天,經濟又環保。負責共享花圈出租的花圈店老闆對此表示:雖說不能像傳統花圈那樣直接買下單獨使用一次就燒毀,但是它整體製作都相對方便快捷,通過租賃,算下來整體價格相較於舊式花圈要划算不少,並且只要更改LED上的逝者信息就可做到多次循環使用,環保便利。
存在爭議 並未普及
目前來說,共享花圈的使用也還沒有達到全部普及拓寬的情況。當下,共享電子花圈還是不被大多數人接受,特別是依然保存著傳統規則禮儀的地區;畢竟這種出租式的共享經濟讓傳統主義者或許會感覺到一種對待逝者的相對不尊重,或多或少有些許愚弄的成分在裡面,從這一點上來看顯然傳統花圈更佔優勢。而共享花圈最根本上的爭議就是來自於情感接受度,而情感接受度本身就是商業行為必須要在意的事情。
殯葬業共享化、電子化會是必然趨勢
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共享經濟在更多領域的受益,共享電子花圈必然會逐步讓大家接受,進而成為葬禮上一種見怪不怪的東西,正如現如今的火葬一般,也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而一步步推進而來。據經濟學家分析,在未來的喪葬殯禮中,墓碑上或許會被刻上二維碼,掃碼付紙錢,省得燒了汙染環境,也減少祭祀時的火災隱患;甚至在未來喪葬禮儀之中能夠共享且循環利用的遠遠不只是花圈,整個電子化和共享化會成為殯葬業的必然趨勢,綠色殯葬終歸會是未來殯葬業的發展目標!
結語
未來,總是給予人們無盡的希望與想像。光是目前為止,共享經濟的模式就已經在深深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和生活,在未來便更是如此;未來,我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