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概括各國黑歷史 奧地利贏了

2020-12-15 網易教育

網易教育訊 1.英國歷史:曾經擁有最龐大的帝國,後來因為喝太多茶敗光了。

2.美國歷史:自由――或有具體條款及限制!

註:這句話在美國商家的優惠活動中經常出現, 類似於國內的「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所有」。

3.澳大利亞歷史:還被英格蘭的一個老奶奶統治著,因為有大量想幹掉我們的本地動物而沒有精力宣布獨立。

4.加拿大:我們愛你,英格蘭,但還是滾出去吧!

5.紐西蘭歷史:指環王!

6.義大利歷史:我們曾經非常重要,但現在我們只做鞋!

7.希臘歷史:約莫一萬年前我們為人類做了巨他媽多貢獻,現在我們破產了。

8.俄羅斯歷史:總是在變糟……

9.瑞士歷史:沒問題,把你們的錢放我們這兒好了!

10.丹麥歷史:……

11.荷蘭:童鞋們,大海又要來滅我們了!

12.朝鮮歷史:都挺好,沒問題。永遠的領袖帶領我們走向勝利。

13.葡萄牙歷史:我們曾經有個龐大的帝國,但今天所有人哦……都以為我們是西班牙。

14.奧地利歷史:奧地利最偉大的成就就是讓全世界都相信貝多芬是奧地利人,而希特勒是德國人。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奧地利擬收緊難民政策 歐盟各國應對步調不一致
    奧地利擬收緊難民政策 歐盟各國應對步調不一致 2015-11-05 09:00:31斯洛維尼亞總理日前表示,歐盟各國在解決日益突出的難民危機問題上很難達成一致,嚴重的情況下有可能導致歐盟瓦解。這一消息促使數萬的難民沿巴爾幹半島朝西歐進發。
  • 奧地利的歷史教師教育(上)
    隨著人口和地域的變化,現在從事歷史教師職業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比如說整個社會都在期待,新教師們會帶來怎樣的價值觀,他們會給歷史教學領域帶來什麼樣的理念。奧地利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它位於歐洲的中心,人口約800萬。它的首都維也納被人們稱為音樂之都。奧地利還有很多偉大的學者,比如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從奧地利國旗圖案由來,到查理五世榮光,32幅繪畫中看奧地利歷史
    三個廳一共有 45 幅大小不一,由卡爾·布拉斯所做的天頂畫,描繪了從巴本堡王朝到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統治期間奧地利軍事和戰爭歷史的輝煌景象。中廳天頂畫最中間四個橢圓形天頂畫從九點鐘順時針方向開始分別代表了勇敢、自我控制、權力和藝術。
  • 奧地利 「仙鶴送子」的傳說
    歐洲各國,塞爾維亞、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和波蘭,這些東南歐國家,對仙鶴(又被稱為大鸛鳥,Storch)的傳說是非常熟悉的。然而連大片領土位於亞洲的俄國都有同樣的「仙鶴送子」的神話。看來把俄羅斯劃為歐洲國家還是很有道理的,它和歐洲其他國家有著相通的文化和糾結在一起的錯綜複雜的歷史。 奧地利魯斯特小鎮——仙鶴與美酒的故鄉魯斯特 位於奧地利最東部布根蘭州的(Rust)魯斯特小鎮一直以美酒和仙鶴的故鄉而著稱,尤其在各家房頂煙囪上的安家落戶的仙鶴更引來無數人的關注。
  • 奧地利女王特利莎分娩前後,歐洲各國之間發生重大變故
    奧地利女王特利莎分娩前後,歐洲各國之間發生重大變故10月1日,布朗軍旋即向布拉格撤退。普魯士人沒有追擊。至此,薩克森軍隊被完全孤立,死守皮爾納。在確信求援無望後,奧古斯特二世於10月15日被迫投降。1757年5月1日,法國與奧地利籤訂了第二個凡爾賽條約。
  • 這一句話概括了軍人的使命、價值和擔當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軍人的使命、價值和擔當,「身後是和平,面前是戰爭」無疑是最好的詮釋。和平是軍人的最高追求,打贏是軍人的最高奉獻。軍人要捍衛和平,但贏得和平必須面對戰爭。誠如古羅馬戰略家韋格修斯所說:「想要和平,那就去準備戰爭。」
  • 19世紀的奧地利歷史
    奧地利後來成為從事與戰爭的法國革命,一開始非常失敗,與拿破崙手中連敗,這意味著舊的神聖羅馬帝國結束於1806年兩年前的奧地利帝國是成立。從1792年到1801年,奧地利人遭受了754700人傷亡。1814年,奧地利成為入侵法國並結束拿破崙戰爭的盟軍的一部分。它於1815年從維也納會議中脫穎而出,成為該大陸的四大主導力量之一,也是公認的大國。
  • 奧地利入歐盟二十年,這個彈丸小國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歷史的洗禮下,終也蛻變為一個領土不滿10萬的中歐小國,但這並不影響奧地利在現代是個繁榮國家的事實。一九九五年,奧地利加入歐盟,成為眾多成員國之一。二戰使歐洲喪失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勢地位,西歐各國聯繫日益密切,為保障自身的安全與發展,歐盟組織由此形成。身處歐洲的各國無不對這個資源豐厚的聯盟體產生極大的興趣,不僅是發展國家之間的經濟,強化了歐洲各國家的經濟關係,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也活躍了國際經濟貿易。此外,不安定的政治格局的影響下,各國都在尋求庇護。
  • 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利莎的童年教育,備受查理六世的呵護
    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利莎的童年教育,備受查理六世的呵護一個偉大政治家的才能。在政治上的平庸並不妨礙他做一位稱心如意的情人和慈愛可親的父親,他深愛妻子,喜歡自己的孩子,繁重的政務之餘,他都與妻女歡聚,使她們快樂。
  • 布麗吉特·比爾萊因成為奧地利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資料圖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 在奧地利政府危機以及「通俄門」事件後,當地時間30日,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任命奧地利憲法法院院長布麗吉特·比爾萊因(BrigitteBierlein)成為奧地利代理女總理領導內閣。
  •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歷史,如果各個朝代特點,只能用一個字來概括
    請一個字概括一個朝代或某一歷史時期上古時代---神約公元前2700年-前2183年對外開拓朝鮮、南據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奠定漢朝基本疆域;派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中原與西域各國的聯繫。·此外,還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國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長期奉行的「漢化」政策,在民族融合上做出過突出貢獻。·
  • 為什麼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總是被邊緣化?
    不過這個名稱最初並不是什麼褒揚的意思,而是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家對同講德語的奧地利同行的蔑稱。 1912年,奧地利學派第三代領軍人物也是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理論集大成者路德維希 馮 米塞斯發表了《貨幣與信用理論》,使得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理論日臻完善,為奧地利學派贏得了極高的聲譽,米塞斯也躋身於歐洲最優秀的經濟學家行列。
  • 用一句話來概括曉組織各個成員,只有鼬神需要用兩句
    用一句話來概括他們,就是永遠無法割捨的友情,那個年幼對於未來迷茫,抱團取暖的友情。2.赤砂之蠍蠍這個人太好懂了,雖然無法得知蠍為什麼殺死三代風影,然而蠍的死卻是因為親情,死在被自己奶奶控制的父與母傀儡手上。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永恆的卻無法獲得的親情。
  • 歐洲國家,為什麼會害怕德國與奧地利合併?合併後會存在不利?
    歐洲國家,為什麼會害怕德國與奧地利合併?合併後會存在不利?德國與奧地利在歷史上有著非常深的淵源。歷史上,目前的德國和奧地利都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從關係上來說兩國可以視為「兄弟之國」。因為德國和奧地利擁有共同的祖先、語言和文化,如果兩國合併那麼德國將在歐洲地區迅速崛起。一個強大的德國不符合歐洲國家的發展利益,因此歐洲國家不讓德國與奧地利合併。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幾百年來一直很微妙,他們互相通過各種手段兼併對抗並最終維持了某種平衡。
  • 奧地利還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與奧地利英文名稱為何如此相似
    然而,也許最令人頭疼的關聯,跟世界上不同地區的兩個國家澳大利亞和奧地利的名稱有關。示意圖2016年2月,美國某媒體在新聞中就誤把奧地利說成澳大利亞,稱澳大利亞將在與斯洛維尼亞的邊境建牆,以阻止中東人湧入。這則新聞遭到網友群嘲與自黑:可以說是非常美國了。
  • 美泉宮:奧地利園林之冠
    早期的奧地利園林與西歐中世紀的庭院相似,規模不大,以實用園林為主。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園林藝術在歐洲盛行,許多義大利建築師來奧地利建造園林,而後來法式園林在歐洲流行之時,奧地利帝國的統治者們又紛紛以法式園林為樣板,改造自己的王宮別苑。這使得奧地利園林能夠以歐洲皇家園林風格為基礎,同時博採眾長,吸收歐洲各國及各歷史時期園林藝術的精華,可謂歐洲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
  • 納粹人體構造圖譜的邪惡黑歷史
    1888年11月24日,奧地利某個小村莊裡一個小孩出生了,取名愛德華·彭科夫,他從小的夢想是做一個音樂家。奧地利歷史上產生了眾多名揚世界的音樂家,比如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等等,說奧地利是古典音樂之鄉毫不為過。作為一個奧地利小孩有一個音樂夢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 奧地利移民指南:奧地利文化面面觀
    奧地利人為自己的國家豐富的歷史,傳統和文化遺產感到自豪。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奧地利從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到克裡斯蒂安·都卜勒和歐文·施羅丁格著名的作家,作曲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的著作豐富了世界,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留下了長久的烙印。內陸國家的很大一部分是高山山區,約四分之一的土地是平坦的。
  • 奧地利只有800多萬人,經濟超越陝西省,一月工資多少錢?
    首先,我們聊聊奧地利的歷史。奧地利的前身是奧匈帝國,請注意,奧匈帝國一點也不兇,奧匈帝國是奧地利和匈牙利聯合組成的。 奧匈帝國解體之後,分為了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其中,奧地利的工業非常發達,截至目前,仍是歐洲各國的頭部之一。在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德國吞併了奧地利,畢竟兩個國家的淵源非常深。在二戰期間,奧地利被綁在了德國的戰車上,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二戰期間,蘇聯軍隊大舉反攻,佔領了東歐大片地區。在二戰之後,東歐各地陸續建立了8個政權,被稱為東歐八國。
  • 一句話概括
    伊朗,是古代亞洲一個歷史悠久的強大國家,卻在近代以後走向了衰落。自伊朗落後於世界潮流之後,眾多伊朗有識之士,展開過一系列救亡圖存的運動。19~20世紀,伊朗先是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巴布教徒起義(類似於中國太平天國起義),後又於1905年展開了聲勢浩大的立憲運動(類似於中國維新變法)。但這些運動,都未能改變伊朗的命運。